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仿真实验指导书matlab初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Matlab初步
一、实验目的
初步数熟悉MATLAB 工作环境,熟悉命令窗口,学会利用帮忙窗口查找帮忙信息从数组及其运算入手,进行简单的MATLAB程序编制。

二、实验内容
1)熟悉MATLAB 平台的工作环境。

2)熟悉MATLAB 的5 个工作窗口。

①Command Windows (命令窗口)
②Workspace (工作空间窗口)
③Command History (命令历史记录窗口)
④Current Directory (当前目录窗口)
⑤Help Windows (帮忙窗口)
3)指令初步
在命令窗口输入>> x=1
>> y=[1 2 3;4 5 6;7 8 9]
>> z1=[1:10],z2=[1:2:5];
查看输出结果
而且Who Who where what等查看输出结果
4)自己举例,完成对eye, ones, zeros, magic, linspace, logspace 等函数的实验。

5)大体运算:设a= [1,-2,3; 4,5,9; 6,3,-8], b= [2,6,1; -3,2,7; 4,8,-1]
(1)求a.*b
(2)求a.^2
(3)求2-a
(4)求a(1:2,2:3)
6)求[100,999]之间能被21 整除的数的个数。

提示:先利用冒号表达式,再利用find 和length 函数。

7)成立一个字符串向量,删除其中的大写字母。

提示:利用find 函数和空矩阵。

实验二 Matlab编程基础
一、实验目的
一、掌握利用if 语句设计程序的方式。

二、掌握利用while、for 及Switch 语句实现循环结构的方式。

3、熟悉利用向量运算来代替循环操作的方式。

4、掌握绘制二维图形的常常利用函数。

二、实验内容
一、用magic(6)产生一矩阵,用for 循环指令求解其所有元素的和。

二、一个三位整数列位数字的立方和等于本身则称该数为水仙花数。

试输出全数水仙花数。

(1)用循环结构实现。

(2)用向量运算来实现。

[提示:全数三位数组成向量M;别离求M 各元素的个位、十位、百位数字,组成向量M一、M二、M3;向量N=M1.*M1.*M1+M2.*M2.*M2+M3.*M3.*M3;向量K=M-N;显然K 中0 元素的序号即M 中水仙花数的序号。

]
3.已知y1 = x 2 , y 2 = cos(2 x ), y3 = y1 * y 2 ,完成下列操作:
(1)在同一坐标系下用不同的颜色和线型绘制三条曲线。

(2)以子图形式绘制 3 条曲线
(3)别离以条形图、阶梯图、直方图和填充图绘制 3 条曲线。

4.绘制极坐标曲线ρ= a sin (b + nθ)
5. 要求:概念一个函数文件,然后在命令文件中挪用该函数文件。

函数文件的挪用格式为myrot(A,t),其中 A 在挪用前为原矩阵,挪用后为经旋转后的矩阵,t 肯定是左旋仍是右旋,当t=1 时为左旋,t=-1 时为右旋,t 为其他值时显示犯错信息。

(提示:先将 A 转置,再作上下翻转,则完成左旋90度;若将 A 转置后作左右翻转,则完成右旋90度)。

实验三 系统建模与时域频域仿真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 Matlab 中一阶线性系统建模方式,和系统对单位脉冲和单位阶跃的响应。

2、 掌握Matlab 时域仿真的分析方式。

3、 掌握Matlab 频域仿真的分析方式。

二、实验内容
1.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写出系统的状态方程。

2.用Matlab 成立系统传递函数模型
3.用Matlab 成立系统零极点增益模型
4. 对如图所示的质量-弹簧-阻尼机械系统,其中质量块质量为
m ,弹簧刚度为k ,阻尼器阻尼系数为B ,f(t)为作使劲,x(t)
为质量块位移。

(1) 写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5分)
(2) 用Matlab 语句成立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把状态空
间模型转化为零极点增益模型和传递函数模型。

(5分)
5 对图所示的反馈系统进行单位阶跃响应
和方波响应仿真(方波周期为10s ),要求:
(1)利用Matlab 模型连接函数求出系统
闭环传递函数,并求系统的闭环零极点增
益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利用impulse 函数求系统的上述的三个闭环模型进行响应
仿真;
(2)利用gensig 函数产生方波信号,利用lsim 函数求方波响应。

图1质量-弹簧-阻尼机械系统 图2 235()3620s G s s s +=++20(2)()(0.5)(17)(30)s G s s s s +=+++232()521()4832Y s s s U s s s s ++=+++
6.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如下,请用MA TLAB 语言编程成立系统传递函数模型,并求:⑴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⑵ 输入函数为u =sin(t )时的响应(正弦输入信号,时间20秒,采样周期);⑶ 绘出系统的波德图(Bode )。

321()121828
s G s s s s +=+++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成绩
实验者专业班级组别
同组者实验日期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进程记录(可加页)(包括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进程发现的问题等)
四结果与讨论(可加页)
一、实验结果分析(包括数据处置、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
二、小结、建议及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