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4.1.2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 (共48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工程的发电效益
缓解华东、华中及重庆地区的能 源供应紧张状况









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位良好,与华中、华东地区的输 电距离仅为500千米和1000千米,
在经济输电范围内。
成为未来全 国统一电网 中心主导站

环境效益
清洁水电 代替火电
提高环境质量
航运
长江三峡地区
有利条件:
业Hale Waihona Puke 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协作条件好
不利条件: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源不足。
水污染严重
1、问题: 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大__气__和__水__体___的质量普
遍下降。特别是以 太湖 为代表的水污染相当严重。
2、任务: 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是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任务。
(1)自学教材,阅读分析长江流域中游地区发展农业和工 业的有利条件?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商品农业基地 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制造业基地
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图
☆农业资源
洞庭湖 平原 江汉 平原
鄱阳湖 平原
商品粮、棉、油、肉类 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 各种矿产,尤其 各种有色金属







负面效应
防洪 航运 农业灌溉 水产养殖
发电 城市供水 南水北调
旅游等
移民安置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名胜古迹问题
活动题 三峡工程的利弊分析:
经过专家的长期研究和论证.三峡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总体上已基本清 楚.总的来说是有利有弊。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1)它可以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 的生存环境; (2)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量; (3) 促进东西部物质流通,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等。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①水库蓄水将淹没土地、耕地; ②水库可能诱发地震,并使库岸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加; ③在移民开发和城市迁建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 ④库区和库尾的泥沙淤积加重; ⑤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 4.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 )
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②产生的电能可创 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③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 废水和废渣 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改善了城市形象, 提升了城市品 位……
防洪的重点河段:河道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不畅,泥沙淤 积,形成悬河。 治理措施:修建荆江分洪工程;进行裁弯取直;加固大堤;植树造林。
小结
中游地区
开发条件:
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 水产品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阅读教材资料,合作探究:
三峡工程会带来哪些效益及主要的受益地区?
防洪
三峡工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防洪。三峡大坝即将于5月20日 建成,右岸围堰将于6月6日爆破拆除,标志着三峡工程的防 洪功能将正式发挥。 蓄水至175米后,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 将达到221.5亿立方米,相当于4个荆江分洪区的可蓄洪水量。 遇特大洪水,调节三峡库容能有效调控洪水,保护长江中下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1.2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以长江流域为例
微山二中高二地理组
上游地区
开发优势 存在的问题 原因与防治
(一)上游地区开发与整治 自主思考:上游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开发重点是什么?
开发重点:水能资源的开发
1、长江三峡的位置:
长江上游,水能是开发的重点 注意: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三峡工程 葛洲坝
重庆 宜宾

宜昌

上海
三斗坪村
三峡概况
1、三峡的交通位置:扼守长江上游河道,是西南地区联系华中和华东的重要通道; 焦柳线穿越此地.是联系南北的重要站点;有重要的河港.也是公路的交会处.是 货物的重要集散地。 2、长江三峡的成因: 地壳上升,河流下切 3、三峡工程选址原因:从水文方面看,该地位于三峡出口处,水量大,水流急; 从地质方面看,该地是由花岗岩体构成,且地震烈度小;从工程方面看,该地河面 较窄,便于施工。 4、三峡工程是世界瞩目的工程:工程规模最大、淹没面积最大、移民安排难度最 大、效益最大。
三峡大水库加深、加宽了上游河道,淹没了险滩暗礁,使 “水上蜀道”变成了黄金水道。
三峡工程
防 发航灌供养旅 洪 电运溉水殖游
改善中下游 生态环境
南水北调
综合效益
生态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注意: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社会效益
思考
三峡工程可能带来哪些负面效应? 泥沙淤积、水环境问题以及地质灾害
三 峡
正面效应
自学活动:阅读教材82页,思考:
1、长江上游地区存在哪些问题? 2、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应该采取何种措施进行解决?
生态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措施
坍塌、滑坡、 地形复杂、坡
泥石流
度大
水土流失
自然灾害频繁
人类对植被的 破坏
破坏了上游地区 的生态环境;
导致长江中下游 泥沙淤积,河床 抬高,洪水威胁 加大
A.石油
B.天然气
C.煤炭 D.有色金属
2.长江下游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D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水体和大气污染
B 3.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在航运上的突出意义表现在( )
①使川江河道加宽、加深,增加了航运能力②淹没险滩,使水流趋缓,提高了航运的安 全性③可从根本上改变整个长江河段的航运条件④上游能增加运输吨位,降低运输成 本,真正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
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 涵养林的建设;
实行封山育林、育灌、 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 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 营与开发。
小结
上游地区
开发条件:
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重点。水能主要集中在源头自 宜宾段;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是我国众多大江大河的水源地。
存在问题: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使长江中下 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洪水威胁加大;水能开发程度低。
济损失达1666亿元。
思考:长江流域为什么会出现“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的局面

