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金矿矿产资源潜力动态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金矿矿产资源潜力动态评价
摘要本文在原《广东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2006-2013)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金矿找矿新发现、新突破以及对矿床成矿规律的新认识,系统总结了全省金矿预测类型和相应的预测模型,对金矿预测区进行更新并估算其资源量,动态评价广东省金矿资源潜力。
关键词金矿; 广东省; 矿产资源; 潜力评价
引言
广东省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接处,横跨南岭成矿带、浙中—武夷成矿带、粤西—桂东南成矿带、粤中成矿带和浙闽粤沿海成矿带,矿产资源丰富。
其中,金矿床(点)主要分布在北东向恩平—新丰断裂带以西、连阳—佛冈构造岩浆岩带以南和遂溪断裂带以北所围成的粤西隆起区周缘,沿莲花山断裂带零星分布。
大多数分布在粤西云开隆起区、古生代隆起区;产于吴川—四会断裂带、恩平—新丰断裂带和莲花山断裂带的次级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带、滑脱带、破碎带、硅化带中[1]。
近年来,广东省在金矿找矿过程中不断取得新发现、新突破和对成矿规律的新认识,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成果。
2020年度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中,广东省对包含金矿在内的 19个重要矿种的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是对全省地质矿产勘查资料的一次比较系统的整理。
本文在原《广东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2006-2013)[2]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开展的地质工作和最新勘查进展,对全省金矿资源潜力进行了动态评价,旨在为后续金矿勘查以及全面开展潜在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提供借鉴。
1 已有勘查进展
广东省金矿床类型划分为岩浆热液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型、斑岩型和砂矿型四种。
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在广东省较为常见,主要与断裂、韧性剪切带关系密切,代表矿床有高要河台金矿、广宁县黄泥坑金矿、清远新洲金矿、英德大沟谷金矿、封开县金鼓金矿、广州前进金矿、德庆县大剑洞金矿、廉江高村金矿等。
斑岩型金矿床主要与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喷发活动及其同期同源的浅成-超浅成岩浆侵入活动有关,代表矿床有惠来县鹅地金矿、潮州北溪金矿等。
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以高要长坑金矿为典型矿床,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广东省地质局七五七地质大队在三水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发现的大型金矿床。
砂矿型金矿为广东省较重要的矿床类型,代表矿床有封开县金庄砂金矿等[1]。
广东省金矿勘查程度总体较高,尤其对封开县、怀集县、广宁县、连平县、清新县、英德市等粤西地区的金矿床都进行了详查和勘探工作,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80.03吨,保有资源储量124.58 吨,且根据2013年潜力评价成果显示,全省最小预测区预测资源量为555.988吨[2]。
近年来,围绕高要河台金矿、清远新洲金矿、高要长坑金矿、封开板梯金矿区和广州前进金矿区等典型矿区开展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显示,即使在勘查工作程度高的地区深部仍具有较大资源潜力,主要大中型金矿深部和外围地区仍是找矿最有远景的地区。
近因此结合新的地质工作成果以及找矿进展,开展金矿资源潜力动态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2 金矿资源潜力评价
2.1潜力评价方法
收集整理近年来开展的与金矿有关的矿产地质调查成果资料,与原资源潜力评价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系统梳理各预测区地质工作程度和资源潜力变化情况。
包括:
(1)参照新版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相关技术方法,更新金矿成矿类型和金矿预测模型进行资源潜力预测;
