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专题讲练:10 行程(二) 精英篇(解析版)全国通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讲 行程(二)
在今天这节课中,我们来研究行程问题中的相遇与追及问题.这一讲就是通过例题加深对行程问题三个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使学生养成画图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知识点:1、直线型的相遇与追及问题
2、环形上的相遇与追及问题.
分析:要求狗走的路程,速度已知,关键是求出狗所走的时间.经过认真审题,不难发现狗行走的时间与甲、乙二人的相遇时间是相等的.这就是一道行程问题应用题.甲、乙二人相遇时间为:50÷(3+2)=10(小时),狗的速度是5千米/时 ,所以,狗所走的路程一共是:5×10=50(千米).
1. 甲、乙二人分别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问:二人几小时后相遇?
分析:出发时甲、乙二人相距30千米,以后两人的距离每小时都缩短6+4=10(千米),即两人的速度的和(简称速度和),所以30千米里有几个10千米就是几小时相遇. 30÷(6+4)=30÷10=3(小时).
2. 甲、乙二人都要从北京去天津,甲行驶10千米后乙才开始出发,甲每小时行驶15千米,乙每小时行驶10千米,问:乙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甲?
你还记得吗
教学目标
想 挑 战 吗
?
苏步青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有一次在外国,他在电车上碰到一位有名的德国数学家,这位德国数学家出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让他做,这道题是:“两地相距50千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千米,乙每小时走2千米.甲带着一只狗,狗每小时走5千米.这只狗同甲一起出发,碰到乙的时候它就掉转头来往甲这边走,碰到甲时又往乙这边走,直到两人碰头.问这只狗一共走了多少千米路?”苏步青略加思索,未等下电车就把正确答案告诉了这位德国数学家.同学们,你们也来试一试,会解吗?
分析:出发时甲、乙二人相距10千米,以后两人的距离每小时都缩短15-10=5(千米),即两人的速度的差(简称速度差),所以10千米里有几个5千米就是几小时能追上.
10÷(15-10)=10÷5=2(小时).
在行程问题中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运动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
甲从A 地到B 地,乙从B 地到A 地,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甲和乙一起走了A,B 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
A,B 之间的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甲的速度×相遇时间+乙的速度×相遇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 一般地,相遇问题的关系式为: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即t v S 和和=
有两个人同时行走,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当走得慢的在前,走得快的过了一些时间就能追上他.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实质上,要算走得快的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比走得慢的人多走的路程,也就是要计算两人走的路程之差(追及路程).如果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在相同的时间(追及时间)内:追及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甲的速度×追及时间-乙的速度×追及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时间. 一般地,追击问题有这样的数量关系: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即t v S 差差=
(一) 直线型的相遇问题:
【例1】 王老师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步行5千米,张老师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步行4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然后在离甲、乙两地的中点1千米的地方相遇,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
专题精讲
分析:画一张示意图(可让学生先判断相遇点在中点哪一侧,为什么?)
离中点1千米的地方是A点,从图上可以看出,王老师走了两地距离的一半多1千米,张老师走了两地距离的一半少1千米.从出发到相遇,王老师比张老师多走了2千米
王老师比张老师每小时多走(5-4)千米,从出发到相遇所用的时间是2÷(5-4)=2(小时).
因此,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 4)×2=18(千米).
[巩固]夏夏和冬冬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两地相距1100米,夏夏每分钟行50米,冬冬每分钟行60米,问两人在距两地中点多远处相遇?
分析:根据题意,两人相遇时经过的时间为:1100÷(50+60)=10分钟,10分钟夏夏走了50×10=500(米),两地的中点距离夏夏的出发地距离为:1100÷2=550,所以两人相遇处距离两地中点550-500=50米远.
【例2】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地9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在离B地25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距离.
