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nb硅化物基超高温合金的氧化行为及其抗氧化涂层技术的分析的分析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北T业大学T学够卜学位论立
温合会母合会锭的正极性熔炼。

材料的熔炼在宝鸡有色瓮属加工厂进行。

压制的电极料条经过四次真空白耗电弧熔炼之后得到成分均匀、组织致密、杂质含量低的新型Nb硅化物基超高温合金母合金锭,如图2。

2所示。

(该真空白耗电弧熔炼炉的额定工艺参数为:型号ZH.5,水压:4.5k∥cm2,冷却水耗量:15t/h,坩埚尺寸:qb60mm呻90mm,最大坩埚长度:200mm,最大铸锭重量:5kg,最大电极直径:60mm,电极最大长度:900mm,极限真空度:5×105mmHg,最大工作电流:2400A,q-作电压:30~45V)。

在电弧熔炼之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分析(西北有色会属研究院)法测定铸锭的化学成分,并和配料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比,如表2.1所示。

表2-1新型Nb硅化物墓超高温合金母合金锭的化学成分
Table2-1Chemicalcompositionofthem∞teralloyingot
ElementsNb+TlSiHf+Cr+AIB+Y
Contents(wt%)80.994.3213.06o.064
幽2.2真空自耗电弧熔炼的新型Nb砖化物基超高温合金母合金锭
VacLlUmFig.2-2AdvancedNb-siticidebasedultrahightemperaturealloyingotpreparedby
consumablearc—meltingmethod
2.3高温氧化实验
2.3.1试样准备
高温氧化实验用的试样是采用电火花线切割的方法从前期制得的母合会锭上切下的。

试样的大致尺寸为8×8×8mm3。

并依次用80#、160#、240#、400#、600#和800#的水砂纸将试样的各个表面打磨光滑,露出新鲜金
第一争研允内奋及县硷方,上
属表面,然后在稻精中清洗5分钟,以去除表面油污。

2.3.2实验设备简介
高温氧化实验用的设备为高温拉伸氧化炉,其外观如图2.3所示。

幽2-3AHTOT—I掣高屙拉伸氧化炉
Fig.2-3Hightemperatureoxidationfurnacewithtensilestress2.3.3实验过程
高温氧化实验在高温氧化炉上进行,其操作要点如下:
1.将炉子移至右侧,露出高温央头付,装央试样;
2.装央好试样后使炉子复位,试样应处于炉子中心部位;
3.检查是否有短路现象(用万用表检测硅碳棒是否与炉子短路、硅碳棒是否完好、硅碳棒铁夹及铝带是否有短路);
4.配电盘总电源丌,空丌l开,控制柜中加热器空丌1丌;
5.A1708P人工智能温控表控温曲线程序设置:按“A/M”键一下,进入程序设置状态:按“A/M”键可使小数点移位,按“RUN/HOLD”键可使所设数值减小,按“STOP”键可使所设数值增大,按返回键可显示下一个要设胃的程序值:先按“A/M”键再接着按返回键可退出设置程序状态。

6.控制面板上加热器电源开,黄色指示灯亮:
7.按下“RUN/HOLD”键并保持约2秒钟,仪表显示器将显示“烈悄”
化的母合令组织以便从试样的四个侧边束观测其氧化膜。

采用的腐蚀液的体积配比为:水:70%HNO;:40%HF=6:3:1。

2.4固体粉末包埋渗硅
2.4.1试样准备
包埋渗硅用的试样是利用线切割从前期的母合会锭上切下的,尺寸为10×10×10mm3,并依次用80#、160#、240#、400#、600#和800#的水砂纸将试样的各个表面打磨光滑,露出新鲜金属表面,然后在酒精中清沈5分钟,以去除表面油污。

2.4.2实验设备简介
一包埋渗硅实验用设备为高温可控气氛包埋渗炉,其外观如图2.5所示。

幽2-5高温可控气氛包埋渗炉
Fig.2—5Furnaceforpackcementationinvacuumorcontrollableatmosphere2.4.3实验方案
包埋渗法渗硅的渗剂选择:选用质量百分比为10%的si粉,5%的NaF和85%的SiC,其中NaF为催化剂,SiC为稀释剂,包渗实验前对渗剂进行4h的球磨。

包埋渗实验的温度选择为l100℃,时间为5h和15h。

2.4.4实验过程
高温可控气氛包埋渗炉的操作要点如下:
两北I业人学丁学怕I学位论文
行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本次实验使用的实验装置、步骤和分析方法如第二章所述。

