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柳沱水运基础设施迁建方案(6月2日朱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长江水运有限责任公司
李子坝码头、船厂及物流园区投资建设方案
四川长江水运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三年五月
李子坝码头、船厂及物流园区投资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总述 (2)
1.1 研究背景 (2)
1.2 研究依据 (2)
1.3 主要结论 (2)
第2章搬迁港址比选 (7)
2.1 确定比选港址 (7)
2.2 纳溪区石龙岩作业区 (7)
2.3 合江李子坝作业区 (9)
2.4 港址比选 (10)
第3章港口吞吐量及船型发展预测 (13)
3.1 港口吞吐量预测 (13)
3.2 船舶工业发展预测 (13)
第4章建设方案 (17)
4.1 总平面布置 (17)
4.2 装卸工艺 (18)
4.3 水工建筑物 (29)
4.4 配套工程 (22)
4.5 项目实施 (24)
第5章物流园区规划 (26)
5.1 选址 (26)
5.2 物流园区建设内容 (26)
5.3 建设规模 (26)
第6章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分析 (27)
6.1 工程概况 (28)
6.2 投资估算 (28)
6.3 经济评价分析 (28)
第1章总述
1.1 研究背景
为提高泸州市纳溪区城市防洪能力,根据四川省水利厅审查通过的《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城市防洪规划报告》和泸州市人民政府审批的《泸州市纳溪片区整体规划》,纳溪区启动了麻柳沱防洪堤堤防修建工程,该工程将对四川长江水运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麻柳沱码头和船舶修造厂造成影响。

拟建的防洪堤与码头现有挡墙相连,码头泊位前沿位于防洪堤堤脚和填筑堤之间,防洪堤形成后,码头前沿泊位无法使用。

同时,防洪堤堤顶比现有码头平台高出6m,防洪堤建成后,码头及船厂不在堤防保护范围内,如遇20年一遇洪水,码头将形成回水淹没区。

为此,泸州市纳溪河东新城疏港路片区土地整理项目指挥部(下称“指挥部”)和四川长江水运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2月达成《麻柳沱码头生产经营补偿协议》:一、由双方共同委托有资质设计单位选择与现有码头水域条件相当并方便衔接陆路交通的地址(泸州市纳溪区范围内),按“三原”(原功能、原规模、原标准)原则复建散货码头和船舶修造厂并办齐相关手续,或在该码头和船舶修造厂重置评估价基础上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补偿;二、在复建期间,每年补偿220万元。

经过两年多谈判协商,尚未达成一致,下步工作推动困难。

本方案主要对码头、船厂及物流园区的选址、建设规模、投资估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供公司决策参考。

1.2 研究依据
《泸州港总体规划》2010年;
1.3 主要结论
1.3.1 港址选择及理由
根据《泸州港总体规划》,结合港址地理位置及建设条件,经多次实地踏勘和初步论证基础,拟定合江李子坝作业区为搬迁备建港址。

理由如下:(一)区位优势。

合江位于川、渝、黔三省市结合部核心位置。

从水路上比较,合江在泸州长江段下游方向,距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重庆的水运距离比石龙岩作业区少约100km,船舶运行时间会节约6-8小时,降低船舶营运成本;陆上距重庆主城区二环仅57公里,在重庆“半小时经济圈”内,距泸州市区、贵州赤
水均不到50公里,区位优势十分独特。

(二)岸线及陆域优势。

李子坝作业区岸线长度是石龙岩作业区的5倍,不但可以轻松布局码头一期三个泊位和船厂泊位,而且还为长远发展危化品、重件等专业泊位留有丰富空间;在陆域方面,后方土地纵深较大,地势平坦开阔,且尚未开发,在保留物流园区开发用地外,还可进行富余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

(三)集疏运优势。

长江航道昼夜通航,水域条件好;即将建成通车宜泸渝高速、泸自成赤高速在周边互通,其中宜泸渝高速从李子坝作业区下游仅数百米处过江,且在作业区一侧留有互通;正在规划建设的产城大道直接连接作业区。

