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一沼一菜生态农业模式示范推广的措施与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沼气是一种洁净的生物能,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广大能源科技工作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探索解决沼气在厌氧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池密闭、自动投料、沼气安全收集、贮气、出气以及安全方便出沼液、沼渣等关键技术问题[1-2]。
经过几十年的攻关努力,20世纪末这些制约沼气发展的关键技术均得到解决,我国成为世界生产沼气生物能源大国,并受联合国委托为不发达国家培训技术人员,在世界各地推广。
为了推广普及沼气生物能技术,我国各级政府专门设有能源办和能源研究所,投入大量资金扶持农村发展沼气,把发展沼气列为发展农业生产、开发“三品”农产品、净化农业环境、提高农村卫生健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各地创造出各种以沼气为纽带的技术模式。
结合舒城县的“三农”实际情况,在县农委能源办的支持下,重点示范推广“四位一体”农村能源技术模式,重点探索猪—沼—菜模式,同时探索了猪—沼—稻、猪—沼—鱼技术模式的生产应用规律,并分析其经济、
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
1生态农业模式示范推广的目的和意义
舒城县历来就是合肥市蔬菜和肉禽蛋鱼等副食品生产供应基地。
“十一五”又被列为省会经济圈,省委、省政府更加明确发展菜篮子工程是舒城农业发展的重点。
全县蔬菜、食用菌等生产面积达1.47万hm 2,大棚设施栽培占13.6%以
上,最大的城郊连片设施蔬菜栽培面积就有200hm 2。
同时,舒城县历来是水稻产区,全县4.27万hm 2耕地中的70%种植水稻;全县有可养殖水面1.8万hm 2,是全县水域面积的40%。
所以在重点改善和提升蔬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的同时,改善和提升稻谷、鱼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也是全县农业生产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另外,舒城县的地理位置处于巢湖水系源头,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还是省、市开发以“万佛湖”为旅游中心的景观、休闲、度假旅游重点县。
以上这些方面都要求舒城县要大力降低农业生产面源污染、提高农业生产率、推动农业“三品”(即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发展,从而提升农产品档次,以便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要逐步实现这些目标,推广普及沼气开发及综合利用技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太阳能为动力,种养一体的生产模式,它既能生产清洁的沼气生物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对能源的需求,减少秸秆燃烧对大气的污染,节约
矿物能源消耗,又能把农业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人畜粪便、生活污水、秸秆等废弃物转化成沼液、沼渣优质有机肥、生物农药、饲料,减少化学肥料、农药、激素的使用,净化了环境,减少了农业生产面源污染,又能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多方位地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对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4]。
2猪—沼—菜技术模式示范推广的措施与成效
2.1建设示范沼气池和配套猪舍
在县能源办的支持下,舒丰公司双丰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随着自身不断地发展扩大,示范沼气池的建设也不断发展扩大。
2003—2006年先后根据园区规模和示范的需要,建成4m 3(1个)和8m 3(5个)2种规格砖混结构的沼气池共
计44m 3。
为了保证冬季产气,分别建在试验温室和保暖向阳猪舍里。
2008—2012年又建设80m 3塑钢地下式沼气池。
砖混结构沼气池配套建成猪(禽)舍400m 2,塑钢结构配套建成猪舍4000m 2。
2.2示范推广成效
2.2.1
沼气、沼肥产出量。
①沼气:2003—2006年期间建成
的44m 3砖混结构沼气池,经统计平均年产沼气4800m 3(相当于1600~1900kg 液化石油气),截至2012年6月已正常使用9年。
2008年6月建成的80m 3塑钢结构沼气池,平均年产沼气8700m 3(相当2900~3500kg 液化石油气),截至2012年6月已正常使用4年。
