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螺旋CT联合肺癌自身抗体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2月第4期影像学及诊断检验
低剂量螺旋CT联合肺癌自身抗体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袁东
山东省临沭县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 临沂 276700
【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联合肺癌自身抗体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70例疑似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X线检查、低剂量螺旋CT联合血清p53抗体检查,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

结果:70例疑似肺癌的患者经病理诊断,阳性50例,阴性20例;低剂量螺旋CT联合血清p53抗体检查的准确率高于胸部X线检查,P<0.05;低剂量螺旋CT联合血清p53抗体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胸部X线检查,P<0.05。

结论:低剂量螺旋CT联合肺癌自身抗体可用于诊断早期肺癌,且敏感度与特异度较高。

【关键词】早期肺癌;低剂量螺旋CT;p53抗体;胸部X线
[中图分类号]R730.4;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04-0180-02
当肺癌进入晚期,其病死率极高,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早期诊断并给予对症治疗是挽救肺癌患者的关键。

低剂量螺旋CT是剂量低于常规CT,而又能达到常规CT敏感度的一种筛查方法,但其特异性较差[1]。

血清p53抗体属于肺癌自身抗体,是一种能够预测肺癌的重要因素。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低剂量螺旋CT联合肺癌自身抗体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疑似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1例,女9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0.12±6.09)岁;身体质量指数17.6~2
2.4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0.03±0.51)kg/m2。

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每年吸烟数量大于400支者;②正在吸烟或戒烟时间不超过10年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

(2)排除标准:①合并其它恶性肿瘤者;②精神疾病者;③肺组织切除者;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⑤器官功能衰竭者。

1.3方法 ①胸部X线检查:采用万东X光机,扫描管电压为120kV,靶片距为180cm,摄片为正侧位片,由2名放射科医师共同完成,并阅片诊断。

②低剂量螺旋CT:采用螺旋CT机(Philip公司,型号:Briliance)进行扫描,扫描管电压为120kV,电流为50mA,准直器的宽度为5.0mm,螺距为7.5mm,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至肺底,肺窗窗宽为1200HU,纵膈窗窗宽为400HU,由2名放射科医师完成,并阅片诊断,对比统一检查结果。

③血清p53抗体检测:采集所有患者的肘部静脉血2mL,分离得到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p53抗体,并计算p53抗体指数,试剂盒购自德国IBL公司。

1.4评价指标 ①胸部X线结果判断:胸片上可见结节,纵膈淋巴结肿大,并能够排除肺外原因引起的胸膜团块影及肺不张等,记为阳性;否为记为阴性。

②低剂量螺旋CT结果判读:肺内肿块与结节,发现非钙化肿块或结节时能排除血管断面,记为发现病变;观察病灶结构、形态、病灶与肺交界面,发现分叶、空泡征、乳晕征、密集细毛刺等,记为阳性;Ⅰ-Ⅳ级支气管,管腔狭窄、中断、管壁增厚、毛躁、管内外结节,记为阳性;能排除肺外原因、异物等引起的肺不张,记为阳性;病灶呈圆形、椭圆形、多角形或斑块状钙化,记为阴性。

③p53抗体指数>0.428为阳性;0<p53抗体指数≤0.428为阴性。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病理诊断结果 70例疑似肺癌的患者经病理诊断,阳性50例,阴性20例。

2.2诊断结果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低剂量螺旋CT联合血清p53抗体检查的准确率为91.43%(64/70),比胸部X线检查检查的准确率71.43%(50/7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58,P=0.002),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对比(n)
检查方式
病理诊断
合计
阳性阴性
胸部X线检查
阳性38846
阴性121224
合计502070
低剂量螺旋CT联
合血清p53抗体
检查
阳性46248
阴性41822
合计502070
2.3诊断效能 低剂量螺旋CT联合血清p53抗体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00%、90.00%,均比胸部X线检查的76.00%、6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对比[n(%)]
检查方式敏感度特异度
胸部X线检查76.00(38/50)60.00(12/20)低剂量螺旋CT联合血清p53抗体检查92.00(46/50)90.00(18/20)
χ2 4.762 4.800
P0.0290.029 3 讨论
大多数肺癌患者只有在晚期发生咳嗽、咯血等临床现象时,才会到医院就诊,从而耽误治疗,此时癌细胞已经发生了转移,从而导致死亡,但早期诊断与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挽救肺癌患者的生命。

因此,寻找可靠的检查方法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胸部X线是检查肺癌的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具有简单、易行等优点,但其敏感度较差[2]。

与胸部X线检查相比而言,胸部CT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且准确率与较高,但是常规CT检查的剂量较大,患者的接受度较差。

低剂量螺旋CT的放射剂量仅为常规CT的1/6,同时具有与常规CT相同的敏感度,因此患者对该种检查方法的接受度较
(下转第214页)
2020年2月第4期
经验交流
为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增加致残率、致死率。

维持血糖稳定,延缓或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出现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根本目的。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2],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就是遵医行为会直接影响到血糖控制效果及预后,所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小组干预属于新型自我管理方法,其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认知能力和遵医嘱行为,帮助其改善情绪障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并将其自身潜能调动起来,增强其康复意识和能力,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3]。