(四)腹地优势。

合江依托四川,融入成渝,拓展滇黔,辐射四川全境、贵州赤水、遵义、仁怀等地区以及重庆部分地区。

(五)货源优势。

除经济腹地产生的适箱、适水货物外,合江本地工业园区引入的外向型企业(如金田纸业、渤海实业、三木实业等)在原材料进口、产品出口等环节也将生成大量适箱、适水货物。

园区企业需要公共港口平台及水路通道予以支撑,港口企业也希望更多货源到港集并。

(六)政策优势。

合江县政府对引进码头、船厂及物流园区项目高度重视,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持续跟进项目进展,县政府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出台特殊优惠政策,显示出较大的诚意。

1.项目用地方面:
实行一次性规划,一次性预留,按照土地用途和规划条件分别确定地价,其中,码头用地按获得土地成本价、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按国家规定的最低工业用地价挂牌出让,若土地摘牌价超过挂牌价,当地政府以补贴的形式将土地价差返还。

商住用地按国家规定出让。

2.项目政策方面:
——税收支持:工程建设期间征收的建安营业税中的当地留存部分,码头工业项目由财政全额返还,物流仓储项目由财政返还50%,用于补贴项目建设;码头建成投运后增值税当地留存部分,前三年由财政按100%、之后五年按50%预算安排,专项用于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由当地政府向市税务部门争取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免征码头、岸线用地土地使用税,其余用地,前三年当地财政按留存部分的50%予以补助。

——政策支持。

行政性收费:减免、优惠县级权限范围内的所有行政性收费。

包括:(1)工程建设期间和建成投运后涉及的县级权限范围内的行政性收费,属码头与工业项目的全减免、属仓储物流的按50%收取,属商住用地的按实征收。

(2)对新建或转入合江县入籍并在李子坝码头从事集装箱班轮运输的船舶,县财政给予一定补助。

其他类收费:(1)土地补偿、耕地开垦等有关费用、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低限内收取,并等额返还乙方用于李子坝码头工程建设。

(2)事业性收费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最低标准收取。

(3)建设及投产运行期间安装水、电、气设施的安装以及使用价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最低标准执行。

1.3.2 建设的必要性
在码头建设上,随着纳溪区防洪堤工程持续推进,麻柳沱码头、船厂将遭受巨大影响,我司运营船舶将逐步失去靠泊港和装卸基地;码头、船厂位于城区,周边为居民小区,码头船厂生产作业易产生粉尘、噪声污染,既影响周边居民,也与纳溪城市化进程不相符合;泸州作为港口城市,除中心港区集装箱码头外,其余码头均规模小、分布散、专业化程度低,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码头,为地方地方经济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提供物流支撑。

在船厂建设上,目前四川船舶工业规模小、设备和管理落后。

四川有长江,嘉陵江、渠江、岷江,四川就该有自己的造船业!随着船舶标准化进程加快,建设一个现代造船厂,这是四川流域经济的需要,也是四川航运发展的需要。

在园区建设上,引入一家合作方,并拓展仓储、加工、配送、商贸、保税等业务,完善码头船厂综合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码头船厂经营亏损
1.3.3 建设的可行性
(1)项目实施符合《泸州港总体规划》;
(2)项目实施符合泸州产业发展现实需求。

目前,全市正围绕“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目标,凝心聚力,推动泸州强势突破。

在这一轮“强势突破”中,核心必然是产业发展突破。

公司码头船厂及物流园区投资建设,符合我市产业发展现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3)合江李子坝作业区在水陆域条件、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外部协作条件上均能满足建设需要。

1.3.4 建设规模
分期两期实施,总用地3500亩。

其中,一期建设船厂、码头和中铁宝桥项目,使用土地1000亩,其中码头约200亩,船厂约300亩,中铁宝桥约500亩;
二期开发物流园区、包装、仓储、配送中心,使用土地2500亩。

