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平均数|北京版 (2014秋)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数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经历和感知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使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求和均分”的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能初步运用平均数知识解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学习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学习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学生夹乒乓球的场景图,问:想不想知道男生队和女生队夹乒乓球的成绩?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一)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求
出示男女生队(各4人)夹乒乓球的成绩统计图。

问:哪个队夹球的水平高?你是怎么比的?
那我们就选择女生队与男生队比赛。

同时出示女生队4人夹球成绩统计图,男生队5人夹球成绩统计图,问:哪个队夹球的水平高?
通过交流让学生感受人数不同时比总数不公平,产生寻求一种新的比较办法(求平均数)的需求。

(二)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学习提示
1、先想一想该怎么比?
2、小组内交流,把你们组的方法记录下来,准备展示。

通过学生自学,互相,展学总结出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求和再均分。

(三)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1、算出来的“6 ”代表的是什么?
2、观察统计图,平均数6与这一组数据8,5,5,6
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3、如果女生队增加一个人比赛,这个人的成绩会
对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产生影响吗?
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这几个问题,理解平均数就代表这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初步感知平均数的特点。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1、平均每个笔筒有多少枝铅笔?(感受“移多补少”的方法)
2、书第2题。

(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3、生活中的平均数。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1)平均水深:书课堂活动第2题。

2)平均身高:出示近几年中国,日本,韩国男性平均身高排名,判断两个问题:
A是韩国人,他的身高一定是1.74米。

B是日本人,A一定比B高。

3)平均年龄:根据5人的平均年龄,猜测这5人的年龄分别可能是多少。

学习提示
1、尝试写出这五个人的年龄分别可能是:
2、小组交流自己的方法,准备展示。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疑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