除此之外,实施自我管理小组干预还能增进护患间的融洽关系,纠正患者的认识误区及错误的生活行为,保持正确持续的生活行为和作息,进而对糖尿病导致的多系统损害进行逆转或制止,控制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测血糖、控制体重、遵医服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自我管理依从性均较对照组高,其经过干预后的FBG、Hb1Ac 均较对照组低,P <0.05。

由此表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干预对改善大城子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控制血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侯秀丽, 陈丽芬, 包妮娜, 等.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
组干预效果评价[J]. 预防医学, 2019, 31(10): 1065-1067.
[2] 翟月华, 王爱玲. 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效
果评估[J]. 实用老年医学, 2018, 32(01): 89-91+93.
[3] 张周炎, 钟锦均, 冯翔.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小组
活动的效果评价[J]. 中国热带医学, 2017, 17(08): 798-801.
[4] 齐力, 董文兰, 毛凡, 等.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糖尿病患者自我
效能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6, 32(05): 628-631.
好。

有研究指出,低剂量螺旋CT 能够明确肺癌患者的病变部位,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3]。

p53基因可在早期肺癌患者中异常表达,甚至发生突变,因此,诊断早期肺癌可检测血清p53抗体。

p53抗体是机体突变型p53蛋白产生的一种免疫应答产物,1982年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初次被发现,之后发现在肺癌、肝癌、食管癌、大肠癌、卵巢癌、膀胱癌等患者血清中也可检测到,是预测肺癌的一种重要因素,可以提前3.5年左右预测肺癌的发生[4]。

有研究指 出[5],血清p53抗体阳性率可在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升高,而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是肺癌的高发人群;同时,检测血清p53抗体可用于诊断早期肺癌,且其动态变化能够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同时可用于评估预后。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与胸部X 线相比而言,低剂量螺旋CT 联合血清p53抗体检查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更高,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敏感
度与特异度。

综上所述,低剂量螺旋CT 联合肺癌自身抗体可用于诊断早期肺癌,并且诊断价值较高,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敏感度与特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信兵. 用低剂量螺旋CT 筛查早期肺癌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
药论丛, 2015, 13(2): 46-47.
[2] 闫忠, 王云俊, 许海英, 等. 低剂量螺旋CT 与胸部X 线检查筛
查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对比研究[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7): 108-109.
[3] 孙耀辉. 低剂量螺旋CT 扫描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17): 59-60.
[4] 杨海平, 吴骏, 刘俊峰, 等. 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p53抗体动
态变化的临床研究[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5, 32(4): 890-892. [5] 方永雄. 肺癌患者早期采用低剂量螺旋CT 扫描与血清p53抗体
检测联合诊断的临床意义[J]. 吉林医学, 2015, 36(5): 891-892.
(上接第180页)
引起伤口感染,进而导致皮下坏疽或脓毒血症等。

因此体位摆放时一定要注意皮肤的护理,防止发生感染,对手术过程中使用的体位垫和绷带等进行消毒。

为避免体位导致皮肤破损,需要在关节、臀部等部位放置凝胶体位垫,同时在凝胶体位垫上放置无菌棉垫[4]。

固定患者肢体时也要在腕关节和踝关节等部位垫上无菌棉垫防止因为患者躁动导致皮肤磨损,引发感染。

注意控制消毒时使用的消毒液量,避免因为使用量过多导致凝胶体位垫浸湿,增加了皮肤感染的危险。

一般而言临床在手术过程中多会对患者使用棉布自制体位垫进行支撑保护,以此缓解患者压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种体位垫的表面相对粗糙且弹性以及组织相容性也相对较差,患者局部受压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受力不均匀,因此极易出现摩擦性的损伤[5]。

对于手术时间长的侧卧位手术患者而言,局部皮肤、皮下组织长期受压也会导致棉布自制体位垫出现变形或者压痕,并反映到局部皮肤上,从而导致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效果不佳导致急性压疮的出现。

近年来凝胶体位垫得以在临床推广应用,与棉布自制体位垫相比较,凝胶体位垫是由高分子凝胶构成,其柔软性以及抗震减压性均有明
显提高。

另外凝胶体位垫的分子结构与人体组织相似,因此也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缓冲力较高,患者躯体可均匀分布到体位垫上,最大程度上分散压力,从而大大减少了承压部位皮肤的压力以及摩擦力,有助于减少压疮的发生几率。

在实际手术过程中,侧卧位手术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体位摆放,利用凝胶体位垫减少并发症率,提高手术满意度,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Chun -Ju Chang. Recovery of Posture Stability at Different Foot
Placements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Minimally Invasive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 One -Year Follow -Up Study[J]. Biom ed ResearchInternational, 2017(4): 575-579.
[2] 李丽华, 宋建琴. 侧卧位手术中的护理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
2017, (2): 157-158.
[3] 刘刚荣, 李胜云. 常见脊柱手术体位摆放的护理体会[J]. 实用诊
断与治疗杂志, 2016, 17(5): 124-125.
[4] 申贺利, 王红, 赵欣婷. 介绍一种俯卧位手术体位垫的制作与使
用[J]. 现代护理, 2016, 12(9): 833-833.
[5] 杨健, 王巧桂. 脊柱侧弯术中体位摆放的护理628例[J]. 中国实
用护理杂志, 2006, 22(10): 30-30.
(上接第16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