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黄芪炖鸡的制作及食疗功效

合集下载

黄芪炖鸡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黄芪炖鸡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黄芪炖鸡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黄芪炖鸡是一道常见的中式传统菜肴,它以黄芪、鸡肉等为主要原料。

黄芪被认为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与鸡肉一起炖煮可以使鸡肉更加鲜嫩,并增加汤的营养价值。

下面是黄芪炖鸡的功效与作用。

1. 具有补气养血作用:黄芪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帮助恢复疲劳和疾病后的体力,同时还有助于改善贫血、低血压等问题。

2. 改善免疫力:黄芪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提升人体的免疫力,增强对外界侵袭的能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3. 增强胃肠功能:黄芪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作用,可以缓解胃肠炎、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帮助改善食欲和消化吸收。

4. 促进白细胞产生: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促进人体内的白细胞生成,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对于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尤为适用。

5. 改善肝脏功能:黄芪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可以保护肝细胞,促进肝脏解毒功能,对于肝炎、脂肪肝等肝脏问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黄芪炖鸡也有一些禁忌。

特定人群应慎重食用黄芪炖鸡,比如:
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黄芪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来说,过量的黄芪可能对胎儿和婴儿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应避免过量食用。

2. 发热和热性体质者:黄芪属于温补类药材,食用过多可能会加重身体的热性症状,例如口干舌燥、心跳加快等。

3. 阳虚体质者:黄芪炖鸡属于热性食物,对于体质偏热的人群来说,食用过多会加重体内的热气,导致气血不调,应适当控制摄入量。

总之,黄芪炖鸡在适量食用的情况下对身体有益处,但对特定人群来说可能有禁忌或慎用情况,如果有不确定的情况,最好在食用前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补气血的中药煲汤配方

补气血的中药煲汤配方

补气血的中药煲汤配方在中医养生中,补气血是一项重要的保健方法。

通过食材搭配、中药煲汤等方式,可以有效地调养身体,提高免疫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补气血的中药煲汤配方,供大家参考。

第一款:黄芪枸杞鸡汤黄芪被誉为补气之王,具有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枸杞则是一种滋补肝肾、明目的良药,与黄芪搭配使用,可以提高养血的效果。

制作这款汤,我们需要以下食材:1. 黄芪10克2. 枸杞10克3. 红枣5颗4. 鸡腿1只在准备好以上材料后,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制作黄芪枸杞鸡汤:1. 将黄芪、枸杞、红枣洗净备用。

2. 鸡腿洗净后切块,放入煲内。

3. 添加适量的清水,水量约为鸡块的2倍。

4. 放入黄芪、枸杞和红枣。

5.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2小时。

6. 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后即可食用。

第二款:当归乌鸡汤当归是补血的常用药材,乌鸡具有补气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

当归和乌鸡搭配使用,可以增强补血的效果。

制作这款汤,我们需要以下食材:1. 当归10克2. 乌鸡1只3. 红枣5颗4. 生姜适量制作当归乌鸡汤的步骤如下:1. 当归洗净切片备用。

2. 乌鸡洗净后切块,放入煲内。

3. 添加适量的清水,水量约为乌鸡的2倍。

4. 放入红枣、生姜和当归。

5.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2小时。

6. 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后即可食用。

第三款:益气补血汤这款汤的食材丰富多样,包括了多种能补气养血的中药材料。

制作这款汤,我们需要以下食材:1. 党参10克2. 黄芪10克3. 熟地10克4. 当归10克5. 白芍10克6. 红枣5颗7. 火腿骨500克制作益气补血汤的步骤如下:1. 将党参、黄芪、熟地、当归、白芍洗净备用。

2. 火腿骨洗净后放入煲内。

3. 添加适量的清水,水量约为火腿骨的3倍。

4. 放入党参、黄芪、熟地、当归、白芍和红枣。

5.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3小时。

6. 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后即可食用。

以上是三款常见的补气血的中药煲汤配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母鸡炖黄芪功效与作用

母鸡炖黄芪功效与作用

母鸡炖黄芪功效与作用其实大多数的中药材都可以拿来入菜,这样可以做出一道不错的药膳。

并且很多中药材在入菜之后并没有原先的苦味,反而融入了菜的香味。

黄芪就是一剂可以入药又可以入菜的中药材,黄芪对于产后女性来说非常好,因为它具有下奶作用。

不少人都喜欢使用母鸡炖黄芪,因此母鸡炖黄芪的功效作用又是什么呢?黄芪可补气健脾、益肺止汗,民间常用于治疗产后乳汁缺少,又可补虚固表,治疗产后虚汗症。

母鸡性味甘温,能温中健脾、补益气血。

此汤适用产后体虚、面色萎黄、乳汁过少、易出虚汗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黄芪炖鸡汤宜在产后5~7天后食用。

黄芪炖母鸡用料主料:母鸡1只辅料:黄芪30克调料:食盐5克,姜1块,枣(干,大)10克,大葱1段,水适量,枸杞子10克黄芪炖母鸡的做法1.宰杀好的母鸡清洗干净,去头去脚去内脏2.黄芪、大枣、枸杞清洗干净3.把黄芪和大枣填入鸡腹内4.入高压锅,添加没过的水,大火煮开,撇净浮沫5.添加葱段和姜片,加盖大火煮至上汽后转小火慢炖一个小时6.起锅前添加枸杞和适量盐,继续滚煮5分钟即可。

黄芪药用价值中药疗效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

如表气不固,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

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2、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3、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黄芪汤。

4、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5、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

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6、疮疡溃破: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

脓液清洗,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7、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

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温肺定喘,健肺气之品。

脾生痰,肺储痰,所以健太阴以祛痰,黄芪补气所以尤善治气虚。

8、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

黄芪炖鸡的做法要点

黄芪炖鸡的做法要点

黄芪炖鸡的做法要点
黄芪炖鸡汤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药膳之一,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疗配方,黄芪是常见的中药材,鸡肉里面富含营养物质能够滋补我们的身体。

