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边地下水管保护方案修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边地下水管保护方案
一、管线概况及风险分析
根据富田项目业主提供的资料在本项目一标段10#-16#楼一线与8#-9#楼一线间隔处有条原水管横穿整个地块,长度191米,水管直径1600mm,管壁为20mm钢板,埋置深度管顶在黄海标高1.0m-14m之间。

相当于在目前自然地面下2米左右,。

(二标段靠雅戈尔大道靠红线内有直径500水管的国防光缆一根,目前已经在建地铁车站,因此不作保护考虑)因此本工程施工特别在基坑开挖时,主要存在的风险有:
1、基坑边土坍塌、剥落、边土的整体滑坡;
2、基坑开挖导致周围地基土体的变形,对相邻的水管产生影响;
3、地下室深基坑开挖进行施工降水时,造成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倒塌等意外;
4、地面负荷过大造成管子破损及破裂。

二、管线保护方案的设想和选择:
方案主要从二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个设想是护泵方法,挖出管线在管线四周进行钢筋混凝土加固护泵,优点是管线保护更保险更安全,缺点是产生的费用大,而且工期长,第二个设想是在对现场踏勘后并根据整个场地综合考虑,在管线上部浇筑钢筋混凝土路面进行保护,在南北场边50米地管线上方浇筑300厚配筋Փ14@200双层双向C30混凝土,上面可以开40吨重型车,在中间段浇筑200厚配筋Փ14双层双向C30混凝土,中间段搭设临时施工设施以减轻场外租借临时场地的压力。

设临时施工设施全部搭设防护棚。

优点是工期快费用省。

并对地基和混凝土路面承载计算后满足对管线的保护要求。

因此本司拟采用第二个方案进行实施。

做法详见附图:
三、施工保护措施
1、开工前建设单位组织相关管线单位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参加管线综合调度交底会。

管线责任单位将管线的性质、走向、埋深、管径以及管线的变化情况尽量向施工单位交底清楚;并对施工现场派出监护人员。

施工单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时,要从现状管线保护角度考虑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从方案上保证管线安全。

2、施工单位取得各种地下管线资料后,对照现场与图纸资料互相校核验证。

建立健全管线安全保证体系,项目部设专职安全员,作业队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挑选技术水平过硬的机械操作人员,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技术交底。

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奖惩措施,责任落实到人。

3、现场地下管线详细调查,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⑴挖探坑:这是长期以来市政施工企业探明地下管线的主要方法,探坑采用人工开挖,开挖时应采用铁锨薄层轻挖,不宜使用羊镐、钢钎等尖锐工具。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探坑的间距,通过两处以上探坑暴露的管线情况来推断该种管线的大致走向和埋深等信息。

⑶与管线单位监护人员进行交流,请他们介绍一下管线的分布情况,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对工程的安全、进度十分有利。

4、现场做好警示标志。

对此地下水管,在施工现场应做好醒目的警示标志,方法是沿管道走向做好标记、标志牌,标志牌上注明管径、埋深等信息,在开挖施工时用洒白色石灰方法连成线,提示施工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注意保护地下管线安全。

如有大型机械入场,还应采用设置警戒线的方式禁止重型机械通过此水管区域。

5、在靠近深基坑区域要按照设计要求,认真组织施工,做好地下连续墙、旋喷桩和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控制工作,防止开挖时,围护结构渗水,引起周围路面塌陷,影响周围环境及周围管线的安全。

6、基坑开挖前在坑内采取深井降水措施,疏干固结坑内土体。

降水严格按照方案进行,严格控制坑外水位。

7、在管线上方如有施工道路通过对路面采用钢筋砼加固,钢筋采用14mmHRB335,间距200mm,双层双向布置,混凝土标号C30。

厚度300mm,中间段200mm同时必要时要铺设钢板,缓冲出入车辆对管线的碾压、扰动。

8、在非深基坑号房开挖时如离水管较近应在基坑边做好加固措施。

如打钢板桩、地下连续墙等。

9、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钢板桩、工程桩或扰动基底原状土。

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继续挖
土。

10、施工过程应切实配合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施工进度及工作流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马上停止施工,组织技术及施工力量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管线和建筑安全后方可恢复施工。