3.2实验结果
3.2.1850。

C氧化不同时间后的氧化膜分析
(1)光学金相组织分析
(a)850℃,5h(c)850℃,20h(b)850℃.[Oh(d)850℃,50h(e)S50℃,100h
l鳘I
3-1850℃氧化不同时间后的氧化膜金相组织照片Fig.3-lOpticalmicrostructureofthespecimensoxidizedat850℃for
(a)5h,(b)lOh,(c)20h,(d)50h
and(e)lOOh
少有三个独立的峰,而Ti3。

的峰与Ti。

ch。

Nb。

:0。

完全重合。

实际上,TiO。

和Ti。

石hzNk她为同一种相,只不过后者是固溶了Cr和Nb的Ti02。

因此,850℃氧化50h后,主要的氧化产物为Ti。

cr。

Nb。

202、cr。

n和SiO。

(3)SEM形貌及能谱成分分析
(a)Oxidizedat850℃forlOh
(b)Oxidizedat850。

Cfor50h
(c)Oxidizedat850℃forlOOh
幽3-3新型Nb硅化物墓超高温合金在850"C氧化不同时间后的氧化膜形貌
Fig.3-3SEMmicrographsoftheexternalscalesofthespecimensoxidizedat850
℃for(a)lOh.(b)50hand(C)lOOh
图3-3(a)、(b)和(c)分别为850"C氧化lOh、50h和lOOh后外氧化膜横截面的扫描电镜(型号:JSM一6460,附带7574型INCAx-sight能谱仪和INCA波
诉二辛础。

掣Ⅶ肝化物毕趟r-1,品台会的一0r盅抗’rC化件能
谱仪)形貌。

由于所观测的氧化物不导电,所以在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前,将用来观测的剥落的外氧化膜试样和用胶木粉镶嵌的块体氧化物试样放在JEE一420型真空蒸镀仪内进行了喷碳处理。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氧化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孔洞,内外氧化层之间的界面呈波纹状。

850℃氧化lO小时之后,氧化物的组织比较致密,呈块状,长约10~50pm,宽约5~15lam。

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外氧化膜越柬越厚,850℃氧化50h后,外氧化膜比较疏松、不光滑.出现了一些直径约30~50“m的孔洞,孔洞中的组织多呈棒状和颗粒状,棒状组织宽约5
um,长度为10~50lam,颗粒状组织的尺寸为5~15um。

850"C氧化100h后,外氧化膜形貌也比较疏松、
不光滑。

有大量直径为10~35um的孔洞存在,孔洞中分散着许多氧化物颗
粒,颗粒的尺寸为4~8pm。

024681012
Fulsc№1526ctsCld//sor0004(2ae9as)kBv
(a)Oxidizedat850℃for10h。

-.马时m1
■。


8庸旌
J|』uL—坐唑HfHf024681012
FullSc女1“靠钳WO∞4翻22ds)融,
(b)Oxidizedat850"Cfor
50h
西北T业人学]-学颂t学位论文
』自eclrⅢ2


ll∥lJIncrHf臀Hf
0246810'2
F■sc■e1535ctncLn计O伪4C射4cI。

)kdV
(c)Oxidizedat850"(2for50h
h却eetruml
:o:

临4口J¨^HfHfHfHt
02468
1012
FtaSc№1723docursor0删(3'167c曲keV
(d)Oxidizedat850"CforlOOh
o24681012
FuI.Scalelllld3Cursor0004(3121do,keV
(e)Oxidizedat850X2forlOOh
幽3-4新犁Nb群化物基超高温合金的氧化物横截面形貌及能谱分析
Fig.3-4Cross—sectionmicrostructureandEDSanalysisofthescaleoxidizedat
850℃fordifferenttime
图34是上述氧化试样的能谱成分分析结果。

其中(a)为850。

C氧化10h氧化膜的能谱分析结果,(b)和(c)为850X2氧化50h氧化膜的能谱分析结果,(d)和(e)为850"C氧化100h氧化膜的能谱分析结果,各能谱曲线对应的分析微区如图中箭头所示,表3一l为通过能谱分析测得的元素种类及其原子百分比含
30
第二帝新型Nb升化物肆走[i,■r品台令的:h,缸抗7rL化抖能
量。

图3—4中(a)、(b)和(d)对应的分析微区为块状氧化物,(C)和(e)对应的分析微区为颗粒状氧化物。

由表3-1可以看出,块状氧化物与颗粒状氧化物存在明显区别,(a)、(b)和(d)中为同一类型氧化物,si和Hf的含量较低,Cr和Al的含量相对较高,同时还有少量Y存在,而(C)和(e)中Si的含量高出(a)、(b)和(d)中许多,同时(c)和(e)中没有检测到Y元素。

