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附管音不准如何调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葫芦丝附管音不准如何调整?
通常情况下,附管音与同级主管音应该是相同音高,有的葫芦丝主管音与附管音出现偏差,两个音同时发声时,感觉很刺耳,这时首先需要确定一下到底主管音是否从听觉上已经准确,再来确定一下附管音到底是偏高还是偏低。

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可采用压孔法来确定,如:先用手指盖住附管音一部分,打开主管3音孔,并同时吹响两个音,边吹边将盖住附管音的手指慢慢抬高,如果手指未完全打开的情况下感觉两个音很统一了,那么,说明附管音高了;另一方法是附管音完全打开,用手指盖住部分主管3(Mi)音孔,同时吹响两个音,盖住3(Mi)音的手指慢慢担起,当未完全打开3(Mi)音孔时,感觉两个音统一了,这时,可以断定附管音偏低。

附管音偏低可将附管削去一点点,或将管孔边缘挖掉一点点,这样附管音会升高。

如果附管音偏高,则需要用一根较细竹棍由附管管口处插入,并触到附管调音塞,轻轻将调音塞往里推一点点(根据偏高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调节深度),一次只允许推进最多一毫米(多推使音偏低,又要削去一截管口),边调整边试吹直到准确为止。

一般情况下,附管音音准比较好的时候,在开附管演奏所有音阶时,从听觉上总的感觉都比较舒服。

高音无法吹出来的简单修复方法
如果开始的时候高音区发音比较好,吐音清晰,音量也比较正常的话,可能是簧片变形所至(也可能因为簧片用铜质弹性不够,这时只有换簧片),主要是用气过猛造成簧片翘起角度过小,在不拆开乐器的情况下,可以用猛吸法偿试调整,具体为按住所有音孔,猛吸一口气,使簧片略微向上抬起一点点,如果抬起过高,部分音会发出沙音,这时用同样的办法再猛吹一口气,使簧片向下复位,反复吹吸调整,直到合适为止。

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一部分乐器高音区不发音的问题
筒音5(Sol)低了,如何调整?
筒音5(Sol)的高低完全可以通过簧片的修理来完成。

通常情况下,筒音会有一个由高到低的过程,只不过时间的长短不同。

低音5(Sol)变低,是由于簧舌根部磨损过多造成的,如果发现这种情况,你需要先将乐器主管拆出来(注意拆卸时不要弄伤簧片),先检查竹签是否紧压簧片,如有松动,将竹签复位至紧贴簧框的位置,然后试吹一下音阶,筒音应该会有所升高(如果没有竹签的就省略这一步)。

如果低音5(Sol)还是偏低,就需要准备一把小尖刀,刀尖磨快,还需要一块金属垫片(有一定硬度,厚度与裁纸刀片差不多,长宽均要超过簧舌),也可以用半截裁纸刀片代替。

先将压簧片的竹签拿开,将金属垫片从簧舌尖翘起部分轻轻插入簧舌与簧框之间,并保持簧舌原有的翘起角度(动作要轻,要慢,而且要沿着簧舌翘起角度慢慢插到离簧舌根部约4-5mm的地方即可。

簧舌的翘起角度如有改变,应在簧片修理完成后复位),然后用小刀刀尖按垂直角度轻刮簧舌尖部约2-3毫米处二至三下,会有少许金属粉磨被刮下(视刀尖的锋利程度),然后小心取出垫片,装上竹签(竹签应该紧压簧片),试吹一下,簧片的低音5(Sol)会有细微升高,如果不够,再重复刮两三次,直到低音5(Sol)恢复到正常音高。

如果不小心使低音5(Sol)变得过高,影响整体音程关系,那么就得用同样的方法轻刮簧舌根部2-3mm的地方,低音5(Sol)就会低下来。

调试准确后,装上主管,固定好主、附管,用乳胶粘合并密封起来,待胶完全干后即可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筒音低得太多(超过50音分),用以上方法就很难将簧片修好,即使修好,簧片发音也不会太好,最好更换新簧片。

