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
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2。
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大体上经历的发展阶段是
①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③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④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⑤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①→④→⑤C.③→⑤→④→①→②D.⑤→④→③→②→①3.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传统农业阶段
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
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D.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
读下图,完成第5题。
4.甲至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
自然条件 B.市场因素C。
农业技术D。
交通运输
5.我国三江平原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是
A.人少地多、粮食总产高B.生产条件、原有基础好
C.纬度高、一年一熟D.湿地多、单产高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回答7~8题。
6.“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C.沉积作用D.风化作用
7.“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A.滥伐森林B.开山取石C.过度放牧D.风化作用
下图表示2001年我国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
读下图回答第9题.
8.可与①②③④情况相符的地区排列依次是A.北京、黑龙江、海南、西藏
B.北京、西藏、黑龙江、海南
C.黑龙江、海南、北京、西藏
D.海南、西藏、黑龙江、北京
下图表示某产业部门从20世纪60年代至90
年代的布局变化图(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转
移方向).据右图回答10—11题。
9.该产业部门属于
A.技术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10.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A.②③④地区生产成本低于①国
B.①国家经济出现衰退
C.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超过①国
D.①为了扩大产品的出口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
48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12题.
表一: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
表二: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m2)
11.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D.荒漠化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造成荒漠化
12.关于湿地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B.湿地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常年有水或经常有水
C.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湿地类型多样
D.我国的湿地仅分布在沿海和平原地区
13.森林被称为“地球的肺”,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
湿地与森林相比独有的功能是
A.调节气候B.涵养水源C.美化环境D.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读下图回答15—16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甲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径流量为全年最小
B.此时乙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水位为全年最高
C.此时丙图中洞庭湖水位全年最高
D.洞庭湖对长江径流有天然的调节作用
15.自2003年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径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A.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建设得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B.2002年洞庭湖开始退耕还湖,水域面积大大增加
C.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蓄水
D.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
利用的方向。
据此完成3~4题.
16.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由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得到的启示是()
①我国也设置了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一样的独立机构
②我国江河众多,水力、水电开发利用程度比较高③我国许多水利工程没有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给进一步实现流域多目标开发和促进流域经济综合发展造成了障碍④对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部分经验我们可以直接借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关于开发利用和治理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B.荆江分洪工程,对长江的防洪和航运起了良好作用
C.长江流域的植树造林,重点在干支流的上游地区
D.长江流域的水库只能建在上游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许多业内人士分析,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应该具有较强的优势。
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农产品出口大省发现,不少农产品频遭主要进口国的“绿色壁垒”,农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据此回答19-20题.
19.入世后,我国农产品价格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原因是
①国家政策倾斜②劳动力丰富而廉价③土地租金低廉④气候条件优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导致我国农产品遭受“绿色壁垒"的原因是
①质检设备落后②大量喷洒农药
③世界农产品市场严重饱和④进口国质检标准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
据此回答21—23题。
21。
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缺乏的自然条件是
A.水资源B.铁矿石C.温暖的气候D.煤炭资源
22.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区内广阔的市场B.政府的支持C.铁路交通D.劳动力
23.为了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下列整治措施错误
的是
..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24.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城市与乡村界线模糊不清的城乡一体化
B.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C.大城市连为一体的超级城市体系
D.农业产业消失的城市一体化地域
25.下列关于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B.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C.工业化扩展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空间
D.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的城市数量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26~27题。
26.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
② C。
③ D.④
27.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来看,影响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发展B。
自然条件 C.人口数量 D.人口迁移
判读卫星遥感图像时常使用对比分析法,具体说就是对不同时间、不同地面物体的卫星图像进行对比和分析.如右下图,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在不同时间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中符号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强度)。
据此回答28-29题。
28.区分两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最佳遥感图象应拍自播种A.30天后B.75天后
C.100天后D.140天后
29.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A.江汉平原B.松嫩平原
C.洞庭湖平原D.太湖平原
30.2011年3月,青岛公安局在车辆被盗1小时30分后找到失窃车辆,其利用的主要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D.无线通讯技术
下图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完成31—33:
31、R、Q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
800米 B.900米 C.1000米 D.1100米
32、M、N`处的海拔高度为()
(1)300〈M<400 (2)400<M〈500
(3)500〈N〈600 (4)400〈N〈500
A。
(1)(3) B。
(2)(4) C.(1)(2) D.(3)(4)
33、若在Q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A.风沙
B.洪涝C。
滑坡D。
寒潮
34。
下列关于经纬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都为圆圈B.纬线都为半圆
C.在地球仪上,一条经线的长度等于赤道周长的一半
D.经纬网图上,经线明确指示东西,纬线明确指示南北
35。
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5′W)位于( )
A.西半球
B.南寒带C。
东半球 D.中纬度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36.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成绩令人瞩目:西部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社会事业建设得到加强;生
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其中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调度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读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共11分)
(1)目前甲地区正在大力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_______。
(2分)
(2)丙图中气候类型与乙图中城市气候类型___________(相同、不同);连接甲乙两区域的大型工程沿线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由于_____________条件不同而导致的环境整体特征的差异。
(2分)(3)西电东送中线工程,该地区水能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①;
②。
(2分)
(4)西气东输工程,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是什么?(3分)
(5)1978年国家针对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状况开始实施的
生态建设工程,使许多地方的荒漠化状况得到很大改观.该防护林带的生态作用是___________ .(2分)
37.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共9分)
和鲁尔区一样,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目前东北的原油、木材、汽车、造船产量仍占全国重要地位。
1990年以来东北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出,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发展步伐相对较缓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扩大。
填在图中相应空格内,使其正确表示出德国(1)将下列选项的字母
..
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间的联系。
(4分)
A.机械工业B.钢铁工业C.电力工业D.化学工业
(2)东北的原油、木材、汽车、造船业在全国有显著优势,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2分)
(3)结合德国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3分)
38. 阅读图甲、图乙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
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依托港口优势,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
(1)比较说明广州、东莞、麻涌三个城镇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2分)
(2)简述麻涌建设外向型工业新城的优势条件。
(3分)
目前,东莞2 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开发利用的所剩不多;东莞的1 200万人口中有1 000多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工业的产值很高,但污染也很严重.
(3)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3分)
(4)简述东莞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分)。