(1)码头建设规模
吞吐量:件杂货37万t/年,散货100万t/年,重大件15万t/年,集装箱10万TEU/年;
泊位数:3个1000t级泊位,其中2个集装箱泊位,1个件杂泊位。

码头类别:二类河港。

(2)船厂建设规模
将船厂由目前三级一类升级为一级三类,船厂生产定位为集装箱、化危品、干散货、滚装船、国内外旅游船、化学品船、趸船、钢结构及其它特种船舶,以5000t级散货船、350标箱集装箱船及1000t级大件船作为代表船型。

建设规模为6个船台及场区配套设施、1个数控下料车间、1个分段建造车间、1个舾装件车间、1个抛丸除锈车间、1个精加工车间,1个各类管道加工车间,1000吨级泊位三个,船舶采用5000t(150m)轨道式横移现代化下水方式。

年产量将达到造船量26艘、8.0万载重吨,钢结构及压力容器用钢6.2万吨,年钢材消耗总量为8.2万吨。

1.3.5 建设方案
(1)总平面布置
码头总平面布置
合江李子坝作业区处于长江右岸,根据地理地形条件和装卸工艺方案,码头前沿均采用直立式方案,平台采用框架结构,框架后方与陆域挡墙相接。

泊位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布置,危化品泊位布置在下游方向。

船厂总平面布置
船厂布置于码头上游,主要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

生产区着重考虑造船工艺流程和划区的合理性,主要划分成:1座5000吨级横向机械化滑道、6个舾装船台、船体工程、舾装工程、涂装工程及厂区配套设施。

滑道位于厂区的中间位置,滑道上下游侧各设置两个船台;分段建造场布置在船台后方,船体车间、分段堆场、涂装车间布置在厂区的西侧、船台上游,管铜车间、舾装车间布置在厂区的东侧下游。

(2)装卸工艺
前沿装卸工艺
件杂泊位前沿设备选型为抓斗式门座起重机、吊钩式门座起重机;集装箱泊位前沿设备选型为桥式起重机。

水平运输工艺
件杂泊位:前沿和堆场之间的水平运输方式采用平板车、皮带机运输方案;
集装箱泊位:前沿和仓库之间的水平运输方式采用平板车运输方案。

库场装卸工艺
件杂泊位采用堆料机、叉车堆、自卸汽车库场作业;
集装箱泊位:采用龙门式起重机及叉车进行库场作业;
(3)水工建筑物
结合总平面布置及工程区地形、地质条件,主要水工建筑物有前沿框架、陆域前沿挡墙结构、道路及堆场等。

(4)项目实施
码头工程计划总工期为18个月,第一年10月为准备工期,第一年11月正式开工,第三年3月完工。

船厂工程计划总工期为24个月,第一年10月为准备工期,第一年11月正式开工,第三年9月完工。

1.3.6 物流园区规划
物流园区位于港区的后方,主要由公路集疏区、集装箱物流区、仓储加工区、商贸物流区、物流商务带、保税物流中心、内部道路、公共绿化及水体、公共停车场等组成,园区主干道呈“十”字布置,各功能区依“十”字进行布局。

总占地面积约2000亩,投资规模应为18亿元以上,平均投资强度为90万元/亩以上。

1.3.7 投资估算
本工程码头投资估算约38014.00万元、船厂投资估算约45273.00万元、物流园区投资估算约180000.00万元,总投资估算约263287.00万元。

第2章搬迁港址比选
2.1 确定比选港址
根据《泸州港总体规划》,结合港址地理位置及建设条件,确定纳溪区石龙岩作业区和合江李子坝作业区作为搬迁比选港址。

2.2 纳溪区石龙岩作业区
2.2.1 区位条件
纳溪区位于泸州市区中心以南12km,距成都市280公里,距重庆市200km,全区幅员面积1150.6平方公里,人口48万,是泸州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经济大区之一。

