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398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时间: 60 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切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5 题,每题 2 分,共 70 分)。
读“四国某年人口改动图”,回答1~3 题。
1.依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添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A C .甲B.乙.丙D.丁
2.以下对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人口增添快,人均资源据有量减少
B.人口增添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增添迟缓,城市化进度显然减慢
D.人口增添迟缓,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状况
3.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表现我国目前的人口增添模式的是
A.甲B.乙C.丙D.丁以下图为“某国人口组成表示图”,读图达成4~5题。
年纪构造
本国人口外来人口
65 岁以上
50~ 65 岁
20~ 50 岁
20 岁以下
图中每个方块代表 1 万人
4.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男女比率不均衡
B.外来人口超出本国人口
C.老年人口超出青壮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5.影响该国人口迁徙的最主要要素是
A. 环境要素
B.战争要素
C. 政策要素
D.经济要素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纪及性别统计表”。
据此达成6~7 题。
年纪(岁)0~1415~ 2930~ 4445~ 59≥60
男性人口 ( 万人 ) 5.1425.1414.68 4.94 1.76
女性人口 ( 万人 ) 3.8437.1011.63 4.01 1.78
6.该市迁入人口的特色有
A.女性人口少于男性人口
B.人口迁徙主要受自然环境要素影响
C.以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纪组成相像
7.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A.和缓了当地就业紧张场面
B.限制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减少了该市的被抚育人口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备压力
2016年1月1日起,国家全面松开“二孩”政策。
这是继2013年实行“独自二孩”政
策以后,我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要调整。
该政策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有亲密关系(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要于7%,称为老龄化社会)。
据此达成8~9题。
8.以下与我国人口构造比较靠近的是
A. 甲
B.乙
C.丙
D.丁
9.“独自二孩”政策的实行,并无出现预期的新增人口,其原由有
①生育观点的转变②医疗卫生条件的改良③抚育成本上涨④女性受教育程度提升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以下图为“亚洲四国家城市化趋向图”,读图回答10~ 12题。
10.四国家城市化的共同特色是
A.起步晚,水平低
B.起步早,水平高
C.起步晚,水平高
D.起步早,水平低
11.1990~ 2000 年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12.与其余三个国家同期对比,马来西亚城市化
A. 水平最低
B.水平最高
C. 速度最快
D.速度最慢
以下图分别为某国人口自然增添率变化曲线图和城市化进度图,读图达成13~14 题。
13.以下国家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种类一致的是()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印度
14.目前,该国城市化进度所处的阶段是
A.Ⅰ
B.Ⅰ和Ⅱ
C.Ⅱ
D.Ⅲ
下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目与距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图”。
读图达成15~ 16 题。
15.①地区常住人口数目较少的主要原由是该地区
A.环境极差 B.地价太高
C.交通不便 D.设备不全
16.③地区可能属于
A.工业区B.住所区
C.商业区D.行政区
以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读图达成17~18 题。
17.该城市规划的公司布局,较为合理的是()
A.① B .②C.③ D .④
18.最有可能成为城市商业中心的是()
A.甲B.乙C.丙D.丁
下表为“ 2000 年和 2010 年江苏省不一样地区城镇人口及比重”。
据此达成 19~ 20 题。
城镇人数(万人)城镇人口比重( %)
2000 年2010 年年增添率( %)2000 年2010 年增添百分点苏南地区14672280 4.5459.670.310.7苏中地区636917 3.7337.756.018.3苏北地区9831533 4.5431.251.520.3 19.有关江苏省不一样地区城市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增添速度同样
B.十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目增添最少
C.2010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苏南和苏北
D. . 苏北城镇人口增添幅度较苏南和苏中大
20.对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地下径流增大
B.生物多样性增添
C.. 热岛效应加强
D.土壤肥力提升
读“人口增添模式图”, 回答 21~ 22 题。
21.图中 L 曲线表示()
A.自然增添率
B.出生率
C.死亡率
D.迁徙率
22.以下人口政策与处于Ⅲ阶段国家符合的是()
A.控制人口过快增添, 推行计划生育
B.改良办学条件 , 解决小孩入学难问题
C. 鼓舞人口外迁 , 减少就业压力
D.完美社会养老保障系统
以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外头农业生产散布表示图”。
读图达成23~ 24 题。
23.该城市郊区出现蔬菜—稻米—柑橘栽种的差别,主要影响要素是
A. 自然条件
B.交通条件
C.土地价钱
D.劳力价钱
24.冬半年,该城市所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的气象灾祸是
A. 寒潮