~筒音5(Sol)的高低完全可以通过簧片的修理来完成。

通常情况下,筒音会有一个由高到低的过程,只不过时间的长短不同。

低音5(Sol)变低,是由于簧舌根部磨损过多造成的,如果
发现这种情况,你需要先将乐器主管拆出来(注意拆卸时不要弄伤簧片),先检查竹签是否紧压簧片,如有松动,将竹签复位至紧贴簧框的位置,然后试吹一下音阶,筒音应该会有所升高(如果没有竹签的就省略这一步)。

如果低音5(Sol)还是偏低,就需要准备一把小尖刀,刀尖磨快,还需要一块金属垫片(有一定硬度,厚度与裁纸刀片差不多,长宽均要超过簧舌),也可以用半截裁纸刀片代替。

先将压簧片的竹签拿开,将金属垫片从簧舌尖翘起部分轻轻插入簧舌与簧框之间,并保持簧舌原有的翘起角度(动作要轻,要慢,而且要沿着簧舌翘起角度慢慢插到离簧舌根部约4-5mm的地方即可。

簧舌的翘起角度如有改变,应在簧片修理完成后复位),然后用小刀刀尖按垂直角度轻刮簧舌尖部约2-3毫米处二至三下,会有少许金属粉磨被刮下(视刀尖的锋利程度),然后小心取出垫片,装上竹签(竹签应该紧压簧片),试吹一下,簧片的低音5(Sol)会有细微升高,如果不够,再重复刮两三次,直到低音5(Sol)恢复到正常音高。

如果不小心使低音5(Sol)变得过高,影响整体音程关系,那么就得用同样的方法轻刮簧舌根部2-3mm的地方,低音5(Sol)就会低下来。

调试准确后,装上主管,固定好主、附管,用乳胶粘合并密封起来,待胶完全干后即可使用。

如果筒音低得太多(超过50音分),用以上方法就很难将簧片修好,即使修好,簧片发音也不会太好,最好更换新簧片。

葫芦丝漏气怎么办
葫芦丝漏气可能有几种情况:
(1)葫芦底部插竹管的地方脱胶;
(2)葫芦开裂;
(3)吹嘴脱胶;
(4)竹管开裂;
(5)簧片脱胶或竹签脱落。

通常情况下,第(2)、(3)、(4)种情况都可以购买502胶粘合密封,第(1)种情况即需要购买“粘得牢”、“橡胶水”等胶先行粘牢,再用“白乳胶”密封,尽量不要用502胶粘合。

第(5)种情况比较专业,相对较难处理,如果对葫芦丝的结构及簧片粘合有经验的朋友可以拆下来自行处理以外,一般爱好者最好送乐器修理店、经销商、或生产厂家进行修理。

没有调音接口的葫芦丝整体音高偏低如何处理?
葫芦整体音高偏低可以通过调节调音塞调整。

葫芦丝主管顶端均装有一调音塞,可通过调节调音塞与簧片的距离来达到调节整体音高的目的,一般调音塞离簧片越近,整体音高偏高,反之则偏低(此方法一般不适用于调整筒音Sol,筒音的高低调整另有说明);另一种方法是可将所有音孔扩大来调高整体音,但该种方法比较繁杂,一般仅在单孔音不准时使用。

整体音高偏低的调整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需准备一根细竹棍(可以自由通过吹嘴内孔,可以用处理过的一次性竹筷)和一根稍粗的竹棍(长度大约与葫芦丝整体长度差不多,粗细以能顺利通过主管管径为宜)。

操作方法是用细竹棍由吹嘴口插入葫芦内主管顶端,并轻触主管调音塞(视主管安装的角度,触到以后感觉有点软),这时,用手握紧竹棍,并将握住竹棍的手指与吹嘴之间留出少许间膝以控制竹棍进入的多少,然后慢慢用力将调音塞推进一点点(约1-2mm,视整体音高偏低的幅度),然后试吹一下,看看音程关系是否准确,有条件的可以用校音仪来校对一下音高的偏差。

如果用力过猛,将使整体音高偏高,这时可将主管底端管口处的软塞取出,用粗一些的竹棍由管口插入将调音塞往反方向推入或复位,这样所有音孔音高将随之降低。

通过这种方法,可将整体音偏低或偏高的音调整到合适的高度。

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法仅在小范围内(±60音分)调整整体音高,不可通过这种方法使乐器向上或向下转调,调音塞的运动距离是有限的,而且调整时,距调音塞越近的音受影响越大,反之越小,调音塞的运动距离过大,将破坏整个乐器音孔之间的音程关系。

