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实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如右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6.00cm ,
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 (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
0.9×105Pa
因素有(请写出两条): ① 空气没有排尽空气没有排尽 ;② 橡皮帽密封不好橡皮帽密封不好 .
15(2011•梧州)课外活动小组想探究物体浸在水 中不同深度处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他们把物体 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如图甲所示,再把物体 缓慢匀速浸入水中一直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此 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物体浸入水中深度的 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这三图可得: (1)物体的重力是 5 N. (2)物体浸入水中如图乙位置时受到的浮力 是 2 N. (3)物体所受浮力与深 度 无关 (填“有关”或 “无关”).
14.(2009•黔东南州)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 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 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 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 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 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
(1)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不 必解释错误的原因) . 相同高度 (2)每次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开 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小车能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是由于 有动能 的原 因. (3)小明用正确方法做了三次实验,小车分别停在如图 乙、丙、丁所示的位置上.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是:在初速 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 越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短 . (4)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小华进行了交流,为什么在实 验中不可能观察到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形 呢?是因为 受力不平衡 .
17.4
30
0.84
6.(2012•铜仁市)酱油的瓶壁上标有“净含量:500毫 升”字样.于是他想:如果这种标注是准确的,则只需 用一架天平和一个能够装得下酱油的空瓶即可测出酱油 的密度:(1)他的实验步骤是:(用相关字母表示出 所测的物理量) ① 用天平测出一瓶原装酱油的质量m1; ; ② 将瓶中酱油倒入空瓶中,用天平测出空酱油瓶的质量m ; 2 ③ 算出酱油的密度 . (2)如果用V0表示一瓶原装酱油的体积,则计算酱油 密度的表达式是 (m1-m2 . )/v0 (3)实验后杨浩同学分析到:即使瓶上标注的体积非 常准确,以上方法由于 酱油倒不干净 的原因仍会给实验 带来较大的误差.如果要进一步减小测量误差,则只需 量筒 将空瓶换成 即可.
11.(2011•青海)如图所示小刚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 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小刚找到了下面器材:规格 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 a) 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面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 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棉上立放一本字典;图 (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3.【方案设计】 (1)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 (2)将吸盘四周沾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3)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测 拉托吸盘所需拉力的大小F; (4)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 【评估交流】 洋洋同学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 p= F/ S ,操作过程规范,较方 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 瑞瑞同学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在 吸盘中的气体挤不干净 、 拉脱所需力的大小估测偏差大 等问题,尽管我的操作规范, 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 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请你回答,洋洋 2) (4F)/( π D 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P= (用字母表示);实验时洋洋 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防止外面的气体进入吸盘 . 要准确测量,应该利用课本中介绍的 气压计 进行测量.
7.(2012•梧州)小明同学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 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小车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 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小车,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先后在水平桌 面上铺上毛巾、棉布、木板,使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越来越小,观察小 车移动的距离,从而得出阻力和运动的关系. 用不同的力推小车
8.(2012•自贡)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质 量关系”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 下滑,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 (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小车 . (1)在探究动能与速度关系时, 质量 不变,让小车 从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滑下,以不 同的速度推动木块移动. (2)在探究动能与质量关系时,要保持 速度 相同,就是 让质量不同的小车从 相同高度 滚下. (3)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本实验运用了两种方法:一 是 控制变量法;二是转换法.就本题来说:用 来 表示小车动能大小的方法就是转换法. 木块移动距离 • (3)甲、乙两次实验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 为f甲、f乙,则 ③ (填序号). ①f甲>f乙 ②f甲<f乙 ③f甲=f乙.
(1)通过实验图(a)图(b),可以得出:力能使物体发 生 形变 ,小刚是根据 形变强弱 的现象来比较压强的. (2)通过实验图(b)图(c),可以得出:在 受力面积 一定 时, 压力 越大,压强越大. (3)通过观察图 b 、图 e 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 小,压强越大. (4)设图(Pe,比较Pb > Pe.
