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半年程序员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上半年程序员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以下关于打开扩展名为docx的文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

(1)A.通过安装Office兼容包就可以用Word 2003打开docx文件
B.用Word 2007可以直接打开docx文件
C.用WPS2012可以直接打开docx文件
D.将扩展名docx改为doc后可以用Word 2003打开docx文件
【答案】D
【解析】
扩展名为docx的文件是Word 2007及后续版本采用的文件格式,扩展名为doc的文件是Word2003釆用的文件格式,这两种文件的格式是不同的,如果将扩展名docx改为doc 后是不能用Word 2003打开的。

但如果安装Office兼容包就可以用Word 2003打开docx 文件。

另外,WPS2012兼容docx文件格式,故可以直接打开docx文件。

Windows系统的一些对话框中有多个选项卡,下图所示的“鼠标属性”对话框中(2)为当前选项卡。

(2)A.鼠标键 B.指针 C.滑轮 D.硬件
【答案】C
【解析】
在Windows系统的一些对话框中,选项分为两个或多个选项卡,但一次只能查看一个选项卡或一组选项。

当前选定的选项卡将显示在其他选项卡的前面。

显然“滑轮”为当前选项卡。

某公司有几个地区销售业绩如下表所示,若在B7单元格中输入(3),则该单元格的值为销售业绩为负数的地区数。

若在B8单元格中输入(4),则该单元格的值为不包含南部的各地区的平均销售业绩。

(3)A.COUNTIF(B2:B6,"<=0") B.COUNTA(B2:B6,"<=0")
C.=COUNTIF(B2:B6,"<=0")
D.=COUNTA(B2:B6,"<=0")
(4)A.AVERAGEIF(A2:A6,"<>南部",B2:B6)
B.=AVERAGEIF(A2:A6,"<>南部",B2:B6)
C.AVERAGEIF(A2:A6,"IN(东部,西部,北部,中西部)",B2,:B6)
D.=AVERAGEIF(A2:A6,"IN(东部,西部,北部,中西部)",B2,:B6)
【答案】C B
【解析】本题考查Excel基本操作及应用。

试题(3)的正确选项为C。

Excel规定公式以等号(=)开头,选项A和选项B没有”=“,因此不正确。

选项D是错误的,因为函数COUNTA函数计算中区域不为空的单元格的个数。

选项C是计算B2:B6单元格区域中小于等于0的单元格的个数,结果等于2。

试题(4)的正确选项为B。

函数AVERAGEIF的功能是计算某个区域内满足给定条件的所有单元格的平均值(算术平均值),本题要求查询“不包含南部的各地区的平均销售业绩”意味着应在A2:A6区域中查询“<>南部”的各地区的平均销售业绩。

以下关于电子邮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5)。

(5)A.用户可以向自己的Email邮箱发送邮件
B.网络拥塞可能会导致接收者不能及时收取邮件
C.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附件可能会感染计算机病毒
D.Email邮箱的容量是在用户使用的计算机上分配给该邮箱的硬盘容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收发电子邮件及电子邮箱的基本概念。

收发电子邮件涉及到计算机病毒、网络阻塞、试发电子邮件、电子邮箱等基本概念。

电子邮件附件可以是文本文件、图像、程序和软件等,有可能携带或被感染计算机病毒,
如果打开携带或被感染计算机病毒的电子邮件附件(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附件有可能携带计算机病毒),就可能会给所使用的计算机系统传染上计算机病毒。

当发送者发送电子邮件成功后,由于接收者端与接收端邮件服务器间网络拥塞,接收者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后才能收到邮件。

当人们通过申请(注册)获得邮箱或收邮件者收不到邮件时(原因很多,如邮箱、邮件服务器、线路等),往往需要对邮箱进行测试,判别邮箱是否有问题。

用户对邮箱进行测试,最简单的方法是向自己的Email邮箱发送一封邮件,判别邮箱是否正常。

电子邮箱通常由Internet服务提供商或局域网(企业网、校园网等)网會中心提供,电子邮件一般存放在邮件服务器、邮件数据库中。

因此,电子邮箱的容量由Internet服务提供商或局域网(企业网、校园网)网管中心提供,而不是由用户在当前使用的计算机上,给电子邮箱分配硬盘容量。

.
CPU中不包括(6)。

(6)A.直接存储器(DMA)控制器 B.算逻运算单元
C.程序计数器
D.指令译码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CPU是计算机工作的核心部件,用于控制并协调各个部件,其基本功能如下所述。