中游地区最大问题的洪水灾害
题• 造①成自洪然灾原的因原因是什么呢?
• a.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
• b.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洪水使平原湖区积水而无法
排入长江。
• ②人我为国原“因第”一第大二淡大水淡湖水”湖变”成了 • a.过度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游至少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耕地。 ------新华网三峡工地2006年5月15日电 (记者 周梦榕)
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防洪
地处上游山区
与中下游平原
防 洪 原
的转换位置
控制着 长江上游的 全部来沙来水
区 位 优 势
防 洪 作


总库容393亿立 方米防洪库容 221.5亿立方米
库 容 巨 大
解决措施
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 逐步淘汰 或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金融、信息, 房地产,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
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 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
小结
下游地区
开发条件:
平原为主,江河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人口稠密,有利于农业发
千里长江,险在荆江
阅读图4-1-14 长江荆江段防洪的重点河段 原因: 河道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不畅,
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高出两岸河堤,形成悬河。一旦发 生洪水,堤防崩溃直接威胁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农 业、企业、城市、交通要道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荆江治理措施:
修建荆江分洪工程;进行几处裁弯取直工程; 加固荆江大堤;植树造林。
加剧;
•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节洪峰的功 能消弱。
对 策
由于河道变宽,水流变缓,导致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逐 渐抬高,两岸河堤逐渐加高,形成悬河。
治理措施: a.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泊,增强湖泊对洪
水的调蓄容量; b.搞好分洪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 c.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 d.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洪治沙功能。
(三)下游地区开发与整治 自主思考:下游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开发重点是什么?
长江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自然条件:
气候温暖湿润;平原广阔;河湖密集;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社会经济条件:
鱼米之乡、丝绸之乡、农村经济发 展水平高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经验丰富
长江下游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
治理措施:
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②实行封山育林、保护生 态环境;③建设水利工程(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 旅游等综合效益)。
学法总结
区域的开发 与整治
开发优势 存在问题
开发重点 整治措施
中游地区
开发优势 存在的问题 原因与防治
(二)中游地区开发与整治
自主思考:中游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开发重点是什么?
存在问题:
洪涝问题严重。自然原因是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余悸,排水 不畅;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人为原因: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围湖 造田、湖泊萎缩、调蓄能力下降
整治措施:
①退耕还湖,疏浚湖泊;②搞好分洪工程;③以水土保持为中心, 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④修建水利工程
下游地区
开发优势 存在的问题 整治重点及措施
用提(洲4高上)的图清廉社中价洁会箭的能经头能源济A源的是发,利我展促用国有进比正何经例在积济,实极的改施意发善的义展东“?,部西逐的电步环东改境送变状”以况工煤。程为的主一的部能分源,利它用对结长构江,三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B
北京
兰州
三峡工程控制流域


郑州
重庆
三峡工程
电力输送 A
宜昌
上海

葛洲坝

台北
昆明
广州
荆江河段示意图
海口
(1)三峡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落差大,水量大 。
图4-1-3
(2)从图上信息来看,三峡工程首要的功能是
防洪

修(3建)长荆江江荆分江洪段工主程要;进特行征几是处九裁曲弯回取肠直。工应程如;加何固抓荆好江荆大江堤段;防植洪树工造作林?。
以冶金、机械、建材为主 的工业体系,是我国重要 的制造业基地
矿 读图:长江流域还有哪些自然资源? 产
攀枝花
大冶 冷水江 水口山 大余
小资料
1998年夏季我国发生了历史上罕见 的特大洪涝灾害,波及29个省市, 特别是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又 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松花江、嫩江 出现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造成受 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农 作物受灾面积0.21亿公顷,成灾0.13 亿公顷,倒塌房屋497万间,直接经
提高荆江河段 的防洪标准 (10年一遇----100年一遇) 配合分、蓄洪工程等措施 可避免大于百年一遇洪水 造成的荆江河段干堤溃决
缓解洪水对武汉的威胁
减轻洞庭湖的淤积
大幅度减少分、蓄洪 造成的损失
社 会 效 益








环 境 效 益
发电
2009年8月7日上午,三峡大坝左右岸26台70万千瓦巨型机组总 出力创下1775万千瓦的新高,并可能达到1790万千瓦,当日发电量可 突破4.2亿千瓦时。为目前世界规模最大水电站,可向华中华东地区 供电。.
展;农业基础好,是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存在问题:
水体和大气质量下降,以太湖为代表的水污染相当严重。
治理措施:
综合治理环境污染。①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和第三产业;②加强环境保护。
课堂练习:
1.长江中游最主要的矿产资源是 (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