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保法解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监督机制
总结词
社会监督机制是指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环境保护,通过多 种形式对政府和企业进行监督、评价和约束的过程。
详细描述
社会监督机制是《新环保法》中的重要制度之一,旨在形成 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该机制包括舆论监督 、社会组织监督、专家监督等多种形式,推动政府和企业更 加重视环境保护。
剥夺政治权利
对于因环境污染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可能同时被剥夺政治权利。
相关法律制裁措施
民事公益诉讼
对于环境污染行为,符合 条件的公益组织可以提起 民事公益诉讼,要求污染 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行使行政处罚权
环保部门可以依法行使行 政处罚权,对违反环保法 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 受害人可以提起刑事附带 民事诉讼,要求污染者赔 偿损失。
公民诉讼制度
总结词
公民诉讼制度是指公民有权依法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违法行为提起诉讼,以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详细描述
公民诉讼制度是《新环保法》中的重要制度之一,旨在拓宽环境保护的参与渠道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该制度包括公民单独提起诉讼和公民与政府共 同提起诉讼两种形式,为公民参与环保事业提供了法律保障。
和运行。
对于违反“三同时”制度的行 为,新环保法规定相关部门可 以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业关闭
。
排污收费制度
对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 标准的,按照污染物排放的种类、数量和排污费征收标准计征排污费。
排污收费制度是一种运用经济手段来调节企业和生产经营者环境保护行为的机制 。
行政责任
01
警告和罚款
对于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相关 部门可以给予警告和罚款等行政处罚 。
02
责令停产停业
对于严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生产经 营行为,相关部门可以责令停产停业 。
嫌违法所得的财物,相关部门 可以予以没收。
刑事责任
刑事处罚
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涉及刑事责任,如有期徒刑、罚金等。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总结词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是指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素质,引导公 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过程。
详细描述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是《新环保法》中的重要制度之一,旨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和素质,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该制度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职业培训等多种形式,为环境保护事业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
新环保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不仅包括规划和建设项目,还包括政 策、区域开发和建设活动等。
要点三
严格审批
对于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或者评价未 通过的项目,新环保法规定相关部门 不得批准其建设。
“三同时”制度
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三同时”制度强调在项目设 计、建设和投产使用过程中, 同时考虑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本法所称的污染防治和生态 保护,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 污染、生态破坏以及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
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优先原则
预防为主原则
在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应当坚持 环境保护优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 护相协调。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加 强环境风险的预防和控制,防止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的发生。
适用对象
一切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 员。
03
环境保护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要点一
预防为主
要点二
评价范围扩大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调对环境保护的 预防作用,通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 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 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06
特殊规定与衔接
海洋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
海洋环境保护法
该法规定了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和海洋生态补 偿等方面的内容。
与新环保法衔接
新环保法要求加强对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修复等 方面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水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
水污染防治法
该法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标准、监管、排污收费和污染事故处理等方面的内 容。
《新环保法解读》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总则与原则 • 环境保护制度 • 法律责任与制裁 • 公众参与与监督 • 特殊规定与衔接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 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巨
大威胁。
旧环保法存在不足
新环保法规定,对偷排偷放、屡查屡犯、严重污染环境等行为的企业,实行按日 连续处罚并公示。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政府对其任期内环境质量负责并 接受社会监督。
各级政府应当制定年度环境保护 目标和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公开
。
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目标 责任制,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 况作为对下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考
旧环保法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 和缺陷,难以有效应对当前的环 境污染问题。
新环保法的出台
为加强环境保护,国家出台了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 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新旧环保法的对比
立法目的
新环保法突出了“保护优先、 预防为主”的立法理念,更加 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
与新环保法衔接
新环保法要求加强对水体污染的防治和监管,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质量,同 时强调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
大气污染防治法
该法规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标准、监管、排污收费和污染事故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
与新环保法衔接
新环保法要求加强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和监管,确保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同时 强调了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清洁能源的发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该法规定了环境噪声污染的标准、监管和处罚等方面的内容 。
与新环保法衔接
新环保法要求加强对环境噪声污染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居民 生活环境的质量和安宁。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调。
监管范围
新环保法扩大了监管范围,不 仅涵盖了各类企业事业单位、 生产经营者,还对政府及其部 门的环境保护职责进行了明确
规定。
法律责任
新环保法加大了对环境污染行 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增加了对 环境公益诉讼的支持和鼓励。
法律体系与规定
新环保法的地位与作用
新环保法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是制定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基本依据。
新环保法的主要内容
新环保法共十章九十九条,主要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制度框架、政府职责、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新环保法的实施要求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认真贯彻执行新环保法,加强环境执法监管,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02
总则与原则
总则
立法目的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保障人体健康,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立法。
核和奖惩的依据。
04
法律责任与制裁
民事责任
01
02
03
赔偿损失
因环境污染造成财产损失 的,受害人可以要求污染 者赔偿损失,包括修复费 用和赔偿金等。
排除妨碍
污染者需采取措施排除对 他人正常生活的妨碍,包 括消除噪音、臭味等。
消除危险
如果污染可能对他人造成 损害,污染者应当消除危 险,防止损害的发生。
综合治理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当坚持综合治理,采 取多种措施和方法,实现全过程、全领域、 全方位的环境保护。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当坚持公众参与,保 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的作用。
适用范围与对象
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包括领海、领空以及领土的一切自然区 域。
05
公众参与与监督
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总结词
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是指企业、政府等主体依据法律规定和道 德准则,将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环境的影响等信息向社会 公众进行公开、传播、解释和反馈的过程。
详细描述
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是《新环保法》中的重要制度之一,旨在 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度和监督力度。该制度包括企业 环境信息公开和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两个方面,要求企业、政 府及时公开环境信息,并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