②沼肥:经测算44m 3砖混结构沼气池平均年产沼液110t 、沼渣18t (相当于3.5t 三元复合肥);80m 3塑钢结构沼气池平均年产沼液200t 、沼渣
33t (相当于6.4t 三元复合肥)。
经统计,从2003年春季开始建示范沼气池到2012年6
月止,双丰示范园共建成124m 3沼气池,累计产出沼气5.1万m 3,相当于17~20t 液化石油气,若按5元/kg ,为园区节约能源支出8.5万~10.0万元;产出沼液1170t 、沼渣192t ,相当于37t 三元复合肥,若按2600元/t 计价为园区节约肥料支出9.62万元。
2.2.2
“四位一体”开发利用情况。
前后建成的124m 3沼气池均与温室、大棚、猪(禽)舍、厕所设计整合在一起,既保证沼气池有充裕的原料供给,同时也保证沼气池充分利用太阳能动力,在冬季有稳定的发酵产气温度,确保四季均衡产气和提高产气率,以保证园区生产、生活对沼气和沼肥的需求。
①沼气利用情况:2003年最先建成的12m 3(4m 3和
8m 3各1个)沼气池生产的沼气,因园区尚未通电,试验示范用地仅为3.33hm 3,主要用于员工在园区办公、劳动生产、
生活照明、做饭、烧水等,以后陆续建成32m 3(4个8m 3)沼
摘要介绍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示范推广的目的和意义,总结其措施与成效,以为生态农业发展探索出科学的生产模式。
关键词猪—沼—菜;生态模式;示范应用;推广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6-0261-02
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示范推广的措施与成效
葛自兵
(安徽省舒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舒城231300)
作者简介葛自兵(1978-),男,安徽舒城人,农艺师,从事蔬菜科研与
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3-06-27
资源与环境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16期261
. All Rights Reserved.
资源与环境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16期
气池产气除了用于员工生活外,主要用在0.13hm2韩式5联栋温室和2hm2大棚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生产上,用于棚室补光、冬季辅助加温和CO2施肥,保证冬季棚室各种蔬菜良种引进、新栽培技术引进试验,还用于冬季养猪加温热水喂饲和最冷季节母猪产仔辅助加温保证仔猪成活率等。
2008年园区面积扩大到80hm2,蔬菜试验示范大棚面积增加到20hm2,现代化温室面积增加到8000m2,
为适应蔬菜新品种引进、种苗快繁培育、先进栽培技术引进试验示范之需,园区又建成80m3新型先进的塑钢沼气池。
所产沼气主要用于棚室CO2施肥、补充光照和4000m2猪舍冬季热水喂饲及猪舍加温。
②沼肥利用情况:2008年前示范园区共建沼气池44m3,每年平均产沼液110t、沼渣18t,其中80%用于2hm2棚室蔬菜试验示范生产。
平均施用沼液510kg/hm2、沼渣9t/hm2,相当于每年平均施三元复合肥1500kg/hm2。
2008年园区扩大规模后总共建成发挥正常效益沼气池124m3,年平均产沼液200t、沼渣33t,全部用于园区扩大后的1hm2温室和20hm2大棚蔬菜试验示范。
相当于年平均施三元复合肥384kg/hm2,并总结出猪—沼—菜技术模式。
前期所产沼肥有20%用于园区水稻、油菜等大田农作物各种试验示范,相当于平均施三元复合肥300kg/hm2,确保了水稻、油菜各项试验示范正常完成,并总结出猪—沼—稻技术模式。
在养殖方面园区还利用0.27hm2水面探索沼液养鱼,水深约2m,分层放养白鲢、花鲢、草鱼、鳊鱼、鲤鱼和鲫鱼等,定期用沼液4.5t/hm2洒入水面,收到很好的效果,每年清塘捕鱼量都在15t/hm2以上。
总结出猪—沼—鱼技术模式。
2.2.3效果效益分析。
近10年来,由于以沼气为纽带,集能源、养殖和种植为一体,把沼气、生物、肥料、饲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生产模式,为园区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①蔬菜种植方面。
园区前后引进蔬菜新品种逾400个、新技术逾60项,申报认证芥蓝、菜心等19个品种“绿色食品”,特种专供蔬菜品种4个,年产各类精品蔬菜6000t,培育种苗2000万株,年直接创造经济效益逾600万元。
蔬菜平均效益36万元/hm2。
由于蔬菜种植全部施用沼肥,且起到防治病虫害作用,实现园区蔬菜不用农药,至少节约农药费用1500元/hm2,年节约农药费用2.5万元左右。
②水稻、油菜等其他农作物种植方面。
据园区历年承担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品种、栽培等新技术试验示范项目统计分析,因为施用沼肥,在产量和质量方面均较其他地方同样项目有新提高。
