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硐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硐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依据生产方案,我队负责94311切眼导硐掘进,为确保施工平安,特制定本措施。

一、现场概况:
94311切眼导硐开口位置位于94221巷北帮,距94221巷口1745米(中至中),开口与94221巷成90°夹角向北掘进220米(中至中)。

该巷道采纳机组掘进,人工攉煤矸(或QZP-160型转载机)协作两部SGW-40型溜子的方式进行运输。

附图一:施工平面示意图。

二、巷道技术特征、设计规格及支护形式:
1、施工该巷道时,沿巷道底板破顶掘进。

2、切眼导硐断面:毛宽4.2m、毛高2.3m、毛断面9.66m?;净宽4.0m、净高2.2m、净断面8.8m?。

附图二:切眼导硐断面支护示意图。

3、顶、帮永久支护形式:
3.1顶、帮支护:切眼导硐顶部采纳螺纹钢锚杆、锚索、金属钢筋托梁联合支护的方式,顶板破裂段加挂金属网;每排4根锚杆,锚杆间距为1100mm,排距为1100mm;导硐西帮部采纳螺纹钢锚杆、塑料网、金属钢筋托梁联合支护的方式;每帮每排2根锚杆,西帮锚杆间距为1400mm,排距为1100mm,起锚高度为500mm,东帮前200米采纳玻璃钢锚杆加木托盘支护,锚杆间距为900mm,排距为
1100mm,起锚高度为500mm。

东帮最终20米支护方式与西帮全都。

3.2锚固方式:顶锚杆采纳树脂加长锚固,钻孔直径为28mm,采纳两支锚固剂,一支规格为MSK2335,另一支规格为MSZ2360,锚固长度为1308mm,锚固力为100KN,预紧力矩为200N.M;锚索采纳树脂加长锚固,采纳三支锚固剂,一支规格为MSK2335,两支规格为MSZ2360,钻孔直径为28mm,锚固长度为1486mm,预紧力为150KN;帮锚杆采纳树脂加长锚固,钻孔直径为28mm(29mm),采纳一支锚固剂,规格为MSZ2360,锚固长度为867mm(719mm),螺纹钢锚杆锚固力为85KN,螺纹钢锚杆预紧力矩为150N.M,玻璃钢锚杆预紧力距不小于60N.M,锚固力不小于45KN。

3.3导硐沿中心线按2.2米排距在离切眼中心线1米处打注一根Φ15.24×5300mm的钢筋绞线锚索,且每两根锚索用槽钢连锁(最终20米锚索不用槽钢连锁)。

3.4钢筋托梁:钢筋托梁采纳f12mm的钢筋焊接而成,切眼巷顶钢带长3400mm,帮钢带长1500mm;槽钢托梁采纳12#的槽钢和锚索托盘焊接而成,槽钢长2600mm,槽钢眼间距2200mm。

3.5巷道最下一根帮锚及顶部角锚杆高度或宽度超过设计值300mm进行补打,补打高度或宽度与设计全都;帮锚可滞后一排进行支护。

4、在巷道开口处各匀称打注5.3米锚索各2根,对
交叉点进行加强支护。

附图三:锁口锚索处支护示意图。

三、施工方法:
1、采纳综掘机掘进,人工攉煤矸(转载机)至SGW-40型溜子的方式进行运输。

2、掘支工艺:
交接班→延长溜子→割、装、运煤(备料)→临时支护→永久支护→铲、清煤→验收。

平安检查(敲帮问顶)
2.1打注锚杆施工工艺:
平安检查(敲帮问顶)→临时支护(顶板破裂上金属网)→标眼位打眼→注锚杆、上钢带、托盘→预紧锚杆→打注其它顶锚杆(顶锚杆时可以和滞后一排帮锚平行作业)
3、临时支护采纳液压单体柱协作木板梁架棚临时支护。

巷道拐弯开口及施工硐室无法使用以上支护方式时,采纳打超前锚杆进行临时支护。

3.1临时支护工艺:
退机组→平安检查(敲帮问顶)→安装拖梁器→放上(3.4米)长的木板梁,人员撤至转载机后方→送电,机组将木板梁托起至位置→在木板梁两端支设单体液压柱联锁→降下截割臂,掘进机开关打至零位→放上(2.6米)长的木板梁,人员退至转载机后方→送电,机组缓缓开进工作面并将木板梁托起至位置→在木板梁两端支设、补打液压单体
柱并联锁→降下截割臂,退出掘进机,停电闭锁→开头永久支护。


