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5.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该是()
A.cm B.km C.m D.mm
2.(2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名初中生的质量是50kg
B.一名普通初中生的身高是216cm
C.中学生通常情况下的步行速度可达5m/s
D.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39℃
3.(2分)鼓在受到击打时会发声,用不同力量击打,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4.(2分)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霜的形成是一种升华现象
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5.(2分)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
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
6.(2分)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远视眼的矫正是配戴合适的凸透镜
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现象
C.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v从1.2f处匀速运动到1.9f处(f为焦距),这段
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v′,则v′>v
7.(2分)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

由图象可知,a、b 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C.ρ水>ρa>ρb D.ρa>ρ水>ρb 8.(2分)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s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ab段B.bc段C.cd段D.de段
9.(2分)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
C.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10.(2分)在商场内乘坐观景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A.地面B.上升的电梯
C.商场内的收银员D.货架上的商品
二、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至少有二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3分)如图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OB是树枝反射形成的像B.OB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
C.OC是树枝在水中的部分D.OC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
12.(3分)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
13.(3分)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热
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吸热
C.寒冷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
14.(3分)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正确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
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振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三、填空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5.(2分)有一圆形跑道,跑道长120m,甲,乙同学沿跑道同时同地反向匀速跑步时,每隔20s相遇一次,已知甲、乙同学速度之比为2:3,如果甲、乙同学以原速度沿跑道同时同地同向跑步,每隔s相遇一次,甲同学的速度是。

16.(2分)在2015年9月3日的阅兵式上,步伐整齐的三军仪仗队中的任意两个战士都是
相对的;在训练中某战士用了2min行进了约150m,则该战士的行进速度约为m/s。

17.(2分)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18.(2分)人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会感到声带在,发出的声音以形式传播。

19.(2分)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海波的颗粒(选填“大”或“小”)一点好,加热过程中,用搅拌器不断搅拌,目的是使海波各处的趋于一致。

20.(2分)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

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后。

21.(2分)晴朗的天气,当你在湖边散步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

如图所示,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

22.(2分)把一杯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中,当水结成冰后密度,体积(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3.(2分)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cm;用天平测小矿石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小矿石的质量为g。

24.(2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其中使用可绕ON转动的纸板的目的是:
①呈现;
②验证。

四、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28分.)
25.(2分)如图所示。

OB为一束光线在水面的反射光线,0为入射点。

请画出入射光线和其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26.(4分)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m/s。

(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7.(4分)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了。

(2)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可能的原因有
(3)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

28.(6分)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

自己的感觉对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进行了实验探究。

小明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2)多场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

请根据以上叙述问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致,能验证小明感觉得是步骤(选填(1)或(2))。

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像和物
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③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选填“能”或“不能”)观
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

29.(6分)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填“上”或“下”)移动。

(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填符号)
30.(6分)某中学环保小组在江边取适量江水样品,分别进行了江水密度的测量:
(1)小薇把样品带回学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
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直至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江水样品,测出烧杯和江水的总质
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江水的质量为,烧杯中江水的密度为g/cm3。

(2)小亮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图丙所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
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
③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m3;
则江水的密度表达式ρ=(纯净水的密度用表示ρ水)。

④小亮测算江水的体积使用了下列3种物理方法中的。

A.控制变量法B.等量替代法C.类比法。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2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
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31.(4分)有一个瓶子装满油时,总质量是1.2kg,装满水时总质量是1.44kg,水的质量是
1.2kg,求:油的密度。

32.(8分)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块后,水面升到了瓶口,求:
(1)石块的质量;
(2)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3)石块的密度。

33.(8分)小华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305070液体的体积V/cm3103050
求:(1)这种液体的密度。

(2)空量杯的质量。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2.A;3.B;4.D;5.D;6.B;7.D;8.A;9.C;10.B;
二、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至少有二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AD;12.D;13.B;14.BCD;
三、填空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5.100;2.4m/s;16.静止;1.25;17.音调;空气;18.振动;波;19.小;温度;
20.凝华;熔化;21.折射;反射;22.变小;变大;23.2.45;33.4;24.反射光;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四、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28分.)
25.;26.时间;大;0.25;7;27.水蒸气;沸腾;小华所用水的质量较大;小华所用水的初温较低;高于;烧杯底部继续从石棉网吸热;28.(2);物体等大;相等;
垂直;不能;虚;29.同一;缩小;照相机;变大;上;B;30.右;39.6g;1.1×103;
标记A处;ρ水;B;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2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
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31.;32.;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