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迫感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迫感》--------读后感
“优秀往往是卓越的敌人,成功往往是更成功的阻碍。
”只有时刻保持真正的紧迫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持续不断的进步。
如果不能建立真正的紧迫感,无论昨天如何成功,都很快会遭到失败的打击。
读完本书,最大的感触是虚假的紧迫感。
以前常常将忙碌、焦虑等同于紧迫感,而真正的紧迫感应该是融入到平时,每天的生活中做哪些重要而不紧迫的,有长远意义的事情。
在书中,作者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丰富多彩的案例提出了增强真正紧迫感的四大策略,同时作者还指出了自满和虚假的紧迫感对企业发展,特别是面对危机时的巨大危害。
所有这些内容使人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紧迫感对领导者,对每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启迪读者去思考如何保持紧迫感,运用正确的战略,不断的取得成功。
首先谈到了两种与紧迫感对立的情绪:自满与虚假的紧迫感。
这两种情况都会使人不能建立起真正的紧迫感,从而对危机视而不见。
尤其是后者,表面上的紧迫感更具有欺骗性,危害也更大。
“可怕的不是自满,也不是虚假的紧迫感,而是没有认识到自己处在自满或虚假的紧迫感中。
”只有不停的检讨自己的行为,才能发现这些情绪,才能建立真正的紧迫感,才能不断的超越。
为了增强真正的紧迫感,作者提出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战略,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的一个体现。
有人说,管理就是管人,只要把人管好了,就是好的管理。
既然提到人,就不能忽视人的感情因素,在很多情况下,情感的力量要远远大于思想,正确的策略如果不能赢得人心,也不会得到执行。
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赢得人心,建立企业文化,塑造团队精神。
接着又提出了四种成功的策略,来保证紧迫感战略的实施。
策略一是用外因促内因:目光向内容易滋生自满情绪,只有经常的审视外部世界,才能发现危机,增强紧迫感。
对于家电制造企业来说,消费者与卖场导购是最重要的客户,也是最重要的外部环境,按照以客户为核心的管理原则,了解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意见,以求真正了解企业现状的现状及企业内部的潜在危机,然后各个击破,形成真正的紧迫感。
策略二是天天充满紧迫感:要形成持续的紧迫感,管理人员的示范作用不可小觑,只有让大家看到你的紧迫感,才能感染更多的人同样去做,才能形成充满紧迫感的环境,进而产生文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仅要“言传”,更重要的是要“身教”。
但是,紧迫感并不一定代表每天排得满满的日程表,要学会清除不太重要和分散精力的事务,把问题交给下属,
这样才能集中精力解决重要而又紧迫的事情,保持真正的紧迫感,否则很容易处于虚假的紧迫感之中。
策略三,在危机中发现机遇:危机就是危险加机会,适当的引入危机能够唤醒大家的忧患意识,一扫萎靡不振的颓势,建立真正必要的紧迫感,从而化危机为机遇。
但同时也要记住,危机也可能带来灾难,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像双刃剑一样给企业自身带来损失。
策略四,回击NoNo族:在本书中,作者把那些安于现状,保守而固执,不希望企业有任何改变的既得利益者称为NoNo族。
他们会对任何新的决策提出反对意见,他们不是为了改进决策而是为了妨碍行动去发现不足,因为他们的存在会使新的提案不了了之,会议陷入毫无意义的争论摇摆当中,最终扼杀紧迫感,妨碍行动,贻害公司,甚至造成悲剧性的后果。
因此,一定要重视NoNo族,采取断然有效的措施,防止他们产生更大的影响。
当然,首先我们也要检讨自己是否犯了NoNo族一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