①指令控制。

CPU通过执行指令来控制程序的执行顺序,其程序计数器的作用是当程序顺序执行时,每取出:一条指令,PC内容自动增加一个值,指向下一条要取的指令。

当程序出现转移时,则将转移地址送入PC,然后由PC指出新的指令地址。

②操作控制。

一条指令功能的实现需要若干操作信号来完成,CPU通过指令译码器产生每条指令的操作信号并将操作信号送往不同的部件,控制相应的部件按指令的功能要求进行操作。

③时序控制。

CPU通过时序电路产生的时钟信号进行定时,以控制各种操作按照指定的时序进行。

④数据处理。

在CPU的控制下由算逻运算单元完成对数据的加工处理是其最根本的任务。

直接存储器(DMA)控制器是一种能够通过一组专用总线将内部和外部存储器与每个具有DMA 能力的外设连接起来的控制器,它是在处理器的编程控制下来执行传输的。

(7)不属于按照寻址方式命名的存储器。

(7)A.读写存储器 B.随机存储器 C.顺序存储器 D.直接存储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存储器按寻址方式可分为随机存储器、顺序存储器和直接存储器。

读写存储器是指存储器的内容既可读出也可写入,通常指RAM,而ROM是只读存储器的缩写。

CPU中用于暂时存放操作数和中间运算结果的是(8)。

(8)A.指令寄存器 B.数据寄存器 C.累加器 D.程序计数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寄存器是CPU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CPU内部的临时存储单元。

寄存器既可以用来存放数据和地址,也可以存放控制信息或CPU工作时的状态。

累加器在运算过程中暂时存放操作数和中间运算结果,它不能用于长时间保存数据。

标志寄存器也称为状态字寄存器,用于记录运算中产生的标志信息。

指令寄存器用于存放正在执行的指令,指令从内存取出后送入指令寄存器。

数据寄存器用来暂时存放由内存储器读出的一条指令或一个数据字;.反之,当向内存写入一个数据字时,也暂时将它们存放在数据缓冲寄存器中。

程序计数器的作用是存储待执行指令的地址,实现程序执行时指令执行的顺序控制。

(9)是描述浮点数运算速度指标的术语。

(9)A.MIPS B.MFLOPS C.CPI D.IPC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MIPS是单字长定点指令平均执行速度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的缩写,每秒处理百万级的机器语言指令数。

这是衡量CPU速度的一个指标。

MFLOPS (Million 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每秒百万个浮点操作)是衡量计算机系统的技术指标,不能反映整体情况,只能反映浮点运算情况。

CPI是指每条指令的时钟周期数(Clockcycle Per Instruction)。

IPC是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的缩写,表示进程间通信。

显示器的(10)是指显示屏上能够显示出的像素数目,(11)指的是显示器全白画面亮度与全黑画面亮度的比值。

(10)A.亮度 B.显示分辨率 C.刷新频率 D.对比度
(11)A.亮度 B.显示分辨率 C.刷新频率 D.对比度【答案】B D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性能评价方面的基础知识。

试题(10)的正确选项为B。

显示器的分辨率指的是屏幕上显示的文本和图像的清晰度。

分辨率越高(如1600X1200像素),项目越清楚,同时屏幕上的项目越小,因此屏幕可以容纳越多的项目。

分辨率越低(例如800X600像素),在屏幕上显示的项目越少,但尺寸越大。

可以使用的分辨率取决于显示器支持的分辨率。

)
试题(11)的正确选项为D。

对比度指的是显示器的白色亮度与黑色亮度的比值。

比如一台显示器在显示全白画面(255)时实测亮度值为200cd/m2,全黑画面实测亮度为0.5cd/m2,那么它的对比度就是400 : 1。

显示器的亮度就是屏幕发出来的光强度,在全白画面下的見度是液晶显不器的最大売度,目前一般为300流明(luminance)。

王某按照其所属公司要求而编写的软件文档著作权(12)享有。

(12)A.由公司 B.由公司和王某共同
C.由王某
D.除署名权以外,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王某【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产权基本知识。

依据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十六条规定,职工为完成所在单位的工作任务而创作的作品属于职务作品。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分为两种情况。

情况1:虽是为完成工作任务而为,但非经法人或其他组织主持,不代表其意志创作,也不由其承担责任的职务作品,如教师编写的教材,著作权应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具有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的权利,期限为2年。

情况2: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职务作品,如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以及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著作权。

