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
高美术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美术造诣。

为了实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目标,教
师可从鼓励学生思考,发展学生个性;合理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直观审美能力;开展课堂游戏,增强学生想象体验等方面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生;想象力;培养
小学美术课程的特点比较突出,比如主观性、抽象性与鉴赏性等,其中部分
学习内容相当复杂,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需要教师高度重视。

因此,教师开
展教学活动时要想培养学生想象力,还需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就
课堂学习内容发挥自身想象,巩固基础知识。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材料
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想象能力,为实现美术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1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意义
美术学科是小学阶段必修的一门课程,在提高学生美育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
作用,让学生的智慧得到启迪,让其情操得到陶冶,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同时,根据美术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突出自身的创
造力与想象力[1]。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想象力,其意义表现
在几个方面:
1.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视,发展学生综合
能力。

教师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丰富学
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2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若教师加强培养学生想象力,则可以调动学生探究课堂环节的积极性,为其营造优良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提高自身学习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1.3提高学生的美术造诣
小学阶段美术学科的学习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要求较高[2]。

若学生想象能力不强,那么很难创作出更多的美术作品,不利于学生学习美术学科,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还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2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

2.1鼓励学生思考,发展学生个性
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且喜欢联想与想象,但是这也表明学生天真与纯洁的心灵。

这就要求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与思考,让其通过语言表达自身的内心世界。

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同,其表现手法与作品风格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但是其符合艺术创造规律[3]。

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更多鼓励,帮助其树立学习自信,发展其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比如,教学《藏书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藏书票的特点与内容,之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让学生借助吹塑料纸版的方法自主制作藏书票。

在此期间每个小组内的成员应主动思考,发挥自身想象力,提高设计的创造性。

同时,教师要对学习任务进行明确,要求学生保证构图的饱满性与合理性,图案的优美简洁、在文字上应保证版写,印稿时应整洁清晰,让学生分享自身的创作思路,最后做好优秀作品的评选工作。

2.2合理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直观审美能力
美术学科教育可以给学生一种视觉上的信息,需要教师提高对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审美能力的重视。

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名
画,使其切身体会美术作品中的观赏价值。

有了多媒体的直观呈现,学生可以主动参与探究,且发挥自身想象力,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4]。

比如,教学《吹塑纸版画》时,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学生把握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比如色彩选择、水分干湿度、印时如何固定纸张、打稿力度。

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出示底版与作品对照中观察,思考“为甚,可以通过某个底色印好看的图画?”有了多媒体技术的支持,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制作好的吹塑纸版画,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直观审美能力,对发展学生想象力起到促进作用。

2.3开展课堂游戏,增强学生想象体验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加强开展课堂游戏活动,增强学生想象体验。

小学生正处于贪玩的年龄,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科教学科学设计美术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发挥自身想象能力,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但教师应注意,设计课堂游戏时应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点关注,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取得优良的体验。

尤其是教师借鉴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时应立足实际情况优化与调整,这是提高游戏教学效率的关键。

此外,教师还要高度关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在游戏中取得的进步,便于后续调整,以此提高学生游戏综合能力,对学生的想象体验进行优化[5]。

比如,教学《纸盒变家具》时,教师可以开展用纸盒制作家具的游戏比赛,先给学生展示用纸盒制作家具的成品,让学生初步了解家具的制作方法,之后让学生发挥自身想象能力,在此期间教师不可干预学生,给学生动手制作家具的机会。

最后,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学生共同投票选出前5个制作家具最具艺术性的作品,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想象力。

结束语
综上可知,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教师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以美术教学要求为基础,更新教学理念,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教师可从鼓励学生思考,发展学生个性;合理利用多媒体,培
养学生直观审美能力;开展课堂游戏,增强学生想象体验等方面着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汪琪儿.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
育,2022,8(16):107-109.
[2]史冰.浅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黑河教
育,2021(7):66-67.
[3]杨小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名师在
线,2021(19):87-88.
[4]吴雪瑶.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探究[J].当代家庭教
育,2020(36):142-143.
[5]王换群.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学周
刊,2019(2):161-1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