这道药膳特别适合我们日常饮用,四季皆宜的食疗配方。

如果是女性可以选择乌鸡,熬制的方法也是非常简单的,食材搭配非常关键。

黄芪可补气健脾、益肺止汗,民间常用于治疗产后乳汁缺少,又可补虚固表,治疗产后虚汗症。

母鸡性味甘温,能温中健脾、补益气血。

此汤适用产后体虚、面色萎黄、乳汁过少、易出虚汗等症。

食材
材料:黄芪50克,枸杞15克,红枣10个,母鸡1只(1000克左右)
调料:生姜、盐、米酒
步骤/方法
1将鸡洗净,剁成块(如果锅够大的话也可整只或半只放入)
2鸡块入凉水锅中煮开,然后捞出冲净沥干
3红枣和桂圆肉用清水冲洗一下。

党参和黄芪用清水浸泡
3-5分钟,之后捞出冲净沥干
4所有材料放入电压锅内胆中,注入清水1.5升
5选择“煲汤”档即可。

食用前加盐调味
健康小贴士:
1、这道药膳汤适用于女性朋友产后调养,尤其是对剖腹产的妇女愈合伤口有很好的效果。

2、炖鸡如果先放盐,会直接影响到鸡肉,鸡汤的口味,特色及营养素的保存。

将炖好的鸡汤降温至80℃-90℃时,再加入
适量的盐,这样鸡汤及肉质口感最好。

这道食疗配方可以滋补身体,缓解体内虚寒的症状。

对于产后女性来说恢复身体元气也是非常不错的,黄芪炖鸡汤也能够促进我们身体内部的伤口愈合,鸡汤的口感适中,是四季的必备药膳,鸡汤需要用文火慢慢熬制更加美味。

党参黄芪炖鸡 常喝黄芪鸡汤提高免疫力

党参黄芪炖鸡 常喝黄芪鸡汤提高免疫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党参黄芪炖鸡常喝黄芪鸡汤提高免疫力
导语:免疫力低下的人很容易出现感冒、咽喉炎、肺炎等感染症状,这是由于体内正气不足,外邪容易反复入侵。

尤其是老年人年纪大了,体质慢慢变差,
免疫力低下的人很容易出现感冒、咽喉炎、肺炎等感染症状,这是由于体内正气不足,外邪容易反复入侵。

尤其是老年人年纪大了,体质慢慢变差,自身免疫力降低,很容感染各种疾病。

下面小编介绍一个药膳偏方香菇、党参、黄芪炖鸡,吃起来味道甘美,不会像喝中药那样难以下咽,适于长期服用提高免疫力。

党参黄芪炖鸡
配料:母鸡(柴鸡或绿乌鸡)1只,党参50克,黄芪50克,香菇30克。

辅料:姜片。

调料:料酒,精盐,味精。

做法:
1.将母鸡下沸水锅中焯去血水、洗净;将香菇洗净;将党参、黄芪用清水洗净、切段。

2.将鸡放入炖盅内,加适量水,放入党参,黄芪、香菇、料酒、精盐、味精、姜片,放入笼内蒸至鸡肉熟烂入味,取出即成。

清炖鸡本身就是补品。

黄芪、党参也是普通人都知道的著名补益中药。

可能一般人不太清楚香菇的补益作用,其实在《本草纲目》就已有记载道:“香菇性平、味甘、能益气不饥”。

香菇粒含有一种叫香菇多糖的成分,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不但可以用于治疗反复感染,还可用在宫颈癌、恶性胸腔积液、胃癌、肺癌等肿瘤的辅助治疗上。

此外,像黄芪、党参这两个补益的知名中药以及更出名的人参、灵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黄氏炖鸡的功效与作用

黄氏炖鸡的功效与作用

黄氏炖鸡的功效与作用黄氏炖鸡是一道传统的中式菜肴,源自江苏省苏州市。

这道菜肴以土鸡为主料,配以多种中草药和食材炖制而成,以其独特的口味和营养价值而闻名于世。

黄氏炖鸡具有许多功效和作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黄氏炖鸡有补气养血的功效。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黄氏炖鸡被誉为“滋阴补肾之品”,不仅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还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疲劳能力。

土鸡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滋养人体,增强体质。

而中草药如当归、党参和黄芪等则具有养血、补气和补肾的作用,可以改善贫血和疲劳等问题。

其次,黄氏炖鸡有滋阴润燥的功效。

黄氏炖鸡中常使用的中草药材料如沙参、银耳和百合等都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适合于那些体内火旺、口干舌燥的人群。

这些中草药可以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改善口干口苦、咽喉炎等问题。

此外,土鸡肉本身也具有滋润的特性,可以帮助调节体内水液平衡,提高皮肤的润泽度。

第三,黄氏炖鸡有益气补肺的功效。

其中常用的中草药如党参、黄芪和沙参等都是具有益气补肺的作用,可以改善肺功能不佳、气喘等问题。

同时,土鸡肉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也有助于增加肺部代谢功能和免疫力,对呼吸系统问题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第四,黄氏炖鸡有滋补肝肾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肾主生化,肝肾功能的健康与否与人体的整体健康密切相关。

黄氏炖鸡中常用的中草药如当归、党参和黄芪等都是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可以调整肝肾的功能,平衡阴阳,促进人体健康。

土鸡肉中的微量元素如锌、硒和铁等也有助于改善肝肾功效,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此外,黄氏炖鸡还有一些其他的功效与作用。