什么是音孔修补法?
音孔修补法是指某个音孔的开孔位置稍有偏差,或个人演奏气息控制的差异,导致音准不够准确,音孔修补法是一种补救方法。

音孔修补法其实是修与补两种方法。

争对音高偏低需要对音孔进行修理,也称扩大音孔法;音高偏高则要将音孔孔径缩小,即为补。

一般情况下,在修音孔(扩大音孔)时,需要准备一把尖刀(牛角刀或自制),用刀尖修理音孔的上沿(靠近葫芦一侧),修理时注意,尽量不要修理到音孔的外孔(竹皮),而是修理音孔内孔(竹肉),且不要一次修掉太多,应该一点点的挖,边修边试,直至准确为止。

音高偏高时,一般用蜂蜡加热熔化后涂抹在音孔上沿(也有沿音孔边缘均匀涂抹的),以延长空气柱的长度,从而达到使音降低的目的。

音孔修补法适用于个别音孔的音准偏差,如果所有音孔整体偏高或整体偏低,就需要用别的方法来处理。

葫芦丝、巴乌的保养与维修
葫芦丝、巴乌是一对很娇嫩的乐器,所以保养尤为重要,其保养主要是指发音簧片的保养,尤其是主管簧片的保养,葫芦丝、巴乌的发音是靠簧片的振动和竹管的共振而产生的,葫芦丝、巴乌的簧片由于制作所要求故簧舌根部较薄,其振动的承受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演奏时气息的力度必须有所控制,只要能发出正常音即可,但大多初学者都会走两个极端,一是用力很轻,不能发出葫芦丝、巴乌的正常音,二是用气过猛,导致低音区失真,中高音区无法发音,特别是低音是5 6 7大家都会很用力地去吹,但如果气息力度超出正常音所需力度的话,在较短的时日内低音5(也称筒音)就会变低,高音6发音困难,为什麽会出现筒音变低这样的现象呢?当演奏筒音时整个簧舌都在振动,而演奏其它音时,簧舌只是局部的振动,音越低,簧舌振动的距离越长,频率就越低,如果低音区的气息力度超载,那簧片根部就会很快变软,随之振动频率也降低,故筒音的发音也降低。

如果严重偏低,那面临的是更换簧片。

如果轻微偏低,那还可以调整,在下面的章节将会讲解怎样调整。

所以葫芦丝、巴乌的保养主要靠科学用气来保养,保持簧片的寿命
葫芦丝保养
葫芦丝如保养得不当,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葫芦内外发霉主付管破裂高音不发音筒音偏高等
一、不宜长时间吹奏,长时间吹奏可能会使簧片发热过高,造成簧片变形而产生沙音或者高音吹不出。

二、吹奏后不宜立即放进盒子里保存, 而是倒悬挂在通风的地方。

三、防止物体进入葫芦内部,以免卡住簧舌。

四、专人专用, 以免别人使用不当损坏葫芦丝或者给人体传播疾病。

五、不可烘烤或在阳光下曝晒. 也不可吹干, 宜采用自然晾干
葫芦丝分类
葫芦丝种类:
1、按附管发音分:
双音葫芦丝——只有高音附管发一单音,另一附管只起到配饰作用。