石龙岩作业区位于纳溪区城区西南约2公里处的纳溪化工园区内,是泸州市现存的唯一尚未开发的综合多用途码头。

2.2.2 交通条件
石龙岩作业区位于长江南岸,地处川南要冲,扼川、滇、黔、渝四省交通之咽喉,公路、铁路、长江航运构成立体化交通网络。

长江航道至重庆250km,逆水而上可达宜宾、乐山,顺水而下通达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隆纳高速公路纳溪出口处距码头1公里,可直达成都、重庆,与正在建设的纳溪至川黔界高速公路(川黔高速)、泸州至川渝界高速公路(泸渝高速)相连。

川黔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主要项目,是横十六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是四川省最重要的省际干线公路通道之一,同时也是国道321线的一段,是四川经贵州通往沿海口岸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泸渝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成渝地区环线的重要路段,是四川省重要的省际干线公路通道,紧邻纳江路和321国道以及纳溪至贵州大方的二级路。

码头离隆黄铁路纳溪站1公里,北接成渝铁路隆昌站,南接贵昆铁路黄桶站,横穿四川叙永、古蔺,贵州织金、纳雍、大方、黔西、毕节、安顺,云南镇雄、威信等矿产资源富集区,货运直达全国各地。

距泸州机场8公里,泸州机场已开通广州、深圳、昆明、贵阳、北京等多条航线。

高速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在此形成结合点和联运,是长江上游难得的且未开发的天然良港。

2.2.3 货源情况
纳溪是全国闻名的化工基地,化工产品年进出量300万吨,近期将达到500
万吨,以纳溪为中心的吸引区(泸州、宜宾、自贡等地区)化工产品年交易总量近1000万吨。

区内的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合成氨、尿素、甲醇和油脂化工生产企业,年产合成氨95万吨,尿素124万吨,甲醇40万吨,二甲醚10万吨,菜籽油年加工能力5万吨。

西南化工研究院是国家重点科研单位,是“国家碳一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其转化催化剂、变压吸附气体分离与净化、碳一化学三大领域所形成的系列技术和产品,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火炬化工集团是与国防工业配套的三线大型化工企业。

四川银鸽竹浆纸业有限公司年制浆能力达25万吨,造纸能力达20万吨,主要用当地杂竹生产云溪牌打字纸、牛皮纸、精白胶印纸、静电复印纸和双胶纸。

贵州毕节40万吨/年甲醇,泸州赛德集团水泥200万吨/年。

纳溪是酿酒之乡,年酿造基础白酒达4万千升。

全区建成了以化工、造纸、酿酒、物流为支柱的独具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

形成了以茶、竹、猪、桑、橙、药六支柱产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格局码头背靠四川叙永、古蔺、以及滇东北、黔西北等资源富集区,是煤炭、硫铁矿等资源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运输最主要的黄金水道。

古叙矿区探明煤炭储量69亿吨,贵州黔西北毕节地区煤炭探明可开采储量达247亿吨,云南滇东北镇雄、威信地区煤炭探明可开采储量达165亿吨。

黔西北、滇东北地区计划2012年总产量达8000万吨左右,调出量为2570万吨,主要从纳溪经长江运往中下游地区。

硫铁矿古叙地区预测储量23.16亿吨,其中探明储量15.92亿吨,上表储量3.06亿吨,预测到2020年吞吐量1200万吨,主要从长江水道运出。

优质钙镁钠基膨润土蕴藏量100万吨以上。

天然气蕴藏量约80亿立方米,为四川省四大气区之一。

石龙岩作业区主要依托后方的化工物流园区,根据《纳溪化工基地“十二五”总体规划》,化工园区将依托周边丰富的煤炭、磷、硫、钛等优势资源,重点发展煤化工、硝基化工、硫磷钛化工和石化深加工产业。

基地总体布局在永宁河两侧,分为东区和西区两部分,规划面积合计500.2公顷。

东区以泸天化老厂为基础,布局合成氨、聚甲醛和硝基化工产业链,用地面积146.6公顷;西区以现有物流区和新征地为基础,布局煤气化中心、甲醇、硫磷钛产业链和石化深加工产业链,用地面积353.6公顷。