美国甲公司生产的平板计算机在其本国享有“A”注册商标专用权,但未在中国申请注册。

中国的乙公司生产的平板计算机也使用“A”商标,并享有中国注册商标专用权,但未在美国申请注册。

美国的甲公司与中国的乙公司生产的平板计算机都在中国市场上销售。

此情形下,依据中国商标法,(13)商标权。

(13)A.甲公司侵犯了乙公司的 B.甲公司未侵犯乙公司的
C.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
D.甲公司与乙公司均未侵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

商标权(商标专用权、注册商标专用权)是商标注册人依法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有使用权。

注册商标是指经国家主管机关核准注册而使用的商标。

商标权人的权利主要包括使用权、禁止权、许可权和转让权等。

使用权是指商标权人(注册商标所有人)在核定使用的商品上使用核准注册的商标的权利。

商标权人对注册商标有充分支配和完全使用的权利,可以在其注册商标所核定的商品或服务上独自使用该商标,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将注册商标权转让给他人或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

禁止权是指商标权利人禁止他人未经其许可擅自使用、印刷注册商标及其他侵权行为的权利。

许可权是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权利。

转让权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将其注册, 商标转移给他人的权利。

.'
本题美国甲公司生产的平板计算机在其本国享有“A”注册商标专用杈,但未在中国申请注册。

中国的乙公司生产的平板计算机也使用“A”:商标,:并享有中領注册商标专用权,但未在美国申请注册。

美国的甲公司与中国的乙公司生产的平板计算机都在中国市场上销售。

此情形下,依据中国商标法,甲公司未经乙公司的许可擅自使用,故甲公司侵犯了乙公司的商标权。

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显示器属于表现媒体,鼠标属于(14)。

(14)A.感觉媒体 B.传输媒体 C.表现媒体 D.存储媒体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多媒体基本知识。

表现媒体是指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媒体,如键盘、鼠标、话筒,以及显示器、打印机、喇叭等;表示媒体指传输感觉媒体的中介媒体,即用于数据交换的编码,如图像编码、文本
编码和声音编码等;传输媒体指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缆、电磁波等;存储媒体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硬盘、光盘等。

音频信号经计算机系统处理后送到扬声器的信号是(15)信号。

(15)A.数字 B.模拟 C.采样 D.量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多媒体的基本知识。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一种连续的波,称为声波。

声波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的模拟信号。

音频信号主要是人耳能听得到的模拟声音(音频)信号,音频信号经计算机系统处理后送到扬声器的信号是模拟信号。

以下文件格式中,(16)是声音文件格式。

(16)A.MP3 B.BMP C.JPG D.GIF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多媒体的基本知识。

声音、图像、动画等在计算机中存储和处理时,其数据必须以文件的形式进行组织,所选用的文件格式必须得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支持。

本题中,MP3属于声音文件格式,BMP, JPG和GIF属于图形图像文件格式。

下列四个病毒中,属于木马的是(17)。

(17)A.Trojan.Lmir.PSW.60 B.VBS.Happytime
C.JS.Fortnight.c.s
D.Script.Redlof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

一般地,根据计算机病毒的发作方式和原理,在病毒名称前面加上相应的代码以表示该病毒的制作原理和发作方式。

例如,以Trojan.开始的病毒一般为木马病毒,以VBS.、JS.、Script.开头的病毒一般为脚本病毒,以Worm.开头的一般为蠕虫病毒等。

不属于系统安全性保护技术措施的是(18)。

(18)A.数据加密 B.负荷分布 C.存取控制 D.用户鉴别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系统安全性保护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数据加密、存取控制和用户鉴别。

负荷分布技术通常是指将信息系统的信息处理、数据处理以及其他信息系统管理功能分布在多个设备单元上。

十六进制数92H的八进制表示为(19)。

(19)A.444 B.442 C.234 D.22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十六进制数92H表示为二进制是10010010,从右往左每3位一组得到对应的八进制表示222 。

机器字长确定后,(20)运算过程中不可能发生溢出。

(20)A.定点正整数X与定点正整数Y相加 B.定点负整数X与定点负整数Y相加
C.定点负整数X与定点负整数Y相减
D.定点负整数X:与定点正整数Y相减【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进行定点数加减运算时,绝对值若变大,则可能溢出,反之,则不会溢出。

因此定点负整数X与定点负整数Y相减不会发生溢出。

设X、Y为逻辑变量,与逻辑表达式等价的是(21)。

(21)A. B. C. 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构造各逻辑表达式的真值表如下,从表中可知,
已知,若采用8位定点机器码表示,则[x]补=(22)
(22)A.1.1001111 B.0.1001111 C.1.0110001 D.0.1110001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因此,X的二进制表示为-0.1001111,即[x]原=1.1001111,将数值位各位取反末位加1后得到[x]补=1.0110001。

