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解析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综合练习试题(含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综合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关于运动项目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骑自行车刹车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人和车具有惯性
B.人登上较高的山顶时,会感觉不适,是因为山顶气压大于山脚下的气压
C.人用力将弓拉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随着气压的增大,水的沸点会升高
B.利用马德堡半球实验可以精确测出大气压的值
C.大坝的下部比上部建造得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D.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3、如图所示,一根两端开口的粗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膜,灌满水后倒置在水槽内,用铁钉在橡皮膜中央刺一小孔,()
A.管内的水面位置不变B.管内的水向上喷出
C.管内的水面位置下降D.以上情况均可能
4、将8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物体分两部分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乙所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等于()
A.5:3 B.5:2 C.10:9 D.3:2
5、如图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内装质量相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
A.p甲=p乙 F甲<F乙B.p甲=p乙 F甲>F乙
C.p甲<p乙 F甲=F乙D.p甲>p乙 F甲=F乙
6、在物理学中,需要一些器材来测量物理量及研究物理规律,下面是关于一些器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仪器,其原理是弹簧的长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微小压强计是利用连通器制成的
C.密度计是利用漂浮条件工作的,其刻度与温度计的刻度一样是均匀的,在液面上漂浮时,液面
上面的示数比下面的大
D.盒式气压计是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它可以改装成高度计
7、如图所示,在甲、乙两试管中分别装入相同质量的液体,试管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甲与p乙的关系是()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判断
8、一密闭的圆台形容器装有1kg水,如图甲所示,若把它倒置(图乙),则水对容器底面的作用将()
A.压强减小,压力增大B.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D.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9、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书包带做得扁而宽,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
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
C.在铁轨下面铺设轨枕,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D.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
10、大气压强作用在房顶上的压力是很大的,但是房子并没有被压塌,其主要原因是()
A.房顶建造的很牢固
B.墙很厚,对地面的压强小
C.墙把房顶支撑住了
D.房顶上下面均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20cm2的薄壁容器中盛有500g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容器内水深h为20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a,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强为
Pa(g取10N/kg)
2、装酸奶的纸盒内侧贴有一层极薄的锡箔以防止渗漏,锡箔能做得很薄是利用它(硬度高/延展性好/密度大)的特点。

吸管一端做得较尖,是为了。

酸奶能被人“吸”到口中,是作用的结果。

3、小华的重力是 500N,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00cm2,他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他走路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会(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填“>”、“<”或“=”),其中
种液体是水,(g取10N/kg)一个重10N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它所受到的浮力是N。

5、如图所示,用拇指和食指按压一支铅笔的两端,拇指和食指受到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

则F1F2,p1p2;若F2=1N,笔尖的面积为1×10-6m2,则p2=
Pa。

(前两空均选填“>”“<”或“=”)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一个重为 6N ,底面积为0.01m 2的电热水器中盛有重为15N 的水 ,水深2dm 。

(g=10N/kg ,ρ水=1. 0×103kg/m 3)求 :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
(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置有圆柱体甲和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乙。

甲的底面积为1 ⨯ 10-2米2、高为0.3米、密度为2 ⨯ 103千克/米3。

乙的底面积为2 ⨯ 10-2米2、高为0.25米,盛有0.1米深的水。

(1)求圆柱体甲的质量m 甲;
(2)求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3)将甲竖直放入乙容器中,求此时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乙。

3、如图所示,一杯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空杯的质量为 0.04kg ,其底面积为 210cm ,茶水的质量为 0.16kg ,茶水的深度为 10cm (茶水密度约为 331.010kg/m ⨯ , g 取 10N/kg ,杯壁厚度不计)。

求:
(1)茶水对杯底的压强。

(2)茶水对杯底的压力。

(3)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4、如图所示,把一只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瓶内装入150g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取g=10N/kg,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
(2)水对杯底的压力;
(3)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2.7×103Pa,求玻璃杯的质量。

5、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平底烧瓶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

烧瓶重G1=1N,底面积S=30cm2;瓶内水重G2=5N,水深h=10cm。

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

求:
(1)水对烧瓶底的压强;
(2)烧瓶对桌面的压强。

四、实验探究(1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10分)
1、晓宇设计了用吸盘测量大气压的实验,请帮助晓宇做好以下工作:
(1)请补充完整该实验的相关步骤:
①如图所示,将蘸水的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板上,里面的空气;
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注入细沙,直到恰好脱离板面;
③用天平测出细沙和小桶的质量m;
④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吸盘的面积为;(用D 和圆周率π来表达)
⑤大气压强表达式为:p= 。

