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阅读起来吧。
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它通高133厘米,器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形制雄伟,整体古朴、庄重,有着凛然的气势。
形态特征:
鼎体呈长方形,口沿上有两个竖立的直耳,器底矗立四条柱形足。
器腹各面上下均铸一半浮雕状的兽面纹,兽面纹的内外空白处填有细云雷纹。
鼎器四边角铸有扉棱。
四是上部铸有兽面纹。
两耳外侧对称铸有二虎,虎口大张,入口出饰一人首。
鼎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三字,书体雄壮,力道遒劲。
关于这三字铭文的涵义,历来有各种不同看法,较为流行的一种看法认为,这是祭祀母亲戊的意思,据此可以推定,司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祖母亲戊而作的,那么其制作时代就应在殷商前期。
从青铜器铸造工艺看,一般认为方形器的铸造比圆形器难,而司母戊大方鼎在铸造工艺上更是显示了古代工一匠们超绝的技艺。
据对铸痕观察,鼎身每面用两块外范,四面其用八块,鼎底则由四块外范拼成,鼎足各由二块外范组成。
总共用外范24块。
鼎耳是先单铸出的,铸好后再与器身浇铸在一起。
从这些繁琐的工序中可看出象这样大型的青铜器铸造有多不简单了。
据专家对大鼎合金成分的测知,铜占84.77%,锡占11.64%,铅占2.79%。
行家们还饶有兴味地分析,认为铸造“司母戊”这样巨剞的鼎,即使采用当时先进的体制较末的坩锅熔铜,若同时冶炼,也需70个;如果加上制范修理备方面的工种和管犁人员,则需要二三百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历史意义:
司母戊鼎是我国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宏大,
纹饰美观庄重,很显然,这么巨大的鼎,并非是出于实用的需要而制作的。
那么,当时的人们是在什么观念的支配下来制作这一器物的,它又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据学者称之所以称此鼎为“司母戊鼎”,是因为其腹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三个铭文,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
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