3.2、临时支护架设方法:
3.2.1巷道在完成一个循环进度,截割成形后,将机组退到永久支护完整的地方降下截割臂,切断电源。

3.2.2由阅历丰富的老工人或班长站在永久支护下进行敲帮问顶,用专用找顶工具找掉顶帮的危岩、活块。

3.2.3安装托梁器,人工将2根木板梁分别放在掘进机托梁器上后,人员撤至转载机后方2米外平安地点,送电,掘进机司机启动掘进机,缓缓开进工作面,升起截割臂将木板梁托起至顶板位置后,掘进机开关打至零位,掘进机司机看护好操作台。

3.2.4由两组人分别在木板梁两端各支设一根液压单体柱,液压单体柱要升紧木板梁,并达到规定的初撑力后,人员将板梁与单体柱用铁丝捆绑联锁坚固,确认合格后,人员退至转载机后方平安地点。

3.2.5掘进机司机降下掘进机截割臂,掘进机开关打至零位,掘进机司机看护好操作台。

人工将一根3.0米长的木板梁放在托梁器前托盘上,全部人员撤至转载机后方2米外平安地点,送电,掘进机司机启动掘进机,缓缓向前开进,升起截割臂将木板梁托起至位置后,掘进机开关打至零位,掘进机司机看护好操作台。

由两组人分别在木板梁两端分别支设一根液压单体柱,液压单体柱要升紧木板梁,并达到规定的初撑力后,梁和柱头间用铁丝或钢丝绳进行连锁坚固。

3.2.6第三架棚支设完毕后降下掘进机截割臂,退出掘进机至永久支护下,将掘进机开关打至零位,由外向里补全液压柱且连锁牢靠后,进行永久支护。

3.2.6.1梁、柱间相互连锁。

为防止因液压柱漏液或其它因素造成棚梁翻倒伤人事故,在第一架、其次架梁下方再打一根液压柱(后补液压柱尽量靠近梁端任一根液压柱),以达到一梁三柱的目的(柱内压强不小于3.8MPa)。

梁和柱头间用铁丝或钢丝绳进行连锁。

第三架棚梁由人员分别在木板梁两端距煤帮之间各补打一根液压单体柱,然后将其用穿杆对左右单体柱相互联锁,用卡缆紧固,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2.6.2单体柱与棚梁垂直架设,距梁头50mm-100mm,单体柱要支设在实底,并与底板法线保持肯定的迎山角度。

3.2.6.3单体柱与棚梁交界处,梁必需与顶板接实(可垫背板、木楔、道木)。

待第6步骤完成开头永久支护前将木板梁与顶板中空高度大于100mm、长度大于1m的位置用背板、木楔与顶板接实。

3.2.6.4棚梁支设位置:
第一架棚距离永久支护最终一排锚杆800mm(±100mm),其次架棚距永久支护最终一排锚杆1900mm(±100mm),第三架棚距永久支护最终一排锚杆3000mm(±100mm)。

(详细见附图二)
3.2.7工作面循环进度不大于2.2米时,临时支护执
行上述临时支护架设中的3.2.1、3.2.2、3.2.3、3.2.4中有关规定。

3.2.8棚梁架设好后,由外向里逐排打注顶、帮锚杆。

3.2.9顶锚杆支护好后,再由工人将梁两端液压柱卸载(两个人扶梁、两个人卸柱,先卸载中间的液压柱,再卸梁两端的液压柱),液压柱和梁拆除后,将梁、柱运至机组后方平安地点码放。

3.2.10在打注顶锚杆时可以和滞后一排帮锚平行作业。

3.2.11上顶网的临时支护工艺:第一片顶网直接放在梁上由机组托起至位置,上其次、第三片及后续网片时,先在永久支护下方与上一片网用连网丝连好,再由机组托住棚梁从网下方托起。

附图四:液压单体柱协作木板梁架棚临时支护示意图
3.3超前锚杆支护工艺:退机组平安检查→敲帮问顶→打超前锚杆→打注顶锚杆→支护帮锚杆。

3.3.1超前锚杆支护要求:
3.3.1.1在距离巷帮1.0米处匀称布置两根超前锚杆,与巷道顶板垂直夹角60-70度,预紧力矩、锚固力与支护锚杆全都。

3.3.1.2在打、注临时支护时人员必需在永久支护下操作。

超前锚杆位置距离最终一排永久支护锚杆不大于0.3米。

施工时打注一排超前锚杆,支护一排永久锚杆。

3.3.1.3使用超前锚杆时,一次掘一排。

附图五:超前锚杆临时支护示意图
3.4支护材料:
临时支护材料及规格:
板梁规格:长3.4米、2.6米,?180mm-200mm 的红松半圆木;
单体液压柱:DW-2.5/2.8/3.15型
永久支护使用材料及规格:
螺纹钢锚杆规格:Φ=20mm;L=2000mm
玻璃钢锚杆规格:Φ=20mm;L=2000mm
锚杆托盘:采纳拱型高强度托盘,长×宽×厚=150×150×8(mm)
锚索托盘:长×宽×厚=300×300×15(mm)
木托盘:长×宽×厚=300×150×50(mm)
锚杆机钻头:Φ=27mm、28mm
锚固剂:K2335,Z2360
金属网规格:4.6*1.2m
塑料网规格:3.8*1.6m
槽钢托梁规格:12#
锚索规格:Φ15.24mm,L=5300mm。

