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支撑架搭设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设计计算 (3)
四、构造要求 (5)
五、材料管理 (7)
六、验收管理 (8)
七、使用管理 (8)
八、拆除管理 (9)
九、施工图 (10)
十、楼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11)
十一、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11)
十二、梁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17)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湖北锦云呼叫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中国中部呼叫产业城(二期)办公楼,本工程每层分A区、B区、C1区、C2区、D1区、D2区六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详见各层平面图,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55960.91m2。

2.本办公楼总容纳5000个呼叫席位,服务一个席位的人员为2.5人,本栋楼总容纳人数为12500人,由于有部分人员三班倒班,总人数按10000人考虑,平均每层最多容纳人数2000人。

按每100人需要的疏散净宽度为1m计算,每层需要的疏散宽度为20m。

本工程每层的疏散宽度为27.3m。

3.本工程建筑层数为6层,屋面建筑标高为23.300 m,室内外高差为0.300 m。

4.本工程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合理使用年为50年,防火设计的建筑分类为二类;其耐火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为湖北锦云呼叫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中国中部呼叫产业城(二期)办公楼,该工程位于襄阳市高新区汉江北路延伸段内环路旁,本工程建设单位为中国锦云呼叫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襄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勘察,上海新建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负责设计,监理单位为湖北合优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由湖北鑫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襄阳分公司负责承建。

工程中庭一至四层为中空,屋面层封闭,中庭宽度**m,长度**m。

其中最大梁宽400mm,最大梁高800mm,楼板厚度0.15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布置3道,内龙骨采用方木40mm×80mm ,外龙骨间距500mm,外龙骨采用方木40mm×80mm,对拉螺栓布置1道,竖向间距400(mm),断面跨度方向的间距1000mm。

承重架采用无承重立杆,木方垂直梁截面支设方式,梁底增加3根承重立杆,承重杆间距2米。

梁底采用2根60mm×80mm的木方,顶托内托梁材料采用宽100×高80木方(俗称大树)。

梁两侧立杆间距0.9(mm),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100(mm)。

板底采用木方支撑形式,木方间距300mm,木方尺寸:40mm×80mm。

脚手架搭设高度22.5m,步距1.50m,
排距0.9m,纵向间距0.9m。

二、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5、《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低压流体输送甲焊接钢管》(GB/T3092)、《碳素结构钢》(GB/T700)
6、《钢管脚手架扣件》(GB/5831-2006)
7、《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三、设计计算
详见附录计算书
四、构造要求
1 架体总体要求
(1) 对剪刀撑、水平杆、周边拉结等采取一系列加强措施。

(2) 支模架体高宽比:模板支架的整体高宽比不应大于5。

(3)木支撑间距、搭接长度要加强控制,间距不得大于300mm。

2 架体立柱
(1)梁下优先采用可调托座同时对采用可调托座时的构造做出了具体规定,以满足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2)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歩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

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

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3)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Φ48mm×3.2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

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5)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

(6)钢管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离主节点不宜大于歩距的1/3。

严禁将上段的钢管与下段的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7) 可调托座使用:可调托座与钢管交接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托座顶距离水平杆的高度不应大于300mm。

梁底立杆应按梁宽均匀设置,其偏差不应大于25mm,调节螺杆的伸缩长度不应大于200mm。

3架体水平杆
(1) 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

(2) 搭设要求: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确1/3;
b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主节点处水平杆设置: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4剪刀撑
(1) 设置数量:模板支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剪刀撑:
a 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b 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5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2) 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每道剪刀撑宽度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
之间。

倾角为45︒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倾角为60︒时,则不应超过5根;
b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
c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d 设置水平剪刀撑时,有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
1/3。

e 剪刀撑、横向斜撑应随架体同步搭设。

5 周边拉接
(1)模板支架应与施工区域内及周边已具备一定强度的构件(墙、柱等)通过连墙件进行可靠连接。

(2) 超高大跨大荷重支模架必须与砼已浇筑完毕的垂直结构有效拉结。

五、材料管理
1 钢管、扣件
(1) 材质: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相关规定
(2) 验收与检测,钢管、扣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检验报告,生产厂家必须具有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

