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操作(三向瓣膜式)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操作
(三向瓣膜式)规范
一、操作目的
1、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

2、静脉输注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胃肠外营养(PN)等。

二、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查看出凝血时间的检查报告单。

2、评估预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情况。

3、确认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物品准备
B超仪,B超套装(内含无菌B超探头保护罩、导针器若干、无菌耦合剂、无菌橡皮筋)、塞丁格套件( 内含20GA和21GA塞丁格穿刺针各1个、可撕裂型带扩张器的置管鞘、扩皮刀、导丝)、增强型三向瓣膜式PICC套件(内含增强型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减压套筒、无菌肝素帽等)、治疗盘、弯盘、1%活力碘、75%乙醇、2%利多卡因、250ml生理盐水1袋、无粉无菌手套2双、10cm ×12cm透明贴膜、20ml注射器2支,1ml注射器1支、记号笔、弹力绷带、无菌纱布、维护手册、测量尺、PICC穿刺包(内盛:规格分别为70cm×70cm、100cm ×155cm、50cm×70cm的无菌治疗巾各1块、80cm×90cm孔巾1块、药杯2个内各盛无菌大棉球6个、弯血管钳、纱布4块、弯盘、剪刀)无菌手术衣。

(必要时备藻酸盐纱布)。

四、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

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

5、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记号笔在肘窝处做好标记,从标记处沿静脉走向测量至右胸锁关节左缘加3-4厘米,助手记录测量长度。

在肘窝以上15厘米处测量双侧臂围并记录。

6、上臂外展与躯干呈45-90度。

评估穿刺部位皮肤,使用B超探测评估血管状况。

7、洗手,在治疗车上打开PICC穿刺包,戴无菌手套,将50cm×70cm的无菌治疗巾铺于患者手臂下,取药杯。

8、助手协助将1%活力碘、75%乙醇溶液分别倒入药杯内。

9、助手协助抬高患者手臂。

10、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皮肤,用75%乙醇、1%活力碘各消毒3遍,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

上下直径≥ 20cm,建议消毒面积上至腋窝,下至近腕关节,左右至整个臂围。

11、铺70cm×70cm无菌治疗巾,助手将患者手臂放在无菌巾上,手臂外展,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待干。

12、更换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13、铺100cm*155cm无菌治疗巾将患者全身覆盖在无菌巾下,铺孔巾,暴露穿刺部位。

14、助手以无菌方式投入20ml注射器2支、1ml注射器1支、超声套件、塞丁格套件、PICC导管套件。

15、以无菌方式抽吸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备用。

预冲并检查导管完整性,预冲连接器、肝素帽、减压套筒,将导管浸泡于生理盐水中。

16、准备好无菌超声探头保护套,助手将超声探头涂少量无菌耦合剂,放入无菌保护套内。

安装导针器,穿刺针。

17、扎止血带,指导患者握拳。

18、在穿刺点旁行局部浸润麻醉。

19、在B超引导下穿刺,B超清晰显示针尖进入血管后,穿刺针尾端可见回血溢出,左手取下探头,握住穿刺针,缓慢降低穿刺针角度,右手取导丝,将导丝柔软端沿穿刺针芯送入静脉。

20、松开止血带,松拳,送入导丝15-20cm,退出穿刺针。

21、用扩皮刀沿导丝钝性扩皮0.2-0.3cm。

22、沿导丝旋转送入带扩张器的置管鞘,垫无菌纱布于置管鞘下,轻压置管鞘上端血管,将导丝和扩张器一并退出,保留置管鞘在血管内。

23、将导管缓慢、匀速从置管鞘内送入静脉。

24、导管送至腋静脉时,助手协助患者向穿刺侧偏头,下颌靠近肩部,以防止导管误入颈静脉。

25、将导管置入预定长度后,撕裂置管鞘,调整并核对导管至肘窝标记长
度,穿刺处显示刻度即为导管置入体内长度。

26、匀速、缓慢、平直撤出导丝。

27、导管体外保留5-7cm,垂直修剪导管,安装减压套筒及连接器。

28、用20ml注射器连接导管尾端,抽回血确定导管在静脉内。

29、预冲肝素帽,脉冲并正压封管。

30、清洁穿刺点,撤孔巾。

31、无菌纱布压迫穿刺点,无张力粘贴透明贴膜。

32、在无菌贴膜的胶布上记录置管日期、导管置入长度、外露长度、臂围、操作者姓名。

测量双侧臂围并与置管前对照。

33、妥善固定导管外露部分,强力绷带加压包扎。

34、再次核对患者,询问患者需要,告知置管后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行X 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35、清理用物。

36、洗手,取口罩。

37、完善记录。

38、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50分钟以内。

五、指导要点
1、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放松,确保穿刺时静脉处于最佳状态。

2、告知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勿擅自撕下贴膜,如有贴膜卷曲、松动、出汗等情况应及时维护。

3、告知患者避免置管侧手臂过度活动,避免置管部位污染。

4、导管送至腋静脉时嘱患者头部偏向穿刺侧,并使其下颌靠近肩部,过瘦或无意识的患者请助手协助按压,避免导管误入颈静脉。

六、注意事项
1、穿刺前应了解患者静脉情况,避免在疤痕及静脉瓣处穿刺。

2、注意避免穿刺过深而损伤神经,避免穿刺进入动脉。

3、穿刺时保持探头稳定,手眼一致,穿刺成功后保持针头稳定,避免针头滑出血管外,送导丝时导丝尾端必须保留15-20cm在体外,以免导丝滑入体内。

4、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要进行加压止血,并观察末梢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