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玉祁、钱桥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玉祁、钱桥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为了从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水中回收铜和硫酸亚铁晶体,某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x中只含铜B.试剂B是稀硫酸
C.溶液Z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和硫酸铜D.操作一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
2.3000L氧气在加压的条件下可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这主要说明()
A.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分子质量很小
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液体的量取
C.取用固体药品D.测定溶液pH
4.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实验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有、无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
A.A B.B C.C D.D
5.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CO2、SO2、CO均可与碱溶液反应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6.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B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的是氧气
水中加入NaOH,看到U形管a侧液
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
C说明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 D NaOH溶解在水中要放热
A.A B.B C.C D.D
7.目前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电池较硅电池价格便宜。
钙钛矿的主要化学组成为CaTiO1.下列有关CaTiO1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化合物B.钛元素化合价为+4
C.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D.Ca、Ti、O元素质量比为1:1:1
8.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水铸锅B.冰雪消融C.粮食酿酒D.酒精挥发
9.在A+ B→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
A.HCl和NaOH B.CO2和NaOH
C.H2SO4和Fe2O3D.H2SO4和BaCl2
10.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质量很小C.分子体积很小D.分子间有间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
(1)3O2_____;
(2)2个氢氧根离子_____;
(3)两个氯原子_____;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所示:
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
量________mg.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__________g.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生活离不开水,我们可以从组成、结构、性质等角度认识水。
①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若试管a中产生气体体积为6mL,则试管b中产生气体体积为_______mL。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在净化水过程中还常常需要通入氯气进行消毒杀菌。
氯气与水反应会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
从物质分类角度上看,次氯酸属于_______(填序号)。
A 氧化物
B 化合物
C 混合物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4.“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除夕﹣除夕夜做团圆饭要用到水,生活中常用_____ 区分硬水和软水。
春节一贴春联,放鞭炮,春联用墨书写的原因是:_____放烟花时,镁粉燃烧的主要产物是_____(填化学式)。
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能闻到粽香艾草味是因为_____。
中秋节﹣﹣吃月饼,赏圆月,月饼主要由面粉制成,面粉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
同学们想证明这瓶过氧化钠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2Na2O2+2CO2=2Na2CO3,2Na2O2+2H2O=4NaOH+O2↑①没有变质②部分变质③全部变质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无明显现象,证明猜想______正确(填序号);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请在原有实验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原样品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她把金属镭放入水中,发生猛烈反应,得到氢氧化镭[Ra(OH)2]的水溶液。
氢氧化镭固体为白色粒状固体,易溶于水形成仅次于氢氧化铯的超强碱,有极强的腐蚀性,化学性质与其他可溶性氢氧化物类似。
现有氢氧化镭的无色溶液,提供下列限选试剂:稀硝酸、稀盐酸、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镁条。
请预测氢氧化镭的化学性质,说明预测依据,并设计实验验证。
注:氯化镭、硝酸镭等是可溶性盐,碳酸镭是难溶性盐。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B
【解题分析】
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水加入过量的铁,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溶液(溶液Z)和固体铁、铜(固体X)。
铁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溶液(溶液Z)和铜(固体Y)。
硫酸亚铁溶液经蒸发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题目详解】
A、由分析知,固体x中含有铁、铜,错误;
B、由分析知,试剂B是稀硫酸,正确;
C、由分析知,溶液Z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不含硫酸铜,错误;
D、操作一是过滤,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漏斗,错误。
故选B。
2、B
【解题分析】
宏观物质都是分子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隔的,3000L氧气在加压的条件下可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是因为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分子间隔缩小,气体的体积减小。
故选B。
3、D
【解题分析】
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图中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
C、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要用镊子,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不能用手直接拿,图中操作错误;
D、测定溶液的pH时,可在点滴板上放一条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得出溶液的pH,图中操作正确。
故选D。
4、D
【解题分析】
【题目详解】
5、D
【解题分析】
A. 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错误;
B.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uO + H2SO4 ==CuSO4 + H2O,不属于中和反应,错误;
C.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溶液反应,如:CO2、SO2 均可与碱溶液反应,CO不能与碱溶液反应,错误;
D. 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一个爆炸极限,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正确。
故选D。
6、A
【解题分析】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是否会有产物碳酸需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故错误;
