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实验室工作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2实验室工作制度
1.目的
加强P2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实验人员仪器设备、实验操作行为,确保P2实验室工作安全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P2实验室的管理与操作。

3.职责
3.1实验人员:严格执行P2实验室相关管理规定,规范操作行为。

3.2实验室负责人:监督执行P2实验室相关管理规定,及时纠正违规操作行为,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3.3科室负责人:监督并定期抽查P2实验室管理规定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P2实验室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4.准入要求
4.1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允许进入P2实验室工作区。

4.2 16岁以下儿童禁止进入P2实验室工作区。

4.3 实验人员要接受相应预防性生物制品的免疫接种。

4.4禁止将无关动物带入实验区。

4.5外单位人员来访、参观、进修,必须经中心主管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进入P2实验室工作区。

4.6外来人员进入P2实验室,须由本室人员陪同,在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的条件下方可进入,同时填写《外来人员进出实验室特殊区域登记表》。

4.7限制免疫耐受者进入实验室。

4.8限制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者进入实验室。

4.9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食、化妆等。

5.进入程序
5.1进入P2实验室,伸手打开缓冲间内空调和生物安全柜按钮,使实验室和生物安全柜净化10分钟以上。

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5.2将实验所需材料和物品放入生物安全柜中。

5.3进入P2实验室缓冲区,关闭外门,在工作服外加穿P2实验室专用罩衣(紧口,后系带),戴一次性口罩、帽子和戴两层手套, 换穿P2实验室专用鞋。

需要时打开照明按钮。

5.4进入实验室工作区,首先打开照明按钮,打开前玻璃门,调节到要求的高度。

将实验所需物品一次性放入实验台内,摆放要有秩序且要相对区分清洁物与污染物,净化生物生物安全柜10分钟左右。

5.5观察实验区负压表指示数值是否在工作要求范围内,如不能满足要求则进行负压调节。

观察温湿度计,填写温湿度计使用记录。

5.6实验人员手臂放进生物安全柜内大约1分钟后,即可按无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5.7完成整个实验操作后,将使用过的物品进行分类处理。

消毒整个工作台面,再让排风至少运行10分钟。

5.8放下前玻璃门,打开生物生物安全柜紫外线灯进行毒。

5.9离开实验操作区前脱去第二层手套放到指定容器内消毒处理。

5.10 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6.实验后物品、污染物处理
6.1对不可回收的污染物品小心包扎后,在高压灭菌器内按规定要求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然后按医用垃圾交中心统一处理。

6.2对可回收的污染物品小心包扎后,在高压灭菌器内按规定要求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之后转入洗刷间进行洗刷。

6.3对一次性实验用品放入容器内高压灭菌,然后按医用垃圾交中心统一处理。

6.4对不可高压灭菌处理的物品,应选择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

可回收的物品,送洗刷室;不可回收的物品,按中心“三废”处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7.出实验室程序
7.1打开实验室内门,出来后随手关闭。

将实验室专用罩衣脱下,挂在缓冲区,待稍后进行紫外线消毒。

脱掉一次性帽子、口罩和手套,放入待消毒的垃圾筒内,按门锁按钮,打开外门,更换拖鞋,打开紫外线按钮,同时关闭排风按钮,然后关闭外门。

注:若进入时打开照明,则此时应关闭。

7.2如实验过程中在传递窗传递过污染性物品,在实验后应进行紫外线消毒。

7.3待消毒完毕后(至少30分钟),关闭生物安全柜和紫外线按钮。

8.注意事项
8.1 应保持实验室环境清洁。

8.2 工作台内部空间需用消毒剂擦洗,如消毒剂具有腐蚀性,要用自来水清洗台面,以避免腐蚀。

8.3 操作台内的实验器具应避免阻挡前后的穿孔网格,并且避免把东西卷
入其中。

所有的操作应该在距离前面的格栅约10厘米以内的工作面上进行。

8.4 操作时应动作缓慢,减少不必要的手和手臂伸进和伸出空气屏障,以免影响气流。

8.5 工作台在操作时,应尽量减少实验室内开门、关门,人员走动等情况,以免影响室内气流。

8.6 通常情况下,在生物安全柜里面不要使用酒精灯或类似的明火,因为他们会破坏气流模式、损坏HEPA过滤器,并且有火灾的危险(除非有特殊的要求)。

8.7 警报灯或警铃响时切勿继续操作。

8.8 一旦工作台在操作时出现意外事故,须在这些东西搬出之前,连同工作台在内进行全面消毒,如果溢出的污水或液体集中在排液槽中,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将污水排出。

同时填写《实验室潜在危险材料溢出或浅出记录》。

8.9试验结束后将试验物品移出生物安全柜,不得将生物安全柜当成储物箱。

9.维护保养
9.1 当生物安全柜移动后或实验室布局改动时,应该由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对生物安全柜的屏障作用重新进行测试。

9.2 半年一次生物安全柜内沉降菌检测:生物安全柜消毒清洁后,紫外线照射30分钟,开前门通风十分钟后,于工作台面中部均匀放置两块已制好、经检验无菌的普通营养琼脂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30分钟,再将培养皿盖盖上后倒置,取出放36℃培养箱培养24小时以上,用肉眼直接进行菌落计数,以≤1为合格。

9.3 检查前玻璃驱动装置的松紧度。

9.4每年请厂商对生物安全柜进行风速、洁净度检测一次。

9.5 根据需要更换紫外灯管和照明灯管。

杀菌灯工作超过一定时间后会失去效果,当工作台灯照强度低于每平方厘米40微瓦时,就应更换新的杀菌灯。

(可用紫外线灯表来测定工作台表面的灯照强度)
9.6 应根据需要更换高效过滤器(HEPA),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寿命取决于如何使用它。

在实验室的正常条件下,可以预测本过滤器至少可以使用五年。


9.7 在开始工作之前要让生物安全柜的风机至少运行3-5分钟使生物安全柜内的空气进行净化。

9.8 定期对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台面、内壁(不包括送风滤器扩散板)和观察窗的内表面用消毒剂(75%酒精或1g/L有效氯)擦拭。

再用无菌蒸馏水进行擦拭以清除残余的消毒剂。

9.9 注意避免物品或液体进入格栅下面。

经常用柔性的清洁剂或玻璃专用清洁剂清洗箱体外表面和玻璃。

9.10 每月消毒一次工作台下面的托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