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9中考二模科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9中考二模科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自然现象与其形成原因相对应的是()
A.极昼和极夜——地球自转
B.溶洞的形成——流水作用
C.海陆的变迁——太阳活动
D.彩虹的形成——光的反射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检查气密性C.收集氢气D.稀释浓硫酸
3.氨的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4.在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后”问题,如果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
下列描述的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时,先将唾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等分为若干份,然后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水浴
B.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对装有氧化铜的试管加热,然后通入氢气
C.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D.使用显微镜时,先放上装片,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光圈和反光镜
5.小明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
A.[鸡][犬]不宁B.[鹬][蚌]相争
C.[蛛]丝[马]迹D.[虎]头[蛇]尾
6.中医中的“切脉”是指医生切按患者的脉搏,由脉搏跳动来了解病情。
西医中,病人挂盐水时,针头插入的是手背上的一条“青筋”。
这里所说的“切脉”的“脉”和“青筋”分别是指()
A.神经和静脉B.静脉和动脉
C.动脉和静脉D.动脉和毛细血管
7.【最新】2月,我国台湾省发生地震,一个结构坚固的水塔因地基松动而倾斜,为阻止水塔继续倾斜,救援队借助山石用钢缆拉住水塔。
下列方案中,钢缆对水塔拉力最小的是()
A.B.
C.D.
8.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
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氢和F 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 氢>F 空B.F 氢=F 空C.F 氢<F 空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9.如图甲是一种安装在酒店里的双面镜子。
一面是普通平面镜,另一面是凹面镜,凹面镜可以观察到放大的像。
图乙、丙分别是人站在镜面前相同位置时,使用不同镜面所成的像,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图丙所示镜面时,光不遵守反射定律
B.使用图乙所示镜面时,能在镜中成一个等大的虚像
C.使用图丙所示镜面时,光发生了漫反射
D.使用图乙所示镜面时,当人远离镜面,镜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11.过氧化钙又称二氧化钙(化学式CaO2),是一种无毒、无臭、难溶于水的白色结晶粉末。
遇水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
在鱼类养殖中,人们经常会向鱼塘中加入适量过氧化钙,则下列关于过氧化钙这种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过氧化钙可以使鱼塘中水溶液的pH降低
B.过氧化钙无毒、无臭、难溶于水,对鱼塘中水体造成的污染较小
C.使用过氧化钙可以增加鱼塘水中的溶解氧
D.使用过氧化钙可以降低鱼塘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12.身体健康的小敏参加体检,表中为她血浆、肾小囊腔内和输尿管内液体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浓度。
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丙分别是()
A.尿素、葡萄糖、蛋白质B.葡萄糖、尿素、蛋白质
C.尿素、蛋白质、葡萄糖D.蛋白质、葡萄糖、尿素
13.第十九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四)在我省杭州开幕。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B.当天月相最接近上弦月
C.当天杭州昼短夜长
D.当天前后可能发生日食现象
14.如图,礼花筒利用钢瓶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将筒内彩带喷向空中,产生喜庆效果。
则高压空气膨胀过程中()
A.对外做功内能增加
B.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分子热运动加剧
D.向外界传递热量
15.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至A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U-I 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电源电压为20V
B.MN是V2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像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D.整个电路的最大功率为12W
二、填空题
16.夏日炎炎,人们喜欢吃西瓜消暑解渴。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瓜用种子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生殖。
(2)吃西瓜时,香甜的西瓜汁液主要来自于细胞中的_____。
(填细胞结构名称)
(3)亲代西瓜果肉是红色的,子代却出现果肉黄色,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
17.资料显示,我国宫颈癌发病率高居世界第二位且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宫颈癌与HPV(一种DNA病毒)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为此,科学家研发了HPV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HPV病毒的感染,进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1)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女性接种HPV疫苗属于_____。
(2)接种疫苗后,人体血液中的相关淋巴细胞会大量增殖、分化,并产生专门抵抗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此种蛋白质在免疫学中称为_____。
18.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棍后,会发现冰棍周围出现“白气”,如图所示。
“白气”的形成所涉及的物态变化是_____,此过程中需要_____热量。
19.如图是实验室用“W”形玻璃管进行的微型实验。
(1)“a”处发生的化学反应中,氧化铁是_____。
(选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2)“b”处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该实验中尾气处理的方法是_____。
20.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和物距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
(2)图中P点所对应的凸透镜成像特点,与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似。
