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之角色扮演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之角色扮演法
一、角色扮演的内涵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以游戏或模拟情景方式扮演剧中人物角色来反映他们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个性特征和行为习惯等进而获得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认识、矫正和发展。

角色扮演作为一种多样化的戏剧活动是在专门的戏剧情境中,由演员借助表情、动作和声调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社会生活的。

它不仅是创造戏剧情节,还要依靠演员表演的技巧,把剧本的故事情节用艺术手段展示出来,从而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角色扮演法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因为它具有良好的亲和力,能迅速地被学生接受,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从中获得心理体验,学会尊重、理解、关心他人,从而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品质,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融合心理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保持积极的自我体验,发展良好的自我形象的课程。

在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法,可以把课程目标转化为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的东西,使学生感觉这些就是自己的切身体验,激起他们的共鸣,引起情绪的体验和思维的碰撞,更深刻地领悟到课程目标,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角色扮演法的方法1、要选择适合学生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的角色扮演题材。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准备大量真实的案例,但在选择时也要注意,这些案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因为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只喜欢做熟悉的事情,所以教师在挑选案例时要尽可能选择那些真实可信的事件,当然这里说的真实可信并不是违背生活常识的。

例如,如果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则在课堂中可以提供更多关于友谊、爱情、性别、婚姻、离异、家庭暴力、父母不和、隔代抚养等相关话题的素材,而在人际关系敏感期的孩子,则可以在课堂中选择情感冲突的话题,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2、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来设计不同的角色扮演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