B.台风
C.旱涝
D.地震
以下图为“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状况比较图”。
读图回答25~26 题。
25.甲地农业地区种类是
A.季风农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淆农业
26.乙地农业地区种类的特色是
A.专业化程度低
B.机械化水平高
C.科技水平低
D.生产规模小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有名全国,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桑蚕基地之一和最
大蔗糖基地。
以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表示图,达成27~ 28 题。
27.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有益条件是。
①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浓密②光照强,日夜温差大
③天气高温多雨④拥有肥饶的红壤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8.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为“杂基鱼塘”,基面改种成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批的农田变为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
这类变化主要由于
是。
A.农业技术的改良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D.自然条件的改变
29.依据“木桶效应”,假如各块木板代表不一样的资源种类,那么右图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天气资源B.矿产资源
C.土地资源D.水资源
30.以下能增添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举措有。
①提升资源利用效率②发展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④推行计划生育
A.①②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60— 2045 年每五年“十三五规划” 提出全面实行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以下图为我
国
的劳感人口增添变化(含展望)图。
读图达成31 题。
图 3
31.我国劳感人口数目最多的年份是()
A. 1965 年B.1980 年 C. 2015 年D. 2045 年
“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多数市圈城
市系统。
读以下图, 回答 32~ 33 题。
32.图中信息显示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 2级
B.3级
C. 4级
D. 5级
33.以下表达 , 不正确的是 ()
...
A.苏州市比杭州市供给的服务种类少
B.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等级低
C.城市系统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34.在大城市倡导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露台”改良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城市的噪音和光污染
B.减少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C.减少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的数目
35.以下属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必定产生的现象是()
A.环境污染
B.交通拥堵
C.绿地面积减少
D.城市人口比重增添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本部分共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36.人口自然增添率小于零的地区,人口总数仍可能在增添。
37.“二孩”政策的实行,必定程度上能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向。
38.环境人口容量与地区的科技水平易花费水平呈正有关。
39.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别是造成目古人口迁徙的主要原由。
40.我国城市化不该当过快的主要原由是科技水平不高。
41.在必定地区范围内,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小,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42.城市高级住所区与初级住所区的分化主要受经济要素的影响。
43.东北平原商品粮基地与长江中下游商品粮基地对比,亩产量高,商品率高。
44.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良与发展也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45.商品率高的农业地区种类所在地区人口密度都很低。
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地点上(本部分共 2 题,共 20 分)。
46.读“某城市用地表示图”。
回答以下问题。
( 10 分)
( 1)从城市功能区看,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形成商业区的是___________,其主要散布在___________。
(2)最有可能形成高级住所区的是___________,判断原由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
( 3)乙地布局在城市外头主假如为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
( 4)跟着城市规模的不停扩大,可能给当地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
47.读美国本地地区表示图,回答以下问题。
乙
A
甲
B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3986
( 1)图中 A地区的农业地区种类主假如,该地区发展该农业地区种类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2)图示甲乙暗影区的主要农业地区种类是,此中小麦栽种区的是,玉米栽种区的是。
(3)依据该暗影区的农业区位要素,请把下边有关内容的代号填到图中方框里。
①自然条件优胜(地形平展、土壤肥饶、天气平易、降水丰富等)
②农业科学技术先进③机械化水平高④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