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性①
赵艾东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文简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和开放性特点,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性。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微观教学系统,其封闭性或开放性特点是由不同教学观念及其系统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
本文简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和开放性特点,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性,旨在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对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有所帮助。
一.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相对封闭性
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具有相对封闭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上的相对封闭性。
受英语学习的物质条件和信息资源条件限制,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难以向课外有效延伸,学生课外自学活动很难和课堂教学高度结合、甚至融合,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时间上体现出一定封闭性。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学好一门外语无疑十分困难。
------------------
①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项目“现代外语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部分内容。
2.空间上的相对封闭性。
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空间上的相对封闭性表现为三个维度[1]:1)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空间的封闭性。
主要由课堂上师生间的不平等关系造成:教师扮演着权威者的角色,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受到极大蔑视。
2)教材的知识空间与学生的经验空间的封闭性。
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狭隘、教材知识滞后、强调掌握共同知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的生活经验很难和书本知识发生联系和融合。
3)课堂的学习空间与学生课外的生活空间封闭性。
3.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多种唯一或单一性。
主要体现为:1)课堂教学目标的单一性:试图用统一模式和同一模子让学生达到同一水平和标准。
2)课堂教学任务的单一性:只重视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3)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和课程结构的单一性和僵化,压抑了学生学习能动性。
4)教学方法单一性,以注入式为主。
“注入式、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使学生的思维缺乏灵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致使课堂教学气氛沉闽,学生兴趣谈然。
”[2] 5)教学模式单一性。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模式,忽视语言学习的实践特征。
6)信息源的单一性:课堂教学信息源基本上来源于教师。
7)课堂上信息流动的单向性:信息单向地由教师流向学生。
从总体上看,上述封闭性特征目前仍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不同程度反映。
课堂教学的封闭性没有从根本上或全面打破。
这种状况显然已不合时宜并严重阻碍着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现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特征
开放性课堂教学与传统封闭性课堂教学模式相对立,是一种多角
度、多向、多手段、变被动为主动的教学模式。
课堂作为一种开放系统,与外界总是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教学目标的多样性;课堂教学内容和资源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时空的开放性;课堂信息流动的多向性和立体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的多样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英语交际、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和民主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以发展英语应用能力为核心,不断求变,注重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主动探索和求知;教师具有开放的理念和心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过程等方面追求全面的、适度的开放与个性;课堂教学能够与时俱进,体现创新特色;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相互结合。
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性
打破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半封闭和封闭性、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是当代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只有从封闭走向开放才有生命力。
1.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走向开放是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观念改变的必然结果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目前大学的主要人才培养目标。
其中,英语应用技能已成为各种专门人才的必备技能(虽然对于英语程度要求各有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英语不只是一种工具,英
语交际能力体现了人才的素质。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不应以掌握英语这一语言工具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应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
过去人们往往局限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狭窄观念,主要关注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现在人们提出“大学英语教育”观。
主张将大学英语教学置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来进行重建。
这就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过程的多样性、复杂性,要求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
2.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走向开放是高校创新教育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呼唤创新教育。
我国高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创新教育和创造性人才培养。
创新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灵魂[3]。
创新教育需要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得到全面实施。
大学英语无疑是其中一个途径。
因此,要实现高校创新教育的总目标,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必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在开放性而非封闭性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得以实现。
3.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走向开放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
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环境、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改革不只是英语教育专家、教学领导者和大学英语教学部门的任务。
在教改中,教师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教改的重要参与者和实现者。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果最终必将体现为课程和教学、体现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这
一切都有赖于大学英语教师去实现,即是有赖于大学英语教师根据各级教改要求和自己的教学实际(如特定对象、特定教材、特定教学条件、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等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上好每一堂课。
因此,改革意味着创新;教学创新又与每个教师密切相关。
每个教师的创新必然有其个性。
创新的课堂教学和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必然呈现开放性特点。
4.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走向开放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必然结果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已广泛使用。
它在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尤其是在为学生呈现教材之外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方面、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走向开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为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5.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走向开放是系统外部学习条件变化的必然结果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系统外部的学习条件分为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的学习条件。
校园环境中英语学习条件的变化包括: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普遍使用,校园网上丰富的英语学习课件和资源,寝室、教室和图书馆便利的上网条件,不断增多的英语讲座和活动等等。
社会环境中英语学习条件的变化包括:英语培训机构的大量出现,电子、音像、纸质英语学习产品的极大丰富,信息网络的发达和信息传送的迅捷,英语学习工具的高科技化与不断更新(如MP3、MP4、英语学习机、电子词典等),社会上持续的英语热的影响,以及对外交流机
会的增多等等。
上述英语学习外部条件变化产生的结果是:英语学习渠道增多并呈立体化特点,英语学习时空不断扩大、几乎不受限制,有限的课堂教学退缩为学生全部英语学习活动的极小部分。
学生英语自学条件和活动的革命性变化极大冲击着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教材、教师的讲授为中心的传统“三中心”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强烈挑战、明显运转不灵;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性受到强烈质疑;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传统地位在根基上已被动摇。
在这种形势下,教师若不致力于教学创新,其课堂教学不与课外学习资源和学生课外学习活动联系与融合,结果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将与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生活和学校围墙外面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形成强烈反差。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因其封闭性而变成一潭死水,渐渐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
向学生生活和现实世界开放、将其中的精华纳入课堂教学,与学生分享和合作,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才有持续的生命力。
6.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走向开放符合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目前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各种应试需求,如四、六级考试、考语考试、雅思、托福、GRE、研究生入学考试等。
2)满足各种间接兴趣的需求,如为了看懂英语原版电影、说一口流利英语、阅读各种英语报刊杂志和书籍、在各种英语活动中有上佳表现或获奖等,对说英语国家的文化产生兴趣等。
3)人生发展需求,如为将英语作为“二专”学习而打好基础,将学好英语作为未来人生发展的铺垫,为就业和出国学习英语等等。
凡此种种,
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对教师提出了极大挑战。
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兼顾其各种学习需求和因材施教,教师不仅需要高超的教学智慧,也只能通过开放式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现。
7.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走向开放是我校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我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是学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得到提高并拥有更多选择权,主要体现在:1)学分制的实行使学生对任课教师具有相对选择权。
2)购买教材的自主权对教师构成一个挑战,即是课堂教学如何兼顾少部分没有教材的学生、使其学习不会受到不利影响。
3)参加四、六级考试的自主权使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同时将大学英语教学转到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4)学生每学期评教的制度对于教师促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提出了挑战。
这些改革在客观上促使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狠练内功、不断创新、开出高质量的课、从而使学生真正受益。
创新和高质量的课必定具有开放性。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当代大学办学精神和我们的时代特点。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是英语学科教学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求、为了保持自身生命力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大学英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必须通过改变教学观念和精心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促使自己的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
参考书目
[1] 郭慧,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200406/ca526540.htm
[2] 马寅初,英语课堂教学开放系统之我见--从耗散结构论谈起,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6第1期,第124页。
[3] 肖云龙著, 《脱颖而出——创新教育论》,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25页。
---------------
说明:
请在该篇论文中一定打印出以下字样:①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项目“现代外语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部分内容。
---------------
联系方式:
赵艾东,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电话:88065993,电子邮件:zhao_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