21.小科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实验中,所用器材如下:两节新干电池、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和导线若干。
(1)图甲为小科设计的实验电路。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 (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右移灯泡变亮,且导线不交叉)。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小张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偏转,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__W。
22.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松属植物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
目前,防治松材线虫病主要措施是给松树“注射”一种有效成分是苦参碱的免疫激活剂,注药方法是在松树干基部斜钻出一个小孔,在小孔上插入药剂瓶,如图所示。
依靠树体自身的输导功能将药液运输到树体各个部位,达到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目的。
(1)松树适应性强、分布广,是我国山林植被的主要树种,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松树属于_____。
(2)为保证药剂输送到树体各个部位,小孔深度至少要到达松树结构中的_____。
(3)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松树同样会受到松材线虫的侵害,但在一段时间内,松树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能力。
23.现有含碳酸钠的食盐样品,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10g该食盐样品于烧杯中,并将4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次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见表:
(1)表中第四次实验的m值为___。
(2)产生CO2气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 g。
(3)求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_
(4)求第四次实验后,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三、探究题
24.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BaCl溶液,有白色沉I.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
2
淀产生;
II.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5.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圆柱形纸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
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
(1)验证猜想1时,应固定___的位置,让光屏从图示位置沿纸筒慢慢远离小孔,在这过程中观察光屏上像的亮度。
(2)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
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
(3)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现象如表。
——逐渐变亮
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_____。
26.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黑藻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为原料。
BT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可反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原理如下所示。
依据这一原理,同学们进行了如图甲所示实验。
(1)A、B两组实验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BTB水溶液都变成黄色的原因是_____。
(2)比较A、B两组实验结果,说明_____。
(3)有同学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碳量减少。
为回应这一质疑,小科增加了如图乙所示的C组实验,制得与A、B两组相同的黄色BTB水溶液后,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
27.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往NaOH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时,发现溶液变成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消失,重新恢复为无色。
于是该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溶液的红色为什么会变成无色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可能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了。
猜想二: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O2反应了。
猜想三:可能是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讨论交流)
(1)小组同学集体讨论后认为猜想一不正确,原因是_____。
(设计并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组同学先往如图装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从_____(选填“a”或“b”)口通入密度比空气大的稀有气体,将试管内的空气排尽,然后通过注射器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过一会儿红色仍然消失。
故猜想二错误。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由此得出结论:_____。
(拓展延伸)
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酚酞(以H2In表示)其实是一种极弱的酸,在pH值为8~10的环境中才能正常工作,当pH值过高时,其结构发生改变,致使它变为无色,遇碱溶液
碱In2-(红色)。
变红的变化可表示为:H2In(无色) −−→
据此信息写出H2In与NaOH反应使溶液变红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四、简答题
28.如图是一款自行车链条发电机,其主体部分为一个黑色盒子,内置锂电池及发电装置,只需将它固定在单车后轮并穿过车链,当踩动车链时,即可产生电能。
该产品同时还附设一条USB线,将之固定在车把上,即可为手机等设备充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USB发电机将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小科骑该款单车15min行驶5km,则他的骑行速度为_____km/h。
(3)若小科以某速度骑行时,发电机平均发电功率约为1.5W。
则在该速度下骑行,给手机充电(不计其他能量损耗),要将电池容量1500mA·h,额定电压3.7V的手机完成20%的充电,需要至少骑行约_____min。
