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所承受的旅游流量达到其极限容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景区所承受的旅游流量达到其极限容量,叫做旅游饱和,一旦超出极限容量值,就是旅游超载。
而旅游饱和及旅游超载对于环境都有着非常大的消极影响,尤其是旅游超载必将导致旅游污染和拥挤,带来极大的资源破坏和安全隐患。
合理的客流量控制不仅可以降低游客游览成本,还可以提高游客的游览质量和保护旅游资源。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想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第一个方法是确定景区合理的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是指在可接受的环境质量和游客体验下降的情况下,一个旅游地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数量。
根据旅游地域的空间规模,包括景点旅游容量、景区旅游容量、区域旅游容量等等。
景区的环保部门应对景区的各项生态指标进行测量,如大气、水文、动植物、地形地貌等。
另外,对文物、古建筑、地理状况进行调查,并确定一系列警戒指数,定期进行观测和研究。
在这一系列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景区合理的环境容量数据,即景区的最佳容量、较佳容量和拥挤容量,并据此进行游客容量控制。
游客容量一般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在一天最佳游览时间内景区所能容纳游客的能力。
第二个方法是建立合理疏散旅游客流的机制。
针对景区季节性和局部性的饱和、超容现象,景区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加以合理分流。
分流的措施如下:
(1)通过门票销售策略和预定系统控制游客人数。
(2)旅游景区应利用监控系统随时关注景区内游客的数量,一旦出现拥挤,应立即通过电子公告牌向游客发出预警信息,引导游客流的合理改向。
(3)通过新闻媒介及时向社会发布景区旅游情况的预报信息,如游客数量、游客密度、旅游接待设施情况、旅游建议等。
避免和减少一些游客的盲目前往,并保证目前旅游过程的安全性和愉悦性。
(4)在旅游旺季可以延长景区开放时间,或一年中增加开放天数,建立高峰人流调控应急机制。
(5)旅游淡旺季区分明显的景区,调节景区淡旺季促销力度,合理定位目标市场,做到淡季不淡,使游客量尽可能保持淡旺季的均衡,使旺季的旅游流量保持在景区的饱和点之内。
(6)完善旅游通道,使团体、散客、VIP、导游员、残疾人等不同的游客各行其道,出入口分别设置,使游客的出入规律有序。
(7)合理分配工作人员,在重要岗位及热门景点加大服务力度,进行现场分流。
第三个方法是通过旅游线路变化合理分布客流。
科学的游览线路应该是付出最少的精力与体力,而获取最大的愉悦和满足感。
景区游览线路设计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游客的体验质量和游客行为。
景区可尝试通过开发新的旅游线路或增加新的游览项目来进行游客分流,延缓游客前往热点景区的时间和在热点景区的逗留时间。
增加游览路线上景观的差异性,有利于调控景区内客流分布,分流热门景点的客流,同时可以减少景区内的拥挤程度与环境压力,确保游客安全与体验质量。
另外,旅游景区的出入口、停车场、热门景点和游道的交汇处等都是容易形成人流汇聚的重要节点,特别是在旅游旺季的高峰期,这些节点会出现游客排队、等待的现象,会承受游客超负荷的压力,对资源环境、接待设施产生较大的影响,更是各种安全事故产生的隐患区域。
旅游景区应对景区的重点区域、重点地段实行重点管理。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要设及科学的队列结构。
目前旅游景区常见的队列结构有单列单人型、单列多人型、多列多人型、主题或综合队列型等。
其中,最科学的当属主题或综合队列型,其特点是队列迂回曲折,游客能得到队伍移动的信息。
因此一个合理的队列结构应该使游客感到等待的时间短于时间长度,同时保持队列的有条不紊,并根据人数灵活调整队列结构,使排队过程井然有序。
还有就是可以提供“等待服务”,无事可做的游客会产生厌烦感,从而感觉时间漫长。
因此及时向游客提供比较确切的等待信息回增加游客的可
预测性,让他们感觉到等待是可知可控的,能够欣然接受等待。
提供“等待服务”可以分散游客的注意力,影响游客等待时的心理感受,打到减少游客不满情绪的目的。
最后还可以通过改进票务系统,加快游客的入闸过程。
除了需要的人工验票的普通门票,大型的旅景区应根据自身的条件,有计划的建立和完整基于计算机网络景区票务信息系统,并使用电子门票,如磁卡门票、条码电子门票、IC卡电子门票等,提供相应的电快行通道。
这样游客只要将电子门票对准入口的门票阅读器,便可自行刷票进入,从而快速、准确地完成验票功能,减少游客入闸时间,彻底杜绝因为伪造假票带来的巨额经济损失,还可以统计每日/月的游客数量,根据这些数据预测未来某时段的游客数量,做好接待准备。
旅游景区的客流管理可以缓解巨大的客流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保证景区的旅游资源免受超负荷的人为破坏、保持优美的自然景观特色和良好的游览环境。
同时通过对景区的客流调控可以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为游客提供安全、卫生、方便的旅游过程,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需求和提供高质量的游客体验,实现旅游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使良好的旅游资源被子孙后代长期、持续、有效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