4、空顶距要求:
最大空顶距不大于3800mm,最小空顶距不大于500mm。

附图六:最大和最小空顶距平面和剖面图。

5、循环进度:
循环进度:不大于3.3米。

6、工程质量标准:
巷道中线:正式中线距工作面不得超过100m。

巷道净宽:中线至任一帮合格为0-+100mm;
巷道净高:合格为0-+200mm;
锚杆间、排距允许误差偏差为±100mm。

锚索间距误差不得超过设计值±100mm。

锚杆角度允许偏差不大于10°。

锚杆外露长度:尾部螺纹部格外露长度不小于10mm,不大于40mm。

锚索外露:锁具以外长度应掌握在150mm--250mm。

锚网质量:网与网之间搭接不小于200mm,联网间距不大于200mm,采纳双股16#联网丝联接坚固,网片铺设要求拉直拉紧,紧贴围岩表面。

文明生产:巷道内无淤泥,无积水,无杂物。

材料、设备码放整齐,备用材料码放在地点。

7、运输系统:
运煤路线:工作面→94221巷→94221开口系统→94103西巷→94103巷→5#煤仓。

运料路线:地面→副立井→井底车场→西轨道运输巷→94101西巷→94221开口系统/94219绕道→94221巷→工作面。

8、顶板离层仪的安设距离和位置、监测方法和管理制度:
8.1顶板离层仪的安设距离:在巷道开口处安设一个顶板LBK-3型顶板离层仪。

8.2顶板离层仪安装方法:
钻孔:采纳B19mm中空六方接长钻杆和Φ27mm 的双翼钻头协作锚杆(索)钻机在巷道顶板中部位置钻孔,孔深掌握在5000mm。

安装:①深部基点,用安装杆将深部基点锚固器推入孔中,直至孔底,抽出安装杆后,用手拉一下测绳,确认锚固器已固定住。

②浅部基点:用安装杆推入浅部基点锚固器至2m处,抽出安装杆后,用手拉一下测绳,确认锚固器已固定住。

③孔口套管:安装孔口套管,对准刻度,新浅部基点刻度坠与孔套管下边缘对齐,将其绳卡卡死并截去多余钢绳,将深部基点刻度坠与浅部基点刻度下边缘对齐,将其绳卡卡死并截去多余钢绳。

④调整初读数,内、外测筒都调整到10mm。

⑤记录初始读数。

8.2.1安装留意事项:
8.2.1.1顶板离层仪安装位置距迎头不大于1.5m(工作面爆破时,安装位置距迎头可适当调大),否则无法捕获顶板离层的全过程。

8.2.1.2钢丝绳应事先盘好,推入锚固器要逐卷绽开,以防纠缠打结。

8.2.1.3推入锚固器时,安装杆不能回拉,否则锚固
器双爪会从安装杆上端的槽中脱出。

8.2.1.4安装后,两个刻度坠均应处于自由悬垂状态,不得有任何卡阻现象。

8.3观测方法:顶板离层指示仪必需进行日常观看,观看数据必需由当班班长记录在监测牌板上,验收员验收合格后负责将观看数据填写在顶板离层仪小班监测数据表和锚杆支护巷道顶板离层仪观测数据周检表上,每次观看时,要稍微动下离层仪指示器,以防绣蚀卡阻离层仪,影响正常读数。

200米以内每班一次,200米以外未发觉特别状况一周一次。

发觉特别状况,准时汇报,实行措施。

8.4管理制度:
8.4.1顶板离层仪都必需挂监测牌板,挂在巷道行人侧,高度距底板不低于1.4m。

8.4.2其他人员观测顶板离层仪颜色变化(离层指示仪以红、黄、绿三种颜色表示离层松动的严峻程度,绿色表示顶部松动离层值较小,处于较稳定的状态;黄色表示离层松动以达到警戒值;红色表示顶板离层松动值较大,已进入危急的状态),发觉特别状况,要准时汇报,以便实行措施进行准时处理。

8.4.3队技术员依据监测数据每七天进行一次顶板状况分析,发觉特别状况,要准时上报生产技术科室并采以措施,确保施工平安。

四、通风工作:
1、风量计算:
按晋煤集通字(2007)第116号文《晋城煤业集团矿井风量计算方法》执行。

1.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掘=100q掘·K掘通=100×2.9×1.5=435(m3/min)
- 1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