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 16 Na: 23 S: 32 K: 39 Fe: 56 Cu: 64 Ca: 40 Al: 27 Cl: 35.5 Ba: 137 I: 127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


7.化学是一门中心学科,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B.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D.白酒用于增稠增香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不溶于水,有毒
8.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分子数为0.1N A
B.将1mol Cl2通入到水中,则N(HClO)+ N(Cl-)+ N(ClO-)= 2N A
C.常温常压下16g O2和O3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为N A
D.7.8g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
9.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lO>HCO3-,氧化性:HClO>Cl2>Br2>Fe3+>I2。

下列有关离子反应或离子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B.向溴水中加入足量氯化亚铁溶液能使溴水变成无色
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2ClO-+CO2+H2O 2HClO+CO32-
D.能使PH试纸显深红色的溶液中,Fe3+、Cl-、Ba2+、Br-能大量共存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X能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H2,但金属Y不能,则Y的金属性一定比X弱
B.在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只增加N2的物质的量,达新平衡后N2的百分含量增大C.在铁件上镀铜时,铁和电源负极相连,铜和正极相连,电解质溶液是CuSO4溶液D.Cl2和SO2等体积充分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溶液颜色没有明显变化
11.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式为C16H18O9
B.0.1 mol绿原酸最多与0.8 mol NaOH反应
C.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D.能与Na2CO3反应
12.已知A 、B、C、D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
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A为Fe,D为氢气,则B一定为酸
B.若A、D为化合物,B为水,则C一定是气体单质
C.若A、B、C、D均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D.若A、B、C、D均为10电子微粒,且C是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D常温下一定呈液态
13.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A、2molB和1molA、1molB。

相同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A(g)+B(g) x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可能等于1也可能等于2
B.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氖气可使C(A)增大
C.将乙容器单独升温可使乙容器内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甲容器内的相同
D.向甲容器中再充人2 mol A、2 mol B,平衡时甲容器中0.78mol/L < C(A) < 1.56 mol/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6.(14分)短周期元素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B是形成化合
27.(15分)
(一) (1)甲烷也是一种清洁燃料,但不完全燃烧时热效率降低并会产生有毒气体造成污染。

已知: CH4(g) + 2O2(g) = CO2(g) + 2H2O(l) ΔH1=―890.3 kJ/mol
2CO (g) + O2(g) = 2CO2(g) ΔH2=―566.0 kJ/mol 则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时的热效率只是完全燃烧时的________倍(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2)甲烷燃料电池可以提升能量利用率。

下图是利用甲烷燃料电池电解50 mL 2 mol/L 的氯化铜溶液的装置示意图:
请回答:
①甲烷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

②当线路中有0.1 mol电子通过时,________(填“a”或“b”)极增重________g。

电解质平衡方程式平衡常数K Ksp
CH3COOH CH3COOHCH3COO-+H+ 1.76×10-5
H2CO3H2CO3H++HCO3-
HCO3-H++CO32-
K1=4.31×10-7
K2=5.61×10-11
C6H5OH C6H5OH C6H5O-+H+ 1.1×10-10
H3PO4H3PO4H++H2PO4-
H2PO4-H++HPO32-
HPO42-H++PO43-
K1=7.52×10-3
K2=6.23×10-8
K3=2.20×10-13
NH3·H2O NH3·H2O NH4++OH- 1.76×10-5
BaSO4BaSO4 Ba2++SO42- 1.07×10-10
BaCO3BaCO3 Ba2++CO32- 2.58×10-9
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表分析,若①CH3COOH ②HCO3-③C6H5OH ④H2PO4- 均可看作酸,则它们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25℃时,将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氨水混合,混合液中:c(CH3COO-)______c(NH4+);(填“>”、“=”或“<”)
(3)25℃时,向10ml 0.01mol/L苯酚溶液中滴加Vml 0.01mol/L氨水,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
关系正确的是( );
A.若混合液pH>7,则V≥10
B.若混合液pH<7,则c((NH4+) >c (C6H5O-) >c (H+)>c (OH-)
C.V=10时,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10ml 0.01mol/L苯酚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D.V=5时,2c(NH3·H2O)+ 2 c (NH4+)= c (C6H5O-)+ c (C6H5OH)
(4)如右下图所示,有T1、T2两种温度下两条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讨论T1温度时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加入Na2SO4可使溶液由a点变为b点
B.在T1曲线上方区域(不含曲线)任意一点时,均有BaSO4沉淀生成
C.蒸发溶剂可能使溶液由d点变为曲线上a、b之间的某一点(不含a、b)
D.升温可使溶液由b点变为d点
28.(14分)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m,广泛用于污水处理。