三音葫芦丝——两只附管都分别发一单音。

低音附管不常用,特别是中、低音葫芦丝其实用性几乎为零。

2、按附管的形式分:
音塞式——单音附管用软塞塞紧,使用时拔开。

传统型工艺。

优点:附管音孔处于常闭状态。

利用曲目间奏时拔开音塞附管发音。

按孔式——单音附管的发音用上手小指或下手拇指控制音孔的开合。

优点:便于及时配合主管演奏,转换快。

缺点:附管音孔处于常开状态,对演奏的手指灵活性连贯受到影响。

3、按音高划分
可分为超高音葫芦丝、高音葫芦丝、次高音葫芦丝、中音葫芦丝、次中音葫芦丝、低音葫芦丝、超低音葫芦丝等。

常用调子为:小D调、C调、降B调、G调、F调。

4、按音域划分
传统葫芦丝——标准传统型葫芦丝音域为一个纯八度加一个纯四度,即包含十七个半音,共九个全孔音。

当筒音作5(so)时发音从3(mi)至高一个八度的6(la),音孔排列为3 5 6 7(低音组)1 2 3 5 6(高音组)。

扩音域葫芦丝——又分为加键和不加键两种。

在同一主管上音域扩宽为一个八度另五个音。

5、按拆卸形式划分
可拆卸葫芦丝——主管、附管都可以从葫芦上拨下来,便于专业人士维修,也便于使用者作簧片调整,但不要随意调整。

不可拆卸葫芦丝——主管、附管粘接在葫芦上,非专业维修人员不能拆卸。

葫芦丝各种调子
最后更新:2005-11-02 13:24:48 已被浏览850 次
一、超高音(葫芦丝工艺品):
小B调、小降B调、小A调、小G调、
二、高音:
小F调、小E调、小降E调、小D调
三、次高音:
小降D调、小C调(初学者首选)、B调
四、中音:
降B调(初学者首选)、A调
五、次中音:
降A调、G调
六、低音:
降G调、大F调
七、超低音:
大E调、大D调、大C调、大降B调、
葫芦丝簧片的修配
http;// 2009-12-9 8:59:11 器乐研究院点击:198次
葫芦丝外形差不多,吹起来后你就会发现在音量、音色、音质等方面差异很大,有的高音很难吹,有的低音不足、有的发沙、有的毛刺、有的音量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簧片。

一方面,葫芦丝的各生产厂家都有自己的师傅,每个师傅在修配簧片时方法、方式、工艺方面各有差异,这门手艺多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这一代师傅承袭上一代师傅的工艺,由于文化不高、钻研精神不够、刻板承袭、加上赶工、簧片质地不同等多种原因,每个师傅修配簧片就会出现优劣兼容,音量、音色、音质等方面的差异。

另一方面,簧片充满了矛盾,在簧片的舌簧上,要求高音部分厚、尖、硬,低音部分薄、宽、稍软,而簧片除了舌簧的宽尖可以设计外,它的质地、厚薄、软硬则是一致的,因此修配时需要精心的调整。

我修配簧片的心得如下,供葫友参考:
一、尽量使用毛坯片。

簧片损坏后,葫友一般是跟厂家要已调好的簧片,这无可非议。

问题是所谓调好的簧片并不一定适合你的葫芦丝,原因一是同调葫芦丝也有主管内径不同的问题、二是簧片是朝上还是朝下调试的问题、有的厂家装配簧片是舌簧尖朝上,有的朝下,三是管塞的位置不同的问题,三个问题都会造成筒音不准,葫友都知道筒音不准的要害。

所以调好的簧片不是最佳选择,最好要回毛坯簧片自己加工修配,而且调好的簧片与毛坯簧片价格差异很大。

自己加工修配对有动手能力的葫友来说是最佳选择,无此能力的最好是花时间把葫芦丝寄回厂家修配。

二、修刮舌簧。

舌簧与基片舌簧框的缝隙要小。

现在的毛坯片绝大部分是机器压制的,这种簧片未经修整是不能直接用到葫芦丝上的。

要用锋利的小刀进行修刮,建议使用刻纸的钢片刀,其质地坚硬,磨损后可以把刀头去掉继续使用。

首先要刮舌簧的周边,用力不要大,轻轻刮即可,刮至平整:然后刮基片舌簧框的四个边,也是用力不要大,轻轻刮至平整。

其次是修整舌簧的根部周边,这也是关键一步,要求舌簧根部周边不予基片舌簧框有摩擦,否则就会在刮筒音时出现低音5(筒音)过低或音质发沙发劈。

第三步用刀尖轻轻推动舌簧,看是否能顺利通过基片舌簧框,不行再细微修整。

关键是舌簧与基片舌簧框的缝隙一定要小,刚好能通过,不产生摩擦即可,缝隙大了就会形成吹起来费力(气流轻易通过,摩擦力小),最致命的害处是音量小。

三、打磨簧片。

毛坯簧片的厚薄对音量、音色有较大的作用,簧片厚则音量偏小,簧片薄则音量稍大,原因是薄的簧片能更好的产生振动。

簧片薄音色明亮,簧片厚音色厚重,所以适当的打磨簧片很关键,目前的簧片普遍稍厚,可在修好簧舌后进行打薄,方法是用砂纸打磨,建议用标号稍高的中细砂纸,将簧片至于平整之处,全面平整打磨,打到筒音5基本出现为止。