并且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

钢管外观质量要求:
a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b 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钢管表面锈蚀深度;钢管的弯曲变形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
c 钢管应进行防锈处理。

扣件外观质量要求:
a 有裂缝、变形或螺栓出现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
b 扣件应进行防锈处理。

2木方、面板:木方应选用质地较好的云杉或马尾松,两侧刨平,厚度保证80mm。

面板采用九合板,板材应有完整的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

木方、面板材料质量要求:
3技术资料
施工现场应建立材料使用台帐,详细记录材料的来源、数量和质量检验等情况人员管理
六、验收管理
1验收程序
模板支架投入使用前,应由项目部组织验收。

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人员,以及监理工程师应参加模板支架的验收。

施工企业的相关部门应参加验收。

2验收内容
a 材料——技术资料
b参数——专项施工方案
c 构造——专项施工方案和本规程
3扣件力矩检验
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

4验收记录
按相关规定填写验收记录表。

七、使用管理
1 搭、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脚手架不得与模板支架相连。

3模板支架使用期间,不得任意拆除杆件,当模板支架基础下或相邻处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支架使用过程中不得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4架体因特殊原因或使用荷载变化而发生改变时,需采取措施(编制补充专项施工方案),重新验收。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观测模板支撑系统的工作状态,观测人员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应立即通知浇筑人员暂停作业,情况紧急时应采取迅速撤离人员的应急措施,并进行加固处理;混凝
土浇筑过程中,应均匀浇捣,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超高堆置。

八、拆除管理
1 拆除时间:必须满足规范规定的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2 拆除方法:模板支架拆除时,应按施工方案确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步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分段拆除的高差不应大于二步。

设有附墙连接件的模板支架,连接件必须随支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接件全部或数步拆除后再拆除支架;模板支架拆除时,应在周边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严禁将钢管、扣件由高处抛掷至地面;
b 运至地面的钢管、扣件应及时按规定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整修与保养,剔除不合格的钢管、扣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3梁、板模板应先拆梁侧模,再拆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并应分段分片进行,严禁成片撬落或成片拉拆。

4拆除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操作,严禁站在已拆或松动的模板上进行拆除作业。

5 拆除模板时,严禁用铁棍或铁锤乱砸,已拆下的模板应妥善传递或用绳钩放至地面。

6 严禁作业人员站在悬臂结构边缘撬拆下面的模板。

7 待分片、分段的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允许将模板、支架、零配件等按指定地点运出堆放,并进行拔钉、清理、整修、刷防锈漆或脱模剂,入库备
用。

九、施工图
22500
15012
01500150015001500650
图1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2.5m ,立杆的纵距 b=0.90m ,立杆的横距 l=0.90m ,立杆的步距 h=1.50m 。

面板厚度18mm ,剪切强度1.4N/mm 2,抗弯强度
15.0N/mm 2,弹性模量6000.0N/mm 4。

木方40×80mm ,间距300mm ,剪切强度
1.3N/mm 2,抗弯强度13.0N/mm 2,弹性模量9500.0N/mm 4。

梁顶托采用钢管48×
2.8mm 。

模板自重0.30kN/m 2,混凝土钢筋自重25.00kN/m 3,施工活荷载3.00kN/m 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800
图3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4楼板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2.8。