Windows操作系统通常将系统文件保存在(23);为了确保不会丢失,用户的文件应当定期进行备份,以下关于文件备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4)。

(23)A.“Windows”文件或“ProgramFiles”文件中
B.“Windows”文件夹或“ProgramFiles”文件夹中
C.“QMDownload”文件或“Office_Visio_Pro—2007”文件中
D.“QMDownload”文件夹或“Office_Visio_Pro_2007,,文件夹中
(24)A.将文件备份到移动硬盘中
B.将需要备份的文件刻录成DVD盘
C.将文件备份到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硬盘分区中
D.将文件备份到未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硬盘分区中
【答案】B C
【解析】本题考査Windows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试题(23)的正确选项为B,系统文件是计算机上运行Windows所必需的任意文件。

系统文件通常位于“Windows”文件夹或“ProgramFiles”文件夹中。

.默认情况下,系统文件是
隐藏的。

最好让系统文件保持隐藏状态,以避兔将其意外修改或删除。

试题(24)的正确选项为C。

为了确保不会丢失用户的文件,应当定期备份这些文件,但不要将文件备份到安装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硬盘中。

将用于备份的介质(外部硬盘、DVD 或CD)存储在安全的位置,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文件。

假设有5个进程共享一个互斥段X,如果最多允许2个进程同时进入互斥段X,则信号量S的变化范围是(25);若信号量S的当前值为-3,则表示系统中有(26)个正在等待该资源的进程。

(25)A.-5~1 B.-1~3 C.-3~2 D.0~5
(26)A.0 B.1 C.2 D.3
【答案】C D
【解析】本题考查操作系统进程管理同步与互斥方面的基础知识。

试题(25)的正确答案为C。

系统中有5个进程共享一个互斥X,如果最多允许2个进程同时进入X,那么信号S的初值应设为2。

假设5个进程依次进入X,那么当第一个进程进入X时,信号量S减1等于1;当第二个进程进入X时,信号量S减1等于0;当第三个进程进入X时,信号量s减1等于-1;当第四个进程进入X时,信号量 S减1等于-2;当第五个进程进入X时,信号量S减1等于-3。

可见,信号量的变化范围是-3〜2。

试题(26)的正确答案为D。

根据PV操作定义,当信号量的值小子0时,其绝对值表示等待资源的进程数。

本题中信号量S的当前值为-3,则表示系统中有3个进程请求资源得不到满足。

在请求分页系统中,当运行进程访问的页面不在主存且主存中没有可用的空闲块时,系统应该先产生缺页中断,然后依次按照(27)的顺序进行处理。

(27)A.决定淘汰页一页面调出一页面调入
B.决定淘汰页—页面调入—页面调出
C.页面调出一决定淘汰页一页面调入
D.页面调出一页面调入一决定淘汰页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操作系统存储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

试题(27)的正确选项为A。

页式虚拟存储管理把作业信息作为副本存放在磁盘上,作
业执行时,把作业信息的部分页面装入主存储器,作业执行时若所访问的页面已在主存中,则按页式存储管理方式进行地址转换,得到欲访问的主存绝对地址,若页面不存在,则产生一个“缺页中断”。

当主存中无空闲块时,为了装入一个页面而必须按某种算法从已在主存的页中选择一页,将它暂时调出主存,让出主存空间,用来存放所需装入的页面,这个作成为页面调度。

一个好的页面调度算法能防止“抖动”和“颠簸”。

所谓“抖动”和“颠簸”,是指有些作业刚被调出主存可能又要调进来。

经常使用的调度算法有:,先进先出调度算法,最近最少使用调度算法和最近最不常用调度算法等。

因此,不管使用什么调度策略,卷进程访问的贯面不在主存,系统应该先产生缺页中断,然后依次按照决定淘汰页一页面调出一页面调入的顺序进行处理。

在对源程序进行编译的过程中,(28)是正确的顺序。

(28)A.语义分析、语法分析、词法分析 B.语法分析、词法分析、语义分析
C.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
D.词法分析、语义分析、语法分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编译程序的功能是把某高级语言书写的源程序翻译成与之等价的目标程序(汇编语言程序或机器语言程序)。