比如,黄氏炖鸡中常使用的中草药如枸杞子和茯苓等具有明目、镇静和安神的功效,有助于改善眼睛疲劳和失眠问题。

土鸡肉中的胆固醇含量较低,适合高血压、高血脂人群食用。

此外,黄氏炖鸡还可以增加食欲、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肠胃问题。

综上所述,黄氏炖鸡不仅是一道美味可口的菜肴,同时也是一种滋补身体、调理健康的食物。

药膳鸡汤的做法

药膳鸡汤的做法

药膳鸡汤的做法
材料:
1. 一只鸡(约1.5公斤)
2. 枸杞子适量
3. 黄芪适量
4. 党参适量
5. 红枣适量
6. 姜片适量
7. 葱段适量
8. 盐适量
步骤:
1. 将鸡清洗干净,切块备用。

2. 烧一锅水,将鸡块放入水中焯水,去除鸡的血水和杂质,捞出备用。

3. 另取一锅热水,将焯水后的鸡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

注意水量要稍微多一些,因为煮的过程中会有水分蒸发。

4. 加入姜片和葱段,煮开后撇去表面的浮沫。

5. 接着加入枸杞子、黄芪、党参和红枣,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炖煮。

6. 炖煮的时间根据个人喜好,一般需要1-2个小时。

可以用筷
子插入鸡块来检查鸡肉是否煮熟。

7. 煮好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温馨提示:
1. 在炖煮过程中,要时常检查汤的水量,不要让水完全蒸发干,需要时可适量加入热水。

2. 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其他药材,如当归、枸杞等,但用量不宜过多。

3. 鸡肉炖煮时间越长,口感更嫩滑,但也需要根据个人喜好来调整炖煮时间。

4. 汤煮好后可以撒上些许葱花提香。

享受一碗美味的药膳鸡汤吧!。

黄芪当归乌鸡汤炖多久 黄芪当归炖乌鸡有什么功效

黄芪当归乌鸡汤炖多久 黄芪当归炖乌鸡有什么功效

黄芪当归乌鸡汤炖多久黄芪当归炖乌鸡有什么功效
炖鸡汤的时候适量的加一些中药材,是可以起到更好的养生滋补作用的,对身体有好处,比如黄芪,当归就是炖鸡时经常可以选择的药材,那么黄芪当当归乌鸡汤炖多久呢?
一、黄芪当归乌鸡汤炖多久
将鸡腿剁成块,放入沸水中汆烫,捞出洗净。

鸡腿和当归、黄芪一起放入锅中,加1800毫升水,以大火煮开转小火续炖25分钟。

加盐调味即可。

二、黄芪当归炖乌鸡有什么功效
黄芪具有增强免疫力、补气、保肝、利尿、抗衰老、降压的功效。

当归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和润燥滑肠的功效。

乌鸡具有补气固元、复脉固脱、滋阴润肺、补肾安神的功效。

黄芪补血乌鸡汤具有健脾补虚、补气补血的功效,尤其是身体比较虚弱的朋友,经常食用一些黄芪补血乌鸡汤,对于帮助补充气血和补虚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还能够帮助有效的促进自身脾胃的健康。

三、黄芪当归炖乌鸡的做法
材料:当归25克、黄芪25克、乌鸡腿1只、盐5克。

做法:
1、将鸡腿剁成块,放入沸水中汆烫,捞出洗净。

2、鸡腿和当归、黄芪一起放入锅中,加1800毫升水,以大火煮开转小火续炖25分钟。

3、加盐调味即可。

四、炖乌鸡怎么做好吃窍门
1.其实熬汤主要的就是火候和原材料的质量,选择乌鸡最好是农村家里饲养的,这样都是散养的,一点饲料都不吃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再就是大枣的选择,是可以选择新疆一级大枣,不要随便去超市买,买的不对可能会影响一锅汤的。

2.枸杞子也是很重要,可以选择宁夏红枸杞子,这个牌子的很好,都是中等个头,颜色很正。

3.熬制的时候最好是以先用大火烧开然后可以转至中火,然后在用小火慢慢的熬制,这样熬出来的汤营养才是最丰富的。

黄芪鸡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鸡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鸡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鸡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食疗汤品,主要成分是黄芪和鸡肉,具有以下功效与作用:
1. 补气养血: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补中益气的功效,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抵抗力;鸡肉富含蛋白质和铁,能够补充身体的营养成分,促进血液循环,达到补气养血的效果。

2. 温中益胃:黄芪鸡汤中的黄芪还具有温中益胃的功效,能够缓解胃肠道不适,促进消化吸收。

3. 祛湿除痹:黄芪鸡汤中的黄芪具有温阳祛湿、行气止痛的作用,能够缓解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具有祛湿除痹的功效。

4. 补肾壮阳:黄芪鸡汤中的鸡肉还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能够改善男性阳痿早泄等问题。

总之,黄芪鸡汤是一种营养丰富、功效多样的汤品,适宜于气虚血弱、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关节疼痛等人群食用。

党参黄芪炖鸡汤

党参黄芪炖鸡汤

材料主料:母鸡(柴鸡或绿乌鸡)1只,党参50克,黄芪50克,辅料:红枣10克,姜片,调料:料酒,精盐,味精做法(1)将母鸡下沸水锅中焯去血水、洗净;将红枣洗净、去核;将党参、黄芪用清水洗净、切段。

(2)将鸡放入炖盅内,加适量水,放入党参,黄芪、红枣、料酒、精盐、味精、姜片,放入笼内蒸至鸡肉熟烂入味,取出即成。

人参黄芪乌鸡汤11位厨友加分平均4.6+1分+2分+3分+4分+5分乌鸡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矿物质。

乌鸡的维生素A含量是鳗鱼的10倍。

维生素A是保护皮肤的良药,具有卓越的抗血酸功能。

动物实验证明,维生素A的化合物具有防癌的效果。

乌鸡的铁比菠菜的含量高10倍,有专家指出,动物性铁和锌类矿物质比植物性矿物质的吸收率高2倍。

乌鸡是低脂肪、低糖的碱性食品。

乌鸡的质量分析数据表明:蛋白质占60%以上,脂肪则只占20%。

这种低脂肪比率可与大豆及藻类媲美,其含糖量也不高,是担心肥胖者以及患糖尿病等多种成人病的患者可以放心食用的食品。

乌鸡又是碱性食品。

由于血液中的胆固醇以及中性脂肪、糖、尿酸等物质的量的增加,从而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各种成人疾病,而食用碱性食品的乌鸡会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中性脂肪,清洁血液,可预防孕产妇妊高征。