分析:画线段示意图(实线表示甲车行进的路线,虚线表示乙车行进的路线):
可以发现第一次相遇意味着两车行了一个A、B两地间距离,第二次相遇意味着两车共行了三个A、B两地间的距离.当甲、乙两车共行了一个A、B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车行了95千米,当它们共行三个A、B 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车就行了3个95千米,而这285千米比一个A、B两地间的距离多25千米,可得:95×3-25=285-25=260(千米).
[拓展]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东西两镇之间的A地出发向东西两镇反向而行,它们分别到达东西两镇后,再以同样的速度返回,已知甲每小时行60千米,乙每小时行70千米,相遇时甲比乙少行120千米,东西两镇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分析:教师注意帮助学生画图分析.
从出发到甲、乙两列火车相遇,两列火车共同行驶了2个全程.已知甲比乙少行120千米,甲每小时比乙少行(70—60 =)10千米,120÷10 = 12(小时),说明相遇时,两辆车共同行驶了12小时.那么两辆车
共同行驶1个全程需要6小时,东西两镇之间的路程是
(60 + 70)×6 = 780(千米)
【例3】甲、乙、丙三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去,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每小时60千米和48千米,有一辆迎面开来的卡车分别在它们出发后的5小时.6小时,8小时先后与甲、乙、丙三辆车相遇,求丙车的速度.
分析: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60-48=12(千米).则5小时后,甲比乙多走的路程为12×5=60(千米).也即在卡车与甲相遇时,卡车与乙的距离为60千米,又因为卡车与乙在卡车与甲相遇的6-5=1小时后相遇,所以,可求出卡车的速度为60÷1-48=12(千米/小时),卡车在与甲相遇后,再走8-5=3(小时)才能与丙相遇,而此时丙已走了8个小时,因此,卡车3小时所走的路程与丙8小时所走的路程之和就等于甲5小时所走的路程.由此,丙的速度也可求得,应为:(60×5-12×3)÷8=33(千米/小时). 所以卡车的速度:(60-48)×5÷(6-5)-48=12(千米/小时),
丙车的速度:(60×5-12×3)÷8=33(千米/小时),
[拓展] 甲、乙、丙三人,甲每分钟走100米,乙每分钟走80米,丙每分钟走75米.甲从东村,乙、丙从西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途中甲、乙相遇后3分钟又与丙相遇.求东西两村的距离.
分析:先画示意图如下:
3分钟甲(100米/分)
甲、丙相遇甲、乙相遇乙(80米/分)
丙(75米/分)东
西
甲、乙相遇后3分钟,甲、丙相遇.甲、丙在3分钟内共走路程是(100+75)×3=525(米).显然,这就是甲、乙相遇时,乙比丙多走的路程,乙比丙每分钟多走80-75=5(米).所以,甲、乙相遇时离出发的时间是525÷(80-75)=105(分钟).
两村间的距离是:
(100+80)×[(100+75)×3÷(80-75]=180×(525÷5)=18×105=18900(米)
[趣味数学]皮皮和琪琪乘车从城里到郊区去,琪琪对皮皮说:“我发觉每隔5分钟就有1辆迎面开来的客车和我们擦肩而过,如果两面对来的客车速度一样,在1小时有多少辆客车开到城里?”
“那还用说,当然是12辆了,因为60除以5等于12.”皮皮说.
但是琪琪不同意他的解答,认为是6辆.你知道他们谁正确吗?
分析:当然是琪琪正确.假设皮皮他们所乘的客车从与第一辆对开的客车相遇A点与到第二辆客车相遇B 点相隔5分钟,那么第二辆对开的客车要从B点达到A点好需要5分钟,也就是两辆对开的客车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分钟,60÷10=6(辆)
(二)直线型的追及问题
【例4】军事演习中,“我”海军英雄舰追击“敌”军舰,追到A岛时,“敌”舰
已在10分钟前逃离,“敌”舰每分钟行驶1000米,“我”海军英雄舰每分钟行驶
1470米,在距离“敌”舰600米处可开炮射击,问“我”海军英雄舰从A岛出发
经过多少分钟可射击敌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