(用D 、m 、 g 和圆周率π来表达)
(2)本实验中存在误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两个)
①;
②。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A.骑着自行车的人原来处于运动状态,刹车时,人和车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所以不能立即停下来,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人在高山上时,由于大气压的减小导致了人吸入肺内的气体减少,所以人感到不适,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低于山脚下的气压造成的。

B错误,符合题意;
C.人用力将弓拉弯,弓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当人潜入深水中时,水对人体的压强很大,为了保护人体,所以要穿潜水服。

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答案】A
【解析】【解答】A.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A符合题意;
B.利用马德堡半球实验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但不能精确地测出大气压的值,B不符合题意;
C.大坝的下部比上部建造得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C不符合题意;
D.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马德堡半球实验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将两端开口的粗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膜,灌满水后倒置在水槽内,此时在水槽上面的大气压的作用下,玻璃管内的水不会流出,用铁钉在橡皮膜中央刺一小孔,此时玻璃管内水的上部的大气压与水槽上面的大气压平衡,由于玻璃管内的水会产生压强,所以水会由玻璃管流入水槽中,从而导致玻璃管内的水面位置下降。

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当铁钉在橡皮膜中央刺一小孔后玻璃管内水的上部的大气压与水槽上面的大气压平衡.
4、【答案】C
【解析】【解答】设每个正立方体实心金属块的重力均为G,底面积为S,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5:3,两种方式
的受力面积分别为S 甲=3S ,S 乙=2S ,S 甲:S 乙=3:2,根据压强公式 F p S
= 得:则它们的压强之比: 5210339
p F S p F S ⨯===⨯甲甲乙乙乙甲 .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据此求出两种方式放置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由图可知它们的受力面积,根据 F p S =
求出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5、【答案】C
【解析】【解答】液体的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面积相同,由图可知,甲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大于乙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即V 甲>V 乙,已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ρ= m V
可知,ρ甲<ρ乙;甲液体的密度小,而液体的深度相同,由p=ρgh 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即p 甲<p 乙;
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液体的质量相等,根据G=mg 可知容器和液体的重力相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F 甲=F 乙。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ρ= m V
可知甲、乙的密度关系,再由p=ρgh 可知压强的小关系.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A 、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长,即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而不是弹簧的长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A 不符合题意;
B 、在微小压强计中,探头一侧的管子是封闭的,另一侧是开口的,所以不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B 不符合题意;
C 、密度计是利用漂浮条件工作的,由于密度计的下端横截面积较大,所以密度计上的刻度(线),越靠近下端,刻度线越密,所以密度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在液面上漂浮时,浮力一定,液体的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所以液面上面的示数比下面的小,C 不符合题意;
D 、由于不同高度的大气压是不同的,故可以将测量大气压的盒式气压计改装成高度计,D 符合题
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大气压强是地球大气层受到重力而产生的,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7、【答案】B
【解析】【解答】两试管相同,液体质量相同,由图可知乙试管中液体的体积较大,所以乙试管中液体密度较小,由公式 p gh ρ=
可知,在深度h 相同时,甲试管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较大,即p 甲>p 乙
故答案为:B 。

【分析】(1)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

(2)液体压强的大小P=p gh ρ=。

8、【答案】D
【解析】【解答】开口小底部大的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力大于液体重力,底面小开口大的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力小于液体重力并且液面升高,所以,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减小,压强增大,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容器形状分析压力和液体重力的关系,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压容器底的压强。

9、【答案】A
【解析】【解答】A 、把书包带做的扁而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故选项A 正确;
B 、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滑雪板对地面的压强,故选项B 错误;
C 、在铁轨下面铺设轨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选项C 错误;
D 、菜刀钝了磨一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对被切物的压强,故选项D 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10、【答案】D
【解析】【解答】解:房顶上下表面都受到大气压力,其作用相互抵消,所以房顶不会被压塌。