乌鸡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赖氨酸、蛋氨酸和组氨酸,有相当高的滋补药用价值,特别是富含极高滋补药用价值的黑色素,有滋阴、补肾、养血、添精、益肝、退热、补虚作用,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和抗衰老,自古享有“药鸡”之称。

对产后亏虚、乳汁不足及气血亏虚引起的月经不调、子宫虚寒、行经腹痛、崩漏带下、身体瘦弱等症,均有很好的疗效。

乌鸡气味甘、微温、无毒,有补中止痛、滋补肝肾、益气补血、滋阴清热、调经活血、止崩治带等功效,特别是对妇女的气虚、血虚、脾虚、肾虚等症以及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尤为有效。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乌鸡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赖氨酸、蛋氨酸和组氨酸,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和抗衰老。

药膳养生食谱大全菜谱表

药膳养生食谱大全菜谱表

药膳养生食谱大全菜谱表1. 黄芪炖鸡:黄芪30克,老母鸡1只,红枣适量。

将黄芪洗净煮水后去渣,鸡洗净切块,与黄芪和红枣一同放入炖盅中,加适量清水,用文火慢炖2小时,加入盐调味后即可食用。

2. 当归羊肉汤:当归20克,羊肉200克,生姜适量。

将当归洗净切片,羊肉洗净切块,生姜洗净切片备用。

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文火炖煮2小时,加入盐、生抽调味后即可食用。

3. 枸杞鸽子汤:枸杞10克,鸽子1只,葱姜蒜适量。

将枸杞洗净泡水备用,鸽子宰杀去毛洗净。

将葱姜蒜切末备用。

将所有材料放入炖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炖煮2小时,加入盐、生抽调味后即可食用。

4. 山药红枣粥:山药50克,红枣10克,糯米100克。

将山药剥皮切块,红枣去核,糯米淘洗干净。

将所有材料放入煲中,加入适量清水煮粥,煮至米烂粥稠即可食用。

5. 枸杞银耳汤:枸杞10克,银耳15克,冰糖适量。

将枸杞、银耳洗净泡发备用。

将所有材料放入煲中,加入适量清水煮开后改小火煮20分钟,加入冰糖调味后即可食用。

6. 银耳莲子羹:银耳15克,莲子20克,冰糖适量。

将银耳、莲子洗净泡发备用。

将所有材料放入煲中,加入适量清水煮开后改小火煮30分钟,加入冰糖调味后即可食用。

7. 红豆薏米粥:红豆50克,薏米30克,糯米100克,冰糖适量。

将红豆、薏米淘洗干净,糯米淘洗备用。

将所有材料放入煲中,加入适量清水煮粥,煮至米烂粥稠即可食用。

8. 枸杞玉竹炖鸡:枸杞10克,玉竹20克,老母鸡1只,姜蒜适量。

将枸杞、玉竹洗净备用,鸡宰杀去毛洗净切块,姜蒜切末备用。

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文火慢炖2小时,加入盐调味后即可食用。

9. 当归红枣茶:当归10克,红枣10克,绿茶适量。

将当归、红枣洗净备用,绿茶泡好备用。

将当归、红枣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20分钟,加入绿茶搅拌均匀后即可食用。

10. 蔓越莓杞子茶:蔓越莓10克,枸杞10克,蜂蜜适量。

将蔓越莓、枸杞洗净备用。

怎样补脾胃阳气和阴气最有效

怎样补脾胃阳气和阴气最有效

怎样补脾胃阳气和阴气最有效怎样补脾胃阳气和阴气最有效作为经验丰富的养生专家,我深知脾胃阳气和阴气的重要性。

脾胃是我们身体的气源,只有脾胃健康才能保证我们身体的充沛能量和免疫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介绍6个关于补脾胃阳气和阴气的最有效方法,并且会详细地讲解这些方法的食谱、药方的用量以及制作步骤,同时还会提醒大家注意事项。

一、食补脾胃阳气食物是我们身体的主要物质来源,通过食物摄取足够的营养素可以补充身体的正气。

下面是几种适合补脾胃阳气的食物:1. 黄豆粥:黄豆粥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可以增加身体的免疫力。

制作方法:将黄豆浸泡4个小时,煮熟后加入适量的水和米一起煮成粥即可。

2. 糯米粥:糯米粥是一种非常营养的食物,可以促进消化和肠胃蠕动。

制作方法:将糯米洗净后加入适量的水一起煮成粥即可。

3. 红枣薏米粥:红枣和薏米都有补脾胃的作用,一起煮成粥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制作方法:将红枣和薏米洗净后加入适量的水一起煮成粥即可。

注意事项:在饮食调理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同时,要保证足够的饮水量,避免饮食过量。

二、药膳补脾胃阳气药膳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养生方法,具有补益身体的作用。

下面是几种适合补脾胃阳气的药膳:1. 枸杞鸡肉汤:枸杞和鸡肉都有补益身体的作用,一起煮成汤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制作方法:将鸡肉和枸杞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2. 五味子炖瘦肉:五味子有健脾益胃、开胃消食的作用,瘦肉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制作方法:将五味子和瘦肉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炖煮即可。

3. 黄芪山药炖鸡:黄芪和山药都有补益身体的作用,炖鸡可以提高汤的营养价值。

制作方法:将黄芪和山药切片,与鸡一起炖煮即可。

注意事项:在使用药膳调理身体时,应该充分考虑自身体质和调理效果,避免过量使用药膳。

同时,药膳的烹制方法也需要注意卫生。

三、中药调理脾胃阳气中药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传统养生方法,对于调理脾胃阳气也有很好的效果。

