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K歌”打造新“声”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民K歌”打造新“声”态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信息化》 2018年第4期
“全民K歌”
打造新“声”态
文/丁

依靠腾讯的强大流量和自身以用户体验为宗旨的产品设计,“全民K歌”已成为可以与其“前辈”——“唱吧”分庭抗礼的唱歌APP。

当然,“全民K歌”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一款基于UGC的音乐平台,构建K歌新生态才是其最终目标。

唱歌是很多移动端用户的刚性需求,而移动K歌具有的工具属性直击用户需求,成为年轻
人喜爱的新型娱乐方式。

根据易观千帆发布的《中国移动音乐行业发展年度综合分析2017》报告,按照中国主流移动K歌应用月活跃用户数量及用户渗透率的数据,“全民K歌”和“唱吧”两款APP遥遥领先。

与2012年面世的“唱吧”相比,“全民K歌”虽然比其晚出现两年,但因其注重用户体验,并在近年来力图打通线上线下,使其成为在行业内唯一能与“唱吧”相抗衡
的移动K歌应用。

“全民K歌”是一款基于熟人关系链的唱歌打擂APP,围绕K歌,已发展成一个多维度的K 娱乐平台。

除提供海量曲库和多种炫酷音效外,还开发了好友PK、MV合唱、K歌视频等丰富功能,以及送花送礼、趣味弹幕等互动玩法,以增强用户体验。

同时,“全民K歌”发力智能硬件、探索“造星”,并布局线下自助店及迷你KTV。

导入流量,提升用户体验
“全民K歌”的产品核心是围绕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做的社
交平台,力图满足用户在音乐UGC上所有关于“听、唱、看、玩”的需求,从最初的在线K歌
工具,逐渐增加了听唱互动、打赏、评论评分、直播、K歌比赛等功能,具有泛娱乐功能的设
置大大提升了用户黏性。

“全民K歌”从首个版本上线至今,共发行了20多个版本,目前已经积累4.6亿注册用户。

由于每个版本都以提升用户体验度为宗旨,因此其留存率达到76%。

“全民K歌”从2014年9月发布到2015年3月期间,用户增长比较缓慢,产品还属于探
索期。

2014年12月,新增了微信、QQ双登录入口和一键分享功能。

凭借腾讯自有的强大流量,“全民K歌”此时实现了第一次下载高潮,接近“唱吧”的下载量,但是月活跃用户仍缓慢增长,原因在于产品内容、功能仍在打磨探索阶段,还无法真正满足用户需求。

经过半年时间的
发展,随着产品功能的逐步成熟稳定,产品体验的不断优化,2015年3月后,“全民K歌”开
始进入成长期,用户量增长迅速。

通过短短1年的时间,2015年12月开始,“全民K歌”月
活跃用户数首次赶超“唱吧”,并保持着迅猛增长的趋势一路高歌前进。

“全民K歌”支持微信与QQ登录与分享后,强化了关系链,可以同步上传好友动态。

而后又将动态分为关注和热门,关注好友为默认首页,不错失好友发布的动态。

由此也可以看出,“全民K歌”非常重视熟人之间的联系,与熟人社交具有强关联性,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

除了导入流量,“全民K歌”围绕唱歌这件事深挖用户需求。

在唱歌功能细节的体验上,“全民K歌”独创了段落重唱、跳过前奏、第一句助唱、只唱片段、趣味弹幕等符合用户唱歌
需求的功能。

这些看似非常基础的应用,却成为很多其他K歌产品老用户迁徙到“全民K歌”
的重要原因。

当然,光靠强化产品的工具能力并不能带来持续的活跃人数。

“全民K歌”通过
打造评论、送花、好友打擂、MV合唱、K歌礼物等互动功能,让用户不仅停留在简单的唱歌层面,还能通过一系列互动获得鼓励及提升体验,从而大大提升留存时间。

探索“造星”体系,打破次元壁
在满足用户的唱歌需求后,需要满足更深层次的需求——生产草根明星。

“全民K歌”的
造星能力首先来源于庞大的用户量。

依托腾讯,“全民K歌”一开始就是建立在QQ、微信关系
网基础之上的一款K歌软件,积累了庞大的用户量。

“全民K歌”继承了腾讯一贯以来的社交
能力,大部分用户登录都是通过QQ、微信账户,朋友关系链可以从QQ、微信移植过来,普通用户发布的歌曲更容易被发现、分享、产生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产生高人气用户。


