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案(苏科版初二上)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案(苏科版初二上) (2)
[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
为改变复习课上教师讲解解知识体系和习题的模式,表达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本节复习课重点以图片和图象为主线,通过课件增加学生对图片、图像的识不、探讨复习物态变化的知识,增大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摸索,开放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充分表达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带着咨询题进课堂,再带着咨询题走出课堂连续知识的探究,让学习感到物理就在周围,物理是有用的。

2、过程设计:
课前预先复习本节知识,在生活实践查找与物态变化有关实例,并努力讲明清晰,课堂几个环节:〔1〕通过课件展现直观图片,由此总结归纳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

〔2〕由水循环进一步了解物态变化与我们息息相关。

〔3〕通过学生课堂交流评判,使知识进行一步加深明白得,明白物理就在周围。

〔4〕通过例题分析讨论图象、实验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和物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意识。

〔5〕由学生提出疑咨询,带着咨询题走出课堂,进一步提高对知识探究。

[教学目标]
1.把握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

2.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讲明。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能力,学生自己摄取知识,加强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对熔化、沸腾图象的明白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加强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教学器材]
电脑、实物投影仪
[学生课前活动]
1.学生课前对物态变化的知识点,网络进行归纳。

2.查找生活实践中物态变化的实例,并尝试讲明。

3.生活实践还有哪些是你关注到,但尚没明白的与物态变化有关的咨询题?
[教学过程]
教学
时期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讲明
与时
刻分

一、复习导入1分钟
不知大伙儿在预先的复习中是否注意到物态变化这部分知识里涉及到图片和图象较多,今天就让我们第一通过对图片和图象的识不来挖掘物态变化的内在关系,并讲明生活实践中的诸多咨询题。

二、看图片归纳物态变化
8分钟播放电脑幻灯片:
提咨询:冰袋降温讲明什么?
提咨询:塑料盆成形是什么物态变化?
提咨询:冰与塑料这两种固体有何区不?
提咨询:图中两人对话讲明什么?它含有什
么物态变化?
提咨询:沙漠中的仙人掌针状叶子有什么好
处?
阻碍蒸发的因素是什么?
提咨询:汽化还有什么方式?
播放蒸发与沸腾区不:
提咨询:你注意水沸腾时的情形吗?图片中
讲明什么?
为何壶嘴旁反而没有〝白气〞?
烧水时的液化气它是如何装入罐中?看图
回答:熔化。

物质
由固态变液
态。

它需要
吸热。

回答:凝固。

物质
由液态变为
固态,它需
要放热。

回答:冰是晶体,
塑料是非晶
体,晶体有
一定熔点,
熔化〔凝固〕
吸热温度不
变,而非晶
体吸热温度
升高。

回答:蒸发是汽化,
物态由液态
变为气态,
需要吸热。

回答:叶子表面积
小,减少蒸
发保持水
份。

回答:液体的表面
积,温度,
液体上方空
气流淌。

回答:沸腾。

学生讨论回答。

回答:液化,水蒸
气遇冷液化
成小水滴,
它需要放
热。

回答:壶嘴过温度
较高。

学生回答过
程注意培养
学生语言描
述的准确性。

片?
液化的方法是什么?
请同学连续看图片,舞台上的白雾,是如何样形成的?
提咨询:冬天铁丝网上的白霜是如何样形成?
请学生总结归纳物态变化。

回答:压缩体积的
方法。

回答:〔1〕降低温
度。

〔2〕压缩体
积。

回答:干冰升华迅
速吸热。


气中水蒸气
遇冷液化,
升华是指电
物质由固体
为气态。

回答:空气中水蒸
气遇冷凝,
是物质由气
态直截了当
变为固态。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三、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7分钟
物态变化随处可见,你们明白大自然中
的云、雨、雪、雾、露、霜差不多上小水滴
的化身,它们不停运动变化形成庞大的循环
系统。