1、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000×0.200×0.900+0.300×0.900=4.77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2.000+1.000)×0.900=2.7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90.00×1.80×1.80/6 = 48.60cm3;
I = 90.00×1.80×1.80×1.80/12 = 43.74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4.770+1.4×2.700)×0.300×0.300
=0.086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86×1000×
1000/48600=1.76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4.770+1.4×2.700)×0.300=1.711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711.0/(2×900.000×18.000)=0.158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4.770×3004/(100×6000×437400)
=0.10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
2、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5.000×0.200×0.300=1.50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 0.300×0.300=0.09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1.000+2.000)×0.300=0.900kN/m 静荷载 q1 = 1.20×1.500+1.20×0.090=1.908kN/m
活荷载 q2 = 1.40×0.900=1.260kN/m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2.851/0.900=3.168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3.17×0.90×0.90=0.257kN.m
最大剪力 Q=0.6×0.900×3.168=1.711kN
最大支座力 N=1.1×0.900×3.168=3.136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4.00×8.00×8.00/6 = 42.67cm3;
I = 4.00×8.00×8.00×8.00/12 = 170.67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257×106/42666.7=6.01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711/(2×40×80)=0.802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1.590kN/m 最大变形 v =0.677×1.590×900.04/(100×9500.00×1706666.8) =0.436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250,满足要求!
3、托梁的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取木方的支座力 P= 3.136kN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 q= 0.037kN/m。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弯矩图(kN.m)
托梁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
托梁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896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10.439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1.182mm
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4.25cm3;
截面惯性矩 I = 10.20cm4;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896×106/1.05/4248.0=200.88N/mm2
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15.0N/mm2,满足要求!
(2)顶托梁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 1.182mm
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400,满足要求!
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上部荷载没有通过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无需计算。

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
NG1 = 0.103×22.500=2.324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 双排架自重标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00×0.900×0.900=0.243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000×0.200×0.900×0.900=4.050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6.617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1.000+2.000)×0.900×0.900=2.43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0NG + 1.40NQ
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11.34kN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A ——立杆净截面面积,A=3.974cm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248cm3;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0.20m;
h ——最大步距,h=1.50m;
l0 ——计算长度,取1.500+2×0.200=1.900m;
——由长细比,为1900/16=119;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0.464;
经计算得到=11342/(0.464×397)=61.452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1.4Wklal02/8-Prl0/4
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计算公式
Pr=5×1.4Wklal0/16
其中 Wk ——风荷载标准值(kN/m2);
Wk=0.7×0.300×1.200×0.600=0.216kN/m2
h ——立杆的步距,1.50m;
la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0.90m;
lb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0.90m;
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5×1.4×0.216×0.900×1.900/16=0.162kN.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1.4×0.216×0.900×1.900×
1.900/8=0.046kN.m;
Nw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Nw=1.2×6.617+0.9×1.4×2.430+0.9×1.4×
0.046/0.900=11.066kN
经计算得到=11066/(0.464×397)+46000/4248=69.715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十二、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依据2《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计算参数: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2.5m,梁截面 B×D=400mm×80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0.60m,立杆的步距 h=1.50m,梁底增加0道承重立杆。

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
6000.0N/mm 4。

木方40×80mm ,剪切强度1.3N/mm 2,抗弯强度13.0N/mm 2,弹性模量9500.0N/mm 4。

梁两侧立杆间距0.90m 。

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2根计算。

模板自重0.50kN/m 2,混凝土钢筋自重25.00kN/m 3,施工活荷载3.00kN/m 2。

梁两侧的楼板厚度0.25m ,梁两侧的楼板计算长度0.50m 。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

集中
力大小为 F
25.000×0.250×0.500×0.200=0.750kN 。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2.8。