药膳黄芪炖鸡的制作及食疗功效

药膳黄芪炖鸡的制作及食疗功效

药膳黄芪炖鸡的制作及食疗功效摘要】药膳食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芪和鸡肉都具有补气作用,两者配伍制作的膳食具有补脾益气,添精养血之功效。

现将其制作方法及功效作一阐述。

【关键词】药膳黄芪食疗药膳食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将饮食引入防病、治病、康复、养生的有效辅助措施。

孙思邈云:“安神之本,必资于食”,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医学以饮食为健身之本,寓防病治病于饮食。

其核心理念是强调整体,辨证择善,药食同源,食效统一,重视药食宜忌,养护脾胃之气。

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经。

为常用中药之一,是中医补气之要药,自古以来黄芪在临床各科疾病中的应用就已相当广泛。

黄芪入药膳,颇受人们青睐。

因此,日常生活中,用黄芪配江米、党参、山药、大枣、母鸡、羊肉、猪肉、乳鸽等保健食品,烹调成老少皆宜的药用膳食,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

黄芪炖鸡是古代常用的药膳食疗方,具有较好的食疗功效,现介绍如下。

1 原料黄芪20克,子母鸡一只(约750克),山药一根,枸杞子25克,水发冬菇15克,火腿15克,冬笋15克,菜心二棵,葱、姜共15克,八角一粒,奶汤750克,料酒25克,精盐3克,味精2克。

2 制作工艺2.1将黄芪放入砂锅加清水500克,煎煮至汤250克时,将黄芪及汤汁倒入碗内备用。

2.2将母鸡宰杀后,退毛洗净,剁去爪,剖腹去除内脏,鸡尾部有凸起的肉块,称法氏囊,是一个淋巴器官,贮藏着各种病菌及致癌物质,应除掉,冲洗干净,放入沸水锅中,煮片刻,捞出用凉水洗净备用。

2.3山药洗净切片,枸杞子用温水浸泡片刻捞出,将山药与枸杞子一起放入鸡腹中。

2.4将火腿、冬笋、冬菇切成长片,菜心劈成两半备用。

2.5将母鸡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用武火烧至欲沸时,放入姜片、葱段、八角,奶汤,黄芪及汤汁,料酒,改用文火煨炖。

2.6在鸡肉熟烂之前放入火腿,冬笋,冬菇,菜心,加精盐调味,炖至鸡肉熟烂,起锅前放入味精调味。

药膳鸡的做法大全

药膳鸡的做法大全

药膳鸡的做法大全
药膳鸡是一道具有滋补养生功效的美食,下面为您介绍几种不同的药膳鸡的做法:
1.药材炖鸡:
材料:鸡腿、黄芪、枸杞、当归、党参、莲子、红枣、姜片、盐。

做法:
1)将鸡腿切块备用,热水焯水去腥。

2)取一个砂锅,倒入足够的水,加入姜片煮开。

3)将鸡腿、黄芪、枸杞、当归、党参、莲子、红枣放入锅中
煮沸,改成小火炖煮45分钟。

4)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2.药膳益气鸡汤:
材料:老母鸡、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山药、枸杞、生姜、料酒、盐。

做法:
1)将老母鸡洗净切块,用开水焯水去腥。

2)将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山药、枸杞、生姜切片备用。

3)炒锅烧热,加入适量食用油,放入姜片爆香。

4)将焯水后的鸡块放入炒锅中煸炒至外表微黄。

5)加入适量料酒煮开,将炒锅中的鸡块和所有药材放入高压
锅中,加适量清水。

6)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3.药膳姜汁鸡胸肉:
材料:鸡胸肉、红枣、枸杞、桂圆干、红糖、生姜汁。

做法:
1)将鸡胸肉切薄片,姜切成姜汁备用。

2)将切片的鸡胸肉放入热水中焯水,然后捞起备用。

3)取一个砂锅,倒入足够的水,加入红枣、枸杞、桂圆干煮沸。

4)将焯水后的鸡肉放入锅中,煮熟后加入适量红糖和姜汁调味即可。

希望以上药膳鸡的做法能给您带来美味又健康的享受!。

天麻黄芪炖鸡的功效

天麻黄芪炖鸡的功效

天麻黄芪炖鸡的功效很多人在生活当中,经常时不时的会被血压方面的问题困扰,而且会经常会遇到体虚的问题,再加上因为肠胃的不适,脾胃虚弱,消化和系统性的不良,所以会导致许多的问题,这个时候用天麻黄芪炖鸡,不仅能调理身体,而且还有助于促进气血的恢复,对于身体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好的调节效果。

春日特别是雨天和冷空气经常徘徊时,或听到悲惨消息等恶性刺激,极易造成人们出现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正常值。

其原因除此外常因内分泌功能减低、营养吸收极度不良、脾胃虚弱等慢性病而导致。

相当于中医的"眩晕"、"心悸"等范畴,其中慢性低血压可通过药膳治疗来补虚强身。

中药黄芪天麻炖嫩鸡,气味可口,能益气补虚,回升血压,除了主治低血压外,还为仲春时女士和脑力工作者的养生汤饮。

材料:黄芪30克、天麻15克、嫩母鸡1只,生姜4片。

烹制:黄芪、天麻稍浸泡,洗净。

把鸡宰洗净,去脏杂、尾部。

把药材放进鸡内腹腔内,与姜、陈皮一起下炖盅,加冷开水1250毫升(约5碗量),加盖隔水炖3小时便可。

进饮时下盐,为4~5人用。

天麻牛肉火锅原料:天麻片、土豆片、玉兰片各150克,牛肚250克,牛肉500克,白荷花、黄豆芽(开始扭嘴时)、油菜、猪板油各100克,生姜片25克,葱白段15克,胡椒粉5克,味精8克,精盐10克,牛骨头汤。