结合(a)~(e)中氧元素的含量和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推测出块状氧化物为固溶了Nb、Hf、Cr、Si和Al的(Ti,X)0。

(X为Nb、Hf、Si和A1)和Cr:03,其中Si和Hf的固溶度很低。

颗粒状的氧化物为富硅相,其组成应为(Ti,x)0:(X为Nb、Hf、Si和A1)和Si02。

综上所述,850℃氧化50h后的氧化产物应为(Ti,x)吼(X为Nb、Hf、Si和A1)、Cr。

0,和¥10:。

表3.1新);!JNb硅化物基超高温合金住850"C氧化后的外氧化膜成分分析
Table3-1EDSanalysisoftheexternalscalesformedat850。


ElementsOAISiTiCrNbHfY图3—4(a)73.331.100.6211.552.0l10.610.640.12
幽3-舣b)71.671.00O.2313.772.669.720.62O.33Composition
图3.4(c)67.11n581237lO.48O.306.83232}
fAtomic%)
幽3-4(d)69.88I.162.3411.88l8811850.79O22
幽3-4(e)68.280.956.4812.571.319.091.3I}
(a)Externalscalemorphofogy(b)Inneroxldationzone
图3—5850。

C氧化100h氧化层横截面形貌
Fig.3-5Scalemorphologyofthespecmenoxidizedat850℃forlOOh
阿北T业人学T学城l学也论殳
图3-5(a)和(b)分别为850℃氧化lOOh后试样的外氧化层和内氧化区的横截面形貌。

由图可见,内外氧化层的形貌截然不同,外氧化层组织相对车丑大疏松,呈大块状,其中分布着大量的近椭圆形孔洞,其长度约50~100um,宽约30~50¨m,孔洞中分布着颗粒状氧化物。

而内氧化层断面上分1{】的是方向较为杂乱的针状孔洞,长度为5~8“m,宽约O.6~lum。

幽3-6850℃氧化50h后的氧化层能谱线扫描分析Fig.3-6EDSline—scannin8analysisofthespecimenoxidizedat850℃for50h
第二亭新型№胖化物毕超赢,盛台台的r两t品抗氧化件能
(a)
(b)
024S81012
F■Sc出∞76出Cw鲥·0∞0bV
‰。

0。

0。

0。

8”0F■Sc■e2883dsCw0F0.0∞∞”
ElementsOAISiTiCrNbHf
(a)8.532.38
298530.331.4622.454.99Composition(at.%)(b)8.551.8534.3629.39
0.6220.534.70幽3-7850℃氧化50h试样的内氧化层能谱分析结果
Fig.3-7EDSanalysisoftheinneroxidationzoneofthespecimenoxidizedat850
℃for50h
为了明确氧化层由外至内的组织变化规律,分别对不同条件下的氧化层进行了线扫描成分分析。

图3-6是试样在850。

C氧化50h后的线扫描分析图谱。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外氧化层过渡到基体,元素的相对含量变化最大的是元素0,外氧化层中0元素的含量很高,而内氧化层中含量相对很少。

元素Nb和Hf的变化规律相同,元素Nb和Ti、元素Si和cr的变化规律呈现出互补性,整个氧化膜中Al的含量较少,但内氧化区中Al的含量要比外氧化膜中
稍高。

B和Y的含量很少,但内氧化区中的含量相对高一些。

从图谱中还可以
,,,!,,,,!一量三薹垩竺兰篁!垡圣望:i堡垒耋!:坌;量垒!』!丝璧:,,,:,的晶面间距发生改变,但基本上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所以,1150。

C氧化5h和100h后,主要的氧化产物同为TiO:和TiNbzO,。

(a)1150℃.5h(C)1150℃,20h(b)1150℃,10h(d)1150℃,50h
(e)1150℃,lOOh
幽3-81150℃氧化不同时间后的氧化膜金相组织照片
Fig.3-8Opticalmlcrostructureofthe
(b)lOh.(C)20h,specimensoxidizedat1150。

Cfor(a)5h(d)50hand(e)lOOh
35
<a)Oxidizedatt150"Cfor5h
(b)Oxidizedat1150℃forlOh
(cJ0xidizedatlt50℃for50h
|玺I3—10新型Nb硅化物基超高温合金在1150"C氧化不同时间后的氧化膜形貌
Fig.3-10Scalemorphologiesofthespecimensoxidizedat1150"Cfor(a)5h。