5(2012•漳州)在“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
①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为42.6g; ②将烧杯中的一部份食用油倒入量筒,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如图 甲所示; ③再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m2,天平 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请将实验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16. (2010•济南)设想在盛满水的容器中有一个水球A,静止在容器中, 所以它受到的浮力F浮与它自身的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如果用一个大 小相同的其他球体替换水球A,那么该球体受到的浮力应当与水球A受 到的浮力F浮完全相同.由此他提出了对浮力大小的一种猜想. (1)小军的猜想是:浸没在水中的球体所受到的浮力 的大小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跟它 大小相同的水球A所受重力的大小. (2)小民想:如果小军设想的不是“水球”而是“水立方块”或其他 任意“不规则形状的水块”,他的猜想也可表述为:浸没在水中的任 意形状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 排开 的水块所受重力的 大小. (3)小民进一步推断:不管你设想的“水块”在容器中水的哪个部位, 甚至是在靠近水面或容器壁的地方,上述的猜想都应该是正确的.于 是,他又把这个猜想补充为:浸入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总是 与跟它浸在水中的那部分体积相同的水所受重力的大小 相同 . (4)小军和小民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进行了图所示的实验 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请你就该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一条 建议:溢水杯内的水要加到和溢水口相平的位置 . (5)为了更全面地总结浮力大小的规 律--阿基米德原理,他们还必须换用几种 不同的 液体 进行实验.
1.(2012•盐城)小刚为了测量不规则矿石的密度,做了 如下实验: 水平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 度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平衡螺母 向右 侧调节,横梁平衡后进行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 矿石的质量为 27 g.
(2)在量筒中注入15mL水,系上细线后将矿石放 入量筒,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矿石的体积 3 10 为 2.7 cm . 3 (3)根据以上数据算得矿石的密度为 g/cm . (4)假如细线的体积不能忽略,所测矿石的密度 比真实值 小 (大/小).
17.(2012•营口)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
9.(2012•孝感)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 做 匀速 运动,这样做便于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压力 (2)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 动摩擦力越大. (3)分析图甲和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 定时,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人们通过大量实验进一步证明: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 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4)如图丁所示,在图丙中物块A上叠放一块与之相同的物块B,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A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弹 簧测力计示数为F4,则F4:F3= 2:1;此运动过程中,物块B受 到的摩擦力fB= 0 N.
3.(2012•三明)测量苹果的密度: (1)方法一:如图所示,用天平测得苹果的 3 162 质量为 g;若苹果的体积为200cm , 3 则苹果的密度为 0.81 g/cm ; (2)方法二:将苹果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 杯中,静止时苹果漂浮在水面上,测得从 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为V1;再用细针缓缓地 将苹果全部压入水中,从杯中又溢出了V2 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苹果密度的 表达式为ρ苹果= .
p水 v1/(V1+v2)
4.(2012•厦门)给你一把钥匙、溢杯、足 量的水、天平(带砝码)、细线,请测出钥 匙的密度. (1)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钥匙的质量m; ②在溢杯中装水,使水面与溢杯相平,测出 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③用细线拴住钥匙放入水中浸没,溢出部分 水; 测出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2 ④ (请补充完整). (2)用上述物理量写出钥匙密度的表达 ) 式 mp水/(m+m1-m2 (已知水的密度为 ρ水).
12.(2012•南充)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内部压强 的情境 (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 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 强 越大 (选填“越大”或“越小”); (2)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同 ; (3)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 液体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 压强随 深度 的增加而增大; (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 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 高度差变大 .
2(2012•株洲)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 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 图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62 g. (3)如图2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 作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83g; 3 30 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 . 2.1 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g/cm .
10.(2012•阜新)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中: (1)若在实验前出现如图1所示的情况,应将杠杆 左端的螺母向 右 (填“左”或“右”)调节,直 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 是 直接读力臂,忽略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 . (2)如图2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的钩 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 挂同样的钩码 6 个. (3)如图3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 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 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 (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力臂变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