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以《物流配送与仓储运作实务》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反传统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在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借助视频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学习提前到课前自学,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但这一模式在不同学习阶段、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中的应用可能会存在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以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
本文以《物流配送与仓储运作实务》为例,分析了本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具体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翻转课堂;课堂讨论;教学模式
引言
传统的教育,常常都是以教师在课堂进行讲授,学生在课堂被动听讲为主。
在教学资源比较缺乏,知识获取途径比较单一,教学技术支持比较落后的年代,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一直发挥着其作用,延续至今。
但我们也发现这种模式会存在一定的弊端,它常常会忽略教学对象的差异,会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会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潜能等。
在2007年Jon Bergmann和Aaron Sams首次尝试了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2011年Salmankhan创办的可汗学院推行网络教学,将这一新的教学模式逐渐推广,影响了全球的教育界;从而,越来越多的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尝试这一新的教学模式。
1、翻转课堂基本概念
“翻转课堂”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同的学者对该模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对该模式的基本概念差异不大。
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制作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课程,然后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释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1]。
翻转课堂先由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完成针对性练习发现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师生、生生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学习成果与心得,从而实现教学目标[2]。
简单来讲,翻转课堂就是,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内进行讨论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2、翻转课堂的特点
2.1 重定角色职责
传统课堂教学,教师就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围绕着教师的讲授进行学习。
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由课堂中知识的讲授传递者,转变为课前学习知识资源的提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以《物流配送与仓储运作实务》为例
文/何铭强 苗森
者(或引导者)和课堂内知识共享、观点碰撞的促进者(或指导者);学生的角色由传统教学课堂中知识的被动听取者,转变为课前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总结知识的主动获取者和课堂中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主动演讲者、提问者、辩论者。
2.2 重设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中,我们针对一门课程,尤其是一门理论知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往往是了解、理解、掌握一些知识点,通过最终的理论知识考试来考核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效果。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存在这样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学生懂得一些理论知识,但缺乏在复杂环境中,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考试成绩优秀,但没有自己的观点、或表达自己观点的意愿和能力不足。
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3、本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施遇到的问题及原因
3.1 课前自主学习的自律性较差
目前,对我国绝大部分大学生而言,其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性都比较差,除了考试前的复习时间,平时的课余时间他们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去自学。
笔者认为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了这一问题的存在。
第一,受大学之前初高中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进大学之前的10多年学习过程,多以被动的学习为主,尤其是高中,完全是应对高考的学习。
而在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一下子从高中的紧张氛围转变为自由放松的状态,学生适应不了以自学为主的大学学习生活。
第二,网络时代的学生学习之外的诱惑很多。
网络时代对于如今的大学生来讲,有很多的帮助,信息内容的多样性、信息获取便利性、信息更新的时效性等都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但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受各种各样的网游、网剧等诱惑,学生的业余生活被其占据,导致他们自主学习的自律性得不到保障。
3.2 课前学习资源的制作难度较大按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课前学生自主学习,是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进行学习。
那就意味着,要根据课程的知识体系,拍摄一系列的课程知识点教学视频。
以《物流配送与仓储运作实务》课程而言,知识点的整理不是难事,但是要拍摄制作成教学视频有一定难度。
第一,视频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
相对于艺术、设计、文学、语言等很多其他专业而言,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知识本身就会比较枯燥无味,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去保证学生观