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过程如下:
(1)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所需仪器如下。

装置A产生SO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
a→____→____→____→____→f。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
Y
Z
足量O2
H2SO4溶液调节pH70~80℃
固体W(S、SiO2等)
(3)制备绿矾时,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操作得到溶
液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

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测定溶液Y中Fe2+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KMnO4标准溶液,用KMnO4标准溶
液滴定时应选用_______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5)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

若溶液Z的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
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6. [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 (15分)
世界环保联盟建议全面禁止使用氯气用于饮用水的消毒,而建议采用高效“绿色”消毒
剂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是一种极易爆炸的强氧化性气体,易溶于水、不稳定、呈黄绿色,在
生产和使用时必须尽量用稀有气体进行稀释,同时需要避免光照、震动或加热。

实验室以电
解法制备ClO2的流程如下:
(1) ClO2中所有原子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都满足8电子结构。

上图所示
电解法制得的产物中杂质气体B能使石蕊试液显蓝色,除去杂质气体可选用_________ A.饱和食盐水 B.碱石灰 C.浓硫酸 D.蒸馏水
(2)稳定性二氧化氯是为推广二氧化氯而开发的新型产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氯可广泛用于工业和饮用水处理
B.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出现大大增加了二氧化氯的使用范围
C.在工作区和成品储藏室内,要有通风装置和监测及警报装置
(3) 欧洲国家主要采用氯酸钠氧化浓盐酸制备。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点主要是产率低、产品难以分离,还可能污染环境。

(4) 我国广泛采用经干燥空气稀释的氯气与固体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备,化学方程式
是 ___________________,此法相比欧洲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科学家又研究出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利用硫酸酸化的草酸(H2C2O4)溶液还原氯酸
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法提高了生产及储存、运输的安全性,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 (15分)
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由于受3d电子的影响,性质的递变规律与短周期元素略有
不同。

Ⅰ.第四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总趋势是逐渐增大的。

镓(31Ga)的基态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Ga的第一电离能却明显低于30Zn,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第四周期过渡元素的明显特征是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合物。

(1)CO和NH3可以和很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

CO与N2互为等电子体,CO分子中C 原子上有一孤电子对,C、O原子都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则CO的结构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NH3 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杂化,NH3分子的空间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__。

(2)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中加氨水,首先形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向该溶液中加乙醇,析出深蓝色晶体。

蓝色沉淀先溶解,后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相关的离子方程式和简单的文字说明加以解释)
(3)如图甲所示为二维平面晶体示意图,所表示的化学式为AX3的是________。

(4)图乙为一个金属铜的晶胞,此晶胞立方体的边长为acm,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金属铜的密度为ρ 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________ mol-1(用含a、ρ的代数式表示)。

38. [化学----必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某芳香族化合物A的分子中含有C、H、O、N四种元素,相同状况下,其蒸气的密度是氢气密度的68.5倍。

现以苯为原料合成A,并最终制得F(一种染料中间体),转化关系如下:(一些非主要产物已略去)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分子式 ____________;(2)N—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3)上述转化中和试剂Ⅱ是:__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KMnO4(H+) b.Fe/盐酸 c.NaOH溶液(4)用核磁共振氢谱可以证明化合物E中含有___________ 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同时符合下列要求D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其中一个取代基是硝基;
②分子中含有结构。

(6)有一种D的同分异构体W,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可得到一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产物,写出W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7)F的水解反应如下:
化合物H在一定条件下经缩聚反应可制得高分子纤维,广泛用于通讯、导弹、宇航等领域。

请写出该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192 8978 襸38402 9602 阂24198 5E86 庆27324 6ABC 檼D$36169 8D49 赉J38848 97C0 韀28217 6E39 渹27239 6A67 橧38040 9498 钘37593 92D9 鋙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