生产基地现有物料、产品运输主要以公路、水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

园区中部布局了隆黄铁路站场,北侧靠近尚未开发的石龙岩作业区,西侧靠近隆纳高速公路、泸渝高速公路纳溪段,铁路、公路、水路联合运输的交通条件俱佳,具备较好的物流发展条件。

依据《泸天化纳溪生产基
地物流发展规划》,园区将整合仓储、铁路、公路、水路等基础设施,着力发展物流运输,提供物流、运输和存储的最佳解决方案,达到降低运输成本、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有效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2.2.4 岸线情况
石龙岩岸线长约400-600米,前沿水深常年达5.0米,河道顺直,河面宽阔,适宜建设高标准船厂及散货、危化及重件码头,后方陆域可提供3000亩土地配套。

《泸州市纳溪港区石龙岩作业区区控制性详规》规划范围为长江右岸石龙岩作业一区、二区设及岸线及陆域,其中一区规划宜港岸线300米,散货及建杂泊位3个,二区规划宜港岸线200米,危化品泊位2个。

2.3 合江李子坝作业区
2.3.1 区位及交通条件
合江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渝、黔结合部,东北与重庆江津、永川接壤,南与贵州遵义毗邻,位于全省“五大经济区”中的川南经济区的核心区域。

距成都320公里,距泸州市、贵州赤水均不到50公里,距重庆主城区二环仅57公里,在重庆“半小时经济圈”内。

境内即将建成通车宜泸渝高速、泸自成赤高速。

在川渝黔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2.3.2 货源情况
李子坝岸线紧邻四川合江临港工业园区。

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分为化工、机械、物流和综合四大功能区。

其中,化工园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物流园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机械加工园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综合工业园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3.2亿元,开发面积达10.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5.8平方公里。

至2011年底园区企业累计完成投资10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元,成为全市第五个“双百亿”园区。

园区共入驻企业138家,其中工业企业97家(规模以上企业60家),商贸企业16家,物流企业11家,建材企业14家,协议投资总计180.56亿元;签约年销售收入223.28亿元,实际销售收入占签约额的65.4%。

2012年,园区招商实现了从引资到选资的重大转变,园区新签约了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8家,协议投资额超100亿元。

县委、县政府与天华公司共同启动
的1,4-丁二醇、γ—丁内酯和聚四氢呋喃项目总投资达37亿元,现已全面建成投产;全球树脂产业前三强—江苏三木集团投资3亿元的尚禾化工项目和金田纸业投资27亿元、年产120万吨的再生纸项目进展顺利;成功引进国内500强企业——山东渤海实业集团投资30亿元、年加工200万吨的大豆食品油项目,郎信集团总投资7亿元、年产6000万只高档陶瓷酒瓶项目,以及美国林德集团200亿方的煤制气项目、四川宏达集团总投资104亿元的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合江县工业园区是黔北地区经长江出口的唯一口岸,是黔煤入川及外运的重要枢纽。

攀西—六盘水地区煤炭探明储量638亿吨、远景储量1450亿吨,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基地,也是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

黔北地区煤炭品质优、含硫量低、发热量高,探明储量312亿吨,习水煤储量达50亿吨以上,每年近400万吨煤炭经合江初加工(洗选)中转。

合江成为黔煤及其它矿产品资源外运的重要枢纽。

2.3.3 岸线情况
李子坝岸线位于合江县榕山镇杨家石盘下游,长江右岸,距合江县城约5公里,岸线长2000米,前沿水深5.0米,岸线及航道顺直,整段岸线水深充裕,深泓线紧贴左岸,河势相对固定,无大的演变。