加工方法:将天麻片、玉兰片用温水泡发好;牛肉去筋膜,洗净切成大薄片;牛肚、土豆洗净切成片;白荷花洗净,撕成碎块;黄豆芽、小油菜洗净,沥去浮水。

以上原料分别装盘备用。

将火锅放在火上,锅内加入牛骨头汤、生姜片、葱白段、胡椒粉、精盐烧开后,加入天麻片、猪板油,烧开后打去浮沫,再加入其它原料,开锅后加入味精即可食用(也可烫食)。

特点:汤浓鲜香,味美可口,具有养肝益脑、健胃消食等功效。

功效分析:牛肉性味甘平,入脾胃经,具有补脾健胃、益气血、强筋骨等功效。

牛肉与天麻合用,可平肝息风、健胃消食、强筋壮骨。

黄芪老母鸡汤的做法营养又健康

黄芪老母鸡汤的做法营养又健康

黄芪老母鸡汤的做法营养又健康这道黄芪老母鸡汤是人们平时生活中都会做来喝的营养汤类,做法既简单又健康,具有养生功效。

下面一起来看看黄芪老母鸡汤的做法介绍吧,希望对你有帮助!制作黄芪老母鸡汤的食材黄芪老母鸡汤的做法步骤1.取半只老母鸡,清洗干净,沥干水份;2.准备好黄芪、红枣、枸杞;3.煮适量的开水,放入母鸡出血水;4.母鸡出过血水,清洗干净,沥干水份;5.锅里加入适量的水,加入清洗干净的黄芪、红枣、枸杞一起煮;6.大火煮开后,加入姜片,继续煮5分钟;7.加入母鸡大火煮;8.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煮90分钟,加入调味料即可。

女性吃老母鸡肉的好处我们经常听老人说,要想补血,就吃老母鸡肉,而且是越老的母鸡肉越好,因为老母鸡肉中的钙质非常多,用文火熬煮之后,最适合贫血患者和孕妇、产妇以及消化不良的人食用。

老母鸡肉里面的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老母鸡肉非常容易消化,是非常适合体虚者、老年人、产妇等食用的。

老母鸡肉蛋白质种类非常多,吃了老母鸡肉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身壮体的作用。

老母鸡肉含有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是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

老母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产妇吃老母鸡肉弊大于利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点,很多产妇吃了老母鸡肉之后,发现奶水严重不足了,这是因为吃了老母鸡肉的缘故,产妇产后食炖老母鸡,由于母鸡的卵巢和蛋衣中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因而血液中雌激素浓度增加,催乳素的效能就因之减弱,进而导致乳汁不足,甚至完全回奶。

老母鸡肉如此受欢迎,个中原委我们都已经为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了,老母鸡肉非常适合产妇、年老体弱者和久病体虚者食用。

但是我们要注意一点,鸡肉鸡汤中含脂肪较多,会使血中胆固醇进一步升高,引起动脉硬化,冠心病,使血压持续升高,对病情不利,因此,一些患有胆结石和胆囊炎的人不可以吃老母鸡肉。

春季养生汤 黄芪天麻炖鸡

春季养生汤 黄芪天麻炖鸡

春季养生汤黄芪天麻炖鸡
春日特别是雨天和冷空气经常徘徊时,或听到悲惨消息等恶性刺激,极易造成人们出现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正常值。

其原因除此外常因内分泌功能减低、营养吸收极度不良、脾胃虚弱等慢性病而导致。

相当于中医的“眩晕”、“心悸”等范畴,其中慢性低血压可通过药膳治疗来补虚强身。

中药黄芪天麻炖嫩鸡,气味可口,能益气补虚,回升血压,除了主治低血压外,还为仲春时女士和脑力工作者的养生汤饮。

材料:黄芪30克、天麻15克、嫩母鸡1只,生姜4片。

烹制:黄芪、天麻稍浸泡,洗净。

把鸡宰洗净,去脏杂、尾部。

把药材放进鸡内腹腔内,与姜、陈皮一起下炖盅,加冷开水1250毫升(约5碗量),加盖隔水炖3小时便可。

进饮时下盐,为4~5人用。

【每日一膳】黄芪童子鸡:益气补虚功效,适合气虚体质易自汗者食用。

【每日一膳】黄芪童子鸡:益气补虚功效,适合气虚体质易自汗者食用。

【每日一膳】黄芪童子鸡:益气补虚功效,适合气虚体质易自
汗者食用。

如果您属于气虚型体质,会出现反反复复的感冒现象,那么您可以尝试一下这款黄芪童子鸡。

薄荷茶:舒缓情绪、提神解郁、消除口臭;缓和胃痛;缓解感冒头痛、驱风邪、增强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
制作方法:
童子鸡1只洗净,焯水,捞入煲中
中医认为,鸡的全身都可入药。

鸡肉有益五脏、补虚亏、健脾胃、强筋骨、活血脉、调月经和止白带等功效。

鸡肉性平、温、味甘,入脾、胃经;可益气,补精,添髓;用于虚劳瘦弱、中虚食少、泄泻、头晕心悸、月经不调、产后乳少、消渴、水肿、小便数频、遗精、耳聋耳鸣等。

生黄芪9克
黄芪是一味传统的补益药物,具有益气、补虚、升阳、固表、托毒生肌等作用。

《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列为上品,与人参齐名。

现代药理学认为,黄芪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硒,还富含糖、氨基酸、胆碱、叶酸等物质,因此具有强身、抗衰老、强心、降血压、保肝、抗病毒、抗肿瘤、抗结核等作用。