产量一般高出10%~15%,米质提高一个级别,菜籽含油率也有一定提高。
可增加效益750~1500元/hm2。
③养猪方面。
由于沼气在冬季能给猪提供热水喂饲,能保证肉猪维持正常生长,加速肥育速度,提高出栏率;又能给产仔母猪和幼仔猪取暖,保证了母猪产仔100%成活,在正常的湿度情况下,提高肉猪、仔猪的抗病能力,2007年全国猪蓝耳病大发生,但园区无猪染病。
前期园区每年出栏肉猪500头,2006年以后每年出栏肉猪1500头,年创经济效益20万元。
④其他效益方面。
由于园区各种农事活动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而主要以沼肥为主,2008年测定园区土壤有机质上升0.8~1.0个百分点,并且杜绝了土壤盐渍化出现,实现了园区零面源污染。
由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园区出现多年久违的珍稀鸟类如白鹤、黒鹤、啄木鸟、八哥、灰喜鹊、黑喜鹊、斑鸠、山鸡等逾20种,在园区生息繁衍捕捉害虫;还有少见的菜花蛇、乌鳢蛇和黄鼬经常出现园区,使园区少有鼠害发生。
2.2.4生态模式推广情况。
10年来,园区通过以沼气为纽带示范“四位一体”技术,具体总结出猪—沼—菜、猪—沼—稻、猪—沼—鱼3个技术模式在全县推广。
在县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通过现场参观、办培训班在全县推广这3种技术模式。
据初步统计,猪—沼—菜技术模式已达到2000
hm2,其中最大的一片城郊就有200hm2,为全县蔬菜安全性、品质、产量提高做出有益的贡献。
猪—沼—稻技术模式也推广近1000hm2,据推广种植户反应,稻米质量和产量都有很好的提高。
猪—沼—鱼技术模式也推广有340hm2左右,得到推广应用的池塘养鱼单位面积提高近2倍,深受池塘养鱼户的欢迎。
3结语
通过以上以沼气为纽带的3个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效果和效益分析。
可以看出,在农村发展沼气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提供清洁可再生生物能:沼气能可解决农村生活用能,又能部分解决生产用能,其燃烧后的副产品CO2是蔬菜棚室生产优质气肥,无污染。
二是提供优质有机肥:沼肥完全可替代化学肥料,兼有缓、速肥优点,可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保证农作物优质、高产、稳产。
实现农产品“三品”化,保证农产品安全、优质、营养,促进城乡人们身心健康。
三是降低农田面源污染:沼肥既含有大量N、P、K肥料三要素,还含有各种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是理想的生物农药、生物激素,可以增加农作物和畜(禽)、鱼的抗性和病虫害的防治,结合其他物理及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农业生产对农药、激素的需求。
四是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沼气是以充分利用人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为原料,使其转化成可再生优质生物能、有机肥、生物农药,减少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协调发展[5-8]。
4参考文献
[1]陈道友.沼气生态农业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农业, 2013(3):154-155.
[2]陈月桂,陈霞.“猪—沼—菜”高效生态种养模式优点分析[J].现代农
业科技,2009(24):288.
[3]孟宪清,梁凯,赵惠斌,等.“猪—沼—菜”生态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研究[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4):56-58.
[4]孔凡标,沈军,臧峥峥.生态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浅谈东海
县桃林镇“猪-沼-菜”循环农业模式的实践[J].上海蔬菜,2012(1): 8-10.
[5]苗翠香,许彩苏,马小梅.“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应用[J].内
蒙古农业科技,2009(3):107-108.
[6]商春刚,张福彪.沼气生态农业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J].现代农
业科技,2010(12):272-273.
[7]于永江.生态观光农业特色与发展[J].新农业,2013(3):17-18.
[8]张广君.“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效益高[J].新农业,2012(15):26.
262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