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狩号表管理和出错处理,如下图所示。

编译过程中符号表的作用是记录(29)中各个符号的必要信息,以辅助语义的正确性检査和代码生成。

(29)A.源程序 B.目标程序 C.汇编程序 D.可执行程序【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符号表的作用是记录源程序中各个符号的必要信息,以辅助语义的正确性检查和代码生成,在编译过程中需要对符号表进行快速有效地查找、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符号表的建立可以始于词法分析阶段,也可以放到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阶段,但符号表的使用有时会延续到目标代码的运行阶段。

将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的过程中常引入中间代码。

以下关于中间代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30)。

(30)A.中间代码不依赖于具体的机器
B.不同的高级程序语言不能翻译为同一种中间代码
C.汇编语言是一种中间代码
D.中间代码的优化必须考虑运行程序的具体机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中间代码生成阶段的工作是根据语义分析的输出生成中间代码。

“中间代码”是一种简单且含义明确的记号系统,可以有若干种形式,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与具体的机器无关。

中间代码的设计原则主要有两点:一是容易生成,二是容易被翻译成目标代码。

程序中的错误一般可分为语法错误和语义错误两类,其中,语义错误可分为静态语义错误和动态语义错误。

(31)属于动态语义错误。

(31)A.关键词(或保留字)拼写错误 B.程序运行中变量取值为0时作为除数
C.表达式的括号不匹配
D.运算符的运算对象类型不正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査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用户编写的源程序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大致可分为语法错误和语义错误,有时也用静态错误和动态错误的说法。

动态错误也称动态语义错误,它们发生在程序运
行时,例如变量取零时作除数、引用数组元素下标越界等错误。

静态错误是指编译时所发现的程序错误,可分为语法错误和静态语义错误,如单词拼写错误、标点符号错、表达式中缺少操作数、括号不匹配等有关语言结构上的错误称为语法错误;而语义分析时发现的运算符与运算对象类型不合法等错误属于静态语义错误。

算术表达式a+(b-c)*d的后缀式是(32)(-,+,*)表示算术的减、加、乘运算,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遵循惯例)。

(32)A.abcd+-* B.abc-d*+ C.abc-+d* D.ab-cd*+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后缀式(逆波兰式)是波兰逻辑学家卢卡西维奇发明的一种表达式的表示方法。

这种表示方式把运算符写在运算对象的后面,例如,把a+b写成ab+, 所以也称为后缀式。

这种表示法的优点是根据运算对象和运算符的出现次序进行计算,不需要使用括号,也便于用栈实现求值。

a+(b-c)*d的后缀式是abc-d*+。

程序语言提供的传值调用机制是将(33)。

(33)A.实参的值传递给被调用函数的形参 B.实参的地址传递给被调用函数的形参
C.形参的值传递给被调用函数的实参
D.形参的地址传递给被调用函数的实参【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传值调用是指将实参的值传递给形参,然后执行被调用的函数。

实参可以是常量、变量、表达式和函数调用等。

在解决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时,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计算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依次从该缓沖区取出数据。

因此,该缓冲区的数据结构应该是(34)。

(34)A.树 B.图 C.栈 D.队列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数据结构基础知识。

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线性表,它只允许在表的一端插入元素,而在表的另一端删除元素。

题目中所述情形为队列的应用场景。

已知字符串s=“(x+y)*z”,其中,双引号不是字符串的内容,经过以下运算后,t3的值是(35)。

t1=SubString(s,3,1)
t2=Concat('XY',t1)
t3=Replace(s,SubString(s, 1,5),t2)
注:SubString(s,k,n)表示从串s的第k个字符开始取出长度为n的子串,Concat(s,t) 表示将串t连接在s之后,Replace(s,t,r)表示用r替换串s中的子串t。

(35)A.'XY+Z*' B.'(X+Z)*Y' C.'XYZ+*' D.'XY+*Z'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数据结构基础知识。

t1=SubString(s,3,1)=SubString('(X+Y)*Z',3,1)='+’
t2=Concat('XY',t1)=Concat('XY';'+')='XY+'
t3=Replace(s,SubString(s,1,5),t2)=Replace('(X+Y)*Z', '(X+Y)';XY+')='XY+*Z'
含有n个元素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等概率删除其中任一个元素,平均需要移动(36)个元素。

(36)A.n B.logn C.(n-1)/2 D.(n+2)/2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数据结构基础知识。

在表长为n的线性表中删除一个元素时,共有n个可删除的元素。

删除a1时需要移动n-1个元素,删除an时不需要移动元素,因此,等概率下删个元素时平均的移动元素个数Eddete为
其中,qi表示删除第i个元素(ai)的概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