四、应急预案
由项目部成立应急响应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工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

1)、工地现场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机构,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应分别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或119火警电话求助。

2)、组织人员展开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力求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同时注意安排做好保护事故现场的的工作。

3)、负责指挥调动工地现场的一切所需的应急救援排险物资和人员参与抢救救援,确保救援工作在统一指挥下有序进行。

4)、协助公司和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接受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5)、协助公司和上级有关部门分析事故原因和性质,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地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切实防止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6)、负责安排专人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使各级人员都受到安全教育,在切实做好预防措施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上报有关上级部门,争取尽快批准恢复工地的正常生产。

五、地基承载力计算
1.1 已知条件
1.1.1 设计参数
基础长 L (m) 191.00
基础宽 B (m) 6.000
基底标高(m) -0.500
基础顶轴力标准值(kN) 1200.000
L向弯矩标准值Mx(kN.m) 80.000
B向弯矩标准值My(kN.m) 100.000
基础与覆土的平均容重(kN/m3) 20.000
地震修正系数ξ a 1.000
1.1.2 土层数据
土层数: 2 地下水标高: -3.000(m)
1.1.3 计算要求
底板反力计算
地基承载力验算
软弱下卧层验算
2 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
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0
2.1 地基承载力验算
底板全反力(kPa):
最大= 11.135 最小= 10.957 平均= 11.046
角点p1 = 10.961 p2 = 11.135 p3 = 11.131 p4 = 10.957
2.2 地基承载力计算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14.000(kPa)
P=11.046 < f=214.000
Pmax=11.135 < 1.2f=256.800
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
2.3 软弱下卧层验算
基底下土层号层顶标高(m) 修正后承载力(kPa) 全压力(kPa)
2 -2.300 246.400 43.317
无软弱下卧层
3 所有简图
3.1 计算简图
.2 反力简图
六、钢筋砼路面承载力计算:
1 计算条件
_计算板长= 30.000(m) ;计算板宽= 6.000(m) ;板厚= 300(mm) _板容重= 25.00(kN/m3) ;板自重荷载设计值= 9.00(kN/m2) 恒载分项系数= 1.20 ;活载分项系数= 1.40
荷载设计值:
均布荷载= 20.80(kN/m2)
=14.30 N/mm2
_砼强度等级: C30, f
c
支座纵筋级别: HRB335, f
=300.00 N/mm2
y
=300.00 N/mm2
板底纵筋级别: HRB335, f
y
_混凝土保护层= 15(mm), 配筋计算as= 20(mm), 泊松比= 0.20
_支撑条件=
四边_上:简支_下:固定_左:简支_右:简支
角柱_左下:无_右下:无_右上:无_左上:无
2 计算结果
_弯矩单位:kN.m/m, 配筋面积:mm2/m, 构造配筋率:0.21%
计算方法: 查表
_(1)跨中: [水平]_[竖向]
_ 弯矩 0.0__75.4
_ 面积 643(0.21%)_930(0.31%)
_ 实配 D14@230(669)_D14@160(962)
_(2)四边: [上]__[下]__[左]__[右]
_ 弯矩 0.0 _-134.1__ 0.0__ 0.0
_ 面积 643(0.21%)_1705(0.57%)_643(0.21%)_643(0.21%)
_ 实配 D14@230(669)_D14@230(669)_D14@160(669)_D14@160(669)
40吨汽车荷载参数
静荷载: 40*1000*9.8÷1000=392KN
汽车长度*宽度:13*2.3=29.9㎡
392÷29.9=13.11KN/㎡
动荷载: 13.11*1.2=15.732 KN/㎡
以上计算得出:地基+混凝土路承载力满足车辆行走要求。

七、附图:
管线保护平面图:
管线保护剖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