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县林业产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县林业产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某县林业产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林业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按照林业可持续发展关于建立较为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和较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目标,林业产业建设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林业建设的重要任务。

只有实现“三大效益”协调发挥,才能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进而实现以林养林的目标。

我县是一个欠发达的山区农业。

一、关于“十一五”我县林业发展态势分析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林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根本扭转治理与破坏相持状况的关键时期。

一是林业六大工程特别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继续实施;二是实现森林资源分类经营,即将现有林份划为商品林和公益林两类,商品林实行集约经营,公益林实行生态效益补偿;三是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五是人工商品林采伐计划松开,林业产业化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实施。

按照我县《林业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我县十一五林业发展的主要思路为: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贵州省“生态立省”战略,立足__实际,巩固成果,稳步推进。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紧紧抓住国家林业“六大工程”的机遇,切实推进林业“五大转变”,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的战略定位,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低产林改造、退耕还林,加强森林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森林生态旅游建设步伐,实现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挥;结合县内产业结构调整,重点研究实践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实现林业产值的更大突破。

加强林业“三防体系”建设即森林防火、防止乱砍滥伐、预防林业有害生物大面积发生,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巩固建设成果。

具体归纳为:以营林为基础,林政执法为保障,以产业建设为核心。

重点发展领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以县城为基点,延伸至万佛山省级森林公园、西部茶海森林公园、马瑙山古军事城堡等景区
为线条,着力开发我县生态旅游。

二是建成省级自然保护区一座。

以保护进化岩孔坝古银杏林为核心,力争十一五内申报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三是争取退耕还林计划。

结合打造“西部茶海”战略,实施退耕还茶或林下种茶1.5万亩。

四是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

每年管护面积不低于90万亩。

五是实施城郊风景林建设。

以县城两山为中心,在现有绿化成果的基础上,着力提升绿化品位,力争在20__年实现一次性绿化。

六是实现林业分类经营。

首先是通过今年二类调查数据,将我县林业用地划分为两类即公益林、商品林。

其次是着力进行商品林基地建设,力争通过低产林改造等建设、申报商品基地30万亩。

七是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林业部份)35万亩。

主要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进行实施,重点对五大河流进行绿化治理。

八是进行林木产品的深加工。

重点进行松脂加工和林木产品加工,稳步推进5000吨松脂加工和胶合板厂各一座,力争引进木模加工厂一个,在5年内引进建成2—3个年产1万立方米的林木深加工企业。

九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四在农家”建设,争取资金大力支持村寨绿化和茶园绿化建设。

二、我县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十一五”产业目标
近年来,我县林业建设主要以森林植被的恢复和重建为主,而在林业产业建设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应该说尚未起步。

林业产值偏低,目前林业产值仅站全县总值的5左右(20__为1.15亿元)。

这与我县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的现状极不协调。

且林业产值的组成更是以传统的林副产品(如茶叶、经济林)为主,林业主要产品产值则更为低下。

根据这一现状,“十一五”期间将应重点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和稳步推进传统林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来增加林业产值,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实现林业产值达到2亿元。

三、我县林业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目前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初步统计结果,我县有林地面积达到85710公顷,灌木林面积达到9418公顷,森林蓄积达到46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8.7,加灌覆盖率达到50.6。

五年来,资源数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得到增加:一是商品林木禁伐后,林份的生长量大
于消耗量;二是通过林业六大工程的实施,荒山变林地;三是退耕还林9.53万亩,从而相应增加的林地;四是县内发展的茶叶及经果林,增加了覆盖率。

目前我县林业资源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林种、树种结构单一,纯林、马尾松林比例大,易受病虫害侵害;二是林份密度不合理,不是过密就是过稀,林分生产力偏低;三是布局不合理,北部多灌木林,林相质量较好一点的多集中在琊川、进化、何坝、龙泉、绥阳公路沿线;四是已发展的经济林由于经营管理技术、适地适树等原因,效益低下。

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当前,发展我县林产品加工业既有优势也存在困难,既是机遇亦是挑战。

1、优势分析:一是国家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实施禁伐6年多来,目前商品材计划已逐渐松开,争取商品林采伐计划变为可能;二是各级对林业产业建设越来越重视,产业政策越来越明显,如产权制度改革即将推开、森林分类经营战略进一步明晰;三是我县有大面积马尾松林,县内气候、土壤适宜马尾松生长,对建设速生丰产林非常适宜。

马尾松是生产高档纸和胶合板的很好的原料,也是坑木原料。

2、劣势分析:一是国家对木材仍然是实行限额计划采伐,对计划控制得比较严,这也是国家妥善处理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开发两者矛盾的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如十一五期间,国家下达我县的商品林生产计划每年蓄积量只有20__0余立方米,如需增加采伐计划,则需另外争取,能争取到多少还是一个未知数;二是由于多年来农民在林木的经济效益上还未获
得多少利益,因此对营造速生丰产林和森林集约经营的'意识不高,积极性不够,难以自发规模地营造和经营速生丰产林;三是现有林业产权制度和分户经营的现状限制进行规模经营,不利于集约经营,这是我县林份质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关于我县发展林产加工业的几点建议
鉴于以上所述,我县发展林产加工业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结合当前林业发展形势,必须将发展林产加工业作为今后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来抓,重点是结合林业产业政策作好基础性工作和项目对接工作;
二是积极争取速生丰产林、低产林改造等建设项目,进一步搞好我县森林资源分类经营区划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2—3家木材深加工企业,为扩大林木生产加工规模打好基础。

三是积极引进外资建设上档次、上规模的木材深加工企业,鼓励投资方通过收购、土地(山林)入股等形势建立其自身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实现公司加农户的规模经营和产加销一条龙。

提升林木附加值和产品的产地增值。

四是规范管理,严格控制和限制经营性小作房粗加工木材生产,农民自用材部份来料加工则应采取保护和管理并举的措施,搞好布局方便农民群众。

总之,林业产业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林业建设的组成部份,应是相互相承,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只是在林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侧重不同。

因此,当前或今后一段时期,在实施林业产业建设过程中宜实行在保护中开发和以开发促进保护的方针,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毁了多年来的生态建设成果,同时也要避免单方面追求生态效益而降低了市场对促进林业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