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西周的兴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西周的兴亡
教师寄语:学问是苦根上长出的甜果
学习目标:
1.记住西周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以及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
2.培养总结历史现象,初步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3.认识民心向背对政权的影响,树立正确人生价值取向的认识。
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分封制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课前热身:
基本要求:阅读课本正文,勾划知识要点,完成下面填空。
1.西周的兴亡:建立:周武王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周,周朝前期都城在(今陕西西安),历史上称为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含义)内容: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功臣和一些古帝王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
重要封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西周结束: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被杀,西周结束。
一.课堂探究:
基本要求:首先自主解决,探索答案;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再后展示成就,师生共同点评。
探究一: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它的含义(内容)是什么?根据周王的授予诸侯国君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如何看待西周的分封制?
探究二: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这些称呼是怎样来的?与西周的什么制度有关?
探究三:从夏、商、周的灭亡中,说说你得到的启示。
二.课堂小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
1、知识要点:一个王朝(西周)、两个人物(周武王、周幽王)、
三个重要“一”(一场战役:牧野之战;一个都城:镐京;一个制度:分封制)
2、齐读基础知识
三.课堂大练兵:(做一做,相信你会有很多收获!)
(一)单选题。
1.西周前期都城在()
A.牧野
B.镐京
C.殷
D.洛邑
2.西周的诸侯是通过()方式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3.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分割诸侯的兵力
B.保证国家的兵
C.巩固奴隶主政权
D.巩固原商朝地区
4.“临阵倒戈”和“烽火戏诸侯”这两个个故事有关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 夏桀和商汤
B.商纣王和周幽王
C.周武王和商纣王
D. 周幽王和夏桀
5. 很多同学都读过《封神演义》,知道许多精彩的传说故事。
这些故事大约发生在()
A.黄帝时
B.夏朝时
C.商末周初
D.春秋战国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材料二“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
材料三“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1)上述材料叙述的是一项什么制度?周王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
(2)这种制度实施的对象有哪些人?有哪些主要的诸侯国?
(3)根据材料三,说明西周时期周天子的地位怎样?
(4)受封的诸侯有哪些义务?这说明诸侯国与中央政权有何关系?
四、学习反思。
学生思收获:
教师思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