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七)(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广东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七)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
1.下列各现象的成因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树在水中的倒影
B. 坐井观天
C. 树下的“光斑”
D. 日食
2.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电和磁。
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 牛顿
B. 奥斯特
C. 阿基米德
D. 瓦特
3.小明在动物世界节目中,知道大象可以发出次声波,通知远方的同伴,隔天他到动物园却听到
大象响亮的叫声。
关于大象发出的次声波与小明在动物园听见的大象叫声进行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前者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前者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前者的频率比后者低
D. 前者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后者快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任何固态物质熔化时,都要吸热
B. 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
C. 任何固态物质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做该物质的熔点
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虽不变,但仍然要吸收热
5.在一次体育课上,甲乙两同学进行爬竿比赛,甲从某一位置匀速爬到竿顶用时9s,乙从同一位
置匀速爬到竿顶用时10s,若甲乙两人体重之比是4:5,则他们爬竿的功率之比是P甲:P乙是()
A. 4:3
B. 3:2
C. 4:9
D. 8:9
6.小雨家的空气开关发生了跳闸,则一定是电路中()
A. 发生了断路
B. 用电器电阻过大
C. 电压高于220V
D. 总电流过大
7.如图的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把重150N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拉力为100N,关于
该滑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滑轮重50N
B. 使用该滑轮提物体费距离
C.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恒为75%
D. 若用该滑轮匀速提起重200N,所用拉力为125N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7.0分)
8.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我区丁沟发现温泉并将利用温泉建设温泉疗养中心,
可以看见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______ 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______ 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升温,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成分是______ ,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瞬间会出现如图甲和乙所示的两种情景,可以确定______ (甲/乙)是火焰熄灭前的情景.
9.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______,周围
有______绕其运动。
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
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______(选填“A”或“B”)是卢瑟福提出的
原子核式模型。
10.当白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时,如果物体将所有颜色的光都吸收了,该物体就呈现_____色;若
各种颜色的光都被反射了,物体就是____色的。
11.如图所示,电压表测的是______两端的电压,若电源电压是6V,
电压表的示数是2V,则L2两端的电压是______V。
1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螺线管的左侧,则螺线管的左端是______极(选填
“N”或“S”),电源的左端是极______。
(选填“正”或“负”)
13.有两个电路元件A、B,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所示,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关
系如图甲所示。
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示数0.4A,则A电阻为______Ω;图乙中电源电压为______V,电路总功率为______W
14.201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在黄海举行。
(1)两并排行驶的舰艇编队间距较远(如图所示),这是因为若靠得过近,彼
此间海水流速会很大,导致压强很______,压力差会使舰艇发生碰撞;
(2)在仪式上,我国研制的新型核潜艇浮出水面接受检阅,它是通过减小
所受______(选填“重力”或“浮力”)实现上浮的;
(3)901综合补给舰也一起亮相,该舰的满载排水量约为40000t,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约为
______N.(g=10N/kg)
15.某教室的电能表上标有“PZ220V5A”字样,教室里同时使用的用电器的总功率不得超过
_______W,教室内最多允许安装____________ 只“220V40W”的白炽灯。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7.0分)
16.画出如图所示杠杆中力F的力臂。
17.如图,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所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已经
被画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找到发光点S的位置。
18.如图,请根据安全用电的原则,将三孔插座、保险丝、灯泡、开关
正确连入到家庭电路中。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
19.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
(1)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图A实验中小宇先后三次将小球从同一斜面
上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在上述三次实验中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影响,则小球在三种不同材料的表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
功______(选填“相等”、“不相等”或“无法判断”).
(3)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斌同学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探究实验.将质量相
等的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ℎA>ℎB),推动同一小木块在相同
的水平面上运动不同的路程.两次实验中,木块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甲、f乙,则
f
______f乙(选填“>”、“<”或“﹦”).甲实验中小球对木块做功多,是因为A球在水平面甲
上的______ 能大.
20.图甲为小红同学设计的“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物电路图。
(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至______(选填“A”或“B”)端。
(2)当小红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大小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中
出现的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发生了______(选填“短路”“断路”)。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记下电流表示数。
当将原来5Ω
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
要使电压表示数保持2V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
21.太阳能清洁无污,是人类能源的宝库,某太阳能汽车总重力为4000N,顶
部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
如图所示,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汽车
每秒能吸收6×103J。
(1)若太阳能电池板持续接收太阳光照的时间为50s,求汽车吸收的太阳能E;
(2)这辆汽车在某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2倍,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
多少?
(3)如果这辆汽车把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80%,则汽车在该平面上能匀速行驶的速度为
多少米?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0分)
22.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F=1000N的力水平拉绳子自由端,货物A以0.1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
动10s。
(1)这个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是多少?
(2)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则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多少?
23.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1=5Ω,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1A,电流表A的示数
为I=1.5A,求:
(1)R1两端的电压U1;
(2)通过R2的电流I2;
(3)R2的阻值。
24.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布在南海进行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
可燃冰是一种固态晶体,它的热
值约为1.4×109J/m3,现将2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
[c水=4.2×103J/(kg⋅℃)]求:
(1)完全燃烧2m3的可燃冰放出多少热量?
(2)若这些热量的60%被水吸收,能把多少kg的水从60℃加热到沸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5.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若
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_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______(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这一特点,人们可以看到许多现象,例如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等.
此题主要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应用,都是基础知识.
A、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符合题意;
B、坐井观天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
C、树下的“光斑”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C不合题意;
D、日食是由于月亮挡住了阳光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B
解析:解:
A、牛顿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故A错误;
B、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故B正确;
C、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故C错误;
D、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各位物理学家的贡献回答;奥斯特发现电生磁。
多了解物理学史,了解科学家的贡献,有利于对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3.答案:C
解析: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错误;
C、前者是大象发出的次声波,频率低于人的听觉范围;后者是大象的叫声,人能听到大象的叫声说
明叫声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前者的频率比后者低,故C正确;
D、次声波也属于声波,大象发出的次声波与小明在动物园听见的大象叫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象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其频率低于20Hz。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及次声波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4.答案:C
解析:解:
A、任何固态物质熔化时,都要吸热,故A正确;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
C、只有晶体才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有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故C错误;
D、晶体在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C.
(1)固体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2)晶体物质在熔化时,具有一定的温度,叫做熔点;
(3)非晶体在熔化时,没有一定的温度,也就是没有熔点;
(4)晶体在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本题考查了熔化的相关知识,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中考的热点.
5.答案:D
解析:
爬竿运动是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甲乙两人从同一位置匀速爬到竿顶则h相同,先计算出两同学爬杆做功的关系;又知道两同学的做功时间,根据功率公式得出他们的功率之比。
本题理解爬竿运动是克服自身重力做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分式是难点。
解:∵甲、乙两同学从同一位置爬杆到顶端,
∴爬杆上升的高度h相同,
又∵W=Gℎ,甲、乙两同学的体重G甲:G乙=4:5,
∴甲、乙两同学爬杆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