播放水循环电脑幻灯片。

同学们找找
看那个地点又包含了如何样的物态变化?
学生讨论回答相互
补充:
学生甲:冰山熔化
为水。

学生乙:水蒸发为
水蒸气。

学生丙:水蒸汽遇
冷液化为
露。

学生丁:水蒸气遇
冷凝化为
霜。

学生戊:水蒸气遇
冷变为小
水滴和小
冰晶,形
成云。

学生己:冰升华为
水蒸气。

培养学生的
识图能力,物
理就在周围,
引发学生由
理论到实践。

对学生举例
好的大加夸
奖,鼓舞学生
学以致用,发
觉周围的物
理。

四、生活实践中的物态
那么生活实践中同学发觉有什么现象与物
态变化有关?
学生举手争先回
答,找生活中的诸
多实例,并加以讲
明。

变化 5分钟
五、例题讨论
15分钟
例题1:一杯专门烫的热水,要使其专门
快冷却,如何办?你预备采取哪些做法?请
至少讲出两种做法。

并指出每种做法所应用
的物理知识和原理。

例题2:用图像来描述物理现象,是物理中
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简单明了。

你能从以下
图中读出哪些物理信息?
学生讨论:
学生甲:用嘴吹,
加快蒸发
吸热。

学生乙:用两个杯
子来回
例,回快
蒸发吸
热。

学生丙:放入冰箱,
降低温
度,热传
递。

学生丁:放入冰块,
熔化吸
热。

学生摸索:
学生1:甲是非晶
体,乙是
晶体,乙
的熔点是
210度。

学生2:初温相互同
为190度。

学生3:乙熔化时
刻约3分
钟。

学生4:AB段为固
态,BC段
固液共
存,CD液
态。

学生5:乙在熔点时
的状态能
够是固丰
收或液态
或固液共
存态。

培养学生开
放性思维,一
题多解。



乙丙丁
例题3:小明用图中的
小试管B装有水,悬放
在烧杯A的水中。

当A
中水沸腾时,B中的水
_______沸腾.
有什么方法能使试管B中的水沸腾吗?
专门好,没想到同学的方法与小明的相同,请看题目。

小明同学想了想,将盐撒在A烧杯中,观看到A、B中的水沸腾了,他同时将数据记在下表中。

t/m i n012345678
t A/℃909294969899999999
t B/℃909292969896969696
〔1〕依照表格中所给数,作出A、B中水的沸腾图象。

〔2〕由图象能够判定出:在当时条件下,A 的沸点是_______℃,B的沸点是_______℃;在沸腾中A的温度_______,B的温度_______学生答:不沸腾,B
中水湿度
与A中相
同,无温
度差,不
能发生热
传递。

B中
水达到沸
点,吸取
不到热量
不能沸
腾。

学生甲:给A加密
封盖,增大A
中水上方压
强,提高沸
点。

学生乙:给B加盖,
同时抽气,
降低气压,
降低沸点。

学生丙:将A中水
找为比水沸
点高的液
体。

学生丁:给A中水
加盐,提高
水的沸点。

实物投影,学生所
画图象
甲:99℃。

乙:96℃.
丙:不变。

丁:不变。

培养学生发
散思维,培养
学生的创新
能力。

相互评判,培
养学生作图
能力。

〔选〝升高〞,〝降低〞或〝不变〞〕
3〕据此能够判定,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_______标准大气压〔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4〕小明观看沸腾时看到A、B中气泡上升
情况如图甲、乙、丙、丁所示,那么:在
A、B中水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形是_______
图。

在A、B中水沸腾时,气泡上升情形是_______
图。

甲乙丙丁
例题4:专家研究讲明,气温不同,积
雪的厚薄不同,对行车的危害也不一样。


积雪厚度在5-15cm,气温在0℃左右时,汽
车最容易发生事故。

因为在这种条件下,路
面上的积雪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现在,
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以幸免
〝夜冻昼化〞现象,即在气温相同的情形下,
融解了的积雪不再结冰,从而减少交通事故
的发生。

提出咨询题:
猜想与假设: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针对
这一现象产生的缘故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并讲出你猜想的理由。

猜想:理由:
设计实验方案:针对你的猜想,设计一个实
验方案,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实验方案及要紧步骤。

甲:小于。

乙:甲图。

丙:乙图。

并讨论讲明缘故。

在相同气温条件
下,什么缘故水不
再结冰了?
在气温相同条件
下,撒盐后水的凝
固点降低了。

因为撒盐后水不结
冰了。

请同学课后讨论完
成。

培养学生认
真观看、多咨
询什么缘
故?善于摸
索。

培养学生科
学探究的能
力。

六、小结 3分钟
请同学们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
咨询: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还有什么咨询题
吗?
同学们能够回去上〝为您服务物理网〞或
〝中国古代热学网〞查询。

学生总结归纳:
学生甲:什么缘故
水中加盐沸点升
高?
学生乙:温室室效
应,大气变暖与物
态变化有关吗?
学生自主评

学习不满足
于课堂,带着
咨询题进课
堂也要带咨
询题走出课
堂,学会摸索
学习。

七、
布置
作业
1
分钟
«中考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