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开展角色游戏促进幼儿积极情绪的实践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疫情时代开展角色游戏促进幼儿积极
情绪的实践与思考
内容摘要:
疫情期间,孩子们半年不能上幼儿园,整天待在家里居家隔离,耳闻目睹了
新冠肺炎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亲身体验居家隔离给日常生活带来的种
种不便。
孩子们在心理上会不会对冠状病毒、蝙蝠等事物产生不良的情绪呢?我
们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他们做点什么,让孩子们在这段特殊经历中得到学习与收获?疫后这个时代的孩子们出现各种心理压力和精神失调的症状都可以被认为是正常的,包括他们情绪低落、失眠、烦躁、焦虑等。
如何通过游戏缓解儿童紧张的心理、激发正向人格的发展?这是笔者本文主要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疫情焦虑角色游戏积极情绪
一、现状分析疫情给孩子们所带来的无名焦虑
疫情期间不管是手机、电脑、电视和报纸杂志,还是满大街的宣传栏,随处
可见疫情的播报,人们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和束缚。
幼儿们的
日常生活也发生了变化:每天出门要戴口罩,人和人之间排队要保持1米距离,
不能到游乐场等人多的地方玩,每天上幼儿园要戴口罩、测温、洗手(洗手还要
放上消毒液)……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们难免会产生紧张的情绪。
孩子们不了解
疫情具体是怎么回事,可懵懂懂懂中也陷入了一种无名的焦躁之中,再加上自己
不能出门释放自己的精力,就会显得有点“歇斯底里”。
返校复学前我们幼儿园
就针对孩子的心理准备向家长发出了《疫情后返校复学前孩子的精神状态和现状
表现调查问卷》,家长在问卷中反馈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变得爱发脾气、
爱哭闹、特别黏人,个别的还有攻击性行为。
情绪不仅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认
识过程,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了幼儿积极、健康个性品格的培养,疫情期间儿
童们所体验和感受到的焦虑甚至还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及未来的生活。
二、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促进情绪情感发展
1、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融入角色游戏内容培养积极情绪情感
积极情绪有助于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和成长学习,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创造性的儿童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给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
角色游戏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过程中充分学会体验,勇敢地表达自
己的情绪,得到更真切的情绪体验。
在游戏中根据自己的个人意愿自由选择需要
扮演的角色,例如扮演钟南山爷爷给大家提出健康上的忠告,扮演医护人员出去
打败一些病毒小子拯救他的病人,扮演快递员走出去给各家各户买药送餐,扮演
解放军叔叔在快速的搭建“方舱医院”……在这一游戏过程中,他们完全可以是
自由自主的,当他们充分利用这些游戏中的材料等来完成一件新的事情后,便能
自然顺应地学会相应的生活知识技能,进而产生新的自豪感和成功感,享受这种
成功的快乐,同时提高旁观孩子对游戏的兴趣、传递乐观的生活积极情绪、带给
他们更多的积极正面的生活能量。
2、在家庭教育中融入角色游戏的内容培养积极情绪情感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孩子的基本知识品质是从成长经
验中不断获得的,而一个孩子的学习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游戏。
当许多孩子对疫情
发展产生恐惧,对他人复杂敏感情绪的具体表现形式感到困惑时,家长通常可以
