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三(二十二)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21世纪的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原因是()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教育了各国人民
②资本主义经过调整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时期
③科技革命推动全球化,形成相互依存局面
④南北鸿沟不断加深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解题关键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照各选项。

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使人民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资本主义稳定发展和各国相互依存制约了战争的爆发,又要求共同发展。

南北差距扩大,发展成为第三世界的首要任务,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2.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

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的主题由“战争
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这样的时代中()
A.世界不会再有动荡不安的局势
B.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C.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一切事务
D.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
解析:选B 当今世界总体局势趋于缓和,但局部的冲突和矛盾依然存在,故A项错误。

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发达国家不可能主宰世界一切事务,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C、D两项错误.只有B项表述正确.
3.下列现象能代表当今国际形势主流的是( )
A.美国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B.美国以反恐为借口对阿富汗和伊拉克开战
C.印巴进行核试验和导弹试射
D.朝鲜半岛南北双方首脑会晤
解析:选D 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

A、B、C三项都属于不利于和平的因素。

4.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 )
A.发展是和平的前提,和平是发展的保障
B.和平与发展相互对立,互相排斥
C.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D.和平与发展先后相继,因果相承
解析:选C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经济才能发展;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只有各国经济发展了,才能减少战争,维护和平。

5.邓小平说:“如果世界和平的力量发展起来,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起来,可以避免世界大战。

”这句话最能说明()
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B.新的世界大战是不会爆发的
C.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D.第三世界的落后和贫困是潜在的战争威胁
解析:选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和平与发展二者关系的理解。

从“发展起来,可以避免世界大战”可分析得出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6.目前,不少人已经认识到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贫困会导致冲突.这表明()
A.战乱和冲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B.和平与发展彼此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
C.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D.第三世界国家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
解析:选B 题目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贫困,容易导致社会动荡,也会给外部势力干涉提供借口,所以贫困会导致冲突。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7年9月)伊朗同美国的斗争连日来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美国媒体称美政府已决定把伊朗革命卫队列为国际恐怖组织,伊朗总统内贾德则针锋相对宣布伊朗已成为“核国家”,并公开称伊方已有超过3 000台用于铀浓缩活动的离心机投入运行。

随即又有媒体说,美国已拟定针对伊朗的“三天闪电作战计划”,伊美两国关系似有加剧紧张之势。

材料二目前,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发达国家占78%,发展中国家占22%;而世界人口发达国家只占不到20%,发展中国家占80%以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的什么问题?(2分)
(2)造成材料一、二反映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3)针对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你认为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6分)
解析:第(1)问阅读材料可知材料一主要反映了和平与安全问题;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发展不平衡问题。

第(2)问要结合材料一、二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原因和国际旧秩序原因分析。

第(3)问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回答时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材料一:和平与安全问题;材料二:发
展不平衡问题.
(2)材料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威胁,超级大国凭借其经济、科技、军事优势,插手地区事务或他国内政,以争夺和控制战略要地和资源重地;局部地区本身存在的矛盾与冲突。

材料二: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造成贫富差距扩大;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贫穷与落后。

(3)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外交原则;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国际合作,为建立平等、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增强国力。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恐怖主义"一词来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对反革命分子采取的恐怖政策。

国际恐怖主义历经了18世纪末的萌芽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爆发时期、20世纪90年代的泛滥时期.在两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极端宗教恐怖主义组织与极端民族主义恐怖组织逐渐成为国际恐怖组织的基本类型。

2001年发
生的“9。

11”事件催生了曾经沸沸扬扬的“反国际恐怖主义世界大同盟”。

这个同盟一度被称为后冷战世界“真正的”新格局。

但是在多年的“反恐战争”中,国际恐怖主义的枪炮声仍不绝于耳,似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由于各国在意识形态、政治利益上的不同,对国际恐怖主义内涵的理解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国际社会在开展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斗争的过程中,并未达成一致的意见,有的分歧仍然很难调和。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摘编自李金荣《关于国际恐怖主义问题的研
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恐怖主义出现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们如何应对国际恐怖主义。

(6分)
解析:第(1)问,国际恐怖主义根源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及霸权主义、强权政
治等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以及冷战后,各地区民族、种族、领土、宗教等矛盾的日益凸显. 第(2)问,首先,应该旗帜鲜明反对任何形式的国际恐怖主义;其次,应在国际社会间达成广泛共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对付国际恐怖主义;再次,铲除国际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努力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答案:(1)原因:冷战结束后,各地区民族、种族、领土、宗教等矛盾日益凸显;全球化加剧了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美国的霸权主义是恐怖主义泛滥的重要诱因。

(2)应对:西方国家抛弃双重标准,加强国际合作;建立一个公正合理、持久稳定的国际新秩序;推动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