故答案为:D 。

【分析】空气内部各个方向也存在压强,这种压强叫大气压.
二、填空题
1、【答案】2000;3000
【解析】【解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3310/10/0.2210P gh kg m N kg m Pa ρ==⨯⨯=⨯
容器底对地面的力0.10.510/6F G m m g kg kg N kg N ==
+=+⨯=总容水()() 容器底对地面的压强34263102010F N P Pa S m
-===⨯⨯ 【分析】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压强计算步骤:①利用P=ρgh 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强;②根据F=PS 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容器底部对地面(桌面)的压力压强计算步骤:①静置在水平地面上时压力大小等于总重力,即F G G =+容液计算容器底对地面的压力;②根据F P S
=
计算出容器底对地面的压强。

2、【答案】延展性好;增大压强;大气压 【解析】【解答】锡箔可以被做的极薄,说明了锡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而与硬度、密度无关。

吸管一端做得较尖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用吸管喝酸奶时,吸管内压强减小,酸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所以用吸管吸酸奶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物体的一些物理属性,硬度表示的物体的坚硬程度,延展性表示的物体的柔韧程度,导电性表示物体的导电能力;通过压强公式p=F/S 可以看出,增加压强可以通过增加压力和
减小受力面积实现;生活中很多地方应用到了大气压,墙壁上的吸盘,钢笔吸墨水,用吸管喝饮料。

3、【答案】41.2510⨯;变大
【解析】【解答】小华的重力是 500N ,对地面的压力 500N F G ==
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00cm 2,他双脚站立时的受力面积 422220010m 0.04m S -=⨯⨯= 他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42500N 1.2510Pa 0.04m
F p S ===⨯ 他走路时,因一支脚接触地面,即受力面积变小,故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会变大。

【分析】处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F/S 求解物体产生的压强,其中F 是压力,S 是受力面积;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越大。

4、【答案】>;乙;10N
【解析】【解答】由图象知道,当甲液体深度为4cm 、乙液体的深度为6cm 时,它们的压强都为600Pa ;
由于h 甲<h 乙,p 甲=p 乙,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 知道ρ甲>ρ乙
由图象中知道,当乙液体的深度为6cm (即h=0.06m )时,其压强都为600Pa ;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 知道 3600Pa ρ==1000kg/m 10N/kg 0.06m
p gh =⨯乙乙 即说明乙液体是水。

因物体漂浮,由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物体所受浮力F 浮=G=10N
【分析】结合图像,可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 分析计算。

5、【答案】=;<;106
【解析】【解答】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两个手指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即F 1=F 2,因为拇指的受力面积大于食指的受力面积,由F P S
=
分析可知,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所以P 1<P 2;
食指受到的压强6226221110110F N P Pa S m
-===⨯⨯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根据F P S
=
分析手指所受压强的大小以及计算。

三、计算题
1、【答案】(1)已知水深为h=2dm=0.2m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331.010kg /m 10N /kg 0.2m 2000Pa p gh ρ==⨯⨯⨯=水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22000Pa 0.01m 20N F pS ==⨯=
答: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000Pa ,压力为20N 。

(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6N 15N=21N F G G =+=+压容器水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221N 2.110Pa 0.01m
F p S ===⨯压容器 答: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21N ,压强为2.1×103Pa 。

【解析】【分析】(1)求解液体内部的压强,利用公式p =ρgh,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h 是深度;已知压强的大小,结合压强的变形公式F=pS 求解压力。

(2)处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F/S 求解物体产生的压强,其中F 是压力,S 是受力面积。

2、【答案】(1)解:甲的体积V=Sh=1 ⨯ 10-2m 2⨯ 0.3m=3 ⨯ 10−3m 3
根据ρ= m V
可得甲的质量m 甲=ρ甲V 甲=2 ⨯ 103kg/m 3⨯ 3 ⨯ 10−3m 3=6kg 圆柱体甲的质量为6kg
答:甲的质量是6kg ;
(2)解: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ρ水gh 水=1 ⨯ 103kg/m 3⨯ 9.8N/kg ⨯ 0.1m=980Pa
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980Pa
答:乙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980 Pa ;
(3)解:把甲放入乙容器内的水中, 甲的底面积为1 ⨯ 10-2米,乙的底面积为2 ⨯ 10-2米2,乙容器内水深增加1倍,为0.2m ,水不会溢出,故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甲与乙容器中水的总重力,乙容器中水的重力G 水=m 水g=ρ水Vg=ρ水S 乙h 水g=1 ⨯ 103kg/m 3×2 ⨯ 10-2m 2⨯
0.1m×9.8N/kg=19.6N
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 甲+ G 水= m 甲g+ G 水=6kg×9.8N/kg+19.6N=78.4N
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乙= F S 乙 = 22
78.4N 210m -⨯ =3920Pa 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920Pa
答: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920Pa 。

