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打破隔离的坚冰(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追踪检测(二十六)打破隔绝的坚冰
一、选择题 ( 每题 4 分,共 32 分 )
1.美国人坚信不疑:只需经过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取更好的生活。

但是在20 世纪初,有作家经过其作品,真切再现了残忍的美国社会。

其作品有可能是()
分析:选 D美国作家德莱塞的作品切近广大人民民众的生活,真切地再现了当时的美国
社会,这在他的代表作品《嘉莉妹妹》《美国惨剧》中都有明确反应,D 项切合题目要求。

2.“经过描绘人与自然的艰辛格斗,表现当时的社会现实并寓含作者对人生的态度。


采纳这类典型手法的是()
A.《太阳仍旧升起》B.《永诀了,武器》
C.《老人与海》D.《丧钟为谁而鸣》
分析:选 C此题考察学生迁徙运用知识的能力。

题干资料反应了“冰山原则”的创作手
法,典型运用这一手法的作品是《老人与海》。

3.被列宁夸赞为“一本特别实时的书”,并确立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基础的作品是() A.《母亲》B.《狂人日志》
C.《童年》D.《在人间》
分析:选 A高尔基的名作《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斗争的无
产阶级革命者的英豪形象,被公以为社会主义现实文学的奠定之作,遇到列宁的赞美,应选A。

4.20 世纪中期,有作家以为:文学作品应当“依据那些微尘纷繁坠落到人们脑筋中的顺
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类运动模式”。

该作家主张()
A.以写实手法来塑造人物B.着重描绘社会基层心声
C.弘扬启发时代理性精神D.挖掘人心里深处的神秘
分析:选D依据时间“ 20世纪中期”及资料信息“依据那些微尘纷繁坠落到人们脑筋
以写实手法来塑造人物属于现实主义,故 A 项错误;着重描绘社会基层心声也属于现实主义,
故 B 项错误;弘扬启发时代理性精神应当是在17~ 18 世纪,故C项错误;挖掘人心里深处的
神秘属于现代主义创作的特色,故D项正确。

5.1968 年,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评论道:“他合时地掌握了西方文学的现
代意识和技巧,同时又重估了日本传统的价值和现代意义”“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
以发现一种拥有纤细神韵的诗意”。

该考语表现出川端康成的作品()
A.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精神
B.代表着东方文学的最高水平
C.表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D.颂扬亚非拉人民的斗争精神
分析:选 C“他合时地掌握了西方文学的现代意识和技巧,同时又重估了日本传统的价
值和现代意义”说明川端康成的作品表现了东西文化的交融, C 项正确。

6.该派音乐是客观的,重申捕获人对外面世界的瞬时印象,在创作方法上不以旋律为中
心,在配器上力争纤细雅致,追求音乐中丰富的明暗层次和浓浅色彩,在模糊躁动的音色中
表现物体或事物的氛围和情调。

该派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海顿B.莫扎特
C.贝多芬D.德彪西
分析:选 D从资料的描绘可知该派音乐为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是德彪西,选择D项。

7.与以下绘画作品的风格所属时代对应的是()
A.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B. 19 世纪中期
C.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D. 20 世纪 30 年月
分析:选D依据题目中的绘画作品能够看出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其时代背景是20世纪 30 年月德国入侵西班牙,故D项正确; A、 B、 C三项错误。

8.现代派美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伴生产物,它不行防止地反应了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
义时代此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改革。

毕加索是此中的代表,以下说法能表现毕
加索绘画特色的是()
A.绘画题材的选择着重画面的广博精湛
B.着重感情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好一致
C.主张抒发个性,色彩明快,注意光和色的作用
D.反对传统主义和理性主义,艺术境地趋势极端
分析:选 D“现代艺术”是西方20 世纪以来的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形态。

从20世纪初开始,跟着西方社会进入现代期间,出现了与古典艺术和近代艺术不一样相貌的现代艺术,它的
突出特色是在艺术形式上不再以写实的风格为主,而是表现艺术家个性的看法和形式语言。

毕加索绘画题材的选择并无着重画面的广博精湛,故 A 项错误;着重感情表现和画面整体
是浪漫主义绘画的主要特色,故 B 项错误;抒发个性,色彩明快,注意光和色的作用为印象
派的艺术特色,故 C 项错误;现代派美术重申艺术家的个性,表现形式荒谬,反传统,故D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8 分 )
9.阅读资料,达成以下要求。

资料一让预知的喇叭经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啊!假如冬季已经到临,
春季还会远吗?
——《西风颂》
资料二老头儿终于在八十二岁高龄,患了瘫痪,并且病情很快恶化。

临终的日子终于
到了,当神父来给他做临终圣事的时候,他那双明显已经逝世几个小时的眼睛,一见银制的
十字架、烛台和圣水壶,突然复生,目不斜视地盯住这些圣器。

当教士把镀金的受难十字架
送到他的唇边,让他吻上边的基督时,他做了一个吓人的动作,想把它抓过来,而这最后的
努力耗尽了他的生命。

——《欧也妮·葛朗台》资料三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一方面,商品化社会高度发展,人们感觉
到畸形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

另一方面,两次世界大战,经济惊慌,冷战及核恐惧,给人
们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消极主义思潮席卷欧洲,非理性主义思潮有广阔市场。

——摘编自王怀兴主编《世界文化简史》
(1)依据资料一、二并联合所学知识,指出《西风颂》、《欧也妮·葛朗台》所代表的文学
派别及其各自特色。

(8 分)
(2)依据资料三并联合所学知识,剖析现代主义文学出现的时代背景。

(4 分)
(3)有人说“文艺作品是反应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

请联合资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论这
类看法。

(6 分 )
分析:第 (1) 问,第一小问各自所属的文学派别,《西风颂》是浪漫主义文学家雪莱的作
品,可知其为浪漫主义文学,《欧也妮·葛朗台》选自批评现实主义小说集,属批评现实主义
作品;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把浪漫主义文学和批评现实主义文学的特色答出即可。

第(2)问,依据资料三“两次世界大战,经济惊慌,冷战及核恐惧,给人们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可
直接得出其创作的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对人们心理造成的损害,1929~ 1933 年经济危机对人
们造成的影响,工业化社会造成的巨大精神压力等内容。

第(3) 问,评论“文艺作品是反应现
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这一看法,就是要说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可上涨到社会存在与意识形
态之间的关系层面,由此来说理举例即可。

答案: (1) 派别:浪漫主义文学;批评现实主义文学。

特色:浪漫主义文学关注心里感觉,向往将来;批评现实主义文学着重客观、真切地描
绘现实生活,激烈批评社会现实,着重细节描绘,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 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对人们心理造成的损害;1929~ 1933 年经济危机对人们造成的影响;工业化社会造成的巨大精神压力。

(3)赞同这类看法。

社会心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一个时代的文艺作品反应了特准时代的
特色。

如《格尔尼卡》就是对德军暴行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