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大吗?与另一个国家比较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大吗?与另一个国家比
较呢?
在中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但是毕业生就业难度
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
那么,和另一个国家相比,中国的大
学毕业生就业难度是不是更大?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背景介绍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的规模也在
逐年增加。
2019年中国本科毕业生达到了874万人,而这个数字在2000年之前还只有200多万。
与此同时,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也越来
越突显,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也逐渐增大。
二、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原因
1.人口基数大
中国的人口基数是非常大的,对于就业市场而言,这个数字不断攀升
也就意味着求职压力也在逐年加大。
大学毕业生面对的不仅仅是拼搏、竞争还有群体流动性。
2. 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
中国的就业市场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讲,人口基数大导致了就业市场需求的不匹配,尤其是部分专业的大学生,往往会因为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很难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3.教育质量不足
由于我国在教育改革与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因素,例如但不限于全日制教育,学科建设,升学率,入学门槛等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对于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处境也产生了许多影响。
4.社会地位认知不足(有加强)
在中国,本科毕业看似是很多家庭追求的目标,但实际上,大学文凭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未来职业发展。
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物质保障并不能完全由教育背景来决定。
三、与另一个国家相比,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更大吗?
在中美两国进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比时,我们来了解一些不同之处:
1. 总体数量的差异
美国的人口数量比中国小,因此其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远比中国少。
这一点导致其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小。
2. 教育职业匹配度
在美国,大学毕业后毕业生选择加入实习、实践等活动的时间和力度相对较高。
这样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技能是否和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相匹配。
3. 社会地位认知
在美国,虽然排名较好的大学受到一定社会认可,但普通高等院校所毕业的学生亦可通过对自身发展方向的选择和不懈努力而获得满意就业岗位与职业发展!
结语
综合来看,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一些差距。
原因主要源于人口基数大、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教育质量不足和学生社会地位认知不足等问题。
而在对于就业市场的匹配和就业环境发展相当于研究本科就业培训的重要影响因素。
同时,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就业竞争力,实现大学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