高考一轮复习课件2.1 物质的分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知识归纳 1.分散系的概念和类型 分散系是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 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分散 系的类型常分成以下三类:
溶液 胶体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系 分类 分散质 直径 分散质 微粒
<10-9m能透 10-9m~10-7m >10-7m不能透过 过半透膜 能透过滤纸 滤纸
(考查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应用)海 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 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 可以得到钾单质 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 化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 制备Cl2 D.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
重点知识归纳 1.物质的组成 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分析如下:
5
2.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树状分类
6
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 化物 氧化物 按性质分: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按酸根分:含氧酸、无氧酸 无 酸 按一个酸分子最多能电离出的氢离子数分: 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机 按酸性强弱分:强酸、中强酸、弱酸 化 合 按溶解性分:可溶性碱、难溶性碱 物 按碱电离出氢氧根个数分:一元碱、二元碱、 碱 多元碱 按碱性强弱分:强碱、中强碱、弱碱 按溶解性分:可溶性盐、微溶性盐、难溶性盐 盐 按组成分: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基础知识回顾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原子、离子、分子,在 原子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 ,保持物质化学 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分子 2.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 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小分子和离子 单个小分子 的聚集颗粒 固体小 小液滴 或离子 颗粒 或高分子颗 粒
续表
分散系分类 溶液 胶体 悬浊液 乳浊液 固 液 分散质状态 固、液、气 固、液、气 主要特征 实例
均一、透 明、稳定 NaCl溶液
较均一、 较稳定
不均一、不稳 定
蛋清、 油与水 Fe(OH)3 泥浆水 胶体 静置 沉淀
3
4.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 变化的本质是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化学反 应的类型按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形式可分 为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和复 。 分解反应,按照化合价有无变化可分为 氧化。 还原反应 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按照参加反应的 微粒可分为离子反应 和分子反应 ,按照反应的 热量变化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溶液
4.胶体 (1)胶体的主要性质 丁达尔现象:光束通过胶体时,形成光亮 的“通路”的现象。这是由于胶粒对光的散射 而形成的,可用于鉴别胶体与溶液。 (2)胶体的应用 胶体凝聚沉降是解释制豆腐、江河入海口 处形成的三角洲、明矾净水、除尘器等的 原理。
(考查胶体的知识) 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 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 沉淀 B.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 式,可以据此把胶体与溶液、悬浊液区分 C.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 溶液无丁达尔效应 D.只有胶状物如胶水、果冻类的物质

3.溶液的浓度可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 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单 位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的多少;物 质的量浓度表示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 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在对同浓度溶液的溶质 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进行换算时,必 须要知道的量是 该溶液的密度 。 4.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在于其 微粒直径范围在10-9 m与10-7 m之间,鉴别 胶体与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 丁达尔效应 。
2
3.对物质进行分类时必须明确分类的标准。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不同,可把化合物分成离子 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根据能否发生电离,可 将化合物分为 电解质 和非电解质 ,根据物质的 组成和性质,可把化合物分成酸、 盐、 碱和氧化物。氧化物按照元素的组成可分 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按照化学性质 可分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两性。 氧化物 等。
15

基础知识回顾 1.分散系属于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 净物”),根据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不同, 可以将分散系分成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类 型,在这三种类型的分散系中,最不稳定的 是 浊液 。 -9 10 2.溶液中溶质的微粒直径小于 m, 溶液具有 均一、稳定 、透明的特点。不同固 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多数固体在 水中的溶解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气 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 。 降低 ,随着压强的增大而 ____
7
(2)物质的交叉分类
8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
纯净物 有固定的组成(组成 组成 物质的各元素有一定 的比例关系)和结构 混合物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熔沸点,每种 物质保持原有物质各自 的性质
有固定的熔沸点,能 性质 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不能用物理方法将组 成纯净物的各元素分 分离 开,只能通过化学方 法才能达到分离各元 素的目的
11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①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其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微 粒的化学组成、结构没有改变时,呈现的与微 粒聚集状态有关的性质。它可由感觉器官直接 感知或仪器测知,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 导热导电性等。 ②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物质通过化学变化表 现出来的性质,其实质是微粒的化学组成、结 构改变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可燃性、 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金属活动性、稳定 性等。 12
过滤

鉴别
分离方法
无丁达尔现 有丁达尔现 象 象
蒸发、结晶 渗析、盐析
静置分 层
分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 气体、液体或固体 (1)溶液的组成 溶剂:能溶解物质的物质,常 用的溶剂是水 动态平衡:在一定温度下固体 物质在液态溶剂里当溶解速率 (2)溶解过程 和结晶速率相等形成饱和溶液 的状态(动态平衡) 表示方法:Mg(OH)2(s) Mg2+(aq)+2OH-(aq)
13
(考查对纯净物和混合物概念的理 解)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D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14
(考查对分类方法的运用) 下列化学反应,从反应类型看,与其他 三个反应不同的是( B ) A.用石墨电极电解稀硫酸 B.用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C.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 D.浓硝酸见光发生的反应
可以用物理方法将混合 物中各物质分离开来, 如过滤、蒸发、盐析、 渗析、结晶、升华、萃 取、分液等
9
3.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特征 本质 无新物质生成 无新化学键的形成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发光、发热、变色、析 现象 大小、形状、状态改变 出沉淀等
蒸馏(分馏)、液化、汽化、 干馏、电解、水解、电 实例 吸附、蒸发、升华、焰色 解质溶液导电、同素异 反应、金属导电等 形体转变等
10
(2)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
化合反应:A+B=AB 按物质类别 分解反应:AB=A+B 和种数分类 置换反应:A+BC=B+AC 复分解反应:AB+CD=AD+CB 按化合价 氧化还原反应:有化合价升降变化 化学反 有无变化 非氧化还原反应:无化合价升降变化 应类型 按实际参加反 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应的微粒分类 分子反应:分子之间的反应 按反应中的 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反应 热量变化分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