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经济新闻的例子【写好经济新闻的几点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经济新闻的例子【写好经济新闻的几点体会】
经济新闻是关于最新经济活动的事实报道,是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环节。
其领域涉及工业财贸、科技文化、信息咨讯、人才劳务、房产信贷等,凡是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运行相关的一切新情况、新问题,都是它报道的领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显得日益频繁活跃,经济生活与百姓日常生活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经济报道工作,实现经济报道的新突破,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笔者认为,只有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从宏观经济着眼,从微观经济挖掘经济事件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写出好的经济报道。
把好时代脉搏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特别是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之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逐步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这对经济新闻的报道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新闻工作者以全球的视角看待经济现象,多角度、多层面挖掘透视经济规律,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写出反映时代变革与重大主题的新闻作品,从而为经济建设服务。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党的新闻事业要求新闻工作者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握时代脉搏,及时报道
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甚至在全国、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为社会所关注的新闻事实,为全党和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从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举办的全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奖――中国新闻奖的历届评选可以看出,那些把握时代脉搏,反映重大主题的作品容易获得较高层次的奖项。
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三农”工作,大力实施惠农政策,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此背景下,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却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被交通主管部门清理出局,记者抓住这一事实,以《中铁三局丢了宁夏市场》为题进行报道,该文作为经济类新闻,荣获了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笔者认为,文章的含金量在于把准了时代脉搏,反映了重大主题。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在谈到新闻获奖作品时,用一句精辟的话进行概括,“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进”。
善于开掘主题
很多专家、学者和新闻同仁,在谈论如何写好经济新闻时,普遍认为报道面狭窄、写法陈旧、堆砌数据等,是造成经济新闻枯燥、呆板、抽象、可读性差的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上述因素固然存在,但主要原因是记者没有把微观经济现象放在宏观大环境下来考察,没有很好地结合形势挖掘出微观经济事件的价值和意义,只要去“粗”取精地进行思考,埋藏地下的富矿很易被挖掘出来。
笔者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已10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从事经济报道工作。
平顶山市作为能源型工业城市,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全市依煤而建近20家发电厂,电力企业在运行中排放大量的粉煤灰、烟尘等废物,污染了环境。
近年来,我国将环境保护、节能利废作为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十五”以来,平顶山市新上250多家新型墙材砖厂,吃掉了大量粉煤
灰,粉煤灰成了“香饽饽”,各家电厂生产的粉煤灰供不应求。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符合时代主题的题材,2007年6月,深入采访写出《平顶山粉煤灰产业年创产值13亿元》的消息,在《平顶山日报》一版头题刊发,人民网河南视窗、大河网等多家网站竞相转载。
平高电器公司作为平顶山市国有大型企业,是我国三大高压开关生产企业之一,多年来,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2005年以来研发的多种超高压、高压开关电器产品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年创产值30多亿元。
在国家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的时代背景下,这一成果显得十分有价值。
笔者深入采访后,以《平高电气生产的产品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题进行报道,该文同样在《平顶山日报》一版头题刊发,受到各方好评。
事实证明,只有把握了时代脉搏,去“粗”取精开掘、分析经济现象隐含的价值,富有影响力的经济新闻佳作才能源源不断地见诸报端。
努力提高理论修养
经济新闻作为人们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内容,报道内容包罗万象,涉及领域十分广泛。
客观现实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放眼社会,拓宽报道空间,反映各方经济信息,而做好这一切,不仅需要记者从宏观与微观的交叉点上找新闻,用宏观的、联系的眼光来审视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细微变化,还要以新的视角、新的思想观察经济现象、分析经济形势,掌握国家和当地政府制定的经济方针政策和远景目标规划,同时,还要熟知经济结构调整、货币政策变化等经济信息。
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是记者观察和认识客观经济现象、分析问题、提炼主题的基础。
同一个经济现象,在不同记者的眼里,就会有不同的感知结果,眼光敏锐的记者,能够发掘采写出有分量的新闻作品,而有的记者写出的稿件没有思想内涵,味同嚼蜡。
艾丰
在谈到经济报道时认为,搞好经济报道的基础是记者的素质。
作为一名传播经济信息的记者来说,离开基本的知识结构去谈经济报道,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好的经济报道。
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掌握中央的方针政策,努力提高经济学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认真学习经济学理论知识,了解经济客观现象,汲取中外优秀文化成果,认识现代市场经济规律。
同时,要博览群书,努力掌握与新闻业务工作直接有关的知识,打好新闻业务根底。
只有提高了自身素质,胸有全局,才能使自己在经济报道的一方阵地上攻城略地、屡建奇功。
(作者单位:平顶山日报社)
编校:张红玲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