29.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受到广大观众朋友的喜爱,它给我们呈现出读诗、斗诗和品诗的唯美画面。
中国古诗词不仅言简意丰、生动形象、意境优美,而且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请欣赏以下诗句: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如图是对诗句中几种常见的动、植物的分类图解,请将该图补充完整。
甲_____乙_____。
(2)诗句C中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
30.葡萄糖酸锌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无水乙醇,是常见的补锌药品。
临床表明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如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易溶于水,这种性质属于_____性质。
(2)葡萄糖酸锌中碳、锌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若儿童每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三分之一,体重为30kg的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_____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31.炎炎夏日,宁波许多购物广场的喷泉让人驻足欣赏。
喷泉历史悠久,早在很多年前就被古希腊科学家希罗设计出来,称为“希罗喷泉”。
如图是“希罗喷泉”的模型设计图。
A、B、C三根管子连接a、b、c三个容器,容器a是敞口的,容器b和c是密闭的,其内有适量水。
待a容器中加入少量水后,B管末端便会出现喷泉,直到容器b中的水流完为止。
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图中的喷泉是怎样形成的。
_____
32.图甲是海上打捞平台装置示意图,使用电动机和滑轮组将实心物体A从海底竖直向上始终以0.05m/s的速度匀速吊起,单个滑轮的重力为5000N。
图乙是物体A所受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不计摩擦、水的阻力及绳重,ρ水=1.0×103kg/m3,g取10N/kg),请解答下列问题:
(1)物体A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物体A完全浸没时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
(3)求实心物体A的体积大小。
(4)当物体A完全离开水面后,上升过程中电动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为多少?
33.如图甲为某型号豆浆机示意图,将黄豆和清水放入杯体,经过如图乙“三次加热、二次打浆”的工序,可制作可口的豆浆。
豆浆机“加热”时功率为1000W,“打浆”时功率为200W。
为了防止豆浆过少导致“干烧”和豆浆过多导致“溢浆”,小科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L a、L 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磁铁,R a和R b分别是安装在“防溢浆”水位和“防干烧”水位下方的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只有当豆浆液面处在“防干烧”和“防溢浆”水位之间时,电热丝才能工作。
(假设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不会随距离的改变而改变,不考虑衔铁的弹力和重力)。
(1)若按图乙工序完成一次豆浆制作,需消耗多少电能?_____
(2)当液面高度为h0时,闭合电路中的开关S,电磁铁L a吸住衔铁,动触点与静触点分开,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 a′和R b′,请比较两者的大小关系:_____。
(3)已知压敏电阻R a的阻值随液面高度h的变化曲线如图丁所示,请结合R a的变化曲线画出压敏电阻R b的阻值随液面高度h变化的大致曲线,并在图中横坐标上标出“防干烧”水位h1和“防溢浆”水位h2。
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极昼和极夜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
海陆的变迁是地壳运动引起的。
彩虹的形成与光的折射有关。
溶洞是由于流水作用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2.D
【详解】
A、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A不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不能使装置与外界大气连通,故B不正确;
C、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故C不正确;
D、稀释浓硫酸应该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然后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失,故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
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一定条件
4NO+6H2O;
A.通过观察题中的图,甲是氨气,氨气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故说法正确;B.由图示物质的构成可知,乙是氧气,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32,故说法正确;C.两种生成物分别为一氧化氮和水,均为化合物,故说法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说法错误。
故选:D。
4.C
【详解】
A、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时,要先调好水浴温度,再将唾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等分为若干份,故A错。
B、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通入氢气,排净装置内空气防止爆炸,再对装有氧化铜的试管加热,故B错误。
C、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否则会漏气,故C正确。
D、使用显微镜时,先选择合适的光圈和反光镜,再放上装片观察,故D错。
5.A
【分析】
(1)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
(2)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3)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
【详解】
A、“鸡”是鸟类、“犬”是哺乳类,都属于恒温动物,符合题意;
B、“鹬”是鸟类属于恒温动物、“蚌”是软体动物属于变温动物,不符合题意;
C、“蛛”(蜘蛛)是节肢动物属于变温动物、“马”是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不符合题意;
D、“虎”是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蛇”是爬行类属于变温动物,不符合题意。
所以,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鸡][犬]不宁”。
故选:A。
6.C
【分析】
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有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血管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详解】
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类。
