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人文技能培训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师人文技能培训心得
本人有幸参加广西基地中国医师人文技能培训第十七期的培训,经过三天紧张的培训,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了医师人文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对于目前的中国的医疗环境,当代的医生和准医生需要进行更多的人文技能培训。
通过这次培训,我有以下的一些感想,暂就分点来谈谈我的心得体会,也算是对这三天培训的一个小小的总结。
第一、就目前社会的矛盾来看。
医患关系紧张乃至医患之间发生的暴力冲突事件层出不穷,虽然相对于庞大的医患群体
来说不值一提,但是我们见微知著,应该就目前的各种冲
突进行分析总结,防微杜渐,为后继者创造更良好的医患
关系。
在目前来看,对医院的医生的责任不仅仅是为了看
病,更是一种养家糊口的依靠;对患者来说,进医院只是
为了看病。
然而为何会有层出不穷的矛盾,就本人分宜有
以下几点;1、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患者或患
者家属对疾病的了解提高,这就会在治疗方案上与医生发
生矛盾;2、医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从基层医院到省级医
院,由于资源的分配不均,不同学历程度的医生分流到各
个层次,从大的方面来看,从乡村到大医院医生的学历从
低到高,这就不能保证相同的患者在不同的地方就诊获得
相同的诊疗目的;3、由于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造成广大
患者对大医院趋之若鹜,对地方医院不屑一顾,在这个过
程中,从侧面刺激了大医院对医生的道德的选拔,而地方
医院得不到刺激,所以就使两级分化更严重;4、国家对
医疗环境的市场化管理,使一些医院抱着以盈利为目的的
心态,抛弃了医生救死扶伤的本能,形成嫌贫爱富的一种
姿态来对待患者。
以上几点就已经需要我们当代医生与医
学生去深入考虑,我们做不到去改变整个社会的现状,但
是我希望我们的医生在选择的时候或者工作的时候能尽
到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也算是本人的一个小小心愿吧!第二、就医生个体来看,需要更多的提高自己的医德与医术。
我也就简单的分析一下常见的医生个人方面的问题。
1、
有些医生的医德不良,对病人的疾苦漠不关心。
我始终认
为作为一个医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没有医德就谈不上
责任心与同情心。
缺乏责任心与同情心的医生是很难与病
人进行沟通,从而更合理的治疗病人的疾病。
2、有些医
生对于患者的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他们认为只要把病
人的病治好就行,要知道人是病的载体,人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没有意识到病人的心理与社会需求的重要性。
3、有
些医生缺乏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的技能。
他们虽然认识到
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但是却不知道如何与病人进行有效
地沟通,这种医生也只能被称作医匠而已。
其实现实中的
问题不仅如此,还有更多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存在,本人
也就点出这几点,以作参考。
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医生
迫切的需要进行人文技能的培训,不只是为了更好的治疗
病人的疾病,同时也是对医生职业本身的一种促进与职业
地位的提高。
第三、从患者及其家属来看。
本人不能说以下的行为存在于每个患者的身上,但是它至少是一些代表。
1、有些病人或
家属本身不善于言辞,或者由于病情的困扰儿影响了其本
身的沟通能力。
2、有些病人对所患疾病没有准确的认识,
所以感到焦虑,不好意思,甚至存在心理上对自己的否定,
这也就增加了医患沟通的困难。
其实相对于这些难缠的患
者,中国的绝大多数患者还是很配合医生的诊治的,我们
毕竟不能以偏概全,以为这极少的一部分代表了广大的患
者问题。
患者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解除自己身上的病痛,
这跟医生的目的完全相同。
根据以上的各点的分析与整理,我们不难发现,医生与患者本就是供与求的关系,只有当供大于求的时候,这种矛盾才能从根本上的解决。
但是毕竟医生与患者都是社会人,这也就说明我们不能仅仅光从自然属性上去整合所有的问题,我们还需更深入考虑医生与患者的社会属性。
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应运而生也就不难理解,以为社会的发展需要其存在,也就像是俗语说的“存在即有理”,不管其是否合理,我们不能去逃避现下的问题。
所以我们只能从教育、制度、社会整个方面来考虑。
作为一个平凡的小市民,本人不能影响到那么
多,只能做好自己,同时积极的影响身边的人,也就是常说的:能力有多大,责任也就有多多大。
以上就是通过本次培训本人获得的一点点微小的心得,请老师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