四、细致修刮筒音,也就是刮舌簧正面的根部。

方法有四种:一是粘上主管簧片搁置位置再修刮,二是先修刮好后再粘到主管,此法有经验的师傅才可操作,三是用专业的固定卡把簧片固定在簧片搁置位置后修刮。

四是修两根小竹棍将簧片卡在簧片搁置位置修刮。

我的方法是将簧片放准位置后,两头用电工胶条(塑胶一类,非沥青纱布一类,又称电工胶布。

也可用透明胶布)粘贴固定,试吹后再进行修刮,绝大多数的葫友只修配一两个葫芦丝,所以我建议用电工胶条固定的办法。

修刮的位置在舌簧正面根部两毫米左右及基片连接舌簧一毫米左右处,大几丝小几丝可根据不同调簧片的大小而确定,大几丝小几丝一般问题不太大。

修刮的时候手法要轻,一丝一丝地慢慢刮,慢慢刮薄,边刮边试吹,直到筒音达到音准为止。

五、严谨调整舌簧。

这一步是关系到葫芦丝音质、音色、音量、高低音平衡的重要一步。

1)用刀尖轻按舌簧,使舌簧与基片保持平面,这一步关系到低中音的音量,也就是减少舌簧与基片的缝隙,增加气流经过时的摩擦力,道理很简单,气流与黄片的摩擦力越大音量就越大,缝隙大摩擦力就小,缝隙小就省力,缝隙大吹起来就费力。

2)把舌簧尖部七分之二或七分之三处向上翘起零点八毫米至一毫米左右,这是高音的需要,有助于提高高音6的音量。

3)装入葫芦丝进行试吹,根据试吹的结果在进行细微的调整。

4)加固,试吹没有问题就可进行加固,也就是加胶水予以充分固定,厂家在舌簧两边贴粘的小竹棍就是为了加固的,旨在避免簧片中部与主管粘贴不紧密,形成杂音。

六、注意事项:
1)修配簧片不能加温,不能接触高温,高温可以改变簧片的质地,使簧片失去弹性成为废片;
2)舌簧不得弯曲、扭曲,特别是舌簧根部,扭曲三十度以上就会使簧片质地发生变化,失去足够的弹性成为废片。

葫芦丝整体音高偏低处理方法
http;// 2010-5-28 16:48:21 器乐研究院点击:104次
葫芦丝整体音高偏低处理方法:
葫芦整体音高偏低可以通过调节调音塞调整。

葫芦丝主管顶端均装有一调音塞,可通过调节调音塞与簧片的距离来达到调节整体音高的目的,一般调音塞离簧片越近,整体音高偏高,反之则偏低(此方法一般不适用于调整筒音Sol,筒音的高低调整另有说明);另一种方法是可将所有音孔扩大来调高整体音,但该种方法比较繁杂,一般仅在单孔音不准时使用。

整体音高偏低的调整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需准备一根细竹棍(可以自由通过吹嘴内孔,可以用处理过的一次性竹筷)和一根稍粗的竹棍(长度大约与葫芦丝整体长度差不多,粗细以能顺利通过主管管径为宜)。

操作方法是用细竹棍由吹嘴口插入葫芦内主管顶端,并轻触主管调音塞(视主管安装的角度,触到以后感觉有点软),这时,用手握紧竹棍,并将握住竹棍的手指与吹嘴之间留出少许间膝以控制竹棍进入的多少,然后慢慢用力将调音塞推进一点点(约1-2mm,视整体音高偏低的幅度),然后试吹一下,看看音程关系是否准确,有条件的可以用校音仪来校对一下音高的偏差。

如果用力过猛,将使整体音高偏高,这时可将主管底端管口处的软塞取出,用粗一些的竹棍由管口插入将调音塞往反方向推入或复位,这样所有音孔音高将随之降低。

通过这种方法,可将整体音偏低或偏高的音调整到合适的高度。

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法仅在小范围内(±60音分)调整整体音高,不可通过这种方法使乐器向上或向下转调,调音塞的运动距离是有限的,而且调整时,距调音塞越近的音受影响越大,反之越小,调音塞的运动距离过大,将破坏整个乐器音孔之间的音程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