1、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000×0.800×0.200=4.00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0.500×0.200×(2×0.800+0.400)/0.400=0.500kN/m 22500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1.000+2.000)×0.400×0.200=0.240kN 均布荷载 q = 1.20×4.000+1.20×0.500=5.400kN/m
集中荷载 P = 1.40×0.240=0.336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20.00×1.80×1.80/6 = 10.80cm3;
I = 20.00×1.80×1.80×1.80/12 = 9.72cm4;
计算简图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变形计算受力图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0.263kN
N2=0.985kN
N3=0.985kN
N4=0.263kN
最大弯矩 M = 0.012kN.m
最大变形 V = 0.017mm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12×1000×1000/10800=1.111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528.0/(2×200.000×18.000)=0.220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017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133.3/250,满足要求!
2、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1)梁底木方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0.985/0.200=4.926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4.93×0.20×0.20=0.020kN.m
最大剪力 Q=0.6×0.200×4.926=0.591kN
最大支座力 N=1.1×0.200×4.926=1.084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4.00×8.00×8.00/6 = 42.67cm3;
I = 4.00×8.00×8.00×8.00/12 = 170.67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020×106/42666.7=0.46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591/(2×40×80)=0.277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3.300kN/m 最大变形v =0.677× 3.300×200.04/(100×9500.00×1706666.8)=0.002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200.0/250,满足要求!
3、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1)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590kN.m
最大变形 vmax=1.724mm
最大支座力 Qmax=1.998kN
抗弯计算强度 f=0.590×106/4248.0=138.80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2)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纵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1.53kN 1.53kN 1.53kN 1.53kN 1.53kN 1.53kN 1.53kN 1.53kN 1.53kN 1.53kN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如下: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320kN.m
最大变形 vmax=0.300mm
最大支座力 Qmax=6.527kN
抗弯计算强度 f=0.320×106/4248.0=75.25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 ≤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6.53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R≤8.0 kN时,可采用单扣件; 8.0kN<R 12.0 kN时,应采用双扣件;R>12.0kN时,应采用可调托座。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6.53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0.103×22.500=2.789kN N = 6.527+2.789=9.315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60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3.97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25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67;
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0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
度;a = 0.30m;
公式(1)的计算结果:l0=1.167×1.700×1.50=2.976m
=2976/16.0=185.758 =0.209
=9315/(0.209×397)=111.919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
算 < [f],满足要求!
公式(2)的计算结果:l0=1.500+2×0.300=2.100m
=2100/16.0=131.086 =0.391
=9315/(0.391×397)=59.917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0 = k1k2(h+2a) (3)
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57;
公式(3)的计算结果:l0=1.167×1.057×(1.500+2×
0.300)=2.590m =2590/16.0=161.697 =0.271
=9315/(0.271×397)=86.462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
全隐患。

表1 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1
———————————————————————————————————————
步距 h(m) h≤0.9 0.9<h≤1.2 1.2<h≤1.5 1.5<h
≤2.1
k1 1.243 1.185 1.167 1.163
———————————————————————————————————————
表2 模板支架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2
—————————————————————————————————————————————
H(m)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5 30 35 40
h+2a或u1h(m)
1.35 1.0 1.014 1.026 1.039 1.042 1.054 1.061 1.081 1.092 1.113 1.137 1.155 1.173
1.44 1.0 1.012 1.022 1.031 1.039 1.047 1.056 1.064 1.072 1.092 1.111 1.129 1.149
1.53 1.0 1.007 1.015 1.024 1.031 1.039 1.047 1.055 1.062 1.079 1.097 1.114 1.132
1.62 1.0 1.007 1.014 1.021 1.029 1.036 1.043 1.051 1.056 1.074 1.090 1.106 1.123
1.80 1.0 1.007 1.014 1.020 1.026 1.033 1.040 1.046 1.052 1.067 1.081 1.096 1.111
1.92 1.0 1.007 1.012 1.018 1.024 1.030 1.035 1.042
1.048 1.062 1.076 1.090 1.104
2.04 1.0 1.007 1.012 1.018 1.022 1.029 1.035 1.039
1.044 1.060 1.073 1.087 1.101
2.25 1.0 1.00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 1.037
1.042 1.057 1.070 1.081 1.094
2.70 1.0 1.00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 1.037 1.042 1.053 1.066 1.078 1.09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