特别是黄芪的抗衰老、抗肿瘤作用,已为医学界广泛运用。

加姜、葱及料酒,适量水煲煮
葱姜,枸杞,红枣适量投入煲中
待童子鸡煲至熟烂加入盐调味,即可食用
黄芪童子鸡:有益气补虚功效,适合气虚体质易自汗者食用。

本方补气力量较强,对气虚表现比较明显者
可每隔半个月食用一次,不宜长期连续服用。

益气固表“黄芪宴”

益气固表“黄芪宴”

益气固表“黄芪宴”⊙ 安徽省中医院副主任医师 王金山民间一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或用黄芪与糯米煮粥喝,或用黄芪炖母鸡吃,或用黄芪煮黑豆汤,或用黄芪炖大枣,皆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黄芪的用法很多,用其烹调的菜肴几乎可举行一次“黄芪宴”——黄芪汽锅鸡原料:重约400克的嫩母鸡1只,黄芪50克,黄酒、盐、味精、葱、生姜各少许。

做法:1.将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倒入滚水里烫去血水,见鸡肉一变颜色,立即取出洗净。

2.把鸡块放入汽锅中,加50克黄芪、15克黄酒以及少许盐、味精,兑入500毫升鲜汤,加1只葱结和几片生姜。

3.把汽锅坐在水量适中的锅上,盖上盖子,用旺火把水烧开后改用文火蒸1个半小时,即成。

点评:这道美食能补中健脾益气,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对内伤劳倦、脾虚泄泻、心脏病等因气衰血虚引起的病症,尤其适宜。

春天多吃这样的美食,可抵御“非典”、流感、流脑等病毒的侵袭。

黄芪鹌鹑肴原料:鹌鹑250克,黄芪片10克,鲜汤250毫升,葱、姜、黄酒、盐、味精、植物油、酱油、白糖等各适量。

做法:1.将鹌鹑宰杀后去除内脏、头和爪子,洗净切块。

2.在炒锅内放25克油,投入葱花和姜末煸出香味,再放入鹌鹑块煸炒,煸透后加黄酒、酱油、白糖翻炒片刻,再加鲜汤和黄芪片,加盖煮20分钟。

3.最后加少许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浇少许熟油,撒上葱花,出锅装盘。

点评:此菜对气虚脾弱、水肿、感冒、子宫脱垂的患者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黄芪羊肉汤原料:黄芪30克,羊肉150克,鱼鳔20克,葱、姜、黄酒、盐、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1.将羊肉切成薄片,用水漂洗干净待用;葱切成段,姜切片待用。

2.炒锅上火,放入植物油至6成热加入切好的葱段、姜片略煸,放入清水、鱼鳔、黄芪、黄酒、盐,用大火烧开后再煮10分钟,加入羊肉至熟,加味精调味,拣去黄芪,即可食用。

点评:此汤菜有暖中补虚的功效,主要适用于肾气不足的遗尿、小便频繁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膳黄芪炖鸡的制作及食疗功效发表时间:2011-07-27T14:54:08.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7期供稿作者:沈宝龙[导读] 药膳食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沈宝龙(江都市丁沟中学江苏江都 225200)【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7-0413-02【摘要】药膳食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芪和鸡肉都具有补气作用,两者配伍制作的膳食具有补脾益气,添精养血之功效。

现将其制作方法及功效作一阐述。

【关键词】药膳黄芪食疗药膳食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将饮食引入防病、治病、康复、养生的有效辅助措施。

孙思邈云:“安神之本,必资于食”,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医学以饮食为健身之本,寓防病治病于饮食。

其核心理念是强调整体,辨证择善,药食同源,食效统一,重视药食宜忌,养护脾胃之气。

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经。

为常用中药之一,是中医补气之要药,自古以来黄芪在临床各科疾病中的应用就已相当广泛。

黄芪入药膳,颇受人们青睐。

因此,日常生活中,用黄芪配江米、党参、山药、大枣、母鸡、羊肉、猪肉、乳鸽等保健食品,烹调成老少皆宜的药用膳食,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

黄芪炖鸡是古代常用的药膳食疗方,具有较好的食疗功效,现介绍如下。

1 原料黄芪20克,子母鸡一只(约750克),山药一根,枸杞子25克,水发冬菇15克,火腿15克,冬笋15克,菜心二棵,葱、姜共15克,八角一粒,奶汤750克,料酒25克,精盐3克,味精2克。

2 制作工艺2.1将黄芪放入砂锅加清水500克,煎煮至汤250克时,将黄芪及汤汁倒入碗内备用。

2.2将母鸡宰杀后,退毛洗净,剁去爪,剖腹去除内脏,鸡尾部有凸起的肉块,称法氏囊,是一个淋巴器官,贮藏着各种病菌及致癌物质,应除掉,冲洗干净,放入沸水锅中,煮片刻,捞出用凉水洗净备用。

2.3山药洗净切片,枸杞子用温水浸泡片刻捞出,将山药与枸杞子一起放入鸡腹中。

2.4将火腿、冬笋、冬菇切成长片,菜心劈成两半备用。

2.5将母鸡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用武火烧至欲沸时,放入姜片、葱段、八角,奶汤,黄芪及汤汁,料酒,改用文火煨炖。

2.6在鸡肉熟烂之前放入火腿,冬笋,冬菇,菜心,加精盐调味,炖至鸡肉熟烂,起锅前放入味精调味。

成品特色:汤浓色白,肉鲜味醇。

3 原料功效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芪的根。

在我国,黄芪是中国劳动人民和医药学家发现较早的药用补品之一。

有关黄芪的医疗功效,历代医书都有论述。

中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黄芪被列为上品,用于治疗“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本草备要》认为,黄芪“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炙用补中,益元气”。

清代黄宫绣著的《本草求真》中,把黄芪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

中医认为其可用于脾肺气虚、食少便溏、脱肛、气短乏力、自汗、盗汗、气血不足之疮疡内陷等。

[1]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具有强心、抗心律失常、调节血压等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抗肝纤维化,保护肝脏,降低血清转氨酶,抗消化道溃疡等消化系统方面的作用;对缺血性肾病有保护作用;抗癌作用,抗菌及抑制病毒作用等多种药理作用。