(2)根据金矿勘查进展和地质工作程度变化,调整原预测模型并更新预测要素数据,对金矿资源潜力进行动态预测;
(3)原预测区资源潜力未变,但已探明资源量变化,应根据探明储量变化情况调整潜在资源量;
(4)通过预测区验证工作,发现该预测区成矿条件不好,需根据实际工作结论进行删除。
[3]
2.2 预测类型及预测要素
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1,2]以及广东省金矿资源的成矿地质特征、时空分布特点,总结了广东省金矿的预测类型以及相应的预测模型(表 1)。
表1 广东省金矿预测类型划分表
成矿类型
预测类
型
预测模
型区
典型
矿床
分布范围
岩浆热液型
河台式
破碎-蚀变
岩型金矿
高村模
型区
高要
河台金矿
主要分布于粤西地区的罗定-广
宁断裂变质带,受多期复合深大断裂
控制。
新洲式
脉型金矿
新洲模型
区、
板梯模型
区、
前进模型区
清远
新洲金
矿、
封开
板梯金
矿、
广州
前进金矿
在不同构造单元均有分布,但主
要集中分布于元古代-寒武纪地层分
布的区域或其附近,明显受矿源层控
制。
浅成中-低温
长坑式
卡林型金矿
长坑
模型区
高要
长坑金矿
已知的长坑式金矿位于北北东向
恩平-从化断裂带与东西向高要-惠
热液
来构造带交汇区。
型
参考典型矿床各种成矿要素,分预测类型选择预测要素[2],如下。
(1)河台式破碎-蚀变岩型以构造环境、控矿地层、控矿构造、容矿岩石、容矿裂隙和蚀变类型等预测要素为主。
(2)新洲式脉型以构造环境、控矿地层、控矿构造、容矿构造、矿体形态、结构构造和蚀变类型等预测要素为主。
(3)长坑式卡林型以构造环境、地层与建造、控矿构造、容矿岩石、矿体
形态、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蚀变类型等预测要素为主。
2.3预测资源量估算方法
本次金矿资源潜力动态评价资源量估算以地质参数体积法为主要估算方法。
对金矿预测量的计算,由模型区的含矿系数根据各要素的权重来推测其它最
小预测的含矿系数,由此可以估算各最小预测区的资源量。
依据资源量估算技术
要求,应用预测量预测公式:
Z预=S预×H预×Ks×K×α-已探明资源量
其中:Z预:预测区预测量;S预:预测区面积;H预:预测区延深(指预测
区含矿地质体延深);Ks:含矿地质体面积参数;K :模型区矿床的含矿系数;α:相似系数。
3 金矿资源潜力动态变化情况
根据与金矿相关的最新矿产地质调查和勘查成果资料,在原资源潜力评价成
果的基础上,本次金矿资源潜力动态评价共圈定最小预测区 116个,其中资源
潜力大、潜力可信度高的A类最小预测区38个;预测资源潜力一般的B类最小
预测区35个;预测资源潜力较低的C类最小预测区43个。
共有10个预测区查
明资源量发生变化,113个预测区预测量发生变化[4]。
经计算,最小预测区内金矿已查明资源量由2013年原潜力评价成果的
113.650吨,变化为194.276吨,预测量由555.988吨,变化为617.430吨。
预
测全省3000 m以浅金矿资源潜力为811.106吨[4]。
按地区分布统计,金矿资源潜力较好的地区为高要、怀集、信宜、廉江、阳江、增城、三洲等地,以上地区预测资源量约590.27吨,占全省的95.6 % 。
按预测类型统计,河台式破碎-蚀变岩型金矿、新洲式脉型金矿和长坑式卡
林型金矿的预测资源量分别为479.541吨、115.766吨和22.123吨,占比分别为77.7%、18.8%和 3.5% [4]。
对比分析表明全省金矿资源类型仍以河台式破碎-蚀
变岩型金矿为主,但长坑式卡林型金矿的预测量与以往研究成果相比,明显增加,这与近年来省内对长坑金矿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有关。
4 结论
通过对金矿资源潜力动态评价,预测全省3000 m以浅金矿资源潜力为
811.106吨,其中查明资源量194.276吨,预测量811.106吨。
粤西地区的高要、怀集、信宜、廉江、阳江、增城、三洲等地为金矿床主要分布区域,其中的河台
式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以及重要大中型金矿深部和外围地区勘查前景和资源潜力
巨大,可作为是今后勘查的重要方向,未来可继续开展相关重要成矿远景区的资
源勘查力度。
参考文献:
[1] 杨大欢,李祥能,郭敏等.《中国矿产地质志·广东卷》 [M] .北
京 :地质出版社,2021
[2] 何俊美、肖光铭、杨大欢等.广东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
[R] .广州: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2013.
[3] 赵鹏飞,马连新,梁玉辉等.安徽省金矿矿产资源潜力动态评价
[J]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0,35 (3) : 38-40.
[4] 王邱春,庞婷雯,武国忠等.广东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报告[M] .[R] .广州: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