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宋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宋扬
发表时间:2019-04-29T15:53:21.1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宋扬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展开研究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相关人员一定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展开研究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相关人员一定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从强化管理观念、管理机制、管理技术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通过研究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问题,探析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技术;应用
1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普遍周期较长,在进行具体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导致工程管理工作区较大难度。
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会导致产生一定程度的质量问题,进而影响企业发展的稳定性。
基于此,相关管理人员在进行具体工作过程中必须对建筑管理的重要价值具有明确的认知,确保对建筑工程进行更为高效的管理,不仅需要做到协调兼顾各项施工设备,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同时还可以确保项目施工具有更高的有序性。
除此之外,在管理建筑工程过程中,科学的管理能够确保建筑企业具有更高信誉,实现企业整体形象的有效提升。
也就是说,在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建设基础需要和用户安全,同时还需要进一步保证其质量稳定性和工程安全性,确保实现建筑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2 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及创新理念陈旧
管理及创新理念过于陈旧是影响建筑工程企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由于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长期受传统建筑管理理念的影响,且在施工过程中始终依据自己积累的经验进行管理,缺乏对现代化管理知识的学习,也未及时引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另外,由于管理人员的影响,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创新意识薄弱,影响了整体工程的创新技术应用水平。
2.2管理体制缺失
在建筑工程领域,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基础,直接关系到其科学性、实效性,如果此方面出现了问题,质量建设无异于缘木求鱼。
尤其是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建设更显重要。
但是现实中,我国建筑单位的管理体制偏重于整体,强调以建筑单位为基础,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另从执行层面上讲,虽然建筑工程管理制度越发完善,但是监管力度不足,其中多数形同虚设,很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效力,某种程度上亦暴露出了管理体制的缺陷。
2.3人才薄弱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作为社会竞争的核心资本,是建筑工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其综合素养表现影响了管理工作实效。
建筑工程管理所触涉到的工作范畴相当广泛,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各部门人员有效组织与配合,并对其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
以当前的建筑人才市场发展情态来看,整个建筑工程领域普遍存在人才重视不足及管理机制缺失的问题,难以支撑有效的管理实践。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企业对人才战略的认知不足,未有组织系统的培训工作,导致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无法保障技术及管理工作实效。
另外,在内控机制建设上,建筑工程企业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
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技术应用
3.1创新管理理念
在发展我国建筑企业过程中,必须现代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同时还需要对现代社会形式影响下,人们对于建筑行业发展需求和国家科学水平建设进行综合考虑,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在创新工程管理办法过程中,必须有效学习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不良影响的后面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同时结合企业具体状况进行管理模式的合理制定,确保建筑企业在市场发展过程中有空高的占有率,实现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3.2创新组织结构
施工管理过程中,组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发展,同时与企业施工质量具有一定的必然联系,确保组织机构管理工作高效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工程施工效率。
基于此,在进行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组织机构的有效创新,在进行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确保组织机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保证建筑工程具有更高的管理水平。
除此之外,在进行组织结构构建过程中,还需要对项目经理工作权限进行准确定位,对其工作范围进行有效制约,实现责任意识的进一步增强。
3.3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机制
传统的发展制度早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因此,一定要创新相应的管理规范制度。
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划分各个部门的职能,正确调节各个项目管理间的联系,真正实现创新发展。
制定全新的法人制度与产权关系,提高独立法人在企业中的地位。
加强内控工作,提高建筑工程总体建设水准,推动相关企业良好发展。
开展责任制度,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严格落实各个施工环节的工程责任,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了解创新技术的应用必要性。
3.4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技术
近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解决项目管理中出现的信息不匹配等问题,提升整体工程管理效果。
另外,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把工程当做一个总体,有效衔接不同环节和流程,确保每名施工人员与建筑材料都能被合理管控,充分发挥出管理体系的作用。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根据部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利用现代化技术,通过引进工程APP的方式使施工人员可以在APP平台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工程的实际开展情况,提高施工效率。
3.5培养优秀的创新技术人才
首先,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根据工程企业员工的发展定位不同,为不同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制定不同的人才发展目标,并针对个体人才的培养进行发展测评和分析,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成长路径;其次,建设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的相关管理
制度及具体流程,积极构建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并实施对人才培养的价值评估体系,提高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落实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开展,并实现讲师与课程资源的综合建设。
某种维度上讲,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是人才管理,只有人人参与其中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常规情况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队伍应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及其他领导,需制定科学的责任制度,细分岗位权责,落实到个人,为其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和规范。
同时,适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包括考核制度、管理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激发管理人员工作灵活性,为其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发展人才之余,留住人才。
此外,建筑单位还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教育工作,及时宣导先进的思想理念,强化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等,丰富他们的学识涵养,分享有效实践经验,提高其专业能力素质,鼓励管理人员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典范,塑造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
结语: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想要确保建筑工程能够安全高效的完成,不仅仅需要有技术的支撑,更需要有科学的项目管理。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坚持创新理念,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解决方案使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工作更加的专业化,促进建筑企业更好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空间。
参考文献:
[1]吕琨.工民建常见施工技术与创新[J].山东工业技术,2019(04):108.
[2]许世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144+146.
[3]唐俊斌.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J].居舍,2019(0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