[2-9]母鸡—鸡肉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肉。

性甘、平,如脾、胃经。

中医认为,鸡的全身都可入药。

鸡肉有益五脏、补虚亏、健脾胃、强筋骨、活血脉、调月经和止白带等功效。

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泻痢、水肿及虚劳羸瘦、产后诸虚、肾虚遗泄、腰膝酸软疼痛等。

[10]现代医学证明,鸡肉含蛋白质类食品较多,是老人及心血管病患者理想的肉类食品。

另外,鸡肉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鸡肉性温,肝阳上亢、内热偏盛、大便秘结者不宜食用。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根,又称薯蓣。

性甘、平,入脾、肺、肾经。

功效为健脾补肺、固肾益精。

可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少便溏、腹泻带下以及脾肾不足导致的久咳久喘、遗精早泄等。

[10]现代临床研究证明,山药对人体有特殊的保健作用,有预防动脉硬化和肥胖症之功效。

山药中所含消化酶能促进蛋白质和淀粉的分解,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枸杞—为茄科灌木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实。

性甘、平,入肝、肾、肺经。

功效为滋补肝肾、明目、润肺。

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消渴以及肺阴不足引起的咳嗽、气喘。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枸杞子具有抗脂肪肝、调节脂类代谢,降低胆固醇、降血压、降血糖、增强机体免疫以及抗肿瘤作用。

冬菇—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

又名香菇、香蕈等。

性甘、平,入脾、胃经。

功效为健脾益气。

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少气乏力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香菇具有降血脂、抗肿瘤和防治佝偻病的特殊作用。

火腿—性甘、平,入脾、胃、肾经。

功效为益气健脾、滋阴润燥。

但湿热痰滞内蕴、肥胖者不宜食用。

冬笋—性甘、寒,入胃、肺经。

功效为清热化痰、理气和中。

竹笋性寒,故便溏腹泻者不宜食用。

葱—性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为发汗解表、温通阳气、疏通经脉。

姜—性辛、温,入肺、脾、胃经。

功效为解表散寒、化痰止咳、温胃止呕。

八角—性辛、温,入胃、肾经。

功效为温中散寒、调气止痛。

药膳功效:补脾益气,添精养血。

药膳用途:正常人的滋补保健;可用于脾胃虚弱而致的食欲不振、体乏无力,肾虚遗泄,腰膝酸软疼痛以及胃下垂、水肿等病症的食疗。

药膳的生命力在于疗效,在于在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中的实际效果。

而其疗效或效果,关键在于配方得当,使用合理,所以,药膳的配伍十分重要。

药膳的药食配伍,必须遵循理法方药、辨证施食的原则,必须以传统的养生保健学、本草学和传统的烹调学术为准则,并与现代营养学、现代生命科学、现代医药学和现代烹饪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11]必须了解药物(食物)配伍的利害关系,明确药膳的药食宜忌。

黄芪补益脾胃,为补气要药。

鸡肉虽健脾益气,但性温,肝阳上亢、内热偏盛、大便秘结者不宜食用,故选用适量枸杞子和冬笋以滋阴,依循阴阳平衡之理。

山药补益脾胃之气,更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并可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而冬菇、火腿等亦具有健脾益气之效,增加了整个药膳的功效。

药膳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药物与食物相配伍,采用独特的烹调技术制作而成的具有色、香、味、形、效的特殊食品。

中医在食养和食疗上以辨体和辨证为前提,食养或食疗只有在辨别清楚体质或证候的基础上,才能确定相应的食养或食疗原则。

目前国内的一些药膳商店或餐馆在经营药膳时,只是简单地在一些食品中加入,或本身含有某些营养或药物成份,不经科学测定和分析,更没有针对每一个不同食用者进行生理状况分析,有无病统食之,不同病统食之,病轻重统食之。

在许多药膳酒家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数人一桌,不分体质阴阳偏盛偏衰,不分春夏秋冬,不分男女老幼,更不分为何种疾患,一概阴阳、气血、五脏杂补,滋腻与清淡共用,消补并进,甚或平肝潜阳与辛辣动风之品同食,这样就使“食疗”效果欠佳,甚至对部分食用者产生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该食疗方时,若脾胃气虚兼有食滞者,可加陈皮、山楂各10克,加陈皮以行脾胃之气,加山楂增加消食之效。

若脾胃气虚兼有虚寒者,可加陈皮、良姜、吴茱萸、炙甘草各10克,增加健脾温胃之效。

中国药膳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基础上,不少的药膳只是根据以前的经验而配伍,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研究探讨。

为了弘扬中国的药膳事业,既不能忽视实践经验的总结,又必须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深层次的科学实验。

经过努力的研究开发,不断使配伍合理化,再加上不断的推广,相信药膳是可以为大众服务的。

参考文献[1] 王建.中医药学概论(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1.[2] 陈静,袁明勇,郑玲利,等.黄芪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09,32(18):2217-2219.[3] 曹敏,周端.黄芪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0):1552-1553.[4] 查益中.黄芪对血压的双相调节作用[J].中医杂志,2000,4(6):329.[5] 吴发宝,陈希元.黄芪的药理作用研究综述[J].中药材,2004,27(3):223.[6] 周智林,俞娉,林玎,等.黄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10):749.[7] 肖敏,樊均明.黄芪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J].西部医学,2009,21(3):474-475.[8] 赵莲芳,郑玉淑,朴惠顺,等.黄芪多糖及人参总皂苷对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6,29(4):249.[9] 刘志强,李全志,秦贵军,等.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和血浆内皮素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4):274.[10] 路新国.中医饮食保健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46-47.[11] 陈永国. 药膳的配伍[J].药膳食疗,2002,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