(b)
10hand(c)50h
也有所不同。

1150。

C氧化5h后,氧化膜的组织比较致密,呈颗粒状,颗粒的直径约为O.511m。

1150℃氧化lOh后,氧化膜的组织呈块状和颗粒状,其中出现了一些小孔,颗粒和孔的直径约为0.5tlm。

1150℃氧化50h后,氧化膜中出现了相当多的小孔,孔的尺寸大致同上,但数量要多的多,氧化膜的组织里类似于树枝的块状和颗粒状,颗粒的尺寸约为O.3um,块状组织尺寸约
两北T业人学【学帧J学位论文
为5¨hl。

图3.“是上述氧化试样的能谱成分分析结果。

其qU(a)3为1150。

C氧化5h氧化膜的能谱分析结果,(b)和(c)为1150℃氧化tOh氧化膜的能谱分析结果,(d)和(e)为1150℃氧化50h氧化膜的能谱分析结果,各能谱曲线对应的微区如图中“+”所示,表3—2为通过能谱分析测得的元素种类及其原子百分含量。

SOecfr㈣1

认o灶叫Ⅲ
024681012
Mscab2’媚d。

∞”0.004【3125№)keV
(a)Oxidizedat1150"Cfor5h
0246810
MS础1846dsctw蜘r0脚keV
(b)Oxidizedat1150"CforlOh
0246810
MS鼬t815ctsCursor0D00bV
(c)Oxidizedat1150℃forlOh
,,,!。

堡,i塞』!兰,:!篁!:丝兰些坌些三尘墼坌堡堡丝些丝墼,,,
0246810
F山Scare2580ctsCur*or0004(3119吐s)虹V
(d)Oxidizedat1150℃for50h
02468'o
FullSc舶1585ctsCursor0∞4(∞5"1ct8JkeV
(e)Oxidizedat1150"(2for50h
图3-11新犁№硅化物基超高温合金的氧化物横截面形貌及能谱成分分析
Fig.3-1ICross—sectionmlcrostructureandEDSanalyslsofthescalesoxidized
at1150℃fordifferenttlme
表3—2新叩JNb石丰化物基超高温合金在1150℃氧化Jf斤的外氧化膜成分分析
Table3-2
ofthescalesoxidizedat1150"Cfordifferentttme
Composition
ElementsoAlSiTjCrNbHf
图3-1l(a)70.820.7l{17.384.446.05O.60
图3-1l(b175231.34{14.181.466.741.06
composition
图3-1l(c166.99O.7511.209.641.438.491.49
(Atomic%)
图3-1l(d171.440.470.3711.040.6615.460.57
图3-1l(e168.22O5810.098.99O.7210.151.25从表3—2中可以看出,图3一u(a)中,1150℃氧化5h后的氧化产物为高Ti和高cr的氧化物,没有检测到Si元素的存在,说明了在氧化初期Ti和
两北T业人学丁学帧1学位沦辽
Cr发生优先氧化。

图3一lln)中,1150。

C氧化lOh后的块状氧化物仍然为高Ti氧化物,但含量稍有降低,Cr的含量降低很多,而Nb和Al的含量有所上升。

图3—11(c)和(e)中,1150℃氧化lOh和50h后颗粒状组织为高Si氧化物,Ti和Nb的含量略低,Hf的含量较高。

图3一n(d)中,1150℃氧化50h后外氧化膜中块状组织为高Nb氧化物,Ti的含量比氧化5h和lOh的试样有所降低。

再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1150℃氧化5h后的氧化产物应为Cr、A1和Hf改性的(Ti,Nb)02和TiNb。

07,根据能谱成分分析的选取位置还可推测,1150℃氧化lOh和1150℃氧化50h后的氧化产物中,块状组织主要为Cr、Si和Hf改性的(Ti,Nb)0:和TiNb:07,而颗粒状组织中除了有Cr、Si和Hf改性的(Ti,Nb)02和TiNb:07,还应该有SiO。

的存在。

图3—12(a)和(b)分别为1150℃氧化50h后试样的外氧化层和内氧化区的横截面形貌。

由图可见,外氧化层和内氧化区的形貌截然不同,外氧化层组织相对细小致密,由相问的块状和颗粒状组织组成。

同时,外氧化层中分向着大量直径为2~5iim的小孔。

而内氧化层断面上分却的是杂乱无章的条状孔洞,长度为10~20um,宽约4“m。

(a)Extemalscalemorphology(b)Inneroxidationzone
幽3.121150"C氧化50h后氧化层的横截面形貌
Fig.3-12Scalemorphologyofthespecimenoxidizedatl150"Cfor50h
为了明确氧化层由外至内的组织变化规律,分别对不同条件下的氧化层进行了线扫描成分分析。