★浙江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物流配送与仓储运作实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kg2015346;浙江树人大学校立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基于合作学习的《物流配送与仓储运作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课题成果,项目编号:2012JA3012。
81
看视频的观看率和关注度。
第二,视频的制作成本较高。
这里所指的成本主要是指制作视频的时间成本,其次是资金成本。
按照本课程一学期分16周每周1次的课堂教学而言,需要制作至少16段左右的视频,而且为了要制作出能吸引学生关注度,具有高质量观看内容的视频,就要求主讲教师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去设计、准备、录制、制作这些视频。
为了提升视频的画面、音质等的质量,保证学生观看视频的舒适度,要找专业的视频制作团队,使用专业的拍摄设备帮助制作。
3.3 课中知识讨论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中,不管是老师提问让学生讨论回答,或者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经常会出现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不高的情况。
不同的学生对于讨论积的极性不高可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因素造成,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学生对讨论这一行为本身没兴趣或是不敢讨论。
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定程度压制了学生思考问题、怀疑问题、辩论问题的意愿和能力,导致很多学生缺乏与他人讨论事情的兴趣,缺乏与他人进行讨论的胆识。
第二,学生对所讨论的知识点不了解或没兴趣。
有可能是学生对所讨论的点而言知之甚少,这个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个点进行讨论的能力;或者,学生对所讨论的点的兴趣不大,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就会大大下降。
3.4 课堂汇报讨论的时间不足由于学校教学资源、教学制度等原因,本课程一次授课对象是物流管理专业一个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人数基本保持在75左右。
这么多人组成一个教学班上课,就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作业汇报讨论的时候,时间不够,有些问题没办法深入探讨;甚至,有可能有些学生轮不到上台进行作业汇报,从而失去了演讲,和接受其他同学提问的机会。
4、本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
翻转课堂教学,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内进行探讨,因此,要尽可能的采用小班化教学,以30-40人左右为一个教学班为宜。
除此之外,本课程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4.1 准备多元化的课前自学资源为解决上述视频制作成本、学生自主学习自律性差等问题,本课程根据课程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对课前自学资源的整理制作跳出了“视频教学”这一单一的形式,进行了多元化的发展。
第一,PPT类自学资源。
针对课程里比较简单的基础性的知识点介绍(例如,仓储概念、仓储功能、配送概念、配送模式等),做成内容详实、调理清晰的PPT即可,没有必要花过多的时间精力去设计、录制、剪辑视频。
学生根据PPT中的知识纲要自学,PPT只作为学生自学的一个辅助性引导材料,制作比较简单。
第二,视频类自学资源。
本课程中的视频类自习资源又分为三种针对不同类型。
(1)网络现有视频资源。
针对一些行业发展现状、问题、趋势类的内容(例如,我国物流配送、仓储经营过程中运用的现代技术状况、遇到的问题和可改进的措施等),可在网上找到一些我国当今物流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的的新闻报道、专题纪录片等,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观看(类似于“聚焦物流顽症”等视频资源)。
这类电视台报道或播放的专题视频,
往往比较有针对性、现实性、新闻性,相对于自己制作的视频能更好的吸引学生。
(2)自制案例情景视频。
当找不到上述提到合适现有视频资源的时候,为了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观看视频,达到尽可能好的效果,需要先进行案例内容的编写,再进行情景、人物或公司(业务角色)的设计,最后制作成一个情景动漫视频。
因此,该类视频资源的制作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大。
(3)自制模拟操作视频。
借助对应的专业模拟软件,设计一系列操作任务,拍摄好这些模拟操作流程的视频,以便学生在课堂操作前熟悉操作步骤(例如,仓配操作中的入库、理库、出库等)。
这一视频的制作相对上一种情景视频的制作要简单很多,只需要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操作,完整录制下来即可,但其学习作用不比其他的差。
第三,微信类自学资源。
作为书本知识体系的补充和知识强化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关注各大物流专业相关公众微信号(例如:物流指闻、物流沙龙、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中国物流学会、阿里研究院等)。
因为些微信公众平台推出的信息包含了大量学生在书本中所学不到的知识,包括各大相关企业、相关行业目前的发展情况、面临问题、发展趋势等。
这类资源相比于前面的学习资源来讲,具有实时更新、知识面广、学习方便等几个比较鲜明的特点。
4.2 制定引导学生课堂讨论的机制课堂上的讨论,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必须在其中起到激发讨论积极性、引导讨论良性发展的作用。
因此,本课程制定以下一些课堂汇报要求和评价机制。
第一,微信类资源每周汇报。
针对这类资源的学习,由于其学习知识面很广,信息量非常大,因此,不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关注这些行业动态推文;但要求每个同学至少一次上台汇报所学的内容。
每周安排1节课3名学生,用PPT汇报微信咨询学习总结。
汇报内容选自上一周的物流专业微信平台,且内容必须与本课程相关;汇报时间控制在5分钟,讨论时间控制在7分钟左右。
第二,课堂汇报采用互评制。
课堂汇报根据汇报内容分20%、PPT制作分30%、演讲分30%、答疑分(讨论分)20%的分数占比,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最终计算综合平均分,作为该生汇报的成绩分。
第三,激发讨论积极性的奖惩。
当演讲汇报的学生,把内容讲完后,先让其他学生针对汇报的内容自发地进行提问或探讨;如果没有学生主动进行讨论的,将由教师随机选一学号的学生进行提问。
前者自发主动性提问的,加平时分5-10分(具体根据讨论情况而定);后者被抽到的学生,必须进行话题探讨,但不加分。
第四,保证汇报内容不重复。
要求汇报内容不能与之前汇报过的内容重复,如果发现汇报内容与之前有重复,则说明后汇报的同学没有认真听之前同学的汇报;因此,后汇报的同学不得分;要求每周进行汇报的同学之间,先进行汇报内容的相互确认,确保相互之间的内容不重复,如果汇报内容基本重
参考文献:
[1] 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1.[2] 刘荣.翻转课堂:学与教的革命[J].基础教育课程,2012,(12):28.作者简介:
何铭强,浙江树人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苗森,浙江树人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