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毛细血管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径较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看到,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
因此“切脉”的“脉”和“青筋”分别是指动脉和静脉。
故选:C。
7.C
【详解】
图中的水塔可看作一根杠杆,与地面的接触点为支点,阻力为水塔的重力,钢缆的拉力为动力;由下图可知,O 为支点,作用在B 点的拉力为动力,以OB 为力臂时动力臂最长,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此时动力最小,拉力的方向应垂直于杠杆斜向上,故C 符合题意。
8.B
【解析】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浮排F gV ρ=进行判断。
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所以根据浮排F gV ρ=可知,空气密度相同,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时,浮力相等。
故B 正确。
点睛:重点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即浮排F gV ρ=,要理解氢气球上升是因为自重小,即重力小于浮力,并不是因为受到的浮力比装空气的球浮力大。
9.B
【详解】
A .由图丙知道,成的放大的像,由于使用的是凹面镜,所以,其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A 不符合题意;
B .由图乙知道,乙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使用的是平面镜,其成像特点是成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故B 符合题意;
C .由于图丙是凹面镜,所以,光在其表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故C 不符合题意;
D .由于图乙是平面镜,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当人远离镜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D 不符合题意。
10.D
【分析】
除杂要求:不引入新的杂质,加入试剂不和原物质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详解】
A、二氧化碳含量较多,不支持燃烧,混有少量CO的CO2无法点燃,故A不正确;
B、铜粉不能和硫酸亚铁反应,无法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亚铁,故B不正确;
C、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应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沉淀的即为澄清石灰水,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故C不正确;
D、将Cu分别加入Zn(NO3)2和AgNO3溶液中,铜不和硝酸锌反应,锌比铜活泼,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铜比银活泼,可以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故D正确。
故选D。
11.A
【详解】
A、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使水溶液的pH升高,故A错;
B、过氧化钙无毒、无臭、难溶于水,对鱼塘中水体造成的污染很小,故B正确;
C、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氧气,故C正确;
D、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使用过氧化钙可以降低鱼塘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故D正确。
12.C
【解析】
血管中的液体是血液,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输尿管中的液体是尿液。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由此可知甲是尿素,原尿流经输尿管时之所以变大是因为大部分的水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了血液,而不重吸收尿素;丙是葡萄糖,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因此(输尿管中)尿液中的葡萄糖是0。
乙是蛋白质,在血浆中含量最高,在肾小囊腔内和输尿管内液体中数值均为0.
【学科网考点定位】尿液的形成。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尿液的形成过程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记该过程。
13.A
【详解】
9月10日在夏至和秋分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当天杭州昼长夜短。
农历八月十四的月相最接近满月,当天前后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可能发生月食现象,不会发生日食
现象。
故A 符合题意。
14.B
【详解】
A .礼花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对外做功,其自身的内能是减小的,故A 错误;
B .礼花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对外做功,其自身的内能减小,转化为机械能,故B 正确;
C .由于礼花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对外做功,其自身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所以分子热运动变慢,故C 错误;
D .礼花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对外做功,而不是向外界传递热量,故D 错误。
15.C
【详解】
A . 由乙图可知,滑片在
B 点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电流最小为:I B =0.4A ,此时U 1B =4V ,,U 2B =8V ,则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电源电压:
U =U 1B + U 2B =4V+8V=12V ,
故A 错误;
B . 由甲图可知,两个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电压测V 1测R 1两端电压,电压表V 2测R 2两端电压。
滑片P 从B 点滑到A 点的过程中,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R 2两端的电压变小;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则R 1两端的电压变大;所以,通过R 2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减小而增大,通过R 1的电流随
其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由此可知,乙图中MN 是R 1的U-I 图象,EF 是R 2的U-I 图象(即
EF 是V 2表示数随A 表示数变化的图象);故B 错误;
C .由乙图可知,滑片在B 点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电流最小为I B =0.4A ,变阻器的电压U 2B =8V ,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
22B B U R I =
大=8V 20Ω0.4A
=; 故正确; D . 由图乙可知,电路的最大电流为1.2A ,电源电压为12V ,所以,整个电路的最大功率: 12V 1.2A 14.4W P UI ==⨯=总大
故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