B、电解水时正极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是氢气,故正确;
C、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该实验中可燃物已与氧气接触,乒乓球片先燃烧,纸片后燃烧,可知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故正确;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所以向小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装置中气体遇热膨胀,看到U形管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故正确。
点睛:
电解水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一般不加氢氧化钠溶液,容易起泡沫)。
闭合电路后,会看到试管内的电极上出现气泡,过一段时间,与电源正(氧气),负极(氢气)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氧气的密度为1.429g/mL,氢气的为0.089g/mL;通过计算可得氧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8:1,氢,氧两种分子和原子个数比都是2:1)。
可简单概括为:“正氧负氢1:2,质量比为8:1”。
7、B
【解题分析】
A、该物质中不含有碳元素,不是有机物,故选项错误;
B、钙元素化合价是+2,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钛元素化合价为+4,故选项正确;
C 、钙元素、钛元素是金属元素,氧元素是非金属元素,该物质由两种金属元素和一种非金属元素组成,故选项错误;
D 、Ca 、Ti 、O 元素质量比不是1:1:1,原子个数比是1:1:1,故选项错误。
故选B 。
8、C 【解题分析】
A 、铁水铸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 、冰雪消融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 、粮食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D 、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故本题选C 。
9、D 【解题分析】
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酸与碱、非金属氧化物与碱、金属氧化物与酸。
反应H 2SO 4+BaCl 2=2HCl +BaSO 4↓中没有生成水,故选D 。
10、A 【解题分析】
我们能闻到榴莲散发出来的特殊香味,是因为榴莲中含有特殊香味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了我们的鼻子中,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点睛: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指利用分子与原子的“质量小,体积小,总是在不停的运动,彼此之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3个氧分子 2OH - 2Cl +5
25P O
【解题分析】
(1)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可知3O 2表示3个氧分子;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2OH -; (3)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氯原子可表示为;
(4)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不能省略;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故表示为5
25P O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39:127:48 10 7.5 【解题分析】
(1)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39:127:(163)39:127:48⨯= (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0.5kg 20mg/kg=10mg ⨯
(3)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0.15mg 20mg/kg=0.0075kg=7.5g ÷
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氢氧两种元素 3 2222H O
2H +O ↑↑电解
吸附作用 B 22Cl +H O=HCl+HClO 【解题分析】
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故填:氢氧两种元素;
电解水时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氢气是6mL,则氧气应为3mL,故填:3;
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H O 2H +O ↑↑电解,故填:2
222H O 2H +O ↑↑电解
; 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色素与异味,故填:吸附作用;
氯气与水反应会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
从物质分类角度上看,次氯酸属于化合物,故填:B ;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Cl +H O=HCl+HClO ,故填:22Cl +H O=HCl+HClO 。
14、肥皂水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MgO 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糖类 【解题分析】
(1)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浮渣多泡沫少的是硬水,无浮渣或浮渣较少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2)春联用墨书写,是因为墨是碳的单质,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即化学性质稳定);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3)插艾草,能闻到粽香艾草味是因为艾草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粽香艾草味; (4)面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故答案为(1)肥皂水;(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MgO ;(3)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4)糖类。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③碳酸钠(Na 2CO 3)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或取少量原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加入足量 CaCl 2 溶
液(或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原样品中含氢氧化钠,反之则不含氢氧化钠。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1)由于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有过氧化钠,故是全部变质,故猜想③正确;(2)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3)原固体中还可能含有氢氧化钠,要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需要先除去碳酸钠,然后使用酚酞试液检验,故答案为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含有氢氧化钠.
考点:考查物质变质成分的实验探究的知识。
16、Ra(OH)2可解离出Ra2+有沉淀产生非金属氧化物Ra(OH)2可解离出OH-取少量Ra(OH)2溶液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沉淀产生酸碱指示剂Ra(OH)2可解离出OH-取少量Ra(OH)2溶液于试管中,并加入酚酞溶液,再滴加足量稀盐酸红色溶液变无色
【解题分析】
由于Ra(OH)2属于碱,具有碱的通性,可以使指示剂变色,可以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与酸反应,可以与某些类型的盐反应;又由于碳酸镭是难溶性盐,因此Ra(OH)2可以与碳酸盐反应。
①能够与含CO32-的盐反应,因为Ra(OH)2在溶液中能电离出Ra2+,取少量Ra(OH)2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Na2CO3溶液,如果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则预测成立。
②能够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因为Ra(OH)2在溶液中能电离出OH-,取少量Ra(OH)2溶液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如果有有沉淀产生,则预测成立。
③能够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因为Ra(OH)2在溶液中能电离出OH-,取少量Ra(OH)2溶液于试管中,并加入酚酞溶液,再滴加足量稀盐酸,如果红色溶液变无色,则预测成立。
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