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在读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作者:李长久王继福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0年第01期
读书方法有很多种,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做最基本指导,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通过读书,来进一步深化情感。

1.动情朗读。

小学语文的朗读训练既能训练标准语音、积累词汇,又能陶冶情操。

如在教《黄继光》一课时有这样一段话:“他感到指导员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祖国人民在望着他,朝鲜人民在望着他!黄继光又站起来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读,使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体验,自然而然地达到情感的激发。

2.潜心默读。

默读可以边读边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在教学写景文章《香港之夜》一课时,教师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描绘的香港夜晚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边默读,边想象,这样能够使学生走进文字,步于画中,游于景中,醉于情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适当美读。

借助美读,可以解放学生心灵,释放学生情感,张扬学生个性,所以美读是培育人文精神、孕育创造力的最好的途径之一。

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观
察桂林山水画的同时,让学生美读课文,并正确处理课文中高昂、婉转、急速等不同的语气变化,抓住关键字眼,注意“啊”的语气,从而真切感受桂林水的静、清、绿,山的奇、秀、险。

这样借助美读,既让学生学习排比的句式,又使学生享受到课文所蕴含的情感世界,提高审美品位,提升人文品质,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4.换词品读。

引导学生在句子中换掉某个词语,再与原句子比较,进行品读,可使学生对这句话又有更实际更深入的理解,真真切切地感受文字表达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
课时,老师让学生将“将敌人远远地落在后面”和文中“将敌人远远地抛在后面”这个句子进行比较,问学生:“为什么用‘抛’而不用‘落’呢?”让学生深入文本,反复朗读,并联系上下句进行品读,体会这一“抛”字更能突出红军的神速,更能表现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样,既使学生获取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推敲字词的能力。

5.分角色读。

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从描写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中体会角色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挖掘角色的个性。

这样,学生不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受到了教育。

(责编钟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