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人对了,事就对;会做人,赢天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经》:人对了,事就对;会做人,赢天下
人情看透知纸厚,世路踏尽觉山平。

做人难,难做人,人难做,世间最难是做人!
但是,生而为人,做人是本分,所以曾国藩说,“做人一定要像人”。

做人,是一门大学问,所谓“人成即佛成”。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立业先立德”,人对了,事就对了;人成了,事也就成了。

人捧人,捧出伟人;人抬人,抬出高人。

做人就像雨伞,如果你不为别人遮风挡雨,别人也不会把你高高举起。

对于做事顺利的人,中国人喜欢说是“命里有贵人相助”,其实,所谓“贵人相助”,就是会做人,有人缘。

会做人,才能赢得人心,赢得天下!
一提到“会做人”,很容易让人想到“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墙头草,顺风倒”“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等等。

其实,这些是把“会做人”庸俗化了,而真正的“做人之道”,
是《易经》里的一句话,“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

1/ 知崇,崇效天
知,就是“智”。

崇,就是“高”。

会做人,首先要有智慧,效法天的高远,目光远大,高瞻远瞩。

春秋时期的范蠡,可以说是很会做人的,后人称赞他,“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当初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心要向吴国复仇,请范蠡主持国政,范蠡很清楚自己擅长领兵打仗,而治理国家,文种这个人比他强,就向勾践推荐了文种。

辅佐勾践灭掉吴国后,范蠡明白勾践这个人,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共享乐,“伴君如伴虎”,于是功成身退,离开越国。

而文种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被勾践赐死。

这可见范蠡洞察人心、知进知退的智慧。

范蠡去了齐国,化名“鸱夷子皮”,用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自己就像装酒的皮袋,用的时候变大,收起来又可以变小,伸缩自如。

他开始经商,很快有了巨额家产,齐国人请他出来做官,范蠡认为自己治国则国盛,治家则家富,名气很大并不是好事,于是把家产散给亲戚朋友,又一次急流勇退。

范蠡最后定居在定陶,自称“陶朱公”,仍然经商致富,而且行善积德、扶危济困。

因此,范蠡被后人称之为“商圣”,甚至成了民间供奉的“财神”。

2/ 礼卑,卑法地
礼,在这里指的是德行。

会做人,其次要有谦卑德行,效法大地,厚德载物。

从这个意义上说,会做人,就是做人厚道。

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是民国时期上海的“三大亨”,虽然都是黑道,但是杜月笙比另外两人要厚道很多,三人中也只有杜月笙得了善终。

杜月笙本是街头“混混”,没有文化,没有背景,之所以能成为
“上海皇帝”,他的秘书说,“杜月笙之胜,不在做事,而在做人”。

杜月笙既不残暴,也不势利,喜欢资助落马官员、落拓文人,救济底层百姓。

他刚混出头的时候,就派人到药店购买大量疟疾药,帮助穷人渡过疟疾的高发季节,在冬天就让人在大街上给穷人发棉衣。

乞丐去杜公馆要饭,杜月笙一定会施舍,从来不嫌他们脏,都是笑面相迎,有求必应。

杜月笙与人交往,不管对方地位高低,非常注意给人面子,从内心里尊重别人,他曾经说,自己的处世之道,尽在一个“诚”字。

因为推动袁世凯称帝而被人唾骂的杨度,流落到上海,生活非常困难,杜月笙登门,开出天价薪水,诚恳地请杨度做他的秘书,既救助了杨度,又不让他难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