【解析】【分析】(1)已知物体的体积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物体的质量即可;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ρgh,ρ是液体的密度,h 是深度;
(3)处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压强的定义式为p=F/S ,其中F 是压力,S 是受力面积。

3、【答案】(1)解:茶水的深度为 10cm ,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
331.010kg/m 10N/kg 0.1m 1000Pa p gh ρ==⨯⨯⨯=
答: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 1000Pa ;
(2)解:根据 F p S
= ,茶水对杯底的压力 3-4210Pa 1010m =1N F pS ==⨯⨯ 答:茶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1N ;
(3)解: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固体产生的压强,将茶杯和水看做一个整体,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 12()(0.04kg+0.16kg)10N/kg=2N F G mg m m g ===+=⨯'
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422N =2000Pa 1010m
F p S -=='⨯'
答: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2000Pa 。

【解析】【分析】(1)求解液体内部的压强,利用公式p =ρgh,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h 是深度;
(2)已知压强的大小,结合压强的变形公式F=pS 求解压力。

(3)处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结合压强的定义式p=F/S 求解物体产生的压强,其中F 是压力,S 是受力面积。

4、【答案】(1)解:杯内水的深度:h =12cm =0.12m ,
水对杯底的压强:p =ρgh=1.0×103kg/m 3×10N/kg×0.12m=1200Pa ;
答:水对杯底的压强为1200Pa ;
(2)由p = F S
可得,水对杯底的压力:F =pS =1200Pa×10×10﹣4m 2=1.2N ; 答:水对杯底的压力为1.2N ;
(3)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力:F′=p′S=2.7×103Pa×10×10﹣4m 2=2.7N ,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玻璃杯的总质量:m = G g = 'F g = 2.710/N Nkg kg
=0.27kg =270g , 则玻璃杯的质量:m 杯=m ﹣m 水=270g ﹣150g =120g 。

答:玻璃杯的质量为120g 。

【解析】【分析】(1)求解液体内部的压强,利用公式p =ρgh,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h 是深度;已知压强的大小,结合压强的变形公式F=pS 求解压力;
(3)已知压强的大小,结合压强的变形公式F=pS 求解压力,结合物体的质量,利用公式G=mg 求解物体的重力,结合重力求解物体的质量。

5、【答案】(1)解:水对底的压强 333110kg/m 10N/kg 0.1m=110Pa p gh ρ==⨯⨯⨯⨯
答:水对烧瓶底的压强是 3110Pa ⨯
(2)解:瓶和水的总重 121N 5N 6N G G G =+=+=总
瓶对桌面的压力 6N F G ==总
瓶对桌面的压强 426N 2000Pa 3010m
F p S -===⨯ 答:烧瓶对桌面的压强是 2000Pa 。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密度和深度计算液体的压强;(2)利用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计算压强。

四、实验探究
1、【答案】(1)挤出(排出等);2
π4
D ;24πmg D (2)吸盘内有空气;吸盘的重力
【解析】【解答】(1)①如图所示,将蘸水的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

④用刻度尺塑料吸盘的直径D ,则吸盘的面积为S=2
π4
D ⑤吸盘脱离玻璃板时,小桶对吸盘的拉力(即桶和细砂的重力)等于大气压对吸盘的压力,故大气压强224ππ2F G mg mg p S S D D ====⎛⎫ ⎪⎝⎭
(2)本实验中存在误差的可能原因:吸盘内有空气;吸盘及挂钩、细绳的重力;测量吸盘的直径误差较大;测量了吸盘的外径;吸盘脱离水平板后还有少许细沙注入,桶和注入细沙的重量大于吸盘所受大气压力等原因。

【分析】(1)把塑料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则吸盘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紧压在玻璃板上。

而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小桶对吸盘有个向下的拉力,在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的情况下,要使吸盘脱离玻璃板,小桶对吸盘的拉力应等于大气压对吸盘的压力。

(2)吸盘内有空气;吸盘及挂钩、细绳的重量;测量吸盘的直径误差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