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当防卫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正当防卫的概念、构成要件和法律意义。

2、帮助学生区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

3、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正当防卫权利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分。

2、难点
如何准确判断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正当防卫的相关法律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案例,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涉及正当防卫的视频片段,如某人在遭受不法侵害时
进行反击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正当防卫。

(二)讲授新课
1、正当防卫的概念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
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2、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起因条件:存在不法侵害。

不法侵害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一般违法行为,但并非对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可以进行正当防卫,其侵害
具有社会危害性和紧迫性。

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这意味着不法侵害已经开始且尚未结束。

对于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属于事前防
卫或事后防卫,不构成正当防卫。

主观条件:具有防卫的意图。

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而不是为了报复、泄愤或者其他不正当的目的。

对象条件: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

不能对不法侵害人以外的第三人进行防卫,除非第三人与不法侵害人存在共同犯罪关系。

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防卫行为应当与不法侵害的程度和危害相适应,不能过度防卫。

3、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分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
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判断是否构成防卫过当,需要综合考虑不法侵害
的性质、手段、强度、危害程度以及防卫行为的性质、手段、强度、
时机和所处环境等因素。

(三)案例分析
1、案例一
张三在夜间行走时,突然被李四持刀抢劫。

张三奋力反抗,将李四
打倒在地,并夺过其刀将李四刺伤。

经鉴定,李四的伤势为轻伤。

引导学生思考:张三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分析:张三在遭受持刀抢劫这种严重的不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进行反抗,其行为具有防卫的意图。

李四持刀抢劫
的行为正在进行,张三针对不法侵害人李四本人进行防卫,且造成的
损害为轻伤,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因此张三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2、案例二
王五与赵六因琐事发生争吵,赵六先动手打了王五一拳,王五随即
拿起身边的棍子将赵六打成重伤。

提问学生:王五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吗?
讲解:赵六先动手打人的行为属于不法侵害,但不法侵害的程度较轻。

王五拿起棍子将赵六打成重伤,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因此王五的行为构成防卫过当。

(四)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案例,并派代表发言:
案例:陈七在公交车上发现小偷正在偷自己的钱包,于是抓住小偷的手并与其发生拉扯。

在拉扯过程中,陈七用力过猛,导致小偷摔倒受伤。

(五)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正当防卫是公民的合法权利,但在行使时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避免防卫过当。

(六)布置作业
1、让学生收集一个正当防卫的案例,并分析其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及原因。

2、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运用正当防卫权利保护自己和他人。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正当防卫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但对于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的判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
握相关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在合法的前提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以上教案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