图3—13是1150"C氧化50h后试样的线扫描观察。

从图中可以看到,由外氧化层过渡到基体,元素的相对含量变化最大的是元素0,其次是si和Cr。

氧化层中A1的含量很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从元素的分
量主至些兰兰』;12i丝圣垡呈篁耋耋!!至:基堡垒些堡耋
卸来看,外氧化层中间隔着有高si含量的氧化物,cr也有偏聚,Nb和si、Nb和Ti元素在内外氧化层中存在互补关系,Hf元素和№元素的分柏规律相同。

外氧化层中0的含量很高,而内氧化层中很低,这是由于内氧化层中只有部分被氧化造成的。

图3一13115027氧化50h后的氧化层及界面附近成分元素分析
Fig.3-13EDSline—scanninganalyslsofthespecimenoxidizedatI150℃for50h
(a)(b)
rSpec#ern4

Hf


№。

024681012H‰№2795ct=∞Ⅻ0/200
keV
0246a加12F■Sc■d搠ctsOarIoc0。

舳0
keVhSDedm’

o弋l。


¨^^HtHfHfHf
0246810FuaSc■e53∞出CursorO/]00key
(c)
ElementsOA1
SiTiCrNbHf(a)24.083.58
11.9918.605.9433.901.91Composition(at.%)(b)
8.525.23l。

0428.749.3745。

83O.27(C)10.844.050.7932.10q.9942.60O.62
图3-141150℃氧化50h后试样的内氧化阿能谱分析结果
Fig.3-14EDSanalysisoftheinneroxidationzoneofthespecimenoxidizedat
1150℃for
50h
,。

,!,。

,,,;:丝三茎堑兰兰堡丝丝兰些皇堡耋耋墼皇曼堡堑些丝墼一,,,,,。

图3—14是对试样在1150"C氧化50h后的内氧化区的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其中氧的含量比在外氧化层中要低得多,对Nb、Cr和Si元素而言,内氧化层中的含量要稍高于外氧化层中的含量;而在外氧化层中,Si、Ti和Nb是主要得组成元素,其中si还在内外氧化层界面上发生偏聚。

综上所述,外氧化层以si、Ti和№的氧化物为主,结合之I{{『的分析,氧化物应为Cr、Si和Hf改性的(Ti,Nb)02、TiNb:西和Si02。

(a)Oxidizedat1250℃for5h
(c)Oxidizedat125023for20h(d)Oxidizedat1250Y3for50h
(e)Oxidizedat1250℃forlOOh
图3.151250℃氧化不同时间后氧化层的金相组织
Fig.3-15Opticalmicrostructureofthespecimensoxidizedat1250℃for(a)5h,
(b)lOh。

(C)20h,(d)50hand(e)lOOh
两北T业人学T学帧【.莩位沦史
着争七刚间的延长,氧化膜的变化规律与850"C和1150r形成的氧化膜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组织形貌与l150"C氧化形成的氧化膜类似,但要更疏松,孔洞更多。

1250℃氧化20h后,氧化膜的组织呈块状和颗粒状,颗粒的尺寸为1~3“m,块状组织尺寸约为4~8um。

1250℃氧化100h后,氧化膜中出现了相当多的小孔,孔的尺寸约为10~20um,氧化膜的组织与1250。

C氧化20h后的氧化组织类似,颗粒状的尺寸为l~3um,块状组织的尺寸约为10~25um。

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

在氧化膜外层,氧化物晶粒比靠近基体一侧的粗大且分布的孔洞也较大,这说明试样的氧化过程以氧通过氧化层向基体内扩散为主。

由图3.16的分析可知,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外氧化层由Ti02和Nb205逐渐转变复合氧化物TiNb207和Ti2Nbl0029,由于这些氧化物膨胀系数的不同,氧化层变的更加疏松,逐渐失去对基体的保护作用。

(a)Oxidizedat1250℃for20h
(b)Oxidizedat1250"CforlOOh
图3—171250"C氧化不同时间后氧化膜扫描电镜形貌
1250"Cfor(a)20hand(b)lOOhFig.3-17SEMmorphologiesofthescalesoxidizedat
图3-18是上述氧化试样的能谱成分分析。

其中(a)为1250。

C氧化20h氧化膜块状组织的能谱分析结果,(b)为1250。

C剽620h氧化膜的颗粒状组织的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