开始,这些“大神”在平台上基本以翻唱明星歌曲为主。

在积累了大量人气并成为实力主播后,“全民K歌”会给予艺人孵化的通道,提供专业的音乐团队为其量身打造原创歌曲,并在平台
上发行付费单曲。

除了从数据上识别出这些自然生长的、有偶像潜质的用户,“全民K歌”正在实现将线上
的互动形式释放到线下,以往线上的竞技性比赛也正在向线下扩展。

“全民K歌”开辟了线下
选拔通道,比如“校园星歌声”选秀大赛和“星途计划”。

此外,“全民K歌”还和胡彦斌的
牛班音乐学校合作,引入系统化的音乐教学课程和线下教育课程,希望能以此培养和挖掘更多
优秀的创作者和歌手。

但从平台红人到进入主流视野,这中间还隔着一层厚厚的次元壁。

为此,“全民K歌”尝
试了其他路径,将其平台签约的歌手推荐给线下比较有知名度的选秀节目,如《蒙面歌王猜猜猜》等,通过线下节目的影响力,将歌手从网络推向主流音乐圈。

打造线下自助K歌店
当前,迷你KTV似乎代表了KTV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它在传统KTV之外发现了人们新的需求,形成了新的风口。

但是,一直对线下店跃跃欲试的“全民K歌”却并没有盲目沿着迷你
KTV的方向前进,而是开辟了“线下自助K歌店”的新模式。

“线下自助K歌店”是“全民K歌”打造的一个全新线下KTV,它介于传统KTV与迷你KTV 之间,由K歌房、自助贩卖机、弹珠机、娃娃礼品机、果汁机等多种自助娱乐产品构成,自助
店面积分别为60平方米或者120平方米。

“全民K歌”希望将其打造成以唱歌为核心的综合型娱乐消费中心,由三大区域组成:一是放置迷你K歌机的演唱区,二是自助的贩卖机、娃娃机
等娱乐设施区,三是顾客等位休息区。

与市面上友唱、咪哒miniK、星糖miniKTV等多个品牌的迷你KTV相比,“全民K歌”自
助店有很多不同之处:
首先,“全民K歌”自助店是综合型店铺,而市场上迷你KTV是零散投放的,其对于商场
等场地依赖性较强;其次,“全民K歌”自助店与迷你KTV在消费目的和黏性上存在区别,用
户去“全民K歌”自助店里消费一般是主动的,有一定的黏度,而迷你KTV主要是利用用户琐
碎时间进行消费,属于被动的随机消费,黏度不高。

传统KTV和迷你KTV自身都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KTV人力成本消耗非常严重,迷你KTV的
主要问题是“地”,由于其是零散投放,在场地方面无法把控,且存在不稳定性。

针对传统
KTV和迷你KTV存在的问题,“全民K歌”在人力方面,采用的是无人店的形式,每家店面只
需要定期打扫卫生的保洁员和定期维修机器的代理商;在场地方面,“全民K歌”自助店与物
业签署的是租赁合同,场地使用较为稳定。

此外,“全民K歌”自助店除了当下的两人机型,
未来还会推出三人机、四人机等多人机型,满足不同规模的人群需求。

可见,不同于市场上的迷你KTV只是提供一个唱歌的地方,满足的是用户短暂停留消磨时
间的需求,“全民K歌”提供的是一种娱乐休闲的生活方式,唱歌只是一个基点,未来会衍生
出更多娱乐周边的产品,满足用户以唱歌为核心的生态需求。

在商业模式上,“全民K歌”通过灵活增减配置以平衡市场需求,降低经营风险。

目前,
单个“全民K歌”自助店的造价为普通KTV的三分之一,建造时间为两周。

在玩法上,用户在
自助店内唱歌能够全程录制视频,并可以通过“全民K歌”APP进行分享。

从2017年年底开始,“全民K歌”自助店已在广州、深圳、杭州等地开了十几家门店,并计划在2018年内达到300
家的市场规模。

“全民K歌”还计划将其自助店与线上会员打通,将线上获得的打赏转化成贩
卖机内的实物奖励。

此外,店内还将增设“全民K歌”的吉祥物衍生品展示与销售、“全民K 歌”内部艺人偶像的数字专辑发布销售服务等。

“全民K歌”凭借其强大的渠道流量、熟人关系链以及日趋完善的唱歌体验,占领了市场。

同时,借助“造星”和布局自助体验店,打通线上和线下。

值得一提的是,“全民K歌”已与
联想、小米、海信、vivo、三星等各大知名厂商开展在硬件领域的合作,正在推动软件与硬件
深层融合的进程,让基于K歌形式的娱乐场景更加多元,覆盖个人、家庭、聚会和生活的各个
方面,从而构建K歌新生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