规划为散货、件杂和集装箱等共14个泊位。

2.4 港址比选
(1)石龙岩作业区
岸线优点:
——码头前沿水域条件良好,适宜建港,码头后方集疏运条件成熟,可实现“铁、公、水联运”。

——河床多为石质河床,水深足够,常年在5米以上,系长江上游的深水河段,河段形态稳定。

——码头的前期工作由纳溪区政府组织开展,目前已通过行业审查,正报送发改委进行项目核准。

——码头水域宽阔。

岸线缺点:
——码头目前后方货源单一,主要依托化工企业的发展。

——码头前沿高差较大,船厂实施难度和工程代价较高;
——码头后方物流园区配套设施不够成熟,其开发价值和力度须进一步论证。

且考虑该区域处于泸州主城区上风向,考虑环境因素,继续上马大型化工园区项目可能性不大,泸州工业布局规划有可能发生重大调整。

(2)李子坝作业区
岸线优点:
——水深较大,系长江上游的深水河段,岸线较为顺直,河底多为基岩,易变性小,河势相对稳定。

——岸线位于右岸,由于之前受集团疏运通道限制,岸线利用程度低,开发较少,岸线上基本无拆迁。

——后方陆域平坦,纵深较大,利于布局大型制造、加工、包装等企业,辅以交通条件,可发展仓储、物流配送等。

——位于泸州长江段下游,距重庆水路距离比石龙岩少约100km,可辐射贵州北部地区。

且合江工业园区发展势头迅猛,泸州化工产业布局可能转移至合江。

岸线缺点:
——岸线所处河道较窄,建设大型船厂后,船舶上下墩时对河道通行影响较大,通航论证难度大。

——码头作业时对过往船舶航运影响较大。

——岸线多为岩石,炸礁难度较大。

(3)综合比较表及建议
两港址综合比较详见下表:
石龙岩岸线、李子坝岸线对比表
经比较两处,均可同时兼顾码头、船厂、中铁宝桥项目及后期物流建设,但考虑长远发展,李子坝作业区条件优于石龙岩作业区,建议为备建港址。

以下着重以李子坝作业区作为研究对象。

第3章港口吞吐量及船型发展预测
3.1港口吞吐量预测
3..1 1属地经济社会发展
泸州市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2012年,泸州市完成生产总值1030.5亿元,比2011年增长1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1.3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1.2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8.4亿元,增长16.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2.8亿元,增长26.6%。

泸州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中心城区实现“双百”目标,成功地跨入了“千百时代”。

3. 1 .2吞吐量预测
合江化工园区发展势头迅猛,仅2012年协议投资就超过100亿元。

天华公司的1,4-丁二醇、γ—丁内酯和聚四氢呋喃项目已全面建成投产;江苏三木集团投资的尚禾化工、金田纸业再生纸、山东渤海实业大豆食品油、郎酒集团高档陶瓷酒瓶、美国林德集团煤制气、四川宏达集团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进展顺利。

特别是金田纸业项目,投资27亿元、年产再生纸120万吨,其原材料全部依靠进口,可生成集装箱大箱6万标箱;渤海实业的大豆油项目年加工量200万吨,原料全部从扬州中转,且生产产生的废料豆粕将返运至下游饲料企业。

合江还是黔北地区经长江出口的唯一口岸,是黔煤入川及外运的重要枢纽。

攀西—六盘水地区煤炭探明储量638亿吨、远景储量1450亿吨,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基地,也是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

黔北地区煤炭品质优、含硫量低、发热量高,探明储量312亿吨,习水煤储量达50亿吨以上,每年近400万吨煤炭经合江初加工(洗选)中转。

合江成为黔煤及其它矿产品资源外运的重要枢纽。

另外,随着国家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钢构市场将保持大增长态势。

预计到2016年,我国钢结构产量有望在2010年2500万吨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达到5000万吨~6500万吨。

新建船厂兼顾钢构生产,投产后可年产钢构5-10万吨,主要供应川、滇、黔、渝市场,产品主要针对高层住宅工程、公路桥梁工程、轻轨工程、立交桥高架桥工程等,市场前景看好,
3.2船舶工业发展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