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课程标准】
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
知道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措施,理解并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及其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和归纳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2.通过对明治维新背景、主要内容、性质和作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开放。
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
●导入新课
出示材料: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说:“在入侵和外国创新的冲击下,日本总是通过模仿他人创造和重新创造自己的。
”
设问:日本在古代历史上是如何模仿他人创造和重新创造自己?
预设:日本仿唐制进行了大化改新,走上了封建道路。
过渡:步入近代,西方殖民者东来,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日本是如何应对的呢?我们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日本明治维新》。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思考新问题,激发求知欲。
设问:什么是明治维新呢?
出示:“明治”指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维新”即改革。
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探究新知
1.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明治维新的背景
展示:
材料一明治维新前日本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
——来自日本幕府禁令设问:这两则材料表明幕府统治的特点是什么?
预设: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幕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日本处于封建落后状态之中。
展示:黑船来航
1853年,佩里率领4艘美国战舰,闯入日本江户湾浦贺港,要求谈判通商。
教师:美国黑船叩开日本国门之后,更加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内忧外患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幕府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2.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条件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出示:(1)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
(2)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
(3)倒幕的结果怎样?
教师:1868年,倒幕派推翻了统治日本达260多年的德川幕府。
新政府的年号为“明治”,寓意取自中国古籍《易经》,“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
3.向明而治——明治维新的内容
设问:结合课本指出,日本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具体措施有哪些?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小结:
项目内容作用
政治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巩固政权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增强军事力量,并导致了对外侵略扩张
经济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
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
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
式
革除旧习,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展示:一组图片,直观感受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和人民所起到的作用。
教师:在“黑船来航”之后的20年里,日本出现了第一条铁路、第一艘轮船、第一家面包房、第一部电话、第一家电影院,甚至第一个公共厕所等等。
正如美国讽刺作家彼得·芬利·邓恩在19世纪末塑造的人物形象“杜利先生”所说的那样:“当那位英勇的准将踢开日本大门时,我们没有进去,而他们出来了。
”日本不但出来了,还走向了世界。
4.走向世界——明治维新的影响
展示:
日本宪法颁布
日本与列强
修约谈判
日本侵入朝鲜江华岛
甲午战争海战图
设问:结合这四幅图片,谈谈你对“走向世界的日本”中“走向世界”的含义?
点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体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顺应世界潮流;二是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预设: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和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但是,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教师: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明治维新使日本再一次飞跃,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的民族独立国家。
在明治维新30年后,中国也进行了一次同样性质的改革——戊戌变法,结果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呢?我们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呢?
学生:分组讨论,举手回答。
教师归纳:
(1)从国际环境上:列强对日本的侵略尚不深入,而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从改革阻力上:日本阻碍改革的幕府统治在改革前已被推翻;而中国顽固派掌握着国家实权,力量强大。
(3)从群众基础上:日本重视、利用人民力量,社会基础坚实;而中国维新派没有发动人民群众,脱离了群众,社会基础薄弱。
(4)从领导力量上:日本倒幕实力派领袖进入了政权核心,握有实权;而中国维新派则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课堂小结
日本一百年的大国之路,的确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总结。
但无论怎样去总结,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即在今天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可以称道的意义只是在于:对内,给它自己的人民带来幸福;对外,给世界带去和平和安全的福祉。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变则通,通则久,变者古今之公理。
”国家在变革,社会在进步,而历史教学也更为需要教师的自我转变,以适应社会的要求,跟上时代的节拍。
本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精神、探索能力,从而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