通过幼儿角色扮演游戏,把游戏和现实生活相互地结合,使幼儿通过游戏扮演角色,在模拟肢体动作、情景和人际交往中,反映他们眼中的真实世界。
在“我爱
上幼儿园”系列游戏中,让两名幼儿饰演当地父母,充分体验着当地父母对自己
孩子的亲切关心和相互爱护,告诉他们孩子这种疫情并不可怕,通过大家的努力
病毒是可以完全消灭的。
还可以在家对上幼儿园的进园、离园流程进行模拟演练,戴口罩、排队、测温、洗手……毫不掩饰地主动表露自己的真实性情和情感。
三、通过角色游戏培养正向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1、用角色游戏中的倾听性接受孩子们的不良情绪
因为孩子不能自己出去玩,因为出门要戴口罩,因为有的孩子非常害怕自己
的父母亲也会生病,孩子可能会失望、愤怒、大声的喊叫或者大声哭泣。
我们需
要认同和接受他们这种消极情绪。
我们可以通过活动引导孩子们,鼓励他们把不
良的情绪大声的说出来,给予他们发泄的空间,我们认真倾听并向他们表达我们
的理解和安抚:“不能出去玩球了,你肯定感觉很失望。
”“每天出门要戴口罩
一点也不方便不舒服,所以你不喜欢戴。
”“我们知道你对病毒感到害怕,让我
们一起来战胜它。
”
2、用角色游戏游戏的情境性转移幼儿焦虑的情绪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游戏,对幼儿来说,各种角色扮演充满了吸引力,
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扮演对象,在自由、平等、轻松和愉快的学习环境里,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如:幼儿从小就害怕打针,但在游戏中却喜欢扮演
“病人”让别人帮自己“打针”,通过再现痛苦的体验,减轻害怕的程度,体验
到战胜恐惧的愉悦;在游戏中还能变换角色,扮成“医生”给别的“小孩”打针,发泄了对医生和打针的恐惧。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通过大胆发泄自己的情绪,学
会控制自己不良的情绪,从而保持心里平衡,减轻害怕的程度,体验战胜恐惧的
喜悦。
角色游戏为儿童提供了各种表现自己情绪的安全途径,转移焦虑和不安。
3、利用角色游戏的虚构性宣泄幼儿消极的情绪
儿童的游戏活动是带有情感色彩的,是日常生活的再现。
通过角色游戏我们
可以了解儿童的情绪状态。
其实安慰哭泣的孩子,处理孩子的消极情绪,增加孩
子的自信,都可以借助游戏来进行。
如何用既保持底线又不伤害孩子的方法来解
决问题呢?案例一:美工区里,小朋友们正用橡皮泥揉出一个个面目狞狰的冠状
病毒怪兽,另一边孩子们再设计游戏把这些病毒怪兽一个个“消灭”掉,每消灭
一个就发出愉悦的笑声,做出胜利的手势。
案例二:有个孩子突然发烧了,会不
会是被病毒感染了?扮演“医生”角色的孩子第一时间对他进行紧急处理,并要
求马上进行隔离,“护士小姐”赶紧戴好防护口罩、手套,帮病人“测温”,用
矿泉水瓶模拟输液器给病人“打点滴”,紧急送到“医院”。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
们用一个个单独的小游戏将各种元素穿插,再总体串联起来。
将病毒传播、防护、救治等一系列元素添加进角色游戏中,让孩子们边玩游戏边弄清楚一些困惑的事
件。
游戏中他们会自由讨论:好好吃饭就会长高,多多锻炼就会身体强壮,就能
打败病毒;勤洗手就会身体健康,出门戴口罩就会减少病毒感染;不吃野生动物,就会……,在这个充满想象的世界里,孩子们通过玩角色游戏毫不费力的随意进出,消除了紧张、减低了恐惧,从而保持积极的情绪。
四、开展角色游戏对促进幼儿积极情绪发展的作用
综上所述,角色扮演游戏不仅有助于幼儿增强认知及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还
能有效地地促进积极心理的健康发展。
不但具有着其他同类游戏的教育功能,发
展功能,而且它对促进幼儿良好的精神情绪心理情感发育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引
导作用。
因此,通过定期组织幼儿角色扮演游戏,把社会心理教育、安全意识教
育的内容渗入其中,把积极的幼儿情绪教育情感活动渗透其中,幼儿就能在角色
扮演游戏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幼儿角色扮演游戏这个效果
非凡的教育方式,定会进一步发现其中的魅力所在,从而更好地发挥我们幼儿教
育的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倩.还孩子一个自由自主的游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165.
[2] 姚婷.教师指导幼儿角色游戏的策略和能力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